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现代人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b53d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艾德温·阿林敦·罗宾逊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文学史上唯一重要的过渡性诗人,他的诗歌主要致力于探讨现代西方人的精神世界。他诗作中的现代人生活在孤独中,这种孤独有个人价值观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西方社会在由传统社会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时期所经历的精神困境和危机,典型地表现为悲剧性的人生观。
   [关键词] 罗宾逊 孤独 现代人
  一
   在1890年至1910年的美国文学史上,艾德温·阿林敦·罗宾逊(Edwin Arlington Robinson)被公认为首屈一指的诗人。他一生三次荣获“普利策”奖,其崇拜者甚至包括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一篇题为 “Tilbury Town and Beyond”(1931)的文章中,诗人Louise Bogan这样写道,罗宾逊的诗歌“有如门板上的合叶之一,标志着美国诗歌从90年代的感伤向现代的现实性和心理真实的转变。”(“one of the hinges upon which American poetry was able to turn from the sentimentality of the nineties toward modern veracity and psychological truth.”) (转引自Beach,P.9) 罗宾逊被认为是“惠特曼一代诗人和后来以庞德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之间的一位承上启下的人物。”(杨启深,龙文佩主编,第一册,649)有些批评家甚至认为他的简洁文体是英美诗歌的范本。
   1897年,罗宾逊在出版他的第一部诗集《激流与前夜》(The Torrent and the Night Before)时,这样阐述他的世界观:这个世界不是一座“监狱”,而是一个精神的幼稚园,成百上千万的幼儿在这里试图用积木拼出上帝(God)这个词。这番话揭示了罗宾逊对他同时代人生存状态的深刻洞察,是解读罗宾逊诗歌主题的重要线索。
   二
   孤独是20世纪文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T.S.艾略特发表于1922年的《荒原》,可以说是探讨现代人孤独感的巅峰之作,而罗宾逊的诗歌是表现这一主题的序曲。虽然他崇拜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但他最终没有成为自然诗人。在诗体上,罗宾逊并没有像19世纪的美国诗人惠特曼和迪金森那样刻意地标新立异,而是沿用了传统的英诗格律,但其题材十分引人注目。他那独特简洁的人物形象诗,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孤独的现代人。他的诗歌是我们透视一百年前美国人精神世界的窗口。
   罗宾逊诗歌中的孤独主题和悲观主义基调首先与他个人的生活境遇不无联系。罗宾逊终生未婚,一生大部分时候生活拮据。他具有诗人典型的敏感气质,并将其一生都献给了诗歌。可以说,他将自己的孤独和沮丧感投射到了所塑造的人物身上。他在诗歌中将他的故乡Gardiner幻化为Tilbury Town,小镇的居民似乎和他遇到了同样的精神困扰,这些人物通过自杀或酗酒求得精神的解脱,他们的内心充满孤独、挫败感以及未能实现的愿望。
   现代人的这种孤独感与西方的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的西方世界,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新的发现和思想不断涌现,并挑战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粉碎了基督教徒精神世界的伊甸园,古老的神话消失了。当人们惊恐地发现上帝的虚幻,他们的精神变得无所依托。与此同时,现代工业急速发展,美国城镇化的速度加快,财富的积累一时成为人们争相追逐的唯一目标,美国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贫富悬殊,物质主义泛滥,但财富的累积和表面的奢侈生活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幸福感和满足感。与此同时,传统的价值观在人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在精神的真空地带,现代人失去了对现世的激情。
   三
   个体的历史是罗宾逊诗歌创作的兴趣所至,他的人物形象诗有如化学家实验室的样本,在显微镜下,世界的真实面目一览无遗。
   “里查德·考利”(“Richard Cory”)是这类诗歌中的杰作。在本诗中,罗宾逊将考利塑造成为物质成功的典型代表,是小镇居民羡慕和嫉妒的对象。在十六个诗行中,有十四行都是以小镇普通居民的视角和口吻,描写考利令人垂涎的物质生活和社会地位,以及人们对他的仰视,关注的焦点在他的外貌、着装和言谈举止。他从头到脚(from sole to crown)都很绅士,五官端正,身材匀称,举止优雅高贵;他着装得体,谈吐文雅,魅力四射;他还拥有巨额财富,比国王还要富有。人们认为他拥有了一切,他就是完美人生的模版。和考利的生活相比,普通人对现世生活满腹牢骚,诅咒自己的粗茶淡饭。诗的末尾两行用十分平静的语气道出了一个惊人的信息:考利的自杀。考利光鲜的生活表象犹如一个童话,最终被现实生活击碎。
