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ESP教学困境探究之我见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K0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ESP教学与研究目前处于低谷,各种制约因素束缚了ESP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传统偏见依然根深蒂固,ESP仍饱受非议;(2)EGP重复建设严重,ESP重视力度不足,二者未实现有机衔接;(3)理论研究基础薄弱,ESP发展后劲不足;(4)ESP归属不明,教学体系混乱。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加大ESP理论研究投入,确立ESP独立的学术地位,压缩大学阶段EGP教学比重,建立规范严谨的ESP教学体系和评估体系。
  关键词:ESP教学、理论研究、教学体系、评估体系
  1. 引言
  ESP一词指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即专门用途英语或专业英语,如科技英语、商务英语、医学英语等。它以语言课程教学大纲为设计原则,根据特定学生的学习目的和交际需要来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所学专业领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早在1964年,Halliday就提出了ESP的概念,首次系统的阐述了根据学习者的特定需求确定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教学原则。20世纪70年代社会语言学的勃兴以及交际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为ESP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全球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ESP教学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的ESP教学及研究以科技英语为先导,并在上世纪80年代掀起一股科技英语热。进入90年代,随着社会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呼声不断高涨和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ESP教学又一度成为教育界探讨的热点。
  但是目前我国ESP研究仍不成熟,远未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各种制约因素使ESP的生存状态令人担忧,其发展任重道远。
  2. 我国ESP发展面临的困难
  2.1传统偏见根深蒂固,ESP饱受非议
  长期以来,我国以英语语言文学为主导的英语学术界对ESP的存在理据一直怀有种种质疑。归结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1) 按学科分类方法分割出来的各种“专业英语”,除有一定的心理意义外,并无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实践上的必要性。2)不能将英语简单地划分为“科技英语”乃至“物理英语”“生物英语”,并赞同“科技英语”根本不存在的观点。3) 既然汉语里并没有“科技汉语”、“经贸汉语”之分,英语中诸如“科技英语”、“经贸英语”的叫法也值得商榷之类的论点。由此可见,虽然ESP在我国已经历近三十年的发展,可仍有部分学者无法客观地承认ESP作为一门新兴独立学科存在的事实,仍对它怀有较深的误解。
  2.2 EGP重复建设严重,ESP重视力度不足,二者未实现有机衔接
  EGP指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即普通英语或基础英语,它主要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基本功,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通用词汇,进行的是语言共核部分的教学。EGP与ESP二者就术语本身而言是相对的。在整个英语教育体系中,两者的课程在时间上相互衔接,在内容上相互融合、相互补充,EGP是ESP的基础,ESP是EGP的扩展与延续,是EGP的高级阶段。学生在完成EGP阶段的学习后,势必要转入ESP的学习。但目前我国英语教育体系中存在的种种缺陷制约了ESP的发展。
  首先,EGP比重过大,重复建设严重。刘法公指出:“中国英语教学界对基础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之间存在不少模糊认识,认为英语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基础英语的技能。”这就造成了我国英语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从大学英语教学到英语专业教学都遵循一套模式,混淆了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导致了EGP课程不断重复建设。指导中学英语教学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制定的高中英语教学要求和课程设置基本上和大学英语没有什么差异,而且《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听、说、读、写能力要求已相当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要求,其所提出的最高掌握词汇量和《教学要求(试行)》提出的学完两年大学基础英语后达到的词汇量一样,均为4500。章振邦指出:“有这样基础的中学毕业生上了大学,应该可以直接过渡到专业英语的学习,而不必再学普通英语了。”
  其次,ESP教学重视力度不足。作为指导大学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应当给专业英语的教学与研究以足够重视。但是,1985年《大纲》仅仅对专业英语阅读做了规定。1999《大纲》修订版虽规定专业英语为必修课,但和1985年《大纲》一样,把它安排在四个学期的基础英语之后,而且指定由专业教师讲授。而2004年1月教育部出台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不但没有提升专业英语教学的地位,反而只是笼统带过。即使在前两份大纲中专业英语定为必修课,可由于师资和归属不清,很多高校根本就没有开设此类课程,形同虚设。以同济大学为例,该校共有42个专业,有7个专业根本没有安排ESP课程,28个专业的ESP课程已经缩短至一个学期,其中24个专业的学时数在36以下。(王蓓蕾 2004)
