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很多人说,最喜欢的中国古文名篇是《兰亭集序》,集艺术美和思想性于一体,实在难得。笔者自己也是王羲之的崇拜者,常常惊叹于他绝妙的书法艺术和不俗的人生旨趣,更惊叹于他在文学天地的独树一帜和在哲学领域的深沉思辨。
一般说来,序言只是一种应用文体,很难达到高深的艺术造诣,但当代人难以做到的,为什么古人却能做到?最起码王羲之就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篇千古至文,这是为何呢?在写“序”等应用文体方面,古人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成功的经验?笔者认为这是很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视野开阔 融情于景
今人写“序”无非就事论事,视野狭窄,因此很难引起读者广泛的共鸣,而《兰亭集序》则不然。《兰亭集序》开头并未机械地告诉读者为何作序,除简单地交代这次文坛聚会的时间、地点外,更多地是将此次聚会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作了精妙的呈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尽管笔者没有到过兰亭,但通过作者的描写,那山、那水、那竹、那林、那亭、那觞就像刻在自己的脑海中一样,使人心生向往和亲近之情。可以说,寥寥数笔,就能产生如此刻骨铭心的艺术效果,是难能可贵的。作者的语言是那么精炼工巧,创设的意境又是那么清幽脱俗,让我们仿佛来到了一个“世外仙境”:这里山清水秀,这里天高地迥,这里可以怡情任性,这里可以自由挥洒,这里有一批风流儒雅的文人,这里有一个浪漫闲适的聚会!
说起聚会,怎不令人心仪?人生难得一知己,更何况是和这么多文化精英们汇聚一堂,真是人生莫大的幸事。从“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等语句,我们可以体味到作者由衷的欣喜与快意,但作者并未满足于直抒胸臆,而是更重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让这种情绪在环境的渲染中慢慢流淌和浸润:“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面对自然美景,面对万千世界,面对朗朗乾坤,面对寥廓宇宙,作者心头涌起的是千层巨浪,对社会人生的哲理思考,便由此引发,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
二、高屋建瓴 哲理思辨
有人质疑:《兰亭集序》的主体部分为何要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谈起呢?似乎太突兀了。但笔者认为,这正体现了王羲之高屋建瓴的智慧,是很自然的承上启下。因为这次文坛精英的聚会正是典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是社会的人,独处固然重要,但人际交往更是不可或缺:“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不管是在室内促膝谈心也好,还是在室外游山玩水也好,都是令人开心的事情,并且将化为人生美好的记忆,终身难忘。
但是,作为一名有思想的文人,作者不仅关注社会人生,关注宇宙万象,他更关注的是人的心灵世界:“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作者指出人在朋友聚会、人生得意之时,是不会有痛苦忧伤,更不会有“老之将至”的悲凉心境的,但是当时过境迁,岁月无情流逝,一切美好都已成为过眼云烟之时,内心的深沉感慨与忧思就会被触发,死亡的阴影此时往往挥之不去。这不正是道出了人类共同的感受和心路历程吗?我们每个人都会渐渐老去,但一个“渐”字往往迷住了多少人的心窍。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往往认为时间还长着呢,够自己挥霍的了,不等到凄凉的晚境,他们是不会觉醒的。有多少人虚掷光阴,有多少人才华埋没,他们似乎全然不了解人生的短暂,岁月的无情,这是很可悲的。
王羲之正是以自己天才的哲理思辨,打动了古今中外无数人的心扉。尽管他的语言很抽象,很笼统,并未具体叙述,深情描摹,但他富有哲理的文字不是同样具有艺术的感染力吗?我们每每读到此处,就会掩卷沉思:思考自己的过去与未来,思考生命的短暂和有限,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王羲之站在“哲人”的高度,为我们普通人道出了“生之不易与沉重”。他说“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让笔者想到的是自己快乐无忧的童年,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那些宝贵的日子,是生我养我的故园,是那一去不复返的幸福与温馨。心中万千感慨,难以抑制的是感怀的热泪,这正是王羲之文笔的功力所及,它可以洞穿历史,超越时空,俯瞰众生,给所有人以心灵的震撼和灵魂的撞击。
