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一直以来被放在重要学科的位置上,倍受关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施语文创新教学,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面临的挑战。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学无定法,教也无定法。讲台上的磨砺和新课程理念的洗礼,促使我把语文教学的追求锁定在这八个字上:“着眼目标,求真务实”。
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重训练,促进师生的交流与合作
课堂上,我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训练。我认为,不管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设计,都要通过学生以各种方式来呈现。注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训练,且训练注重实效,能使师生间的交流合作更加默契,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较好地实现一堂课的教学目标。
像我现在所带的这个班,学生一入校,我就对他们进行了读书、说话、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训练。训练学生以正确的姿势看书读书;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说标准的普通话;训练学生小组合作怎样学,怎样汇报,怎样评价,并且注重每一个细节。每一项训练我都倾注了心血,将训练目标落到实处,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现在我上每一堂课都比较得心应手,师生间的交流合作自然默契,学生也学得轻松愉快。
二、重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
丰富的语言来自于积累。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字词、古诗、名言警句、课外阅读等方面的积累。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三个步骤展开这方面的教学。第一步,我首先抓住教材语文天地中的“日积月累”,通过记忆大比拼、开火车、快速接龙等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积累的乐趣与收获。第二步,我送给学生一句话—— “日积月累求真知”,让学生铭记在心,懂得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知识积累”的意识。第三步,围绕“日积月累求真知”这个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建小词库、设计语文小报、古诗配画、开心小练笔等,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积累习惯。学生在活动中读读写写画画,收获可真不小!我想,只要我们教师都用心引导,帮助学生学会积累,那么学生的语言就会越来越丰富。
三、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指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读中感悟”。我在教学中积极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每一篇课文的阅读都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引导学生理解,并且注重了朗读的指导。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朗读。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朗读进行深入指导,引导学生把语言中蕴涵的感情色彩通过朗读充分表现出来,那么学生的感悟能力才能从中得到培养与提高。我曾对学生进行过这样一次语感训练,出示了一句非常简单的话“这是我的”,要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情。学生反复读、反复品位,一句简单的话被学生读出了丰富的感情,有自豪的,有骄傲的,有疑问的,有害羞的,有毫不在乎的。因此,只要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四、重拓展,活跃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在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资源,给学生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活跃学生的思维。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时常抓住一些词、句来发散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就是抓住教材内容、特点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激活他们的思维。例如,在教学《多彩的夏天》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眼中的夏天,孩子们写得非常精彩,其中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夏天是快乐的。雨后,和伙伴们穿着凉鞋,踩着水花,尽情地玩耍。傍晚,沐浴着晚霞,和小哥哥们捉泥鳅、摸田螺,让泥水把我们打扮成 “小泥猴”。瞧,在教师的激发下,孩子们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地展示。教材就是最好的学习资源,教师能做到灵活地运用,学生就会学得更活更广。
五、重评价,树立学生的信心
教师的一句称赞,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种兴奋剂,能树立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课堂上,我对学生的发言,从未用“不对、不行、错了”这样很否定的词语来评价学生。因为我感受到,孩子们很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很在意老师对他的评价。我对学生的上课表现一般都是用这样的语言来评价:谢谢你,给老师带来了惊喜;你真像个小老师,为同学带了个好头儿;你的想像好奇特,你的朗读很动听;你很会观察,小脑瓜真会想问题,等等,如果学生回答有偏差,我会说:“你的想法不一样,没关系,老师很欣赏你积极发言的表现,再静下来想想一定会找到答案了。”我观察到,学生在得到这样的评价之后,往往表现都更加踊跃,更加主动大胆。孩子们的表现告诉我,教师善于用亲切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能带给学生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敢想敢说,对学习更加充满自信。
总之,点点滴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需要教师抓住语文的每一个教学因素,将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目标落到实处,我们的学生才会真正学有所获,得到发展,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重训练,促进师生的交流与合作
课堂上,我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训练。我认为,不管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设计,都要通过学生以各种方式来呈现。注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训练,且训练注重实效,能使师生间的交流合作更加默契,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较好地实现一堂课的教学目标。
像我现在所带的这个班,学生一入校,我就对他们进行了读书、说话、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训练。训练学生以正确的姿势看书读书;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说标准的普通话;训练学生小组合作怎样学,怎样汇报,怎样评价,并且注重每一个细节。每一项训练我都倾注了心血,将训练目标落到实处,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现在我上每一堂课都比较得心应手,师生间的交流合作自然默契,学生也学得轻松愉快。
二、重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
丰富的语言来自于积累。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字词、古诗、名言警句、课外阅读等方面的积累。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三个步骤展开这方面的教学。第一步,我首先抓住教材语文天地中的“日积月累”,通过记忆大比拼、开火车、快速接龙等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积累的乐趣与收获。第二步,我送给学生一句话—— “日积月累求真知”,让学生铭记在心,懂得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知识积累”的意识。第三步,围绕“日积月累求真知”这个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建小词库、设计语文小报、古诗配画、开心小练笔等,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积累习惯。学生在活动中读读写写画画,收获可真不小!我想,只要我们教师都用心引导,帮助学生学会积累,那么学生的语言就会越来越丰富。
三、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指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读中感悟”。我在教学中积极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每一篇课文的阅读都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引导学生理解,并且注重了朗读的指导。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朗读。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朗读进行深入指导,引导学生把语言中蕴涵的感情色彩通过朗读充分表现出来,那么学生的感悟能力才能从中得到培养与提高。我曾对学生进行过这样一次语感训练,出示了一句非常简单的话“这是我的”,要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情。学生反复读、反复品位,一句简单的话被学生读出了丰富的感情,有自豪的,有骄傲的,有疑问的,有害羞的,有毫不在乎的。因此,只要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四、重拓展,活跃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在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资源,给学生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活跃学生的思维。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时常抓住一些词、句来发散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就是抓住教材内容、特点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激活他们的思维。例如,在教学《多彩的夏天》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眼中的夏天,孩子们写得非常精彩,其中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夏天是快乐的。雨后,和伙伴们穿着凉鞋,踩着水花,尽情地玩耍。傍晚,沐浴着晚霞,和小哥哥们捉泥鳅、摸田螺,让泥水把我们打扮成 “小泥猴”。瞧,在教师的激发下,孩子们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地展示。教材就是最好的学习资源,教师能做到灵活地运用,学生就会学得更活更广。
五、重评价,树立学生的信心
教师的一句称赞,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种兴奋剂,能树立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课堂上,我对学生的发言,从未用“不对、不行、错了”这样很否定的词语来评价学生。因为我感受到,孩子们很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很在意老师对他的评价。我对学生的上课表现一般都是用这样的语言来评价:谢谢你,给老师带来了惊喜;你真像个小老师,为同学带了个好头儿;你的想像好奇特,你的朗读很动听;你很会观察,小脑瓜真会想问题,等等,如果学生回答有偏差,我会说:“你的想法不一样,没关系,老师很欣赏你积极发言的表现,再静下来想想一定会找到答案了。”我观察到,学生在得到这样的评价之后,往往表现都更加踊跃,更加主动大胆。孩子们的表现告诉我,教师善于用亲切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能带给学生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敢想敢说,对学习更加充满自信。
总之,点点滴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需要教师抓住语文的每一个教学因素,将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目标落到实处,我们的学生才会真正学有所获,得到发展,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