  最后,EGP教学与ESP教学缺乏有机衔接。仅仅从理论层面上搞清楚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区别与联系是不够的,我们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两种教学的有机结合,使两者相得益彰。可现状不容乐观,很多人对两者关系的认识依然模糊:要么把它们对立起来 ,认为二者只能取其一;要么就忽视它们的内在联系,把它们割裂开来。在教学实践中则表现为:基础英语老师不过问专业英语,专业英语老师不过问基础英语,二者各行其事、缺乏沟通的现象十分严重。另外,课程设置与教材选择也比较随意, 缺乏系统安排。
  2.3 理论研究基础薄弱,ESP发展后劲不足
  首先,我国ESP研究仍没有确立独立的学术地位。其实国外ESP理论研究已相当发达,取得了累累硕果。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国外研究者已经完成了四个阶段的研究:(1)语域分析;(2)修辞或篇章分析;(3)目标情景或需要(4)技能分析。现在“以学习为中心”的第五阶段研究正在蓬勃开展。可见国外的ESP研究最早虽脱胎于语言学,但经过多年发展,它已逐步从纯语言研究转向实用研究,形成了融学习者特定需求、语言特征分析和语言技能培训为一体的独立体系。而我们的研究还仅仅局限于对西方六、七十年代初始阶段理论的引进和介绍,还停留在对ESP性质、属性等的探讨上,教学实践更是少之又少。缺乏必要的教学实践必然导致ESP科研质量的下降。
  其次,现阶段我国ESP研究还处在自发阶段,还仅仅是部分英语教师凭兴趣进行的个人行为,国内仅有《上海科技翻译》等为数不多的ESP期刊,用以交流探讨的组织也凤毛麟角。
  最后,目前我国有的高校虽然开设了ESP课程,但功利色彩太浓,有名无实。他们不顾学校的师资条件,只是一味地追赶潮流,开展的并非真正的ESP教学,理论研究更是无从谈起。而没有扎实严谨的理论研究做支撑,ESP注定无法持久,这对其长远发展十分有害。
  2.4 ESP归属不明,教学体系混乱
  秦秀白认为我国ESP教学尚未进入成熟阶段,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ESP在高校教育中的定位问题。第一,归属不明。1985《大纲》指出:“为了保证教学的延续性,……应在第五至第七学期由专业教师开设专业阅读课。”1999大纲修订版中强调:“……要逐步建立起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英语教学队伍,成立由学校领导和专业英语教师组成的专业英语教学指导小组……。” 由于两份大纲都把专业英语教学看成了专业课老师的责任,造成了ESP教学的归属不明。第二,归属不明自然就导致了ESP教学在师资配备、课程设置等各方面的混乱。ESP到底是专业课还是英语课?是专业教师为主还是英语教师为主?是侧重专业知识还是偏向语言探究?这些都存在争议。以同济大学为例,在42个开设有ESP 课程的专业中,有21个把它列为专业基础课,15个把它列为专业课,还有6个专业把它列为公共基础课。(王蓓蕾 2004) 同济大学的情况在全国高校中很有代表性。
  3. 如何结合我国实际,改善ESP教学与研究
  当前各种制约因素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ESP的健康持续发展,如何改善和提高我国ESP教学与研究,成了我国英语教育的当务之急。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努力。
  3.1加大理论研究投入,确立ESP独立的学术地位。
  对于学术界对ESP的种种质疑,范谊教授在《ESP的存在理据》一文中,从ESP存在的“内部逻辑理据”、“社会需要理据”和 “操作实践的教学理据”三个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解析,为ESP的存在正了名,功不可没。
  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巨大差异不容我们做“没有经贸汉语,科技汉语” 就没有“经贸英语、科技英语”这种简单的类推。从词汇看,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的独特地位和美、英等国发达的经济和科技使英语有着庞大而丰富的词汇总量(约60万),词汇分类比较细致,不同的领域拥有不同的专业词汇。而且英语中一词多性与一词多义现象十分普遍,同一词汇在不同的专业领域词性和词义会有惊人的变化,不能妄加猜测。以“solution”为例,它有“解决办法”(普通用语)“溶液或溶解作用”(化学用语)“(债务的)清偿,(契约或义务的)履行”(法律用语)“解法,解式”(数学用语)等多种释义。如果不经过专门学习,只是望文生义,会对实际工作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从语篇角度看,英语是形合的语言,不论科技英语、法律英语还是医学英语,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句法、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英语自身的特点要求我们按不同的领域对英语进行专门学习和研究。
  此外,正如张德禄教授所说:“进行特殊用途英语教学的首要问题是进行学习者的需要分析,然后要确定学习者需要达到的水平或者能力,最后确定教学材料和方法。”这就要求我国ESP的研究不能只满足于引进国外理论成果,更关键的是要立足于我国当前实际,实事求是地搞好我国自己的市场需求分析和学习者需要分析,而不能一味追求新、洋、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ESP健康持续地发展。有的研究者提出通过举办研讨会、创办学刊、网站和学会等形式,以促进我国ESP发展。
  3.2认清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关系,压缩大学阶段基础英语比重,突出专业英语的地位。
