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经皮封堵肌部室间隔缺损的中期疗效评价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per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经皮封堵肌部室间隔缺损(MVS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6年7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术前诊断为MVSD的5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19例;年龄(5.12±3.52)岁(1~16岁);体质量(20.19±10.55) kg。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MVSD直径为(4.82±2.51)mm,10例患儿为多发缺损。根据MVSD的大小、位置、形态选择封堵器及输送系统,封堵术前及封堵后即刻行经胸TTE及左心室(LV)造影评价封堵效果。术后24 h、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以后每年1次门诊随访并复查心电图和TTE。

结果

8例心导管检查提示无血流动力学意义中止介入治疗,1例术中沿轨道输送长鞘管时出现心跳骤停中止操作,抢救成功后择期行外科手术,其余42例均介入治疗成功,成功率为97.6%,手术时间(90.68±36.42) min,X线曝光时间(18.67±10.89) min。随诊时间平均(13.82±13.84)个月(1~48个月),4例术中存在少量残余分流,术后6个月发现2例轻度三尖瓣反流和1例轻度主动脉反流者,均无需再次干预。

结论

儿童经皮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中期随访疗效满意。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观察小隐静脉不同处理方式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2010年6月—2015年9月,笔者将97例下肢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关节外露患者(创面面积6 cm×4 cm~14 cm×10 cm),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3例、结扎组32例、吻合组32例,均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创面。其中对照组皮瓣面积4 cm×3 cm~13 cm×9 cm,在皮瓣近端切断腓肠神经及切
期刊
目的探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流桥接皮瓣治疗患者腕部高压电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6年6月,笔者单位收治5例单侧腕部高压电烧伤患者,烧伤腕部均有广泛的皮肤软组织坏死。患者均先于外院急诊行腕部皮肤切开减张术,于伤后6~12 d转入笔者单位。入院后2~3 d,于患者全身情况相对稳定下手术,手术分2组同时进行,一组行清创术,另一组根据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设计、切取皮瓣。清创后腕部创面面积
目的探讨瘢痕切除结合负压整复烧伤患儿增生性瘢痕的效果。方法2010年10月—2016年8月,笔者单位收治深度烧伤后遗留增生性瘢痕的25例患儿(共35处瘢痕),瘢痕病程3个月~11年,瘢痕面积为35~427[83(51,98)]cm2,分布于躯干11处、上肢11处、下肢13处。所有患儿均行瘢痕切除术结合负压固定,其中6例患儿为进一步去除瘢痕,行2次瘢痕切除术,术后均结合负压固定,压力值为-40~-2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诱导血栓形成术治疗细小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3年6月至2016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76例PDA患儿进行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股动脉逆行封堵治疗,其中25例细小PDA患儿术中由于输送鞘管不能通过PDA而同期接受经皮诱导血栓形成术。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3.7±1.6)岁;体质量(16.6±5.4) kg;PDA最窄处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