   在本诗中,罗宾逊出色地运用了反讽的技巧。诗的大部分内容着墨在考利令人羡慕的物质生活表象,人们对他的内心世界无从知晓,因此,他们对自己生活的不满源于对物质的盲目追求。考利出人意料的自杀行为是对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极大讽刺,引发人们无限的联想,我们禁不住想知道考利的生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在这一点上,诗的前三节已经有所暗示。当所有的人羡慕考利优越的物质生活时,他们也因这种物质的差距与考利的生活保持着距离。可以想象,财富变成了考利和其他人接近和沟通的障碍,他的精神世界是与世隔绝的,事实上,他生活在极度的孤独中,精神危机慢慢累积直至崩溃,这样看来,考利的自杀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的行为。当价值观一味地聚焦在物质追求而忽视人的精神生活时,生命的意义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里查德·考利”对人的精神世界揭而不露,而“米尼唯·切唯”(“Miniver Cheevy”)采用的方式却是直接触及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果说考利的世界过于物质化,切唯的世界却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他整天沉湎于对古代生活方式的遐想中,而不愿意面对和接受现实生活。他生活在贫病交加中,不去用行动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却哀叹生不逢时。他喜欢想象古代武士的装束和武器,梦想回到荷马史诗的世界中,哀悼浪漫的传奇文学和艺术,怀念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家族生活。他鄙视现代工业生产的卡其布军装,怀念中世纪的铠甲。他蔑视金钱,却因缺少金钱而苦恼。面对无奈的现实世界,他最终只能在酒精中麻醉自己。切唯精神孤独的原因在于无法和现代世界调和,他既回不到不可企及的古代,又无法接受现实。
   在前两首诗中,诗人采用了第三人称的视角,叙述者用一种略带冷漠和嘲讽的口吻委婉地暗示主人公的精神困境。对于卢克·哈弗格尔(Luke Havergal)的生活,罗宾逊却以第二人称面对面的谈话方式来处理。哈弗格尔失去了爱人,他极力想重温爱的温暖,但叙述者用一切手段扑灭哈弗格尔对生活的幻想,语调悲观、低沉、绝望。在诗的第一行,我们就可以听到叙述者极力催促哈弗格尔向“西大门”(western gate)走去,等待他的终极命运,因为那里有他的爱人在召唤。很显然,“西大门”象征着生命消逝的地方。叙述者并且向哈弗格尔解释了为什么他的生命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东方的天空没有黎明的迹象”(there is not a dawn in eastern skies),一切都被黑暗所包围,上帝也自杀了(God slays himself),地狱比天堂的一半还要大。直到诗的第三节我们才意识到,这是一次死者与生者的对话,叙述者从坟墓里走出来向他证明生命的归宿,即难以逃脱的死亡。一切生者的希望和信仰都被死者不容置疑的绝望语调所湮灭。这首诗向现代世界发出了绝望的呐喊,孤寂的灵魂没有信仰的依托,没有爱的温暖,只有逼近的死亡和地狱。
   “山上的房子”(The House on the Hill)与前三首人物形象诗截然不同,罗宾逊用高度隐喻的方式描述了一个荒凉的世界,诗中没有指出具体人物的身份,只出现了两个代词“他们”(they)和“我们”(we)。值得注意的是,“房子”(House)和“山”(Hill)的首字母在诗中始终都用大写字母,据此可以推测,“房子”和“山”一定是有一种特殊的地位。诗中的“他们”(they)应该是房子曾经的主人,但“房子”的现状令人沮丧,作为拜访者的“我们”发现“他们都已经离开”(They are all gone away.),房门紧闭(shut),四周一篇死寂(still), 墙壁崩塌(broken walls),地基下陷(sunken sill),满眼是废墟(ruin)和破败的景象(decay)。“我们”只能反复地喃喃自语“他们都已经离开”,“没有什么好说的”(There is nothing more to say.),这两行分别在诗中重复了四次。有人将房子解释为某种优越地位的丧失。但如果将此诗放置在整个西方历史文化的宏大语境下,我们发现,处在山顶的房子实际上具有一种象征意义,它代表了西方社会积累下来的文化和信仰的大厦,它本是西方人所依赖的精神殿堂。但是在诗人所处的时代,一切旧的价值观都似乎在分崩离析,现代人的精神因此失去了根基,留下的只是荒凉废墟,因此,诗中的“我们”只能反复地慨叹:“他们都已经离开”,“没有什么好说的”。
  四
   罗宾逊性格内向,他对表象的社会生活兴趣不大。他的诗作多为表现人的心理状态,充满微妙的暗指,但他的想象力和思想远远地超出了个体世界的狭小空间,通过微观的世界,我们隐约感觉到的是宏大世界的运动。解读他的诗需要丰富的西方历史文化知识和想象力。传统的丧失使现代人感到莫名的孤寂,阅读罗宾逊的诗,我们禁不住想要追问,既然“上帝死了”,现代工业文明究竟要将人类引向何方?我们能借助这种文明获得终极的幸福吗?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2]胡荫桐,刘树森主编.美国文学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3]杨启深,龙文佩主编.美国文学选读(第一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4]Beach,C. Twentieth Century American Poetry[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系 陕西西安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分析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块化课程设置原则和改革思路。   [关键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模块化 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宝鸡文理学院第九批教改项目(JG11039)。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国家教育部1998年进行高校专业调整后新设立的专业,是地理学的二级学科,旨在培养具有资源、环
期刊
[摘要] 酒店实习是高职旅游相关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会对学生的专业与职业发展和留职意愿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视角,通过实证调查,分析了学生对酒店实习的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满意度以及不同的学生与酒店背景特征对酒店实习满意度的差异,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认为酒店应保持良好的人际环境,加强改善住宿条件、福利水平、工作强度与工作时间长度,消除实习生对工作的不满情绪;提升对实
