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的单元学习目标:特征、研制及课堂观察r——以高中语文学科为例

来源 :基础教育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bug_c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厘清单元目标的特征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单元目标具有实践性、结构性和多维性三重特征.研制单元目标宜从实践出发进行逆推,制订指向实践能力养成的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目标群;针对单元目标的课堂观察则应以学习者为中心,从静态的文案观察和动态的过程观察两个方面,聚焦学习的真正发生和学习结果的产生及证据,重点考量目标达成与落实的过程性与表现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其他文献
统编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将共同任务群分布在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种不同类型的课程中.共同任务群是一种跨课程领域的任务群,贯穿于高中语文学习始终,呈现出整体性、序列性、差异性等特点.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着眼于共同任务群的整体性,又要考虑不同课程类型的差异性,做好学习项目的序列化建构,依据学习重点、呈现方式和深度广度实施教学,避免简单重复.
抗疫精神作为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中重要的德育素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准确把握抗疫精神教育的丰富内涵,不仅要厘清抗疫精神核心要义和深刻教育意蕴,更要将其放置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等的关系中加以认识与理解.应以“四个坚持”为统领,推进抗疫精神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并开发利用优秀资源支撑新时代中小学抗疫精神教育的落地.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发现,在全国不少地方,特别是西部大多数省县的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探究性教学行为”并未得到较好的落实.为破解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本文以贾志敏老师的一节真实课例为研究对象,运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学生回答问题量化座次表与课堂写真等课例研究方法,聚焦“课标落实情况”“学生主体性的表现”以及“课堂探究行为的引导”三方面,发掘并借鉴《推敲》一课的教学智慧,梳理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要素,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劳动教育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实现劳动的育人功能,实践对劳动场地有一定的需求.当前,人们对于劳动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甚至出现认知偏差,文章就政策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实践的需要这三个方面分析建设劳动教育场地的必要性,并对劳动教育场地建设中所遇到的对于劳动教育场地的理解偏差、建设劳动教育场地的专业人员缺乏和劳动教育场地的建设缺乏专项资金支持等一系列问题做出一些思考.
学校变革的核心在课堂,学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研究发现,围绕课堂教学开展的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和成长具有导向、激励、调节、促进反思等作用.本文立足课后评课这个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最有效的评价方式,引入围棋中的“复盘”理念,提炼了“复盘·查疑·重构”教师专业成长特色研修范式,并从“复盘:重视\'三结合\'”“查疑:站位\'三视角\'”“重构:提升\'三能力\'”三个方面阐述了具体的操作策略.
“作为学习的评价”理念将评价作为一种高级思维的学习活动贯穿学习过程始终.由评价标准引导开放性任务,生成差异化思维成果;基于表现开展自评互评活动,实现内隐思维外显与碰撞;运用数字技术拓展学习时空,改进学习、重构思维,从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让评价真正成为推动学生改进学习方式、促进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
校本教研对于保障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与推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小学校本教研存在着研究成分不足、未体现校本化、学校支持不到位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为小学校本教研缺乏理论支撑、校本教研机制不健全、忽视良好教研文化的创建.要改进这些问题,小学需要加强专业指导与引领,平衡“教”与“研”的关系;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提升教研实效;构建教研共同体,打造良好的教研文化.
面对21世纪社会变革的新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育的未来”全球倡议中提出了“学会成为”的育人指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核心关注点被定位于人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共同利益的知识、公民身份与集体行动参与、应对未来职业挑战的素养培育四个领域.秉持人文主义的传统,“学会成为”从关注人的价值与尊严出发,倡导对他人的尊重与关怀,并从人与人的和谐共处指向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基于对人文性的思考与反思,未来教育应更加关注人对自我生活意义的内在寻求、对他人生存发展的人性关怀,以及对自然生态伦理关系的重建.
在新高考政策背景及人才多元发展的前提下,学生的生涯规划对于个体发展十分重要.目前国内生涯教育现状有待提高,表现为学校重视程度不够、专职教师队伍缺乏、学生意识萌芽较晚等三个方面,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与生涯教育处于相同的教育困境,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具有教学一致性,因此将两者结合,从家庭、个人、宏观环境来促成综合性的教学,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语文要素转化为语文素养(能力)的关键之一在于创设让思维高质发生的学习情境,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三种创构策略:一是主体性策略,即基于“立学”,引导学生展开“切身式”思维;二是支持性策略,即基于“助学”,促进学生展开“显身式”思维;三是结构性策略,即基于“建学”,引导学生展开“构身式”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