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师生互动、促进教学顺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中,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就必须有效利用课堂提问,把课堂提问的教学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初中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形式多种多样,至于采取哪种方式要根据教师的教学策略而定。笔者在教学中总结了几种有效的提问策略,下面与大家一起探讨。
【关键词】历史 课堂 教学 提问
在中学,历史科处于副科地位,学生根本不重视,为此,历史教师采取各种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提问法无疑是最常用最便捷的方法之一。那么,如何有效提问,可采取哪些策略,笔者结合教学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兴趣提问法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从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事物中找到“激发点”,或者用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方式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近代前夜的危机”时,先播放电视剧——《康熙王朝》的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然后提出问题:(1)你知道这首歌曲和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吗?它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朝代?(2)你还看过哪些反映那个时代的电视剧?(3)你对那个时代的什么人或事感兴趣?这三个问题层层递进,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非常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教师预设的情景中,巧妙地引入新课。此外,教师可以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利用生动有趣的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信息来引出问题。在学习隋唐文化时,先用投影展示一组世界各地的唐人街照片,然后向学生提问:今天在国外有很多华人聚居的社区,他们有一个相同的名字,叫什么?你知道这个名字的来历吗?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知识趣味化,更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觉投入到学习中,这样才能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二、比较提问法
在浩瀚的史海中,相似的历史概念比比皆是,使学生难于区别。教师可以运用对比、反比、类比等方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同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深和拓宽所学知识。在学习“明清抗击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时,向学生提问: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尽管都名垂千古,但都不被称为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却被称为民族英雄,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区分民族内部纷争和抗击中华民族以外的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人物。自然而然,当学习郑成功以及林则徐等历史人物时,学生就可以轻易分辨他们是不是民族英雄了。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马关条约》是本课的重点,可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将《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内容进行比较:赔款数额有什么变化?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变化?过去的不平等条约有过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的规定吗?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呢?通过这些比较,学生自然能够得出结论:《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比较性的提问方法,不但使学生巩固了旧知识,开拓了新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敏捷性。
三、设疑置难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或针对学生的疑惑之处设计和提出问题。例如在讲“重庆谈判”这一问题时,国共两党的政治较量及其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但同时这段史实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可以采用提问教学法,将这部分内容分解为以下三个问题:
(1)既然蒋介石发动反共内战的方针已经确定,那么国民党为什么不立即发动战争?这一问题隐含在课本中:一方面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另一方面是国民党运兵占地需要时间。
(2)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渝谈判,其用意何在?如果毛泽东不来,就可把内战责任推卸到共产党身上;如果毛泽东来了,一可诱使共产党交出军队和解放区政权,二可争取时间部署内战。
(3)面对蒋介石设下的“鸿门宴”,毛泽东为什么还要冒着巨大风险去“赴宴”?