  应当认识到EGP与ESP并不是孤立甚至对立的教学方针,它们是英语教学中既相互衔接又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在欧洲、日本、香港等地,ESP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在希腊,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不再学习公共英语,而是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杨欣欣 2004)日本的大学英语课程从“学习英语”转向了“用英语学习”。(张文友2001)而且香港等地的实践证明,开展专业英语教学不但不会影响反而能促进基础英语的学习。我国一些高校的经验也提供了佐证。西南政法大学坚持用专业带动英语学习,从大一开始,学校就引入英语讲授专业课。为了使专业跟上,学生都自觉增加阅读量,因而词汇得到迅速积累,语言适应性很快增强,后来发展到有些功课不读英语原版不过瘾。(光明日报2001/12/7) 因此,压缩基础英语,提升专业英语地位成了大势所趋。章振邦提出:“需要对我国外语教育作战略性调整,要点是把普通英语教学任务全部下放到中学阶段去完成,以便学生进入高校时便可以专注于专业英语的学习。”
  虽然ESP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但由于各地学生英语水平存在差异,要想一下子把基础英语教学全部搬出大学课堂还不现实。在具体实施中切忌搞“一刀切”。各高校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适当的措施。英语教学发达、生源质量好的高校,可以直接开展ESP教学。其他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压缩EGP的比重,逐步增加ESP课程。学校也可以在逐步提高学生基础英语水平的同时,开设各种专业英语选修课,使二者互相补充,相互促进。
  3.3 建立规范严谨的ESP教学体系和科学严格的评估体系。
  首先,搞好ESP教师的培养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ESP是从语言角度分析各门专业英语的社会功能及特点,以培养学生在特定工作环境中应用英语的能力为最终目标,应归于语言教学体系,因此ESP教师应以英语教师为主,少量英语基础好的专业教师为补充。针对英语教师缺乏专业知识这一软肋,可以组织英语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此外,教师培养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多种多样,比如鼓励年轻英语教师进修、继续教育、考取其他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吸引归国人才,加强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其次,基于内容的二语阅读教学认为:给学习者展现有意义的,语境化的材料,并且主要以获取信息为重点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成功地提高他的语言能力(Brinton, Snow & Wesche 1989)。因此,ESP教材应以“真实性”为原则,即教材的编写应考虑语言和专业知识两个方面,选用真实的交际材料。但ESP教师并非具有完备专业知识的专业教师,其任务也并非仅仅是用英语传授专业知识,因此教材中的专业知识不宜过难。教材要注重选择能反映专业英语特点的真实材料,既能让学生学到专业知识,又不会因专业知识过难而转移了学生的学习重点。从长远来看,还可以考虑根据不同专业门类建设一个ESP语料库。国内语料库研究与建设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顾曰国教授历时13载完成了“现场即席话语语料库”建设,这对ESP语料库建设有极大的学习借鉴意义。以语料库为基础对ESP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完善大纲和教材编写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建立科学严格的评估体系也刻不容缓。没有健全的评估体系,ESP的教学效果就无法得到科学的检验。此外,由于ESP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评估不仅要注重书面测试,还要注重对学生在真实环境下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考查。比如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课程设计自己的项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和相关的企业或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让他们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并给他们的实践评定成绩。
   4. 结语: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我国ESP的发展虽然困难重重,但众多ESP工作者一直倾注着热情与心血,正是他们这些ESP世界的拓荒者使之在中国的土地上深深扎根。进入新世纪,我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对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识之士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的呼声也不断高涨。21世纪大学英语教学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培养既懂英语又懂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大学教育的目标,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成为21世纪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最终会形成以“英语+特定专业”的英语方向型和“特定专业+英语”的复合型专业为培养目标的、包括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在内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英语教学必将会在生机盎然的中国大地上迎来它灿烂的春天。
  参考文献:
  1.Brinton, Donna M., Marguerite Ann Snow, and Marjorie Bingham Wesche Content-Base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 [M] New York: Newbury, 1989.