三、珍惜人生 有所作为
有人认为,本来是为一本诗集写“序”,王羲之却想到了“死生亦大”的哲理,是不是小题大做,并有离题之嫌?但笔者认为,这正是《兰亭集序》得以流传千古的根本原因。
“死生亦大”到底是什么意思?当然,这里不是指其字面意思,而是潜隐在其中的逻辑与思辨意义。笔者认为,王羲之之所以在“序”的收束部分提出“生死”的问题,其实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感而发,并且是有着很强的针对性的。“死生亦大”正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是王羲之着意要为我们阐发的人生思考,那就是要珍爱生命,珍惜人生,创造价值,有所作为。
对于生死这个大问题,魏晋时期由于“玄学”盛行,很多士子及时行乐,放浪形骸,忘记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有的甚至醉生梦死,萎靡不振,这是作者深为忧虑的。作为一名有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文人,王羲之希望为社会尽到自己的微薄之力。可以说,他的《兰亭集序》正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自我意识的觉醒,正体现了王羲之思考人生、悲天悯人的哲理情怀。“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博学精思,他决不满足于沉醉在古人的作品中,而是能入能出,超脱于书本之外,发思古之幽情,省今生之意义,发愤著述,挥洒才情,使《兰亭集序》流传于后世,使后人正如作者所预测的那样:“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生命是转瞬即逝的,但我们能不能把生和死看作一样,把长寿和短命看得差不多呢?显然,这是荒谬的,是极端危险的哲学,它的盛行有可能导致民族文明乃至人类自身的毁灭。这样的实例是不胜枚举的。世界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巴比伦是怎样毁灭的?据考证,正是由于这个古老民族精神的迷惘和颓废。而中华文明为何历时几千年依然生生不息?正是因为我们有这样一大批思想界和文化界的精英。他们是我们民族的“巨人”,是足以配得上人类高贵心灵的“精神贵族”。他们高举着“仁义礼智信”的大旗,倡导的是“立德立身立言”的人生信条,珍惜一去不复返的美好年华,相聚一堂,吟诗作赋,留下千古华文,并集结成集,以此名传后世,这本身就凝聚了他们的良苦用心,饱含着他们的心血和对人生的不懈追求!
作者是富于独特眼光和批判精神的。在当时那个玄学盛行的年代,有多少人抛弃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有多少人失去了人生的积极动力?但王羲之没有被他人左右,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发出了人生奋进的号角,鼓舞了多少代人,激励了多少代人。经过了一千多年时光的淘洗,经历了无数代人思想的打磨,《兰亭集序》依然熠熠生辉,卓然独立。即便是当代社会,王羲之这种积极入世的观念依然没有过时,而是有着永久的生命力。
[作者通联:湖南常德第一中学]
一般说来,序言只是一种应用文体,很难达到高深的艺术造诣,但当代人难以做到的,为什么古人却能做到?最起码王羲之就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篇千古至文,这是为何呢?在写“序”等应用文体方面,古人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成功的经验?笔者认为这是很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视野开阔 融情于景
今人写“序”无非就事论事,视野狭窄,因此很难引起读者广泛的共鸣,而《兰亭集序》则不然。《兰亭集序》开头并未机械地告诉读者为何作序,除简单地交代这次文坛聚会的时间、地点外,更多地是将此次聚会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作了精妙的呈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尽管笔者没有到过兰亭,但通过作者的描写,那山、那水、那竹、那林、那亭、那觞就像刻在自己的脑海中一样,使人心生向往和亲近之情。可以说,寥寥数笔,就能产生如此刻骨铭心的艺术效果,是难能可贵的。作者的语言是那么精炼工巧,创设的意境又是那么清幽脱俗,让我们仿佛来到了一个“世外仙境”:这里山清水秀,这里天高地迥,这里可以怡情任性,这里可以自由挥洒,这里有一批风流儒雅的文人,这里有一个浪漫闲适的聚会!
