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7月6日一大早,河北省抚宁县驻操营镇板厂峪村村支书许国华就起床了,洗漱穿戴干净,在村中转悠,让乡亲们准备好迎接贵客的美酒与乡土美食,然后来到村口望眼欲穿地眺望。
中午11时,许国华等待已久的贵客到了—来自遥远的浙江省义乌市江东街道许宅村的一行11人。领头者是75岁的老人许忠灯,身后是同村许仍君、许贞益等一干人。
他们都姓许,是同族亲人!许忠灯手里拿着的那本《许氏宗谱》,是为了将长城脚下板厂峪村的许氏亲人登载入谱。
是什么原因,把一门许氏分隔得如此遥远?又是什么力量,让他们重新走到了一起?在这场千里亲情见证人、义乌商报摄影记者吕斌的介绍下,我们开始从头了解。
400年的等待和20年的寻亲
故事要追溯到明代中叶。
民族英雄戚继光在浙闽沿海抗击倭寇。他考察了浙江各地的兵源,最后选择在义乌作主要征召。这支部队被称为戚家军,威名播扬后世几百年。
戚继光平息东南倭乱后奉调防御北方边患,戚家军3000多义乌兵跟随前往,修筑长城卫戍关隘,留在秦皇岛附近繁衍生息。从那时起,千古长城义乌兵与浙江的亲人相隔数千里。
在各自发展400多年后,两地亲人开始靠近。
见证这种靠近的人之一,是《义乌市志》编辑部主编吴潮海。他记得上世纪80年代修志之初,曾有一位东北人到义乌寻根,自称是义乌兵后裔。“随着方志编纂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长城义乌兵的线索被发掘出来,引起编辑人员和更多当地文史爱好者的关注。从2002年9月开始,方志编辑部先后9次派人赴北方调查义乌兵相关史实,戚家军义乌将领许大洪后裔、陈大成后裔、吴惟忠后裔、骆明春后裔,以及义乌兵曹氏、叶氏、孙氏、张氏后人先后被找到。不少义乌兵后人至今还会说几句家乡话、至今还保持着有序的族谱传承,让人惊异于他们浓浓的故土情怀和流淌于血液深处的乡情。”
2009年,秦皇岛市和义乌市两地媒体在长期采访后,联手推出了“长城脚下寻访义乌兵后裔”系列报道,引发了包括两地亲人在内的巨大的社会反响。
2010年夏天,秦皇岛市政府在义乌市举办两地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周。当时,抚宁县23名长城义乌兵后裔村民首次搭乘特别文化专列,回到魂牵梦绕的南方故里,接续家谱,联络亲情。
许宅村村委会主任许贞响说,自2010年11月许国华带领许氏家族到许宅村寻根祭祖,并签订亲情友好村后,两村之间的联系就一直未断。许宅村与板厂峪村的许氏一门,是“根”和“枝”的关系。那次的祭祖之行,让许国华感受到血浓于水、骨肉相连的浓浓情意。
义乌方面也在那一年组织人马赴北方考察。吕斌回忆说,他第一次前往长城脚下,是2010年4月、5月间。当时,他参加一支“寻访义乌兵卫戍长城路”的队伍,从河北、辽宁、北京等地,沿着义乌兵曾经驻留的足迹实地寻访。“那次,我们翻山越岭来到辽宁省绥中县,找到义乌参将吴惟忠修建的唐帽西17号敌台。返回前,我们一行每人都在17号敌台内,向着南方,按义乌习俗,庄重地跪地磕头。这是为那些400多年来回不到故乡的义乌兵后裔磕的响头。从那一刻起,我下定决心,用镜头和手中的笔,记录还原这段被淹没的历史,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吕斌这么说,并有了后来的一系列记录。
13人的来访和81岁的甜蜜
长城义乌兵后裔的乡情打动了更多义乌人。两年后的2012年清明节,13名义乌老家人,怀着对祖先的无限敬仰,带着家乡人的深切想念,千里迢迢赶来,和长城义乌兵后裔共同祭奠400余年来埋骨长城的先人。
一同参加了那次走亲的吕斌回忆了当初的情景:“当时活动很盛大,来自河北、辽宁、天津等地的几十名义乌兵后裔参与了祭祀。祭祀过程包括鸣炮、奏乐、诵读《祭长城将士文》。板厂峪村和义乌许宅村代表还共揭长城义乌兵先人遗像。我记得许忠灯现场送上的一副对联感动了很多人,对联是这么写的:戚家军南荡倭患海波平;义乌兵北抗虏犯长城坚。”
