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办报传家风

来源 :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jjjxxx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视家庭及其文化,这是炎黄子孙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丰厚滋养。传统文化认为,国之栋梁出于家之苗圃。一个人只有在良好家风的教育熏陶下,才能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的顾伟家,四代教师,具有百年书香传统和读书家风,藏书达12000册,成为丹东市唯一蝉联三届的十大藏书家。顾伟坚持40年天天不间断地写日记,包括读书笔记、随感、心得等,共100多本、1600多万字。顾伟全家还坚持29年办《家庭周报》,到记者采访时已达1482期。
  在书香熏陶下,顾伟一家个个上进,人人多才多艺,父慈子孝,夫妻和睦,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为社会风尚带来了正能量,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读书家庭”、“全国书香之家”、“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等称号。
  藏书用书
  “我们顾家是教师世家——我祖父、父亲、我、我儿子都毕业于师范院校。我家100年来始终秉持‘读书教子,忠孝传家’的家风。”顾伟说,“我的生活,和书密不可分。”
  顾伟买的第一套书,是他8岁时攒了6角4分钱买的《破除迷信》丛书,包括《天上没有玉皇》《海里没有龙王》《狐狸不会成精》《做梦不会应验》……这套书,他一直保存着。有了小家后,妻子高丽华省吃俭用支持顾伟买书藏书。1983年春天,高丽华和顾伟旅行结婚到北京。新婚燕尔,宝贵的一周旅行时间,夫妻二人有一半时间在大大小小的书店中度过,最后背回一大袋书回来。后来,高丽华下岗,在一年半没开工资的情况下,全家人节衣缩食,仍然购买了很多特价打折书。书多是顾家人的骄傲,从住小平房时顾伟亲自动手制作的书柜,到全家搬入120平方米的新居后,更换的三面墙20个新书架,顾家书房的万册藏书俨然一个家庭图书馆,身处其中,大人孩子都沾了书香。
  凡有读书征文活动,顾家人都参加,共获国家、省、市各级读书征文奖100多项。顾伟在全国各级书报刊上,发表了报告文学、散文、诗歌、评论、曲艺等作品450多万字,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获奖90多篇次,出版了《馨斋诗语》、《顾伟学术论文集》、《顾伟诗词三百首》、《诗梦琴圆》等专著。顾伟还应邀到学校、机关、部队做过300多场有关读书文化的讲演,引起轰动,获得辽宁省“最佳读书人”等30多项荣誉。
  高丽华不仅自己热爱读书,还组织社区党员到家里书房参观学习,在2010年丹东市“全民读书”活动开幕式上,高丽华代表全市家庭宣读倡议书,并在《丹东日报》发表题为《丹东人应有书卷气》的文章。儿子顾然通过读书学习,曾荣获“市十佳读书少年”、“优秀大学学生会干部”、“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上大学二年级时,翻译出版了美国海洋科学家帕·沃·伍德的书《和谐的人与海洋》。如今,顾然的儿子顾晏乔一岁半了,爷爷顾伟送给孙子的礼物之一,是一套共青团中央推荐的图文并茂的书籍——20卷的《话说中国》。
  6岁办报
  顾家读书用书的标志性成果就是《家庭周报》。
  1990年,顾伟夫妇动迁搬到市郊一个小房中,当时儿子顾然已经6岁,在这上不了学前班,顾伟便灵机一动,为儿子买来图画纸和彩笔,教儿子办报,以此方式来完成学前教育。于是,1990年6月10日这一天,6岁主编的第一期8开图画纸大的《家庭周报》在6.6平方米的小屋中面世了。报纸虽小,却“五脏俱全”,有“家庭新闻”、“亲友消息”、“绘画园地”、“算数天地”“外语角”等栏目。