结合史料,通过讨论,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重庆谈判斗争的复杂性,理解毛泽东赴渝谈判是用行动向全中国和全世界說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国民党内战独裁的本质。
由问题引发思考,经过思考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对历史有更深刻了解,这比单纯向学生灌输结论,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四、假设讨论法
历史不能假设,但在历史教学中,为了形象深刻地分析一个历史现象,我们不妨进行假设。例如,在教学“西安事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串问题:“假如你是当时普通的老百姓,你的愿望是什么?假如你是张学良、杨虎城,你有何打算?假如你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你有何主张?”通过思考这些问题,学生由被动接受老师分析国内各阶层的主张转变为以当事人身份主动探究时局,充分发挥了想象力,理解了西安事变的性质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又如,在讲解《美国内战》一节时,我设问:“美国内战前,假如有一个资本家在南方开了一家织布厂,你认为这家工厂发展的前景会怎样?”学生们积极回答,有人说:“他(资本家)买不到原料,因为棉花控制在奴隶主手中,奴隶主要把棉花卖到英国去。”通过这种假设后的讨论,学生对美国内战的原因、性质理解得更深刻了,学生在各抒己见的同时,多角度分析的能力得到了极好的锻炼。
总之,初中历史课教学必须灵活提问,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历史 课堂 教学 提问
在中学,历史科处于副科地位,学生根本不重视,为此,历史教师采取各种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提问法无疑是最常用最便捷的方法之一。那么,如何有效提问,可采取哪些策略,笔者结合教学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兴趣提问法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从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事物中找到“激发点”,或者用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方式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近代前夜的危机”时,先播放电视剧——《康熙王朝》的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然后提出问题:(1)你知道这首歌曲和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吗?它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朝代?(2)你还看过哪些反映那个时代的电视剧?(3)你对那个时代的什么人或事感兴趣?这三个问题层层递进,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非常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教师预设的情景中,巧妙地引入新课。此外,教师可以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利用生动有趣的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信息来引出问题。在学习隋唐文化时,先用投影展示一组世界各地的唐人街照片,然后向学生提问:今天在国外有很多华人聚居的社区,他们有一个相同的名字,叫什么?你知道这个名字的来历吗?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知识趣味化,更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觉投入到学习中,这样才能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二、比较提问法
在浩瀚的史海中,相似的历史概念比比皆是,使学生难于区别。教师可以运用对比、反比、类比等方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同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深和拓宽所学知识。在学习“明清抗击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时,向学生提问: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尽管都名垂千古,但都不被称为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却被称为民族英雄,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区分民族内部纷争和抗击中华民族以外的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人物。自然而然,当学习郑成功以及林则徐等历史人物时,学生就可以轻易分辨他们是不是民族英雄了。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马关条约》是本课的重点,可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将《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内容进行比较:赔款数额有什么变化?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变化?过去的不平等条约有过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的规定吗?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呢?通过这些比较,学生自然能够得出结论:《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比较性的提问方法,不但使学生巩固了旧知识,开拓了新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敏捷性。
三、设疑置难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或针对学生的疑惑之处设计和提出问题。例如在讲“重庆谈判”这一问题时,国共两党的政治较量及其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但同时这段史实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可以采用提问教学法,将这部分内容分解为以下三个问题:
(1)既然蒋介石发动反共内战的方针已经确定,那么国民党为什么不立即发动战争?这一问题隐含在课本中:一方面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另一方面是国民党运兵占地需要时间。
(2)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渝谈判,其用意何在?如果毛泽东不来,就可把内战责任推卸到共产党身上;如果毛泽东来了,一可诱使共产党交出军队和解放区政权,二可争取时间部署内战。
(3)面对蒋介石设下的“鸿门宴”,毛泽东为什么还要冒着巨大风险去“赴宴”?
结合史料,通过讨论,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重庆谈判斗争的复杂性,理解毛泽东赴渝谈判是用行动向全中国和全世界說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国民党内战独裁的本质。
由问题引发思考,经过思考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对历史有更深刻了解,这比单纯向学生灌输结论,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四、假设讨论法
历史不能假设,但在历史教学中,为了形象深刻地分析一个历史现象,我们不妨进行假设。例如,在教学“西安事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串问题:“假如你是当时普通的老百姓,你的愿望是什么?假如你是张学良、杨虎城,你有何打算?假如你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你有何主张?”通过思考这些问题,学生由被动接受老师分析国内各阶层的主张转变为以当事人身份主动探究时局,充分发挥了想象力,理解了西安事变的性质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又如,在讲解《美国内战》一节时,我设问:“美国内战前,假如有一个资本家在南方开了一家织布厂,你认为这家工厂发展的前景会怎样?”学生们积极回答,有人说:“他(资本家)买不到原料,因为棉花控制在奴隶主手中,奴隶主要把棉花卖到英国去。”通过这种假设后的讨论,学生对美国内战的原因、性质理解得更深刻了,学生在各抒己见的同时,多角度分析的能力得到了极好的锻炼。
总之,初中历史课教学必须灵活提问,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