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的电风暴事件

来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fe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后电风暴(ES)的发生率和临床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阜外医院植入ICD的134例患者术后的临床治疗和ICD程控资料,比较发生ES和未发生ES的患者基础心脏病、心功能、药物治疗和预后的差异。

结果

17.4%的ICD患者发生过ES事件,其中70%患者事件数≥2,89.5%的ES是由于室性心动过速(VT)引起的。与未发生ES的患者相比,发生ES患者的左心室内径更大[(56.2±9.5)mm对(60.8±7.9) mm,P=0.03];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更低(0.48±0.13对0.40±0.09,P=0.04),β受体阻滞剂使用的比例更低(91.8%对71.8%,P=0.01)。在随访期间,ES组患者死亡或心脏移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发生ES的患者。

结论

ES在ICD植入术后患者中并不罕见且常反复发生,心功能低下、β受体阻滞剂应用不足会增加ES的风险;ES患者中死亡及需要心脏移植的比例增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介导的血管内皮(EC)损伤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收集allo-HSCT后患者的血清并纯化IgG型免疫球蛋白,将后者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共培养,观察HUVEC的功能变化及凋亡情况。结果HUVEC与AECA阳性的IgG共培养后,黏附分子表达显著增高:IgG浓度为160、320、640 μg/ml时,上清可溶性胞间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年轻成人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方法纳入56例于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接受BDHALL2000/02方案治疗并于CR1期行AHSCT的成人(15~60岁)Ph-ALL患者,对其进行生存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标危、中危和高危者分别为23例(41.1%)、19例(33.9%)和14例(25.0%)。中位随访75(7~
期刊
期刊
目的比较心率控制和射频消融节律控制治疗心力衰竭(心衰)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疗效。方法在Pubmed、EMBAS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中检索1990年1月至2014年3月发表的比较心率控制与节律控制治疗心衰合并房颤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并应用Revman 5.1及Stata 12.0对其进行分析,分析的主要事件为随访结束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6 mi
目的本研究假设正中神经刺激(MNS)通过调节交感神经的活性来影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方法阜外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β受体阻滞剂组、MNS组及阿片受体阻滞剂组,n=8)。采用下丘脑刺激(HPS)诱发室性心律失常模型,比较不同实验组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心脏间质去甲肾上腺素变化。每组动物均接受6阵HPS,其中β受体阻滞剂组、MNS组和阿片受体阻滞剂组于第3次HPS
目的目前应用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了进一步提高消融术安全性,应详细分析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以降低消融术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4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采用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的连续103例房颤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结果103例患者中男73例(70.9%),平均年龄(57.3±9.7)岁,其中高血压59例(57.3%),糖尿病18例(17.5
目的总结典型心房扑动(房扑)合并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电生理特性。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4年9月在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成功消融的典型房扑合并局灶房速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电生理检查结果。结果263例典型房扑的患者中,5例(1.9%)记录到6种局灶房速,其中2例房速起源于界嵴上部、2例起源于右上肺静脉口部、1例分别有起源于左心房后壁及冠状静脉窦口的2种房速。结论极少数典型房扑患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