  小小主编字没认识多少,画的画也是稚嫩的,但他对办报充满热情。顾伟教儿子认识诗歌、绘画、消息等组成报纸的元素,并通过这些形式,表达爱家人、爱祖国的情怀,读书致用、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报纸一周周地出,顾然一天天长大。在27期周报中,顾然用稚嫩的笔,生动地画出自己清明节在幼儿园老师带领下去瞻仰烈士纪念碑,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历。在57期周报上,顾然记录了自己加入少先队的光荣时刻。在第269期,报纸上有一张漫画:一个小男孩胳膊上缠着绷带,旁边配上歪歪扭扭的字“唉,我骨折了”。这是顾然上小学四年级时,在学校意外摔断了右手腕桡骨,打着石膏板的手臂肿得很高,根本无法写字。顾然硬是用左手办了5期周报,并在报上记录了这件事。逢长辈整数生日,全家采取多种方式表达对长辈的感激,顾然主编把这些都登在《家庭周报》上。
  通过办报,顾然受到从亲友到学校老师、校长,以及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和鼓励,从中体会到学习、努力与成功的乐趣,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在第70期中,顾然78岁的奶奶亲笔写下“文章”,表扬顾然懂事、学习好、会办报。在146期,古稀之年的姥爷为顾然写道:“要牢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道理,再接再厉办好《家庭周报》。”《家庭周报》办到100期时,老师专门在班级为顾然召开了庆祝会;办到200期时,时任民进中央副主席楚庄先生为他题写了报头。
  通过办报,顾然的基础学习能力,书写、写作、拼音、算数、绘画等知识,都比别的孩子学的好,因为是主动学的,有兴趣,这为他后来在小学、初中、高中学习期间发表几十篇文章,有十几幅书法、绘画作品参展、获奖打下了基础。
  小小顾然一笔笔画,一个字一个字地寫,竟把报纸持续地办下来。顾伟没想到,儿子的涂鸦由于坚持、由于热情,29年后的今天已然发生质的变化。就像一颗桃核、一串菩提子,经年把玩之后,便有了如玉的光泽和温润。那也是顾然生命白纸上画出的第一笔,决定了他一生的主基调。
  主编接力
  当顾然办了8年报到400期时,母亲怕影响他中考,建议停刊。父亲在休刊号上赋诗一首:“八年往事感悠悠,难忘峥嵘四百周。我向我儿赠一句,总编可卸志不丢!”可是仅仅过了两周,没有了周报的家庭,总像缺了点啥。全家人一致认为《家庭周报》不能停。于是,顾伟当上第二任主编。
  29年匆匆而过,一千多期报纸,把一个个难忘瞬间定格——
  第945期上:在2008年7月中共丹东市委组织的“献策丹东”活动中,顾伟以献策最多达23条被授予此次活动唯一“智多星”称号;第1235期:2012年10月26日,顾伟应中央统战部邀请赴京,为中国统战歌曲《在一起》成功谱曲,由著名歌唱家谭晶演唱;第1243期:2014年3月2日,顾伟在丹东市爱心协会和丹东电视台联合组织的“凝聚友谊·传递爱心”义卖会上,将自己创作的一幅诗书画印作品拍卖的3000元,当场全部捐献给残疾学生。如今他已经为贫困生捐助15000多元了;第1323期:2015年8月6日,中国文化部、外交部在北京世界艺术中心举办的东北亚五国“和而不同”书画汇上,顾伟创作的篆书藏头诗获“最具网络人气奖”……
  “由于我是《家庭周报》的主编,所以我很自然地‘利用职务之便’,大量报道了我自己的故事,但我敢对天发誓,我的事迹没有一条是‘假新闻’!”顾伟风趣地说。
  “《家庭周报》也见证报道了我妻子走出下岗阴影,考入社区,担任党委书记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的情景。”顾伟说,“有一天晚上她熬夜为社区写材料竟累得鼻血直流。2007年8月6日,我刚下班见到她在门口等我,脚下还放着一箱牛奶和一箱饮料。我一看挺高兴,因为天下雨又闷热,就想喝饮料,哪知道她厉声说‘别动别动’!我正纳闷,妻子说:‘这是一位刚刚评上的低保户居民送来的,咱俩马上给她送回去!’我伸出大拇指说:‘就凭你这句话,你就够合格党委书记!’说完我们拎起两个箱子下了楼。妻子为我打着伞,我用自行车推着饮料和牛奶,冒雨走了两站地,爬上8楼,将东西还给这家本来就很困难的低保户!一年后,我妻子当选‘先进社区工作者’和‘优秀党委书记’!”
  第1250期《家庭周报》,报道了2014年4月15日顾伟和妻子分别被区委、区政府授予“文化宣传之星”和“社区服务之星”,两个人同时站在领奖台上,笑靥如花。最让顾伟一家骄傲的一条家庭新闻,是在第744期《家庭周报》上,报道了全家3口人,在市妇联和广播电视报举办的读书征文活动中,全部获奖!顾伟在报上发表了一首诗:“几度冲击功未成,百折不挠志不松。春来播种秋结果,一举囊括金银铜!”