说起聚会,怎不令人心仪?人生难得一知己,更何况是和这么多文化精英们汇聚一堂,真是人生莫大的幸事。从“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等语句,我们可以体味到作者由衷的欣喜与快意,但作者并未满足于直抒胸臆,而是更重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让这种情绪在环境的渲染中慢慢流淌和浸润:“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面对自然美景,面对万千世界,面对朗朗乾坤,面对寥廓宇宙,作者心头涌起的是千层巨浪,对社会人生的哲理思考,便由此引发,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
二、高屋建瓴 哲理思辨
有人质疑:《兰亭集序》的主体部分为何要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谈起呢?似乎太突兀了。但笔者认为,这正体现了王羲之高屋建瓴的智慧,是很自然的承上启下。因为这次文坛精英的聚会正是典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是社会的人,独处固然重要,但人际交往更是不可或缺:“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不管是在室内促膝谈心也好,还是在室外游山玩水也好,都是令人开心的事情,并且将化为人生美好的记忆,终身难忘。
但是,作为一名有思想的文人,作者不仅关注社会人生,关注宇宙万象,他更关注的是人的心灵世界:“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作者指出人在朋友聚会、人生得意之时,是不会有痛苦忧伤,更不会有“老之将至”的悲凉心境的,但是当时过境迁,岁月无情流逝,一切美好都已成为过眼云烟之时,内心的深沉感慨与忧思就会被触发,死亡的阴影此时往往挥之不去。这不正是道出了人类共同的感受和心路历程吗?我们每个人都会渐渐老去,但一个“渐”字往往迷住了多少人的心窍。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往往认为时间还长着呢,够自己挥霍的了,不等到凄凉的晚境,他们是不会觉醒的。有多少人虚掷光阴,有多少人才华埋没,他们似乎全然不了解人生的短暂,岁月的无情,这是很可悲的。
王羲之正是以自己天才的哲理思辨,打动了古今中外无数人的心扉。尽管他的语言很抽象,很笼统,并未具体叙述,深情描摹,但他富有哲理的文字不是同样具有艺术的感染力吗?我们每每读到此处,就会掩卷沉思:思考自己的过去与未来,思考生命的短暂和有限,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王羲之站在“哲人”的高度,为我们普通人道出了“生之不易与沉重”。他说“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让笔者想到的是自己快乐无忧的童年,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那些宝贵的日子,是生我养我的故园,是那一去不复返的幸福与温馨。心中万千感慨,难以抑制的是感怀的热泪,这正是王羲之文笔的功力所及,它可以洞穿历史,超越时空,俯瞰众生,给所有人以心灵的震撼和灵魂的撞击。
三、珍惜人生 有所作为
有人认为,本来是为一本诗集写“序”,王羲之却想到了“死生亦大”的哲理,是不是小题大做,并有离题之嫌?但笔者认为,这正是《兰亭集序》得以流传千古的根本原因。
“死生亦大”到底是什么意思?当然,这里不是指其字面意思,而是潜隐在其中的逻辑与思辨意义。笔者认为,王羲之之所以在“序”的收束部分提出“生死”的问题,其实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感而发,并且是有着很强的针对性的。“死生亦大”正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是王羲之着意要为我们阐发的人生思考,那就是要珍爱生命,珍惜人生,创造价值,有所作为。
对于生死这个大问题,魏晋时期由于“玄学”盛行,很多士子及时行乐,放浪形骸,忘记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有的甚至醉生梦死,萎靡不振,这是作者深为忧虑的。作为一名有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文人,王羲之希望为社会尽到自己的微薄之力。可以说,他的《兰亭集序》正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自我意识的觉醒,正体现了王羲之思考人生、悲天悯人的哲理情怀。“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博学精思,他决不满足于沉醉在古人的作品中,而是能入能出,超脱于书本之外,发思古之幽情,省今生之意义,发愤著述,挥洒才情,使《兰亭集序》流传于后世,使后人正如作者所预测的那样:“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生命是转瞬即逝的,但我们能不能把生和死看作一样,把长寿和短命看得差不多呢?显然,这是荒谬的,是极端危险的哲学,它的盛行有可能导致民族文明乃至人类自身的毁灭。这样的实例是不胜枚举的。世界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巴比伦是怎样毁灭的?据考证,正是由于这个古老民族精神的迷惘和颓废。而中华文明为何历时几千年依然生生不息?正是因为我们有这样一大批思想界和文化界的精英。他们是我们民族的“巨人”,是足以配得上人类高贵心灵的“精神贵族”。他们高举着“仁义礼智信”的大旗,倡导的是“立德立身立言”的人生信条,珍惜一去不复返的美好年华,相聚一堂,吟诗作赋,留下千古华文,并集结成集,以此名传后世,这本身就凝聚了他们的良苦用心,饱含着他们的心血和对人生的不懈追求!
作者是富于独特眼光和批判精神的。在当时那个玄学盛行的年代,有多少人抛弃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有多少人失去了人生的积极动力?但王羲之没有被他人左右,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发出了人生奋进的号角,鼓舞了多少代人,激励了多少代人。经过了一千多年时光的淘洗,经历了无数代人思想的打磨,《兰亭集序》依然熠熠生辉,卓然独立。即便是当代社会,王羲之这种积极入世的观念依然没有过时,而是有着永久的生命力。
[作者通联:湖南常德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