也是那几天,75岁的义乌曹村人曹增均和同乡曹增彩、曹钟其,带着一些义乌的特产南枣、红糖、火腿去长城脚下的曹家房子村走亲。吕斌回忆说“这个99%的人都姓曹的村子,听说义乌老家有亲戚来的消息后,像是炸开了锅。老老少少奔走相告:‘老家来人了,老家来人了。’大家自发聚集到了村口,扭起秧歌、跳起舞。当81岁的老人曹成宽慢慢用嘴抿着南枣时,眼睛里隐约闪烁着泪花,一个劲地说道‘甜,特别甜。’在曹长鹤家的大院子里,一家几口围坐着,他们用义乌红糖拌本土的花生,吃起来特别可口。‘这可是义乌老家的传统吃法。’边上的义乌人曹钟其这么一说,让人惊讶这种饮食文化几百年不变的传承。”
借着义乌兵后裔寻亲的热潮,也是在2012年,由义乌市志编辑部牵头,邀请了一批摄影家、作家,举行了重走义乌兵东南抗倭路活动,首次实地寻访400多年前、刚正勇为的义乌先人保家卫国的足迹。两个月的时间里,寻访团走访浙江临海、椒江、温岭、温州、苍南至福建宁德、霞浦、福州等地的抗倭遗址和纪念祠庙、碑亭、雕刻,整理民间故事、民俗等义乌兵文化精华,以及义乌将领吴惟忠、陈大成、王如龙、童子明的事迹。义乌市志编辑部副主编张金龙介绍说:“那次重走义乌兵东南抗倭路活动,旨在追踪溯源,做深做透保家卫国、刚正勇为的‘义乌兵文化’,在义乌当地和秦皇岛义乌兵后裔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三部著作的积淀和一个采风团的寻访
吕斌第三次北上是在2013年9月底。那次,他来到了板厂峪村。作为“义乌摄影部落001”成员,他和摄影师金福根等人一起拍摄长城脚下义乌兵后裔收获油栗。
“据那里老一辈村民介绍,先辈们口口相传,板厂峪的油栗是400多年前义乌兵从家乡带来、培植而成!板厂峪的栗树棵棵参天,油栗色泽鲜艳,甘甜芬芳,远近闻名,后来周边地区都来取苗培植。”吕斌说:“长城脚下处处秋色。阳光洒在栗树巨大的树冠上,树下村民正举杆敲打油栗。此地此景,我能深刻体会到这种风土物产文化等的交融延续。”
吕斌又和义乌其他摄影家一起探访了长城脚下的义乌兵古墓群,并品尝了当地的继光面、桲椤叶饼等,深深感到那里民风民俗都与义乌当地的民间习俗息息相关。
2014年7月6日,一套名为“义乌兵系列”的丛书,在义乌将领吴惟忠主持修筑的万里长城入海处—山海关老龙头入海石城举行首发仪式。而吕斌,正是这套书籍的图片摄影者之一。
义乌市志办主任金善富介绍,这套丛书耗时四年创作完成,包括《长城有约》《千古长城义乌兵》《域外长城》三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看了其中的《千古长城义乌兵》后点赞,感慨赋诗一首:‘东海波涛自难平,黄河之水何时清。义乌自古多义士,强将手下有强兵。’”
中国长城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长城保护专项基金会管理委员会主任董耀会说,“义乌兵系列”丛书不仅首次系统地披露了这段真实的历史,也填补了明代正史记载的不足,而且把已经连接在一起的亲情、友情和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与此同时,更多义乌兵后裔之外的义乌百姓,也参与到关注两地寻亲的活动中来。2014年7月初,以家庭为单位的义乌首批游客自发组团,穿越上千公里,实地寻访义乌兵曾驻守的长城及后裔村。
44岁的徐静芬是首批寻访游客中的一员。她是义乌佛堂镇一家小服装店的老板娘。最近几年,她一直关注《义乌商报》和电视上义乌兵后裔的故事,对那段长城和那段历史已是向往已久。于是,趁这个暑假,她和两个妹妹带着她各自的家庭,踏上了去长城的“访亲”之路。
远方家乡人的热情接待,让徐静芬她们感动。在板厂峪村参观许国华建造的长城文物陈列馆时,看到当年义乌兵在长城生活打仗时使用过的器物,年仅8岁的李一言竖起大拇指对徐静芬说:“我们义乌的祖先真了不起!”
