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类高等院校《产业经济学》课程特色化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产业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科。在其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效果与课程培养目标有差距、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相脱节等问题。建议从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加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和加强产业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的联系等方面加以提高。
  关键词:医药类高等院校;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88-02
  
  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是以“产业”为对象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学科。我国自1998年本科专业调整后,《产业经济学》课程在经济学类专业中即被列为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一般在大学本科三年级或四年级开设。在我国医药类院校经济学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各院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的开设《产业经济学》课程,有的甚至开设更具体的《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但就总体来说,一般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教学特色也不突出。
  一、产业经济学的课程性质
  产业经济学是介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经济学,从“产业”出发,研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亦即主要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策等内容。从学科定位来看,《产业经济学》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应用经济学科。
  在我国目前共有的134所医药院校(其中77所为大学或专门学院,57所为专科学校)里,很大一部分开设有经济学专业。比如广州中医药大学设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设经贸管理学院、南方医科大学设经济学(卫生经济方向)本科专业、广东药学院设医药商学院、中国药科大学设国际医药商学院等。
  在我国医药类院校的经济学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各院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的开设有《产业经济学》课程,有的甚至开设更具体的《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但是往往将《产业经济学》列为选修课,课时从必修课的54学时调整为36甚或32学时。课程属性的调整和课时的缩减,要求医药类高等院校《产业经济学》课程进行特色化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世界产业转移速度的加快,加强产业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将有利于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政策制定等提供后备的理论人才。
  二、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产业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课程实际教学效果与课程培养目标有差距
  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其课程培养目标是通过产业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系统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和工具来认识和理解实际经济生活和产业发展的能力。但是,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学生更多的是为应付考试而获得学分。因此,很多学生不但产业经济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掌握不到位,其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没有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目前,国内产业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课堂“填鸭式”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采取大班全程灌输教学,只注重教而忽视学,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地位,教师、学生和社会三者之间有效交流和沟通不足,导致学生理解有难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许多高校里,经济学方面的师资力量很多是从学校(学习)到学校(执教),甚至是师兄毕业就成老师的“学院派”,根本就没有理论联系实践的经历和过程,在教学科研中也主要关注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无法给学生传递现实经济生活和产业发展的真实映像,因此,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三)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产业经济学课程现有教学内容应用性弱,忽视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造成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相脱节。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1、认识问题。传统观点认为产业经济学应偏重于课堂理论教学,不提倡产业经济学实验和社会调查,忽视实验教学和社会实习的重要性;2、教学课时分配问题。各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一般只给产业经济学分配54-32个学时,无法将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与产业政策等内容讲授完毕,只能从中挑选部分内容匆匆讲解,更没有课时开展实验教学、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等;3、教材问题。我国目前的产业经济学教材编写体例及内容主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而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产业经济问题及案例的研究比较缺乏,这也给产业经济学课程本身的教学带来挑战;4、教学实习问题。目前高校中设有经济学教育实习基地的院校屈指可数,产业经济学课程缺少实验教学课时,特别是专门安排学生参与社会产业发展调查与实践的时间更少,理论学习和生活实践严重脱节,造成学生对产业经济学学习的一知半解,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三、医药类高等院校《产业经济学》课程特色化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具体思路
  在我国医药类高等院校中,要使《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较好,教学特色突出,则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创新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从全国高校《产业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看,一般是融合欧美产业经济学体系(以产业组织学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内容)和日本产业经济学体系(以产业结构与规制政策等为研究重点),形成我国特色的丰富的教学内容。一般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策等。而国内常见的产业经济学教材有苏东水主编的《产业经济学》、王俊豪主编的《产业经济学》、李悦等主编的《产业经济学》等。在实际教学中,各学校在《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必修、选修、公选)和课时安排的差异(54课时、36课时、32课时),可以由课程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和选择。在医药类高等院校中的经济学专业,一般都具有医药类的特色,即跟医药产业联系比较紧密。比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设有医药国际贸易、医药产业与金融等方向。为此,在产业经济学课程内容的安排方面,就可以更多地考虑医药产业的内容。比如医药产业组织、医药产业结构、医药产业关联、医药产业布局、医药产业政策等等,这样一方面既讲授产业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同时又加深对医药产业的理解,教学效果会比较好。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这种教学法“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采取大班全程灌输教学,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地位。而问题导向型的素质教育教学方法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整体把握和指导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围绕某一专题进行研究式学习。这种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医药产业是一个技术开发投入强度比较高的产业。在技术进步中存在着明显的规模经济性。而技术创新遵循“阀值理论”,即只有当研发资源集中到一定程度才能使研发成果成为稳定输出。而研发投入对研发资源的贡献是最大的。针对我国医药技术进步的现状,发现我国医药产业的研发投入极其不够。在美国,工业各行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平均比例为3.6%,而医药产业却达16.7%,而在我国,医药产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1995年到2002年8年期间的平均值仅为0.76%。所以在我国,医药产业的R&D经费投入不足是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最严重瓶颈。这样,问题清晰了,是投入严重不足,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对策措施是什么呢?如果改革,成效会是如何呢?带着这些思考,采用PBL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会有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案例教学法在《产业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集体协作,对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借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引入产业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思考和分析身边各种经济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素养和洞察力,从而能将课本上的理论与我国经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做到举一反三。比如,在讲授完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范式(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基本理论之后,可以用我国的医药产业的发展作为案例来进行深度的探讨和研究。首先,在市场结构分析环节,除分析医药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产业壁垒之外,还要特别考虑我国医药产业的市场结构特征、发展历程和演化机制;其次,市场行为分析环节,应着重分析在我国新医改的形势下,我国医药产业价格变化规律、医药产业的技术变革、医药企业的组织调整行为以及医药产品的国际供需情况,从而深刻揭示我国医药产业的市场行为;最后,在市场绩效分析环节,除了用定量指标考察我国医药产业的经济效益之外,还应考察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和医药产业对社会福利的改进水平,诸如医药产业的研发投入与技术进步、质量保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整体思考。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既要分析和解决案例教学过程学生发现的新问题,也要对学生的分析方法和结论加以客观科学的引导和评价,并加以总结,从而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四)加强产业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的联系