期刊
[摘要] 面对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工作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结合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 在借鉴和吸收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学生思想工作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剖析,提出了新形势下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欠发达 高职院校 学生 思想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引 言  在国际因素与国内因素相互关联,虚拟社会与现
期刊
[摘 要] 本文针对高职专业教学特点,以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专业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的必要性,指出了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的具体模式,并提出了高职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 高职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实习实训基地 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期刊
[摘 要] 根据在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课程开发研修班的学习,从目的、手段、根基三个视点感悟了香港理工大学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内容及方法,并结合实际作了对应思考,提出了“目标导向”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思路。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内涵建设 感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内涵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建设的永恒主题。香港理工大学(以下称港理工大)关于高职教
期刊
回顾历史,个人的命运和历史脉搏总是紧密相连,在20世纪初的三个奥地利人几乎同一时期出生,走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但是都以自己的方式对20世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对这三个人命运的比较回顾,可以更加深化对当下的经济危机及其影响的思考。  第一个奥地利人1889年出生在奥地利茵河附近一个叫Braunau的一个小镇,他的名字叫阿道夫· 希特勒。在一战德国战败之后,以法国,英国为首的战胜国向德国索要巨额的战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人民助学金的概念、资助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政策、措施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建立人民助学金制度及其运作的必要性及基本设想,再次提出人民助学金主要着眼于这种由国家财政拨款的资助形式,对于先行的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政策中资金问题的解决的意义,从而给我国高校贫困生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个人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贫困学生 人民助学金    人民助学金制度在我国从1
期刊
[摘 要]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思想品质的核心内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实际工作中必须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促进两者有机结合,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有机结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
期刊
[摘 要] 2009年中国恢复法本法硕招生缘起于政府为缓解金融危机对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冲击,以及进一步探索法学教育改革的途径。文章针对目前中国法本法硕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计划、教育理念、培养体系、教学方式、淘汰机制等诸多方面存在着问题,提出若干改革建议。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法本法硕 教育模式 改革     引 言  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的
期刊
[摘 要] 音乐是人的创造物。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提出,作为人的创造物,其本质体现着“人”的本质。既然如此,我们在欣赏音乐时碰到的音乐的可听问题,实际上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对音乐进行的造型的审美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音乐可听性问题,人们视其为“对象化”的产物,其本质具有与“人的本质”相一致的特点,沿用马克思理论来看,即所谓“音乐的本质体现着‘人’的本质”。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