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神的故乡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ugjl012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郎山:悲壮的老歌,迎风飘扬
  
  很多人对于二郎山这个地名的记忆都是从一首老歌里得来的,那首歌叫《歌唱二郎山》这首歌创作于1950年9月,此后数十年间传唱不衰,除了曲调的奔放素情、歌词的淳朴真实之外,最动人的应陔是西南军区工兵纵队在傲其简陋的条件下,开通了雅安至甘孜的公路,那条公路简称雅孜公路。而二郎山就是雅孜公路小最险要的一段:没有大型机械设备,要在最高海拔达5000多米的山顶上靠肩挑背扛开出路来,难度可想而知,也因此有无数人把生命献给了二郎山。无数的弯道,像乐谱上那些跳跃的音符,无数的上坡下坡,像那些严格的起承转合。在二郎山,心里总响着一首老歌,沿着那首老歌,仿佛就能走进那段乐观又悲壮的岁月,走近那些人的心跳和生命散发的光芒。
  后来,二郎山隧道开通了,高不可攀的大山突然之间缩短,从细雨里穿过幽暗的隧道,天突然亮起来,阳光就在头顶,一座山隔断了阴阳,恍如隔世。
  在二郎山上,可以看到大渡河,它像一条飘带,蜿蜒曲折,在崇山峻岭间流过。太阳出来,大渡河变成一条金色的带子,向上连着藏区,向下系着汉族。
  折多山:汉藏文字间的书签
  
  “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折多山有多少个弯,没有人数过,但是每过数就是一道弯,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在折多山上,。总让人想起一些古诗自韵脚。
  曲曲折折的折多山,云深不知处。作为大雪山的一脉,最高峰海拔4900米,垭口海拔4298米,是川藏线上第—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垭口,因此有“康巴第一关”之称。折多山是大渡河、雅砻江流域的分水岭,也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翻过了折多山,就正式进入了康巴藏区。这很容易让人想起一本厚厚的书,前边是汉字,翻过这一页,就完全是经文中的藏语了。
  一路穿云破雾,远处是海拔7556米的蜀山之王贡嘎山。不过,这需要运气,如果能看到贡嘎山,那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向西,是高原隆起地带,雅砻江奔腾而下,右为高山峡谷地带,大渡河曲折盘旋。回首许多年前,入藏的官员、戍边的军士、商旅的马帮、朝圣的信徒,都要经过折多山,这是一种把生命系于一线的旅程,留下的是一串串悲奇的脚步。很难想象那一群群的古人如何克服千难万险,把自己置身于—个完全陌生的世界,然后扎根、生存,像岩石上的草或者青苔般顽强、坚韧。他们中的一些人,或许从此就消失在了云雾之中,有的回来了,带回高原红和酥油茶的气息以及六字真言,抑或梦里嗒嗒的马蹄声。诗词里的边关或许就是这种情景,或者这更充满神秘、原始与野性。
  新都桥:色彩堆积的地方
  
  折多山往下,峡谷缓缓铺开,黄色、青色、蓝色、黑色、金色,像—块画布,五彩斑斓。这应该是油画,因为画布上的那些石头的藏式民居隆起,那些木头的栅栏婉转,那些笔直的杨树挺拔,这都是风光的一部分。自然,还有河流、桥梁以及散落在山坡上的牛羊与寺庙以及六字真言。
  这不像是遥远的青藏高原,这分明是古诗词中的江南。空气是湿润的,因为总是会有细雨掠过山坡;天是青蓝的,因为太阳总会在不经意间撒下光芒。靠近小河的地方,杨树围着的家园,白马低头吃草,山羊抬头向一只鹧鸪轻轻叫唤。围墙上的花开着,静静的,像一些沉默的藏语,屋后的草自由地长着,像那群散漫的牦牛踏过夕阳。
  新都桥被称为摄影家的天堂,的确,当无数的色彩、色块展现在眼前,没有人不为之迷醉。尤其是秋天,秋风吹过,金黄的杨树叶在风里沙沙地响。牧人走过,麦子泛黄,而山依然青着,青色与金色交织,藏式民居点缀其间,高山上的阳光一把一把地撒下来,东一团西一团,或者又突然消失,新都桥在光与影里显得迷乱、变幻。
  
