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在全球迅猛发展,电子商务发展正在进入密集创新和快速扩张的新阶段,对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持续增加。与此相悖的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往往因达不到企业的需求而就业困难。本文从安徽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的实际出发,以“现代学徒制”为切入点,希望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电子商务学科的特殊性,探索“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改革实践路径。
【關键词】现代学徒制 培养模式 改革 实践
【课题项目】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16年度高职科研规划纵向课题,课题编号:2016GHB0203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224-01
1.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的现状
“现代学徒制”是将学校教育和工作培训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企业用人需求大和学校输出的人才技能无法达到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牵涉到体制及各方面利益的出发点,仍然不能解决学生的专业能力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的差距,企业“招聘难”与高校“就业难”的矛盾依旧突出。电子商务“现代学徒制”仍然是一个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
2.传统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实际问题
为更好的研究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笔者选取了安徽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一个班,以班级53名学生就业数据做数据分析,大体能看到以安徽经济管理学院为代表的高职院校,在传统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一些共同存在的问题:
2.1特色不突出
由于校企合作的实验性开展,受制于学校体制和企业积极性,还不能深入的开展人才培养全方位的合作,只能在学生课余及实训期间开展合作培训。所以只选取了入门门槛较低,劳动力密集型的售前咨询、客户服务为切入点。造成培养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单一,特色不突出。
2.2 课程体系结构与市场需求有差距
学校在课程体系结构改革中,已尽力加强实践,但课程体系结构依然跟不上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如SEO技术在电子商务技术中变化快、要求高、平台差异性大,原课程体系中教师只能按部就班的讲授课本,在模拟环境中演练早已淘汰的技术手段。校企合作后课程由企业讲师培训,他们着力于自己的平台,直接讲授企业SEO部门总结的操作方法,待技术更新后学生再用新方法。学生只知道上一个操作失效了,不懂得新的操作方法是如何得到的。
2.3校企合作形式单薄
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只将对岗位有直接用途的课程安插到高职课程体系,并提供师资,其它不同类型岗位则没有积极性。院校出于培养综合型素质人才的考虑则希望全面培养学生。所以二者合作的形式仅表现为几门课程环节的改良,两者之间契合度低。
2.4 教学管理机制的僵化
在学生参与实训中发现,学校教学必先拟定严谨的教学计划、固定的时间和教室等。而企业有着符合自身行业规律的工作规划,二者各自为政,难以协调管理,由于校企合作教学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大部分学校只能暂时选择在课余时间安排学生参加企业校内实训。
3.电子商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路径
3.1提升内涵,打造更契合专业需求的“现代学徒”模式
电子商务人才就业市场缺口最大的主要是电商运营、技术、推广销售、供应链管理、综合型高级人才等方面。我们的学徒制不能仅单一的提供某个岗位的培训,而应采用多轨制,把握电子商务行业的每个环节,突破传统课程体系涉及的流程,综合的培养学生电商行业性的能力,同时应兼顾传承传统制造业的工匠精神。
3.2建立更符合“现代学徒制”的实训教学环境
现有的电子商务教学实训教学还需要更适应实际需求,需紧密联合企业,利用企业资源创建实训基地,实现校企利益共同体,在这个平台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迅速完成从学校到单位的角色转换,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
3.3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考核体系
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体系内,由不同的师傅带不同的徒弟,徒弟在校内或企业,如何去评价学生成绩,如何去考核学生在电子商务行业的专业实践能力,企业又有多大的考核话语权。这个机制一定要建立并健全,这是现代学徒制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姜利波.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6(10).
[2]王明刚. 多角度辨析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9).
作者简介:
王军(1979年11月-),男,安徽合肥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课程教学。
【關键词】现代学徒制 培养模式 改革 实践
【课题项目】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16年度高职科研规划纵向课题,课题编号:2016GHB0203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224-01
1.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的现状
“现代学徒制”是将学校教育和工作培训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企业用人需求大和学校输出的人才技能无法达到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牵涉到体制及各方面利益的出发点,仍然不能解决学生的专业能力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的差距,企业“招聘难”与高校“就业难”的矛盾依旧突出。电子商务“现代学徒制”仍然是一个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
2.传统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实际问题
为更好的研究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笔者选取了安徽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一个班,以班级53名学生就业数据做数据分析,大体能看到以安徽经济管理学院为代表的高职院校,在传统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一些共同存在的问题:
2.1特色不突出
由于校企合作的实验性开展,受制于学校体制和企业积极性,还不能深入的开展人才培养全方位的合作,只能在学生课余及实训期间开展合作培训。所以只选取了入门门槛较低,劳动力密集型的售前咨询、客户服务为切入点。造成培养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单一,特色不突出。
2.2 课程体系结构与市场需求有差距
学校在课程体系结构改革中,已尽力加强实践,但课程体系结构依然跟不上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如SEO技术在电子商务技术中变化快、要求高、平台差异性大,原课程体系中教师只能按部就班的讲授课本,在模拟环境中演练早已淘汰的技术手段。校企合作后课程由企业讲师培训,他们着力于自己的平台,直接讲授企业SEO部门总结的操作方法,待技术更新后学生再用新方法。学生只知道上一个操作失效了,不懂得新的操作方法是如何得到的。
2.3校企合作形式单薄
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只将对岗位有直接用途的课程安插到高职课程体系,并提供师资,其它不同类型岗位则没有积极性。院校出于培养综合型素质人才的考虑则希望全面培养学生。所以二者合作的形式仅表现为几门课程环节的改良,两者之间契合度低。
2.4 教学管理机制的僵化
在学生参与实训中发现,学校教学必先拟定严谨的教学计划、固定的时间和教室等。而企业有着符合自身行业规律的工作规划,二者各自为政,难以协调管理,由于校企合作教学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大部分学校只能暂时选择在课余时间安排学生参加企业校内实训。
3.电子商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路径
3.1提升内涵,打造更契合专业需求的“现代学徒”模式
电子商务人才就业市场缺口最大的主要是电商运营、技术、推广销售、供应链管理、综合型高级人才等方面。我们的学徒制不能仅单一的提供某个岗位的培训,而应采用多轨制,把握电子商务行业的每个环节,突破传统课程体系涉及的流程,综合的培养学生电商行业性的能力,同时应兼顾传承传统制造业的工匠精神。
3.2建立更符合“现代学徒制”的实训教学环境
现有的电子商务教学实训教学还需要更适应实际需求,需紧密联合企业,利用企业资源创建实训基地,实现校企利益共同体,在这个平台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迅速完成从学校到单位的角色转换,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
3.3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考核体系
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体系内,由不同的师傅带不同的徒弟,徒弟在校内或企业,如何去评价学生成绩,如何去考核学生在电子商务行业的专业实践能力,企业又有多大的考核话语权。这个机制一定要建立并健全,这是现代学徒制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姜利波.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6(10).
[2]王明刚. 多角度辨析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9).
作者简介:
王军(1979年11月-),男,安徽合肥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