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过的事物(四章)

来源 :星星·散文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NLONG1987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滴蓝


  一滴蓝从天空滴下来,滴答一声,呈现诱惑。之后,滴入生活的纸上和子夜的梦中,从此以浅蓝与深蓝的方式经常浸入我的心绪与怀想。微风从树丛拂来,一滴蓝在院子的石梯与旷野的田埂之间散开,使我的步履愈加蹒跚,心事愈加凝重,而先前的憧憬和辽阔也愈加弥漫。

一阵风


  一阵风不打招呼,说来就来,天一暗就呼啦啦地首先吹飞对面邻居晾衣杆上的衣衫,还用力掀翻了我窗台的花盆。瞬间,满街树叶纷飞,包括纸屑和尘埃,还有房顶上众多惊飞的鸟。狼藉一片,先前静悄悄的窗户也被吹得咯噔咯噔响,而我书桌上一叠书稿也从内屋吹向外屋。这时,我伫立窗前,真想开口说句什么,话音刚到唇边却被另一阵风吹散。

一个人


  一个人总是在我前方晃动,忽左忽右地阻挡着我朝前的路。有时,还居然转身以马蹄声在我背后不停追逼:当双掌放在胸前,我就感到忐忑不安。誰折腾于我?平淡无为,退却之词是我一生的护身之符。诧异与突兀,如今我依然不明白是谁还在阻挡着我和追逼着我?追逼仍在追逼,阻挡仍在阻挡,今夜我仿佛看到了人间的危险与陷阱。

