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阶段中学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缺乏创新,学生较易把艺术课当成一门纯粹放松的课,并不想说从中获取一些相关领域的知识。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如何增强美术课的创造性:课堂形式、学科渗透、欣赏习作。
关键词: 中学美术 课堂形式 学科渗透 欣赏习作
观察现阶段中学美术教育,可以发现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缺乏创新,学生较易把艺术课当成一门纯粹放松的课,而并不想说从中获取一些相关领域的知识。鉴于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增强美术课的创造性:课堂形式、学科渗透、欣赏习作。
一、课堂形式
从2001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布《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开始,全国掀起了美术教育改革热潮,美术课按照学生的活动方式将教学内容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领域,这四个领域的教学内容在比例上没有具体规定,每个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但是反观目前美术教材内容,虽然在教材内容排版和教学内容上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是很多教学还是在教室内进行的。
如听过一节三年级的《家里的盆栽植物》,老师不辞辛苦地把家里的盆栽植物带到学校、带到学生面前,和学生一起观察家里盆栽植物的特点和优点。虽然这节课相对于以前的教学方法有很大改变,但是从三年级学生本身来讲,他们的植物知识比较缺乏,如果老师只是用带来的植物和学生讲解植物的特点,就很有可能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这一棵植物上,这样的教学结果是每个人都不愿看到的。如果换种方式,如将这节课换成《我心目中的植物》,老师将学生带出教室,走进校园,并且让学生在校园中寻找自己喜欢的植物写生,教学效果要比教室好很多。首先,在室外教学,老师没有将学生限制在某一种植物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了解植物的特点;其次,室外教学,学生可以观察到各种不同的植物特点,辨认一些常见植物。美术教育不应该狭隘地限于课堂教学,它是一种多方位、多渠道的教学科目,尤其可以利用美术美化环境已成为大家公认的美术功能,使人们随时随地地感受美、发现美。
作为美术教学实施场所之一的教室只不过是美术教学开始起步的场所,不是实施教学的唯一场所或途径。教室之外的天地是广阔的,只在教室里学习和探索美术无疑是“井底之蛙”、“纸上谈兵”,看到的只是美术的一个片面。
我曾试着在一堂初二美术课《空间与层次》上先用一节课时间普及一些写生建筑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接着第二节课就带学生到操场上写生建筑,结果学生交上来的作业让人大为惊喜,写生角度不同,每个人的构图都不尽相同,这就等于进行了一次艺术创造,大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学科渗透
中国最早的绘画种类——国画,一直以来沿袭诗画相配的原则,用文字和画面两种形式完整地表达画者的心声。文字给人以足够的想象空间,每个人都有不同理解,有更广阔的创造空间。如今美术教材也可以有诗情画意。比如,八年级《水墨交融写青山》一课,可以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等诗词拓宽学生的创作空间,使画面更生机盎然、色彩斑斓。因为世界上最丰富的语言就是文字,所以无论怎样的教学内容都能找到相适宜的语言,教师在课堂上用丰富的语言会带给学生无尽的遐想,激发创新思维,加强创新教育。可见文字带来的创造是最广阔的,也是任何形式不可替代的,当然,也是美术课不能缺少的。
文学不能少,人文科学更不能少。国内一位知名教授在阐述“新课程标准”时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时,不能单讲技法,要把美术作品放在一定文化环境中学习。如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就有必要介绍“文艺复兴”这个社会历史背景及特征。一定的时代特征造就了伟大的画家,更造就了伟大的作品;看唐朝的仕女画就应该知道唐朝为什么“以胖为美”等人文科学。学生只有理解了文化情境对美术作品的作用,才能为创新找到根基,创作的美术作品才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不是信手涂鸦。
历史科学往往是贯穿在文学和人文科学当中的,只有正确地了解历史,才能正确地创造历史。徐悲鸿的油画作品《田横五百士》就是根据《史记》当中的一段史实创作的,如果作者不是真正了解这段历史故事,就不能把田横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民族气节清晰再现,更不能画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人场面。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才能更准确地创作,更真实地再现历史。而且历史的故事性能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遐想,对现实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更能充分激发创新意识。
只有在美术教学中适宜地融会各个学科的知识,才能使美术课更生动活泼,才不会成为单一的传授技能技法的专业课,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才更具创造性。
三、欣赏习作