  2.Halliday, M. A. K. A. McIntosh & P. Strevens 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M]. London: Longman, 1964.
  3.Hutchinson, T. &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4.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修订工作组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Z] 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5.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Z]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6.教育部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7.蔡基刚 压缩大学基础英语,提高语言学习效率[J]外语界 2002 (5)
  8.程世禄 张国扬 ESP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
  9.范谊 ESP的存在理据 [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 (3)
   10.刘法公 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 [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11.秦秀白 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兼谈我国高校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J]中国英语教育2003(1)
   12.王蓓蕾 同济大学ESP 教学情况调查 [J] 外语界,2004 (1)
   13.杨福家 学习英语,享受完整的美 [J] 外语界 1994 (2)
   14.杨欣欣 希腊英语教学一瞥 国外外语教学[J] 2004 (3)
   15.张德禄 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16.张少雄 “科技英语”词汇评说 外语教学与研究 [J] 1994(3)
   17.张文友 日本英语教育的改革动向[J] 外语界 2001(5)
   18.章振邦 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 [J] 外国语 2003 (4)
其他文献
摘要:听力技能是英语交际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应将听力技巧、听与说、听与写、听与读几项能力综合起来,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听力的目的。  关键词:听与说 听与读 听说读写综合提高  人们思维的内容寄寓在连续的音波上,在传递的过程中是由大脑皮层语言区来接受处理的。人们的一切始终在与语言打交道,听力是头等重要的。正如Krashen所言:“无论儿童或成人,在语言习得中,头等重要的是听力理
期刊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3实验稿)指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发挥教材的核心作用外,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其他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标准得以实施的重要课题之一。英语报刊作为一种价廉物美的教育资源,如能将其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性材料与教材主题巧妙地结合起来,将有利于学生优化学习方式,从而激
期刊
阅读理解一直是历年高考英语卷中的重头戏,可以说,阅读理解水平高是在英语考试中制胜的关键,因此从高一就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非常重要。  一、剔除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  1.“指读”,用手指或笔尖指着文章细细的逐词阅读。无法通篇理解,也影响整句或整段理解。  2.“唇读”,影响了大脑的思维速度。  3.“回读”,也叫“即时重读”,浪费很多时间,又形成了心里定势。  4.“译读”,给英语阅读造成
期刊
摘要: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它已经成为信息交流和学习的重要媒介。构建用于大学教学的网络平台,积极探索大学网络英语教学的方法,也愈发重要。本文在讨论我国发展现状和平台构成基本元素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利与弊,最后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的若干方法。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
期刊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英语新课程标准就是对这一教学改革的原则进行落实与实施。这里很重要的就是以学生为本,实现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期刊
【摘要】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教师为其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训练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 优化课堂结构 培养英语能力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的操练和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的实践过程。 因此,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实交际,以期
期刊
英语教学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们教师上课就是在执行教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并且英语教材内容单一死板,注重读法,很难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的教学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来说,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英语相对于学生“司空见惯”的语、数等课程而言比较陌生,如果教师能以可敬可亲的形象消除学生的恐惧、自卑等负面心理效应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的观念也要随之改变,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中促进教师尽快成长,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不仅是青年教师应做的事,也是中老年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促进,成长,适应,新课标,新课程改革  实施新课程改革在高中阶段已进入第三年。随着改革的纵深发展,课程的内容,操作方式,教学理念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教师要不断地,持久地学习,了解情况,搜集信息,更新观念,并以此来求
期刊
【摘 要】缩略词是现代英语中发展最快的语言现象。自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世界各方面的变化与发展,英语缩略词层出不穷。本文总结英语缩略词类别,例举生活中常用缩略词及其含义,对照温家宝总理前两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英文版,列举缩略词在其中的运用。  【关键词】英语缩略词 类别 运用  一、引言  缩略词,也称“缩写词”,是由英语单词或短语的部分字母组成的缩写形式,是现代英语特别是现代美语的一种语言现象
期刊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   摘要:英语教材的内容涵盖了西方社会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等广泛知识。如果没有把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向学生作一定的介绍,是很难讲解清楚教材的内容的,学生也很难准确把握有关内容的思想内涵。因此,英语教学中对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是相当重要的。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快更准确把握英语的语言本质和思想内涵,因此也才能更准确地学习和运用英语,从而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