  文化传家
  2017年4月10日,中央电视台邀请顾家全家带着28年所办的1400多期《家庭周报》,走上水均益主持的“我有传家宝”栏目的舞台,这个栏目“以传家宝为载体,通过讲述家族传承故事,展现中国优秀的礼仪文化……可以是一把木梳,也可以是一盏青灯,一种技艺,甚至一种精神,只要它在时光的流转中,不断地传递一脉温情,传递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见证拔山扛鼎的文化力量”。顾家“读书传祖训,办报铸家风”的家文化建设,正符合了这种精神,主持人给予很高的评价。
  现在,顾然已硕士毕业,在沈阳一所高校任教,成为顾家第四代教师,工作后连续三年获“先进教师”等荣誉称号。他是个孝顺的儿子,十分关心体贴父母。顾然说,等儿子长大了,自己也会指导他从爷爷手中接过《家庭周报》主编的重任,继续把这份报纸办下去,将《家庭周报》这个文化传家宝和万卷诗书铸成的好家风,一直传下去。
其他文献
海岩既是畅销书作家。又是电影公司总裁兼著名编剧。他有着“造星大师”的美誉。经他培养的孙俪、徐静蕾、陆毅、佟大为等明星,如今早已是响当当的一线大腕。作为他儿子的侣皓吉吉,背靠大树好乘凉,可近水楼台却不得月。原来。他们有个特殊的父子之约……  儿子成了父亲的爱情杀手  海岩本名侣海岩,1954年出生于北京,31岁那年从北京航空兵退伍后当了警察。35岁与单位下属工厂的会计何菁菁相恋并走入婚姻殿堂,次年他
期刊
人们把教师比作园丁,姜丽君是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她教的孩子都是失音失语儿童,所以她的花园里,长着别样的花草。但正如那句古诗说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姜老师以其执著与坚守,以一颗慈母般的心,让花们安静地开,草们安静地绿,让残缺的生命,也能追求平凡而卓越。  寂静世界  姜丽君从师范学校教育教学专业毕业后,来到辽宁省风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当老师,至今已有28年,现在是启音九年级班主任。  当初,姜
期刊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开幕前,10万只中国小龙虾搭乘专列抵达莫斯科,惊艳了各国球迷的味蕾!山东女孩曲云潇,正是这批龙虾的品鉴师之一。她从事的是一种令吃货们垂涎的新职业——品虾师。作为小龙虾最大的消费国。食物链顶端的中国吃货们通过大啖龙虾创造了千亿生意,随之而来的是,边吃边赚的品虾师也应运而生。  90后女孩邂逅“舌尖上的工作”  1993年出生的曲云潇,是一个漂亮的山东女孩。和许多人一样,她把麻辣
期刊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时下。连最烧脑的文学创作也有了“秘密武器”。“动动手指一秒变身写作大神”、“网文日更万字不是梦”,一种被称为“写作神器”的软件以充满诱惑的口号。向人们展示了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然而。这种投机取巧真能成为成功捷径吗?  网络写手的“秘密武器”  2017年4月的一天,黄蕊惊喜地收到男友——网络写手张恒发来的五篇作文,那是她请他帮忙
期刊
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幢民居里,几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每天围坐在一起,喜笑颜开。然而,这些老人并非邻里之间凑在一起,而是在这间房子里共同生活!一年之前,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这里上演了一波三折的“抱团养老”故事……  人至暮年一声长叹  70岁的赵小宝出生于上海市普陀区,年轻时代的她在山西国营721矿厂从事医护工作,退休之后,她与老伴在杭州定居下来。可是,就在赵小宝打算好好享受晚年时光时,人生阴云却不期而
期刊
谭桂枝是上海铁路局的一名职工,丈夫老甄在工地跑运输,两人有一个可爱的儿子。日子虽算不上富裕。但夫妻俩相敬如宾。儿子乖巧孝顺,小日子也是过得有滋有味。可是谭桂枝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原本平静的生活会被一张化验单打破。  一张引起风波的化验单  谭桂枝清楚地记得,那是1988年7月的一天,她和丈夫带着儿子甄富去医院看牙。儿子十岁了,长得鼻梁高挺,白皙清秀。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儿子门牙里面又长了一颗牙,这多出
期刊
前不久,91岁的潘际銮,骑着电动车带着老伴在清华校园林荫间穿梭,这一幕被人捕捉下来发到网上。使他突然变成“90后”網红院士。很多人还不知道。老人身上有太多重量级的第一:他是全国第一条高铁的铁轨焊接顾问。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核电站的唯一焊接顾问。成功研制居国际领先水平的爬行式弧焊机器人,获国家创造发明一等奖,科研成果价值高达千亿!其实这背后多亏有夫人李世豫的全力支持。“电焊工”和“北大才女”背后有着怎
期刊
生于1980年的杰辛达·阿德恩,年少时曾经是一个叛逆少女,但如今,作为年轻的政治家,她在2017年成为新西兰大选中最耀眼的政治明星,出人意料地带领工党成功逆袭,当上了新西兰近150年来最年轻的女总理。  论事业,37岁带孕竞选当上总理,成为新西兰政府的最高首脑;论爱情,她有个高大帅气的主持人伴侣。为了支持她的事业。他主动提出孩子出生后成为全职爸爸照顾家庭。光这一点,就足够很多苦恼于家庭事业如何两手
期刊
美国诗人惠蒂埃出生于马萨诸塞州黑弗里尔镇,父母都是农民,惠蒂埃自小跟着父母务农。有一年,惠蒂埃帮忙晒谷子,每天一早他要用车把谷子运到晒谷场,然后等傍晚的时候再运回来。由于晒谷场离家有点远,惠蒂埃觉得这样跑来跑去太麻烦,为什么不在自家附近找一片能晒谷子的空地呢?寻查了半天之后,惠蒂埃发现在一段干枯的河床中间有一大块平坦的空地,用来晒谷子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河床上怎么能晒谷子呢?”听了惠蒂埃的主意
期刊
大概从我上小学开始,就被爸爸反复叮嘱:你心脏不好,心跳有二级以上杂音,不要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不要到处乱跑。所以,从小学到初中,我一直是个很安静的孩子,自动屏蔽所有校园运动会,体育课遇到跑跑跳跳稍微活跃点的项目,就举手向老师请假。  我生活在一个特别宁静的氛围中,最大的爱好是看书、听音乐、散步与思考,发型也是齐刘海的学生头,成绩不错,非常文静,像个好学生的标本。我过了8年好学生生活,转眼到了中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