在美术课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否定学生的作业,原因是该学生没有完全按教学设计或书本样式做。这类现象都表明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艺术教育的真谛——让每一位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我,形成独立个性,培养健全人格,陶冶美好情操,关键还有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用一条条规范和一个个标准束缚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手脚,教师一次又一次地征服学生的“越轨”行为,与此同时,学生的想象力被压抑了,创造才能被埋没了,学术个性被抹杀了,情感受到了戕害。其“艺术教学”与艺术教育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
我在几节设计类型的课上,有一些作业是有具体要求的,然而当看到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时,有时不禁被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折服,有的学生会别出心裁地把老师的要求做一些改动,有的会创造出一种新颖的视角或构图,有的甚至天马行空地画了跟要求完全不搭边的图案,我对于这样的作业都表示很欣喜,美术注重的是创造力,太过循规蹈矩反而打破了美术课的初衷,如果人人都按部就班地学画画,世界上就不会有毕加索这样的大师,他所开创的立体主义就是打破传统、勇于创造。
为了根本扭转艺术教育活动中的种种不正常现象,彻底扫清艺术教育发展中的绊脚石,教师要确立现代艺术教育观念,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功能,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自觉地把素质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落实到艺术教育活动中。特别要求广大艺术教师树立科学的艺术教育育人观,纠正过去那种把艺术教育目标定位在让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艺术知识,掌握一些初步的艺术技能上。广大艺术教师要逐步认识到艺术教育育人功能的全面性,即艺术教育能启德、益智、健体、促劳,尤其在美术领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赋予每一位老师的神圣使命,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是求之欲望的源泉。”一个人创新意识的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产生的,教师要善于优化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无趣为有趣,变有趣为乐趣,只有这样才能点燃学生心中探求新知的思想火花,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启泉,崔允漷,张华著.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实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山东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组编.感悟美国教育——齐鲁名师美国行[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关键词: 中学美术 课堂形式 学科渗透 欣赏习作
观察现阶段中学美术教育,可以发现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缺乏创新,学生较易把艺术课当成一门纯粹放松的课,而并不想说从中获取一些相关领域的知识。鉴于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增强美术课的创造性:课堂形式、学科渗透、欣赏习作。
一、课堂形式
从2001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布《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开始,全国掀起了美术教育改革热潮,美术课按照学生的活动方式将教学内容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领域,这四个领域的教学内容在比例上没有具体规定,每个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但是反观目前美术教材内容,虽然在教材内容排版和教学内容上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是很多教学还是在教室内进行的。
如听过一节三年级的《家里的盆栽植物》,老师不辞辛苦地把家里的盆栽植物带到学校、带到学生面前,和学生一起观察家里盆栽植物的特点和优点。虽然这节课相对于以前的教学方法有很大改变,但是从三年级学生本身来讲,他们的植物知识比较缺乏,如果老师只是用带来的植物和学生讲解植物的特点,就很有可能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这一棵植物上,这样的教学结果是每个人都不愿看到的。如果换种方式,如将这节课换成《我心目中的植物》,老师将学生带出教室,走进校园,并且让学生在校园中寻找自己喜欢的植物写生,教学效果要比教室好很多。首先,在室外教学,老师没有将学生限制在某一种植物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了解植物的特点;其次,室外教学,学生可以观察到各种不同的植物特点,辨认一些常见植物。美术教育不应该狭隘地限于课堂教学,它是一种多方位、多渠道的教学科目,尤其可以利用美术美化环境已成为大家公认的美术功能,使人们随时随地地感受美、发现美。
作为美术教学实施场所之一的教室只不过是美术教学开始起步的场所,不是实施教学的唯一场所或途径。教室之外的天地是广阔的,只在教室里学习和探索美术无疑是“井底之蛙”、“纸上谈兵”,看到的只是美术的一个片面。
我曾试着在一堂初二美术课《空间与层次》上先用一节课时间普及一些写生建筑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接着第二节课就带学生到操场上写生建筑,结果学生交上来的作业让人大为惊喜,写生角度不同,每个人的构图都不尽相同,这就等于进行了一次艺术创造,大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学科渗透