  理塘:诵经声穿透陈旧时光
  
  进入理塘,会有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也许并不是觉得像回到了古代,但至少回到了十多年前。
  陈旧的民居、杂乱的街面、到处积着水的道路、大街上卧着的牦牛,这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当你发现报亭只卖十天前的报纸,你会恍惚,恍惚时光是不是倒流了。
  海拔4000多米的理塘,居民生活得怡然自得。或许他们觉得生活就该这样,甚至他们有一种小小的得意,觉得理塘不会发生暴雨、泥石流。
  理塘在群山之间,群山仿佛主动让开,露出一块平地,那是理塘草原。下午,太阳挂在绵延的山峰之间,牧民开着各种颜色的吉普车驱赶他们的牛羊。
  就是这样看似陈旧的理塘,赛马会上,却激情飞扬。当然,真正的理塘的神在长青村科尔寺高大的塔顶,那是与夕阳混杂的、迷乱的,被诵经声穿透的。一群藏族女人手里拿着小小的转经筒从街上出来,像从阳光里出来,然后她们绕着长青村科尔寺,一路转着,念着她们心中的神。寺里紫衣喇嘛齐声诵唱,我们虽听不懂,却有一种深沉、威严、神秘甚至古怪的讯息穿过我们的身体和心灵。
  藏族餐馆里的藏族女孩很美,神情却淡淡的,她们不识汉字,她们只美在她们的文字里。在理塘,总觉得与人隔了一层,像雾,捅不破、摸不着,却能感知到。就像在神山,在经幡飘起的地方,我们只是外人。
  
  稻城:优雅散文的一处闲笔
  
  白塔高高的塔尖指示着稻城的方向。那个方向,大团大团的云奔腾,这是高原的云,呼啸刚猛,气势磅礴。
  稻城与稻无关,透过藏语,我们看到的是山尾,是流过山脚的水,是山口平坦的原野。在青藏高原以东、横断山脉中部,山与水干净、阳光,如杨树叶之间清洁的风声,如雪山上的水悄悄游走。短短的小街的尽头是山谷间散落的藏式民居,是云中隐约的神山,是牦牛卧在路上,是羊群跳下山坡。
  稻城很干净,小小的城,水一样的阳光,藏汉交织的语言和文字,温泉水轻轻荡漾。
  其实稻城只是一篇优雅散文中一处小小的闲笔,点缀在草原与杨树之间,被石头、花朵、牛羊包围。水在大地上肆意流淌,像清晨的云,淡淡的,散散的。那些大片大片的杨树,一直到目光的尽头,只有它们站在大地上不走。
  小城三步之外就是草原,辽阔无边,一直漫过山冈,与遥远的雪山紧紧相连。牛羊、马匹像一些音符,这是一张巨大的乐谱,被高天里的神弹唱。
  没有想到稻城会如此澄澈清明,这个与稻无关的一座小小的城市,在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以东,像路边的野花,悄然开放。白狼羌、吐蕃、朵甘,这些名词已经像墨迹一样,在历史的书页里淡去,剩下的只有雪山戴着晶莹的头饰,在太阳升起的地方高高挺立,那是青藏的神。
  经常可以看到一群一群的人走在雪峰、森林、海子、草地、溪流间曲曲弯弯的小路上,远远近近,恍恍惚惚,他们扶老携幼,向着自己心中的圣地进发,经文如莲花,在他们的心里绽放,他们眼里有质朴而悠远的光芒。
  白塔在暮色里隐去,而贡嘎郎吉岭寺清晨的诵经声传得很远,传到人的心灵深处。善良的喇嘛告诉人们神的故事,藏族小女孩脸上有着单纯的笑容。
  在稻城,我们常常恍惚,觉得神与人是混在一起的,神的目光与人们的微笑融合成阳光,撒到高原的每一个角落,山峦因此低下头颅,石头因此开出花朵。
  
