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好的老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更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对他们的一生产生美好的影响。
首先,教师不能使用任何有损学生人格和有伤学生自尊心的语言跟学生说话。
我校学生来自郊区的农村,大部分家境不是很富裕。学生常常因交不起学费、资料费以及其他费用不得不向人借贷而感到愧疚和自卑。为了报答父母,通过上学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对自己要求高,也普遍的刻苦。能考上高中,即使是扩招上来的大都属于初中中上程度的学生,在初中,他们分属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好学生、尖子生。这样的学生进入高中。无疑竞争是激烈的。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强中有强。经过一段时间的“赛跑”,彼此间有了距离。其实一两次学习成绩的波动很正常,但学生不这样想,他们觉得自己初中时的光环在一点点脱落,他们不再是老师眼中特别看中的对象,他们失落了。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智力,怀疑自己不如人。作为学校的教师大多也是欣赏学生的时候少,看到学生不是的时候多。“那个学生不行”是教师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一个学生学习好还好说,一旦弱一些,他在教师们的眼里就成了丑小鸭。学生的心理是很脆弱的,追求成功无可厚非,但要把成功看成人生的全部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学生的压力已经够大了,作为教师不能说“这个问题我都讲了三遍了,你还不明白呀”这类的话,这无异于说学生“愚蠢”,这是很伤学生自尊心的。如果你真的讲了三遍,学生还没有明白,那么,你必须自省你的讲解方式是否适当。学生是来求知的,我们的责任是用最适合学生的方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人来看待,当作平等的人,受尊敬的人。而不是把学生当作下级,当作可以随意训斥的无知小儿。以鼓励代替责备,以关怀代替苛责,效果会好一点。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赏识自己。
赏识的实质就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赏识不是万能的,但学生的成长不能没有赏识。一位教育家说:“孩子的成长道路犹如生命的跑道,我们应该为他们喊‘加油’,哪怕孩子千百次的跌倒,我们也要鼓励和坚信他们能再站起来。”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课前激情宣誓,其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自己鼓励自己。如93班的誓词是:树立目标,振作精神,正视现状,咬紧牙关,埋头苦干,我能行,我能行,我一定能行!106班的誓词是:对昨天不言后悔,对今天积极应对,对明天充满豪情,不幻想明天,努力在今天,孜孜以求,高瞻远瞩,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现代心理学表明:当人们处于愉快、松弛、集中的心理状态时,学习会更有效率,记忆就会更牢固,反之,则效率低下,容易遗忘。这也就是人们对自认是愉快的事情采取欢迎态度,对不愉快的事情采取抑制态度。教师作为百花园里的一名园丁,要独具慧眼,不单欣赏典雅华丽的荷花、菊花,也欣赏争奇斗艳的牡丹、玫瑰,不仅欣赏小巧玲珑的茉莉花、太阳花,更欣赏那些不起眼的含羞草、狗尾巴花。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才是自然盛装的美丽所在。
再次,通过课堂教学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启发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师:“为人师表”的纯真性、示范性和教育性,最易激发学生的敬仰、信任、共鸣、向往与效仿,其耳濡目染的特效性是任何教育力量都无可比拟的。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五柳先生传》等陶渊明的作品先后被高中语文课本选录。我们知道陶渊明生于东晋末际,当时,庙堂之内危机四伏。天下多故,杀夺频仍,人生无常。这时的官宦之场,无异于黑色的大染缸。文人士大夫一旦进入,则在劫难逃。人格被扭曲,良心被泯灭,司空见惯。陶渊明既不是一个振臂一呼,万人响应,挽狂澜既倒的英雄,也不是一个愿意把良心卖给官场,把灵魂交给仕途,让个性融入专制的人。他毅然跳出了“官本位”的泥淖,“归去来兮”了。这“归”,回归的不仅仅是田园风光,更是自己的精神家园。无论环境如何险恶,陶渊明能正视、能超越,是因为他始终有颗坦然的心。他认为“死去原知万事空”,死了也就意味着一切都完了,重要的是怎样活,他要加倍享受活着的时候,享受人的尊严,心灵的自由和适意。