长城义乌兵后裔孙志伟,特地为义乌老家来的首批游客制作了长城脚下最正宗的烤全羊。大家围坐品尝,一片欢声笑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浓烈的,是家的味道,更是越来越多义乌人所亟盼的乡情的味道。□
(本文摄影:吕斌)
中午11时,许国华等待已久的贵客到了—来自遥远的浙江省义乌市江东街道许宅村的一行11人。领头者是75岁的老人许忠灯,身后是同村许仍君、许贞益等一干人。
他们都姓许,是同族亲人!许忠灯手里拿着的那本《许氏宗谱》,是为了将长城脚下板厂峪村的许氏亲人登载入谱。
是什么原因,把一门许氏分隔得如此遥远?又是什么力量,让他们重新走到了一起?在这场千里亲情见证人、义乌商报摄影记者吕斌的介绍下,我们开始从头了解。
400年的等待和20年的寻亲
故事要追溯到明代中叶。
民族英雄戚继光在浙闽沿海抗击倭寇。他考察了浙江各地的兵源,最后选择在义乌作主要征召。这支部队被称为戚家军,威名播扬后世几百年。
戚继光平息东南倭乱后奉调防御北方边患,戚家军3000多义乌兵跟随前往,修筑长城卫戍关隘,留在秦皇岛附近繁衍生息。从那时起,千古长城义乌兵与浙江的亲人相隔数千里。
在各自发展400多年后,两地亲人开始靠近。
见证这种靠近的人之一,是《义乌市志》编辑部主编吴潮海。他记得上世纪80年代修志之初,曾有一位东北人到义乌寻根,自称是义乌兵后裔。“随着方志编纂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长城义乌兵的线索被发掘出来,引起编辑人员和更多当地文史爱好者的关注。从2002年9月开始,方志编辑部先后9次派人赴北方调查义乌兵相关史实,戚家军义乌将领许大洪后裔、陈大成后裔、吴惟忠后裔、骆明春后裔,以及义乌兵曹氏、叶氏、孙氏、张氏后人先后被找到。不少义乌兵后人至今还会说几句家乡话、至今还保持着有序的族谱传承,让人惊异于他们浓浓的故土情怀和流淌于血液深处的乡情。”
2009年,秦皇岛市和义乌市两地媒体在长期采访后,联手推出了“长城脚下寻访义乌兵后裔”系列报道,引发了包括两地亲人在内的巨大的社会反响。
2010年夏天,秦皇岛市政府在义乌市举办两地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周。当时,抚宁县23名长城义乌兵后裔村民首次搭乘特别文化专列,回到魂牵梦绕的南方故里,接续家谱,联络亲情。
许宅村村委会主任许贞响说,自2010年11月许国华带领许氏家族到许宅村寻根祭祖,并签订亲情友好村后,两村之间的联系就一直未断。许宅村与板厂峪村的许氏一门,是“根”和“枝”的关系。那次的祭祖之行,让许国华感受到血浓于水、骨肉相连的浓浓情意。
义乌方面也在那一年组织人马赴北方考察。吕斌回忆说,他第一次前往长城脚下,是2010年4月、5月间。当时,他参加一支“寻访义乌兵卫戍长城路”的队伍,从河北、辽宁、北京等地,沿着义乌兵曾经驻留的足迹实地寻访。“那次,我们翻山越岭来到辽宁省绥中县,找到义乌参将吴惟忠修建的唐帽西17号敌台。返回前,我们一行每人都在17号敌台内,向着南方,按义乌习俗,庄重地跪地磕头。这是为那些400多年来回不到故乡的义乌兵后裔磕的响头。从那一刻起,我下定决心,用镜头和手中的笔,记录还原这段被淹没的历史,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吕斌这么说,并有了后来的一系列记录。
13人的来访和81岁的甜蜜
长城义乌兵后裔的乡情打动了更多义乌人。两年后的2012年清明节,13名义乌老家人,怀着对祖先的无限敬仰,带着家乡人的深切想念,千里迢迢赶来,和长城义乌兵后裔共同祭奠400余年来埋骨长城的先人。
一同参加了那次走亲的吕斌回忆了当初的情景:“当时活动很盛大,来自河北、辽宁、天津等地的几十名义乌兵后裔参与了祭祀。祭祀过程包括鸣炮、奏乐、诵读《祭长城将士文》。板厂峪村和义乌许宅村代表还共揭长城义乌兵先人遗像。我记得许忠灯现场送上的一副对联感动了很多人,对联是这么写的:戚家军南荡倭患海波平;义乌兵北抗虏犯长城坚。”