  黑石城:奔腾的石头向远方
  
  在高尔寺山,在经幡飘扬的山头,黑石翻滚,想象几万、几亿年前,它们曾经怎样赤脚在高原之上奔跑。
  不知道是不是曾经经历了惨烈的战争,或者仅仅是一种固守的、封闭的、内敛的信仰驱使,在氧气稀薄的高原,那些被六字真言在心底烙下印记的人用双手垒石成城,让高原突然回到古代。鼓角铮鸣、刀光剑影的古代,呜呜的号声让那些巨大的石头沸腾。
  奔腾的不仅仅是黑石城的石头,还有远处的群峰,在夕阳里,在风声中,它们走状、奔跑,向茫茫的远方。
  巨大的风吹过,巨大的光滚过,雷声动地而来,吹散远方的云朵,雪山神一闪而过,它的名字叫贡嘎。
  下山的时候,看见一朵蓝色的花开在青天白日里,寂寞而廖落。
  
  亚丁:神的故乡
  
  念青贡嘎日松贡布,这个漫长得转身就迷惘的名字,转换成汉语,叫亚丁,或者圣地。
  贡嘎河向下,仙乃日峰向上,一个通向大地的深处,—个通向神的殿堂。
  从坡上望下去,在云雾缭绕的山脚,亚丁村黄色的青稞铺展开来,像一卷经书,被高原诵读。诵读的还有那些背包的、骑单车的朝圣者,他们的每一步都是一字经文,都是—份神圣和庄严。
  嘛呢石堆到处都是,白色的,黑色的,有的已经历经千年。这些普通的石头包含着对吉祥与平安的企望。
  冲古寺坐落在山腰上,简单而坚硬,寺的下面,是冲古寺沼泽,一片青绿得迷人的水。水边的花悄然开放,像转经的老太太熳慢走过。
  在经筒的转动之间,经幡飞扬,云的深处,草场辽阔,雪山巍峨。清冷的风吹过,散落的牛羊是众放歌。仙乃日、央迈勇、夏朗多吉三位大神并肩而立,央单真措、勒西措、俄绒措、朗措和卓玛拉措……这些散落在高山之间的海子,晶莹剔透,水晶一样,玉石—样,它们是大神的首饰,有风时丁当作响,却无人听过。
  这是最后的香格里拉,这是蓝色星球上最后一块干净的士地。
其他文献
[摘要]人是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因素。在促进文化的延续和创新方面,作为主导的人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典型和特色文化的兴起与繁荣,对于带动和提升地域或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有着强烈的示范和影响作用。本文以塔尔寺与鲁沙尔镇为例,探讨这种发展模式的形成及由此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人—地—文化”发展模式;塔尔寺;鲁沙尔镇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
期刊
[摘要]在绘画发展史上,印象派是西方绘画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而以勃纳尔为代表的纳比派则是上承印象派的余绪,它为印象派与野兽派等初期现代派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勃纳尔的绘画在色彩、笔法、构图、取材、精神表现方面带有印象派的影子,但又超越了印象派,在西方绘画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关键词]勃纳尔;印象派;色彩语言;装饰意味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
期刊
郑屹酷爱摄影和绘画艺术,多年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深入生活,进行创作,足迹遍布陇原大地,尤其对青藏高原、无垠的草原和沙漠情有独钟,创作了大量反映西部风情的作品。他的摄影作品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现出他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热情。他不追慕潮流,在踏踏实实地深入生活中,寻求独特的艺术表现角度,“融万物于心胸”,挖掘其中的妙理。  品赏郑屹的作品,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绚丽多彩所呈现的自然