一轮月


  一轮月,相不相见或挂不挂天上已经不重要。我常常将这轮月放入我黑夜的梦中,或者信手涂鸦在我白天的纸上。其实,这是一轮水中之月,一会儿聚合,一会儿离散,仿佛那么近又那么远。真实遮掩真实,虚无遮掩虚无。中秋之夜,我不知道是我在望这轮月,还是这轮月在望我?
其他文献
大观:味江  雨声已远,只有风夹着河谷的味道,向我们迎面扑来。  躲闪不及的我们,在风中撞个满怀。  味江,一个让舌尖荡漾且诗意的名字。  我听到了石头的情话,正向着大观的方向,步步紧逼。罗城:古戏楼  似乎是一艘远古的商船,穿越神秘的时空隧道,搁浅在罗城这椭圆形的山丘顶上。  当钉子般阳光透过罗城镂空的花格木窗刺进来,坚硬的光块随之在触及古戏楼的瞬间,纷纷柔软倒下。  此时,我的视野里,檀板敲响
期刊
茶馆听书  耳朵渴了,去茶馆。说书人喝一口茶,把嘴巴里的一本书差点淹个半死。茶通过喉咙去灌溉一个造句的世界。将军,战马,刀,江山,一个时代,纷纷从他嘴里跑出来,往听的耳朵里逃。他嘴巴生下千军万马。听的耳朵把千军万马当茶喝。一个时代只能填满耳朵极小角落。骑茶远行记  一座山骑单车一样骑着一杯茶来了。  一杯很长的茶,就像炊烟的脐带那么长。  一杯很短的茶,就像脚印那么短,就像脚印装满道路那么短。脚印
期刊
周世通是四川南充市营山县人,营山是革命老区。从熟悉到相知,原来他当兵是从小的心愿。因为他的父亲是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作为抗美援朝的一员,一位老战士,与穿过军装的世通格外亲切。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周世通在西藏当兵的时候,曾两次被借调到《西藏文学》《西藏日报》从事文学和新闻工作;曾两次徒步翻越终年积雪的多雄拉雪山到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墨脱县采访。有半年时间,周世通常常骑着一辆除铃铛不响外,车子全身都响,似
期刊
可渡:酸菜豆面汤  取桃花溪水三斤,慢火煮沸。以尺余长的豆面一把入锅,让它们行走江湖,练习荡漾的技艺。  从可渡村赶来的五钱三年陈酸菜,掐算时间,刚好五分钟的车程:入汤,色起,有沧浪之水浑浊的干绿。入喉,若明月生于茂盛,星子生于稀疏,如山川之细流,一下子回归江河。  这古朴的醇,如桃花溪水跌落翠屏崖畔,百米落差的撞击,可媲美拔刀相向,心间的回旋,如晚风隐匿苇丛的幽深,让你懂得,可用路程衡量的人生,
期刊
那枝桃花  篱外的那枝桃花,是我久违却又不肯凋逝的忧思。  黎明与黄昏的大幕起起落落。  辰光走过去。  岁月走过去。  歌泪走过去。  荣荣辱辱走过去。  桃花和乡愁和爱意也走过去了吗?  风渐暖又渐寒。  雪与梅的消息还在一百年以远。  湘,你说,有那枝桃花就已经足够了,不是还有苦难和爱意留在我们身边吗?旧事若蝶  欲飞的旧事若蝶。  它的羽翼在时光的打磨中日渐薄了。  曾经飞越一些雾障。  
期刊
写一把斧头  斧头痛啊!  咬牙切齿的斧头,被兄弟锤打成形,遍布内伤。  砍过三根柴火后,斧头总算松了一口氣。  ——它置自己在墙角憩息,却又被石头砺了一遍。内心的热血一晃一晃的,在明月下,呈一种瘆人的白。  能映出人面的斧头,惹火烧身的斧头,其实是被木头的火炭烙的——那桃花一样艳丽的火焰哟,绕过一只手,又一只手,那是山野的树木,撒在风中的余香不绝。  雪夜,千年的树木,合抱的树木,一排一排,一片
期刊
不经意间写到的雪,下在我的故乡,一个叫石板店的小镇。木椽青瓦上,雪白如当年我离开的日子。那时候,屋檐上布局的蜘蛛,每天都算着时辰生活。喜鹊的童年多半与抑郁有关,而芳草是用来打发肚腹的粮草。  那时候,我们有比较简单的童年,以及生活。一个铁环就能滚出欢乐的笑声,一个木牛的旋转,鞭梢就能抽出一串梦想,就能让寒冷走散成云朵。一把豌豆花塞进肚腹,就能唤醒一个春天。  此刻,我在4000公里外写下的故乡,不
期刊
寒冷的生长  有一些故事的核,寄居在冬季,藏在荒芜的表皮下。偶然被路过的时间亲吻成杂草、花朵或果实。  有些盛放,成为风雨飘摇的人生里的一团火,点燃长巷深处的老旧灯光。  有些化成了暖冬里可有可无的一场雪。当灯火熄灭,蒸发成一万米高空的一声叹息。  其余不愿被人们再次提及的,深埋地壳之下,终于在另一场大雪到来之时,再度安眠于冰凉雪被下的温热大地。  我相信万物皆会逢其冬,正如我相信人之一生自有其意
期刊
“中兴纸厂”就好比我们前线作战的一个兵工厂。  ——周恩来  华蓥山下大垭口山腰丁家坪,杂草和灌木牵扯着一个血与火的传奇。  依稀可见的泡料池、碾料槽、煮料灶、残垣和断壁映射着那个特殊年代革命纸的故事。  一弯新月如水银泻地一般照耀着山腰里平坦的丁家坪,制浆、抄纸、涂布、裁切、卷筒、包装,最后郑重蓋上“重庆立信图书用品社”的红色大印,从陆路转水路运到重庆,运到《新华日报》《群众》周刊的印刷车间。 
期刊
平原。滩涂。水杉树生长在平原与大海结合部,不是一棵两棵,而是一片。早春的阳光下,十二个鸟窝停在那棵早已落光叶子的水杉树的枝头格外扎眼。水杉树的树枝挺拔,干净,小小的鸟窝逐步被放大。  和鸟窝同时被放大的,还有我的白芦镇。在现实生活中,白芦镇并不存在。它或许只是滩涂上的一棵草、一朵花、一堆土,是一座芦苇搭成的房子。但它似乎一直站立在那里,让我为它写了整整二十多年的诗。  通向滩涂的路上我看见一棵有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