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传播理论建设新篇章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_shen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具体从事国家形象对外传播工作的过来人,我最近有幸读了《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一书,深感耳目一新、富有启迪。国家形象对一个国家的国际定位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奠定国家形象的基础,是以经济为主导的综合国力。也就是说国家形象的基本要素是:社会制度、民族文化、经济模式、社会文明、政治局势以及是否坚持“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内外政策等。当然,国家传播工作的水平和影响,尤其是对外传播新担负的责任和新起的作用,也十分重要。
  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刘明新著的《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一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以历史和全球的视野,把握当今传播时代的特征,对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核心要素和一系列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国际社会的关切做出了可被外界接纳的“中国答案”。此书的出版,深感珍贵的是它不仅为我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可参照的新思维,也为中国特色对外传播理论建设提供了新的篇章。
  《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一书,全面系统较深入地分析了国家形象的内涵、基本要素、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演进,以及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基本特征等,指出“重视传播对象和传播内容”的研究,是我们向世界传播更具接纳性、更令世人信服的中国形象的基础。书中还围绕今后相当时间内国际社会新关注,并会被反华分子不断挑起争论的人权、经贸、能源、台湾、军力、国际干预、突发危机处理等敏感问题,向外界提供了更具事实说服力的“中国答案”。本书采用的是跨时代、跨领域、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并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文献事例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统一”,力求对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进行全景分析。
  本书论题鲜明、新颖、前沿,极具现实性。而且资料丰富,分析深入系统、全面,以实出论,以论带实,立论准确,叙述简练,用语严谨。笔者认为,本书不仅对广大对外传播工作者和相关部门决策的开拓创新具有现实的启迪和借鉴作用,更具有相当的理论意义。希望我国对外传播领域,继续加强调查研究,出版更多此类著作。
  (沙奇光: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研究室主任)
  责编:邓树林周瑾
其他文献
一个人智商很高,他在事业上就肯定成功、人生就基本顺利吗?  回答是:不见得。    一个人智商一般,他在事业上就肯定没有成就、人生就注定不  顺吗?  回答是:不见得。    非智力因素,是一个于个人、于国家都十分  紧要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观察与研究,我得出一个结论:对多数人而言,在其成长过程中,智力因素常常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非智力因素才是关键的、决定性的因素。不仅如此,撇开客观条件,一个人
期刊
编者按:  “首届全球新闻与传播研讨会暨中国电视英语新闻20周年论坛”就如何促进我国国际传播事业的全面发展,扩大中国传媒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适应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时代要求,在全球化大潮中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特别是软实力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从对外传播的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建设性的方略和对策。  在传播界看来,本次论坛有几大亮点:专家学者发言靠近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大会发言论点清
期刊
编者按:六十年前的中国,布满了伤痕,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但凡是生活河流淌过的地方,必将激荡起晶莹的浪花。这虽是美国大兵写自六十年前中国战区的家书,但正如他的夫人洛蒂坚信的那样,由于“每本书都暗含着一个缘由,一段故事,一样期望,一种鼓励。不管等多久,总有一天,这些东西会结集出版”,因为这里有对生活对亲人无边的爱和无尽的感激。翻阅此书,一段段真实生动的文字,一幅幅可爱的小画插图,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一场场历
期刊
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展    8月22日至25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山西省文化厅、广灵县政府、东西方剪纸艺术家协会等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展将在彩色点染剪纸的故乡——山西省广灵县举办。届时将展出中国、美国、日本、瑞士、法国等国的剪纸精品,并举办各国剪纸高手表演赛。    2007国际生态卫生大会    8月26日至29日,由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瑞典环境部等联合主办
期刊
2006年11月,北京的时令已进入冬季,然而,2006年的11月,仍然秋高气爽,秋意浓浓,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和大街两旁,各色的菊花正在怒放,迎接来自万里之遥的非洲客人。在11月的头五天,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期间,彩带、国旗、论坛会徽迎风招展,北京呈现出了鲜花和友谊的海洋。  1956年,中国与埃及建交,开启了中国与非洲建立外交关系的大门。当年播下的友谊种子,长出了幼苗。在中国和
期刊
作者的话:  中国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她的发展足以令许多国家羡慕。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的《大若天下》一书,最早以法文出版,后来又分别以中、英、阿、西、俄、日和德文出版。书出版后,时间又过去了几年,我仍然生活在中国,中国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对一个用那么短的时间取得了那么大成就的国家,我们充满了乐观。如今,这种乐观是很多发达国家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     中国彻底地改变了我   
期刊
编者按: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民众越来越关心“中国”品牌的树立,学习英语的热情也被点燃。越来越多的外宣干部和业内同行向我们表达了期待看到双语栏目的期望。因此,我们从2006年第一期起开办了《双语视窗》栏目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看看周围的媒体,《北京青年报》、《参考消息》、《国门时报》上有许多精粹的小短文,像一只只啄木鸟,善意地提醒了中国人习以为常的行为背后“尚未和国际接轨”的细节,读
期刊
开放的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两会”本来是中国国内的会议,但已为世界所关注。越来越多的境外媒体竞相来华报道“两会”,其中很多外国记者在华时间不长,中文不算流利,却是新闻业界的“老手”,捕捉中国新闻的敏感度很高,提问犀利老到。随着传媒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境外媒体向所在国总部发稿也更加便捷,面对重大新闻他们的发稿速度也毫不逊于中国媒体。那么,外国媒体记者在“两会”报道中有何难忘的经历?他们对今年
期刊
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全国“两会”尚未开幕,各路媒体早已摩拳擦掌,工作重点都为“两会”开道。这时的会议工作机构也已运筹帷幄,筹备在先。政协会议新闻组从去年底就紧锣密鼓地开始进行策划和部署。  为使上会记者尽早了解更多的会议情况,采访全国政协办公厅新闻办公室主任张敬安是记者这次工作的必选题。在政协会议召开前40天时间里,全国政协办公厅新闻办的电话此起彼伏,仿佛电话里的声音就从来不会掉在地上一样。面对通
期刊
编者按: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逼近,民众越来越关心“中国”品牌的树立,学习英语的热情也被点燃。越来越多的外宣干部和业内同行向我们表达了期待看到双语栏目的愿望。因此,我们自2006年第1期起开办了《双语视窗》栏目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看看周围的媒体,在《北京青年报》、《参考消息》、《国门时报》上有许多精粹的小短文,像一只只啄木鸟,善意地提醒了中国人习以为常的行为背后“尚未和国际接轨”的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