也是那几天,75岁的义乌曹村人曹增均和同乡曹增彩、曹钟其,带着一些义乌的特产南枣、红糖、火腿去长城脚下的曹家房子村走亲。吕斌回忆说“这个99%的人都姓曹的村子,听说义乌老家有亲戚来的消息后,像是炸开了锅。老老少少奔走相告:‘老家来人了,老家来人了。’大家自发聚集到了村口,扭起秧歌、跳起舞。当81岁的老人曹成宽慢慢用嘴抿着南枣时,眼睛里隐约闪烁着泪花,一个劲地说道‘甜,特别甜。’在曹长鹤家的大院子里,一家几口围坐着,他们用义乌红糖拌本土的花生,吃起来特别可口。‘这可是义乌老家的传统吃法。’边上的义乌人曹钟其这么一说,让人惊讶这种饮食文化几百年不变的传承。”
借着义乌兵后裔寻亲的热潮,也是在2012年,由义乌市志编辑部牵头,邀请了一批摄影家、作家,举行了重走义乌兵东南抗倭路活动,首次实地寻访400多年前、刚正勇为的义乌先人保家卫国的足迹。两个月的时间里,寻访团走访浙江临海、椒江、温岭、温州、苍南至福建宁德、霞浦、福州等地的抗倭遗址和纪念祠庙、碑亭、雕刻,整理民间故事、民俗等义乌兵文化精华,以及义乌将领吴惟忠、陈大成、王如龙、童子明的事迹。义乌市志编辑部副主编张金龙介绍说:“那次重走义乌兵东南抗倭路活动,旨在追踪溯源,做深做透保家卫国、刚正勇为的‘义乌兵文化’,在义乌当地和秦皇岛义乌兵后裔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三部著作的积淀和一个采风团的寻访
吕斌第三次北上是在2013年9月底。那次,他来到了板厂峪村。作为“义乌摄影部落001”成员,他和摄影师金福根等人一起拍摄长城脚下义乌兵后裔收获油栗。
“据那里老一辈村民介绍,先辈们口口相传,板厂峪的油栗是400多年前义乌兵从家乡带来、培植而成!板厂峪的栗树棵棵参天,油栗色泽鲜艳,甘甜芬芳,远近闻名,后来周边地区都来取苗培植。”吕斌说:“长城脚下处处秋色。阳光洒在栗树巨大的树冠上,树下村民正举杆敲打油栗。此地此景,我能深刻体会到这种风土物产文化等的交融延续。”
吕斌又和义乌其他摄影家一起探访了长城脚下的义乌兵古墓群,并品尝了当地的继光面、桲椤叶饼等,深深感到那里民风民俗都与义乌当地的民间习俗息息相关。
2014年7月6日,一套名为“义乌兵系列”的丛书,在义乌将领吴惟忠主持修筑的万里长城入海处—山海关老龙头入海石城举行首发仪式。而吕斌,正是这套书籍的图片摄影者之一。
义乌市志办主任金善富介绍,这套丛书耗时四年创作完成,包括《长城有约》《千古长城义乌兵》《域外长城》三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看了其中的《千古长城义乌兵》后点赞,感慨赋诗一首:‘东海波涛自难平,黄河之水何时清。义乌自古多义士,强将手下有强兵。’”
中国长城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长城保护专项基金会管理委员会主任董耀会说,“义乌兵系列”丛书不仅首次系统地披露了这段真实的历史,也填补了明代正史记载的不足,而且把已经连接在一起的亲情、友情和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与此同时,更多义乌兵后裔之外的义乌百姓,也参与到关注两地寻亲的活动中来。2014年7月初,以家庭为单位的义乌首批游客自发组团,穿越上千公里,实地寻访义乌兵曾驻守的长城及后裔村。
44岁的徐静芬是首批寻访游客中的一员。她是义乌佛堂镇一家小服装店的老板娘。最近几年,她一直关注《义乌商报》和电视上义乌兵后裔的故事,对那段长城和那段历史已是向往已久。于是,趁这个暑假,她和两个妹妹带着她各自的家庭,踏上了去长城的“访亲”之路。
远方家乡人的热情接待,让徐静芬她们感动。在板厂峪村参观许国华建造的长城文物陈列馆时,看到当年义乌兵在长城生活打仗时使用过的器物,年仅8岁的李一言竖起大拇指对徐静芬说:“我们义乌的祖先真了不起!”
长城义乌兵后裔孙志伟,特地为义乌老家来的首批游客制作了长城脚下最正宗的烤全羊。大家围坐品尝,一片欢声笑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浓烈的,是家的味道,更是越来越多义乌人所亟盼的乡情的味道。□
(本文摄影:吕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