中国最早的绘画种类——国画,一直以来沿袭诗画相配的原则,用文字和画面两种形式完整地表达画者的心声。文字给人以足够的想象空间,每个人都有不同理解,有更广阔的创造空间。如今美术教材也可以有诗情画意。比如,八年级《水墨交融写青山》一课,可以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等诗词拓宽学生的创作空间,使画面更生机盎然、色彩斑斓。因为世界上最丰富的语言就是文字,所以无论怎样的教学内容都能找到相适宜的语言,教师在课堂上用丰富的语言会带给学生无尽的遐想,激发创新思维,加强创新教育。可见文字带来的创造是最广阔的,也是任何形式不可替代的,当然,也是美术课不能缺少的。
文学不能少,人文科学更不能少。国内一位知名教授在阐述“新课程标准”时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时,不能单讲技法,要把美术作品放在一定文化环境中学习。如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就有必要介绍“文艺复兴”这个社会历史背景及特征。一定的时代特征造就了伟大的画家,更造就了伟大的作品;看唐朝的仕女画就应该知道唐朝为什么“以胖为美”等人文科学。学生只有理解了文化情境对美术作品的作用,才能为创新找到根基,创作的美术作品才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不是信手涂鸦。
历史科学往往是贯穿在文学和人文科学当中的,只有正确地了解历史,才能正确地创造历史。徐悲鸿的油画作品《田横五百士》就是根据《史记》当中的一段史实创作的,如果作者不是真正了解这段历史故事,就不能把田横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民族气节清晰再现,更不能画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人场面。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才能更准确地创作,更真实地再现历史。而且历史的故事性能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遐想,对现实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更能充分激发创新意识。
只有在美术教学中适宜地融会各个学科的知识,才能使美术课更生动活泼,才不会成为单一的传授技能技法的专业课,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才更具创造性。
三、欣赏习作
在美术课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否定学生的作业,原因是该学生没有完全按教学设计或书本样式做。这类现象都表明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艺术教育的真谛——让每一位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我,形成独立个性,培养健全人格,陶冶美好情操,关键还有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用一条条规范和一个个标准束缚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手脚,教师一次又一次地征服学生的“越轨”行为,与此同时,学生的想象力被压抑了,创造才能被埋没了,学术个性被抹杀了,情感受到了戕害。其“艺术教学”与艺术教育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
我在几节设计类型的课上,有一些作业是有具体要求的,然而当看到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时,有时不禁被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折服,有的学生会别出心裁地把老师的要求做一些改动,有的会创造出一种新颖的视角或构图,有的甚至天马行空地画了跟要求完全不搭边的图案,我对于这样的作业都表示很欣喜,美术注重的是创造力,太过循规蹈矩反而打破了美术课的初衷,如果人人都按部就班地学画画,世界上就不会有毕加索这样的大师,他所开创的立体主义就是打破传统、勇于创造。
为了根本扭转艺术教育活动中的种种不正常现象,彻底扫清艺术教育发展中的绊脚石,教师要确立现代艺术教育观念,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功能,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自觉地把素质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落实到艺术教育活动中。特别要求广大艺术教师树立科学的艺术教育育人观,纠正过去那种把艺术教育目标定位在让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艺术知识,掌握一些初步的艺术技能上。广大艺术教师要逐步认识到艺术教育育人功能的全面性,即艺术教育能启德、益智、健体、促劳,尤其在美术领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赋予每一位老师的神圣使命,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是求之欲望的源泉。”一个人创新意识的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产生的,教师要善于优化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无趣为有趣,变有趣为乐趣,只有这样才能点燃学生心中探求新知的思想火花,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启泉,崔允漷,张华著.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实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山东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组编.感悟美国教育——齐鲁名师美国行[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