人生一世,不如意者常八九,怎样智慧的生存,健康的生活,是值得我们一生去思考、去实践的大课题。我对学生讲,在这方面要特别关注苏东坡。苏东坡的一生几乎是在任任免免的贬谪中度过的。他从32岁被贬杭州算起,平均每三年换一个贬所。往往刚到任还没有几天,新一道改任的圣旨又到了;更有甚者,他正走在负任的路上,新的任命就在后面飞马来报了。须知。从一个贬所到另一个贬所,都是一次生存的考验,都是一次精神的摧残,都是一次承受力的击打。然而,他在悲苦的生活缝隙中能时时寻找生活的乐趣,他在舔着自己流血的伤口愈合时,还靠着一颗不死的心,为他人、为地方、为社会做了不少的善事。他的多数作品给我们带来了灵魂的欢欣和心智的乐趣,教我们以生存的智慧。我结合课文把最恰当的事例融入课堂,用健康向上的心灵去净化育人环境,学生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汲取知识的芬芳,同时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最后,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坚强。
一年一度的高考,给了每个高中生平等竞争的机会,也给了他们准备接受失败的可能。从学生的日记中看出,信心十足者有之,心灰意懒者有之,害怕失败者有之,有的甚至萌发了轻生的念头。我感到对于即将走上人生旅途的学生来说,最需要的是自立自强的品格。于是联系作文我举行了“学会生活”的讲座。我说,人要学会生活,首先应该珍爱自己。因为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这一次又是那样的短暂,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珍惜它,爱戴它。现实中有些人,遇了些挫折便觉得自己是天下最不幸的人,自己轻视自己,有的甚至去堕落。去自虐。这实际是对自己生命的践踏。应该想到,你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要肯定自己,自己对自己要有信心。人生是复杂的,人在顺利时要继续进取,人处逆境时要自强不息。一个人多多少少总会有受挫折的时候,这是人之常情,关键是遇了挫折能站起来,超越消沉。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的是一颗公平的心,是一颗赏识孩子的心。我们不光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我们更要努力地成为学生人生旅途的导师。通过对学生的喜欢、关心、尊重、理解和期待,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理想播撒在学生的心田里,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促使学生心灵受到触动,从内心产生战胜自我,调节情绪的内驱力。因为只有你。才能带给学生阳光般的心态,洋溢生命的温馨:也只有你,才能让教育充满温情和仁爱,充满信任和希塑!
首先,教师不能使用任何有损学生人格和有伤学生自尊心的语言跟学生说话。
我校学生来自郊区的农村,大部分家境不是很富裕。学生常常因交不起学费、资料费以及其他费用不得不向人借贷而感到愧疚和自卑。为了报答父母,通过上学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对自己要求高,也普遍的刻苦。能考上高中,即使是扩招上来的大都属于初中中上程度的学生,在初中,他们分属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好学生、尖子生。这样的学生进入高中。无疑竞争是激烈的。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强中有强。经过一段时间的“赛跑”,彼此间有了距离。其实一两次学习成绩的波动很正常,但学生不这样想,他们觉得自己初中时的光环在一点点脱落,他们不再是老师眼中特别看中的对象,他们失落了。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智力,怀疑自己不如人。作为学校的教师大多也是欣赏学生的时候少,看到学生不是的时候多。“那个学生不行”是教师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一个学生学习好还好说,一旦弱一些,他在教师们的眼里就成了丑小鸭。学生的心理是很脆弱的,追求成功无可厚非,但要把成功看成人生的全部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学生的压力已经够大了,作为教师不能说“这个问题我都讲了三遍了,你还不明白呀”这类的话,这无异于说学生“愚蠢”,这是很伤学生自尊心的。如果你真的讲了三遍,学生还没有明白,那么,你必须自省你的讲解方式是否适当。学生是来求知的,我们的责任是用最适合学生的方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人来看待,当作平等的人,受尊敬的人。而不是把学生当作下级,当作可以随意训斥的无知小儿。以鼓励代替责备,以关怀代替苛责,效果会好一点。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赏识自己。