期刊
[摘要]新疆边境地区的基础教育普遍面临优秀教师紧缺、师资匮乏的局面。要解决以上问题,校方应与当地政府共同努力,吸引外来人才。尤其是针对优秀青年教师,要采用优惠政策(包括高福利、住房补贴及子女入学等)吸引他们留下来,扎根边疆。另外,校方也应在教师中大力发展党员,提高党员比例,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关键词]兵团边境地区;基础教育;师资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春天是旅游的季节,当我们正在筹划去哪里旅游的时候,铺天盖地的旅游广告迎面而来,众多的消费者被“特价线路”、“赠送礼品”等大大小小的旅游广告吸引得眼花缭乱。所以,我们有必要提醒广大读者和消费者,在选择旅行社和产品线路时,不要以价格高低作为惟一标准,也不宜忽视实际可能地讨价还价、压低价格,切记“一分钱一分货”。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更要善用法规保护自己。     1.选择有资质的旅行社  游客在
期刊
兰仓,北魏时甘肃礼县名,历史悠久,文脉深  早在7000年前,先民们就在此劳作生息,并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史前文化。在这片古老神奇而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既有见证秦人先祖牧马发迹,十二公扬鞭策马,驰骋千里,瞰视中原,横扫六国,完成霸业的遗址——秦西垂陵园;也有纪念诸葛亮六出祁山,挥师北上,屯兵伐魏,鞠躬尽瘁,光复汉室的宏伟建筑——祁山武侯祠;还有记载翰林学士承旨、中书平章政事赵世延祖孙三代征战功绩,研究元
期刊
法门古寺    我们的车子驶上宝鸡到咸阳的高速公路没走多远,便遇到参加演习的部队途经宝鸡,为保证交通通畅,当地交通部门对部分路段进行了管制,致使我们的车辆在高速路上滞留了三个小时,车行至扶风县境内时已是下午4点多。深秋的关中平原,庄稼早已归仓,偶有玉米秸秆堆成的柴垛立于田中,道路两旁苍翠的松树一直通向远方。车到法门寺前已是下午5点,工作人员早已下班,经接待方的衔接沟通,我们才碍以进^寺内参观。  
期刊
丁玲,原名蒋冰之,1904年出生于湖南l临澧县。4岁时父亲病逝,家境急剧败落。母亲余曼贞和著名妇女领袖向警予是结拜姐妹。余曼贞为常德女子小学学监,俊秀端庄的向警予每次往返于长沙、溆浦之间,都会坐帆船或小火轮。等候班轮之时,就在余曼贞的学校里住上三五天,与丁玲母女挤在一张床上,讲述新闻、新事、新道理及个人的理想与抱负。丁玲直到晚年,还这样忆述向警予:“当我还只是一个毛孩子时,就有了她美丽的崇高形象。
期刊
螺髻山群峰博大雄奇,叠岭层峦,蔚为壮观,真可谓无限风光在险峰!螺髻山山山显峥嵘、峰峰皆巍峨,它既有黄山、泰山之雄奇,衡山、华山之峻峭,更有峨眉、九寨之秀美,还有那保存完好的浩瀚原始森林、绿意袭人的广袤草原、色彩斑斓的奇花名卉、名类齐全珍禽异兽。真可谓无处不秀、无处不幽、无处不妙!螺髻山一跃成为集雄、奇、险、野、峻、幽、秀于一体,自然风光和彝族风情相融的综合性风景名胜旅游区。  螺髻山位于四川省凉山
期刊
不必重新去——翻阅中国历史,人在西安,便会明白一件事:西安,这是一片被时光深深耕耘的版图。在这座古都的脉络里,印刻着历史的烽烟以及无法磨灭的往事。  出了成阳机场,坐上开往西安的旅游大巴,前来接团的导游就开始为我们介绍西安、介绍陕西,言语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在西安以及咸阳这一片地面上,曾有13个朝代和国家在此建都,陕西的黄土下面埋有整整73位历代帝王,名臣将相的墓葬更是数不胜数。”导游笑着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