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查疑·重构:教师专业成长特色研修范式

来源 :基础教育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angm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变革的核心在课堂,学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研究发现,围绕课堂教学开展的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和成长具有导向、激励、调节、促进反思等作用.本文立足课后评课这个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最有效的评价方式,引入围棋中的“复盘”理念,提炼了“复盘·查疑·重构”教师专业成长特色研修范式,并从“复盘:重视\'三结合\'”“查疑:站位\'三视角\'”“重构:提升\'三能力\'”三个方面阐述了具体的操作策略.
其他文献
融入区域资源开发实施地理主题式教学,既有利于学生在系统、有序、逻辑、规范的基础上科学地构建地理核心概念,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关联书本知识与真实世界,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涵养其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地理学科育人功能.本文提出了融入区域资源的高中地理主题式教学路径,并辅以教学案例说明具体实施过程,以期为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范式或参考.
基础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应践行“全学段一体协同”的整体观,构建全学段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体协同机制.提出:把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建设“小学-初中-高中”跨学段课程资源,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资源保障;建立跟踪评价机制,促进发现、关爱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制度建设;构建合作共建平台,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学术研究、论坛研讨、跟踪评价、课程建设、成效激励、文化创生六个方面呈现江苏省徐州市在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建设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元认知策略在当前的英语写作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英语写作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做好写前准备,制订写作计划;充分指导写作过程,加强“选择注意”和“自我监控”;认真开展学习反思及自我评价等方法,科学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英语写作知识体系,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效果.
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深度学习.本文以美术学科《洛神赋图》的教学为例,在学生立场下设计单元架构,在大观念统领下梳理内容,在问题导向下设定目标,在教—学—评一致中看实效,论述了大观念统领下初中美术单元教学模式构建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职业精神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作为主体的人的自我实现.健全人格是孕育职业精神的心理优势,政治认同是厚植职业精神的强劲动力,法治意识是升华职业精神的重要保障,公共参与是践履职业精神的实然行动.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要注重议题优化,铺就职教底色;通过项目嵌入,增强职业体验;健全共育机制,激活职教效能.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学习进阶理念探索如何设计适合学习者的学习路径.基于学习进阶的物理概念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应用适当的教学策略,设计合适的学习路径,并在学生认知发展的关键处提供可靠的落脚点和支撑点,助力学生不断提升知识水平,发展思维能力.
统编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将共同任务群分布在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种不同类型的课程中.共同任务群是一种跨课程领域的任务群,贯穿于高中语文学习始终,呈现出整体性、序列性、差异性等特点.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着眼于共同任务群的整体性,又要考虑不同课程类型的差异性,做好学习项目的序列化建构,依据学习重点、呈现方式和深度广度实施教学,避免简单重复.
抗疫精神作为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中重要的德育素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准确把握抗疫精神教育的丰富内涵,不仅要厘清抗疫精神核心要义和深刻教育意蕴,更要将其放置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等的关系中加以认识与理解.应以“四个坚持”为统领,推进抗疫精神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并开发利用优秀资源支撑新时代中小学抗疫精神教育的落地.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发现,在全国不少地方,特别是西部大多数省县的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探究性教学行为”并未得到较好的落实.为破解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本文以贾志敏老师的一节真实课例为研究对象,运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学生回答问题量化座次表与课堂写真等课例研究方法,聚焦“课标落实情况”“学生主体性的表现”以及“课堂探究行为的引导”三方面,发掘并借鉴《推敲》一课的教学智慧,梳理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要素,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劳动教育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实现劳动的育人功能,实践对劳动场地有一定的需求.当前,人们对于劳动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甚至出现认知偏差,文章就政策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实践的需要这三个方面分析建设劳动教育场地的必要性,并对劳动教育场地建设中所遇到的对于劳动教育场地的理解偏差、建设劳动教育场地的专业人员缺乏和劳动教育场地的建设缺乏专项资金支持等一系列问题做出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