赏识的实质就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赏识不是万能的,但学生的成长不能没有赏识。一位教育家说:“孩子的成长道路犹如生命的跑道,我们应该为他们喊‘加油’,哪怕孩子千百次的跌倒,我们也要鼓励和坚信他们能再站起来。”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课前激情宣誓,其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自己鼓励自己。如93班的誓词是:树立目标,振作精神,正视现状,咬紧牙关,埋头苦干,我能行,我能行,我一定能行!106班的誓词是:对昨天不言后悔,对今天积极应对,对明天充满豪情,不幻想明天,努力在今天,孜孜以求,高瞻远瞩,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现代心理学表明:当人们处于愉快、松弛、集中的心理状态时,学习会更有效率,记忆就会更牢固,反之,则效率低下,容易遗忘。这也就是人们对自认是愉快的事情采取欢迎态度,对不愉快的事情采取抑制态度。教师作为百花园里的一名园丁,要独具慧眼,不单欣赏典雅华丽的荷花、菊花,也欣赏争奇斗艳的牡丹、玫瑰,不仅欣赏小巧玲珑的茉莉花、太阳花,更欣赏那些不起眼的含羞草、狗尾巴花。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才是自然盛装的美丽所在。
再次,通过课堂教学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启发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师:“为人师表”的纯真性、示范性和教育性,最易激发学生的敬仰、信任、共鸣、向往与效仿,其耳濡目染的特效性是任何教育力量都无可比拟的。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五柳先生传》等陶渊明的作品先后被高中语文课本选录。我们知道陶渊明生于东晋末际,当时,庙堂之内危机四伏。天下多故,杀夺频仍,人生无常。这时的官宦之场,无异于黑色的大染缸。文人士大夫一旦进入,则在劫难逃。人格被扭曲,良心被泯灭,司空见惯。陶渊明既不是一个振臂一呼,万人响应,挽狂澜既倒的英雄,也不是一个愿意把良心卖给官场,把灵魂交给仕途,让个性融入专制的人。他毅然跳出了“官本位”的泥淖,“归去来兮”了。这“归”,回归的不仅仅是田园风光,更是自己的精神家园。无论环境如何险恶,陶渊明能正视、能超越,是因为他始终有颗坦然的心。他认为“死去原知万事空”,死了也就意味着一切都完了,重要的是怎样活,他要加倍享受活着的时候,享受人的尊严,心灵的自由和适意。
人生一世,不如意者常八九,怎样智慧的生存,健康的生活,是值得我们一生去思考、去实践的大课题。我对学生讲,在这方面要特别关注苏东坡。苏东坡的一生几乎是在任任免免的贬谪中度过的。他从32岁被贬杭州算起,平均每三年换一个贬所。往往刚到任还没有几天,新一道改任的圣旨又到了;更有甚者,他正走在负任的路上,新的任命就在后面飞马来报了。须知。从一个贬所到另一个贬所,都是一次生存的考验,都是一次精神的摧残,都是一次承受力的击打。然而,他在悲苦的生活缝隙中能时时寻找生活的乐趣,他在舔着自己流血的伤口愈合时,还靠着一颗不死的心,为他人、为地方、为社会做了不少的善事。他的多数作品给我们带来了灵魂的欢欣和心智的乐趣,教我们以生存的智慧。我结合课文把最恰当的事例融入课堂,用健康向上的心灵去净化育人环境,学生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汲取知识的芬芳,同时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最后,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坚强。
一年一度的高考,给了每个高中生平等竞争的机会,也给了他们准备接受失败的可能。从学生的日记中看出,信心十足者有之,心灰意懒者有之,害怕失败者有之,有的甚至萌发了轻生的念头。我感到对于即将走上人生旅途的学生来说,最需要的是自立自强的品格。于是联系作文我举行了“学会生活”的讲座。我说,人要学会生活,首先应该珍爱自己。因为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这一次又是那样的短暂,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珍惜它,爱戴它。现实中有些人,遇了些挫折便觉得自己是天下最不幸的人,自己轻视自己,有的甚至去堕落。去自虐。这实际是对自己生命的践踏。应该想到,你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要肯定自己,自己对自己要有信心。人生是复杂的,人在顺利时要继续进取,人处逆境时要自强不息。一个人多多少少总会有受挫折的时候,这是人之常情,关键是遇了挫折能站起来,超越消沉。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的是一颗公平的心,是一颗赏识孩子的心。我们不光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我们更要努力地成为学生人生旅途的导师。通过对学生的喜欢、关心、尊重、理解和期待,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理想播撒在学生的心田里,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促使学生心灵受到触动,从内心产生战胜自我,调节情绪的内驱力。因为只有你。才能带给学生阳光般的心态,洋溢生命的温馨:也只有你,才能让教育充满温情和仁爱,充满信任和希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