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Weber方法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ilin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自1988~1993年采用改良Weber[1]方法,治疗14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右侧13例,左侧1例。初次脱位至手术日期平均1年3个月。术后平均随访2年8个月。13例获满意疗效,优良率为92.9%。作者详细介绍了手术步骤及要点,即包括肱骨结节下外旋截骨及肩胛下肌紧缩术。由于稳定肩关节骨性结构,从前方加强肩部软组织,因此,本法在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各种手术方法中,不失为一种理想方式。

其他文献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 CCF)病因、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清楚,治疗方法颇多,疗效不一。1957~1993年,作者采用早期肌力平衡为主的手术共治疗CCF 970例1373足,其中644例926足获0.5~33年(平均5年4个月)随访。临床及X线研究结果表明,肌力平衡术后疗效好,总优良率为90.9%,残余畸形及畸形复发率低。早期手术,彻底松解纠正畸形并建立动态肌力平衡
作者对带锁髓内钉(G—K钉)和AO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进行比较。作者用AO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66例(70个股骨)。用G—K钉治疗股骨干骨折33例(34个股骨)。AO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7个月。术后伤口感染4例,迟发性感染2例,3例发展成骨髓炎,钢板断裂2例,螺钉拔出、钢板松动6例,4例进行第二次手术。G—K钉固定,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4个月,钉断裂1例,伤口感染1例,远端锁钉断裂2例。G—K钉
作者报告38例采用改良的梅花针闭合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该手术操作简便,损伤小,适合胫骨上1/3,中1/3,下1/3的骨折。术前将梅花针的两端适当弯曲,进针时要求梅花针尽量与胫骨纵轴一致。判断梅花针是否贯穿骨髓腔的简便方法是托腿试验,托腿试验的准确性几乎达100%。从而使胫腓骨骨折的闭合内固定手术可以在不借助X线照射下完成。本方法在临床上有推广价值。
作者总结12年来收治的骨折畸形愈合20例,骨不连接25例。对骨折畸形愈合恢复原长度及原结构后重新固定,对疏松型骨不连接采用髓内植自身1/3腓骨,髓外植自身髂骨。对硬化者切除硬化骨,肢体短缩者,骨折断端叠瓦式重叠植自身髂骨。本组病例,长骨干以梯形系列自动加压钢板固定,接近关节部的骨折采用L—梯形系列自动加压钢板固定,不做外固定。平均随访时间6年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8%。作者对骨不
期刊
自1970~1993年共施行桡骨头切除术27例。15例获得3年以上随访。15例中8例出现腕肘关节酸软、疼痛;11例肘关节屈伸度减少;7例前臂旋转受限;10例患侧握力降低。X线片显示6例提携角增大,6例出现肘骨关节炎改变,5例下桡尺关节对合异常。这种改变随年龄增大和随访时间增长而比例增加,程度加重。作者认为,桡骨头切除应作为改善前臂功能的最后选择,少年儿童尽量避免采用此方法。
期刊
自1992年3月以来,作者采用国产改良型Hoffmann外固定器治疗不稳定性胫腓骨骨折54例,其中开放性骨折34例。随访时间平均17个月,骨折完全愈合平均25周,膝和踝关节功能良好,钉道感染14.8%。认为这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比较了三种不同构型外固定器治疗方法后,推荐使用双面半针型,其明显优于其它构型。钉道感染和骨延迟愈合仍是外固定器治疗的两大并发症,对此可通过正视钉周围坏死组织的处理
作者采用SR-PGA、PLLA可吸收螺钉、固定棒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5例(Weber B型3例、C型2例)、跖骨基底骨折1例、肱骨髁上骨折1例、桡骨骨折1例、Barton骨折1例、外翻1例。10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2个月。疗效判断以局部功能判断和术后不同时期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结果优8例、良1例、可1例。全部病例骨折均固定至愈合无移位,无伤口感染。作者认为:SR-PGA、PLLA材料的
作者报告从1993年1月~1995年1月应用可吸收SR-PLLA螺丝钉及固定棒内固定治疗股骨头骨折12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无再移位,无伤口感染。作者认为:应用SR-PLLA内固定物治疗股骨头骨折,完全可以将骨折固定至愈合,对骨折愈合及术后功能无不良影响,它避免了金属内固定物留在关节内的后顾之忧,是位置较深的、关节较大的股骨头等松质骨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