  产业经济学本身就是应用经济学,应用性和实践性是这门学科的特色和生命。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实际,应用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理论和产业经济分析方法来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一方面体现产业经济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培养学生了解现实经济问题,并进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从中国发展的宏观和中观经济看,突出的如规模经济问题、市场集中度问题、市场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垄断性产业的改革与市场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的演变与优化、产业集群和产业融合、高技术产业发展、产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从理论角度加以深入分析,并得出对解决现实问题有借鉴价值或有重要启发的结论。为此,在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向学生传授系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同时,教师应紧密联系实际,结合中国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力求用现有的产业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去认识和分析这些问题,并得出对解决现实问题有借鉴价值的结论。比如医药产业的发展,就可以结合我国新医改的实践,在加强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生积极思考用相关理论解释和解决当前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问题。
  四、结语
  《产业经济学》课程是理论性很强的应用经济学科,其理论成果来源于生产实践,并且不断在生产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因此,医药类高等院校《产业经济学》课程要进行特色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就要在教学内容上紧密与医药产业的现实衔接,在教学方法上更多采用探究式和启发式,这既是课程特点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学习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问题的习惯和科学钻研精神,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传忠.产业经济学的应用性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问题探讨[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
  [2]侯茂章,朱玉林.《产业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探索[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3]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汪芳,赵玉林.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创新[J].理工高教研究,2007,(06).
其他文献
摘 要: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是师范院校的出发点和归宿。开设综合课程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综合课程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一种课程类型,而现有师范教育的分科培养模式难以培养合格的综合课程的师资。为此,师范院校应该设置综合课程。这既有师范毕业生从业竞争的严峻挑战,又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师范教育的新要求,具有实践的意义和实际的可行性。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范院校;综合课程  中
期刊
摘 要:在现代社会中,行政组织是社会各种组织中规模最大的组织,它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能更好的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好国家的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在不改变行政组织外部发展因素时,通过对行政组织内部发展来更好的推动行政组织自身的完善,因此本文通过对行政行为,行政技术和行政人员这三方面组织内部因素的发展来论述我国行政组织的内部发展。  关键词:内部发展;行政行为;行政技术;行政人员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建筑功能材料》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专业课,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感性认知能力一直是教学探索的课题。本文通过对该课程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与课程设计和实验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建筑功能材料;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
期刊
摘 要: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这一保障模式经过近3年的实践检验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将“共有产权”参与的住房保障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从共有产权比例的确定、运作机制、管理方式、资金保障、权能归属、供给模式、运作流程以及退出机制构建等层面来对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这一模式进行了全面的规划与设置。使其从“出口”反制“入口”。这是公有产权经济实用房相对于普通经济实用房最大的优点。  关键词:公有产权;运作机制
期刊
摘 要: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增加笔记本电脑的教学知识,并及时补充最新硬件知识。教学环境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情境教学,老师一边教学,一边演示、学生一边动手实践。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高职类学院的办学模式。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98-02    一、课程
期刊
摘 要:文章结合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订单培养的丰富实践,对合作企业选择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订单培养合作企业选择的条件及学校应重视不断提升自身实力。  关键词:订单培养;合作企业选择机制;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02-02    订单培养是我国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国内,不同的文献、不同的学者对“订单
期刊
摘 要:法学历来在大学学科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法学与现代大学的发展是同步的。然而,在当前的我国的许多大学中,尤其是理工科大学,轻视甚至忽略对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情况却屡见不鲜。本文从服务于教学的角度出发,对在科技与经济一体化日趋明显的社会大背景下,如何让法律走进理工科大学的讲堂,积极宣传法律知识,提升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方式进行研究,并且结合地方校的实际情况,对理工科大学非法学专
期刊
摘 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是一项长期而又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法治建设也日益得到重视和加强。但是少数民族法治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和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新农村法治建设;少数民族;对策;民族习惯法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了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应针对培养目标,突出职业特色,注重能力培养,加强素质教育,大力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本文在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传统教学方法应用现状及学情的基础上,对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培养目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如何构建更适合大学生居住的宿舍环境出发,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黄淮学院的宿舍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对黄淮学院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模式的研究和调研,并结合实践经验,研究我国大学生宿舍的文化模式,为宿舍文化模式的发展提供一种可操作性的思路;探讨合理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模式和发展趋势,使现阶段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模式更合理。  关键词:宿舍;文化;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