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士祯神韵诗的陌生化取向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6293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陌生化”角度出发,重新审视王士祯神韵诗的独特意境魅力。神韵诗凭借朦胧的意境构造,成为有清一代有大影响力的诗歌流派,一时称霸文坛。读者在阅读神韵诗的过程中,从自己平时熟视无睹的自然景物中体会到触动心弦的感情,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给读者的复杂的内心感情。
  关键词:王士祯;神韵诗;陌生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01
  一、王士祯神韵诗诗歌意境的陌生化处理
  王士祯神韵诗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诗意朦胧。王士祯通过写作这种朦胧难解的诗歌,增加了读者阅读的时间,延长了读者思索诗歌含义的过程。通过一种跳跃式的联想传达一种具体可感却又不分明的诗歌意境。这正是王士祯神韵诗在诗歌意境方面所做的陌生化处理。
  王士祯早期的《丙申诗序》中明确提出了神韵诗创作的四字纲领,对此钱谦益曾评价为:“其谈艺四言,曰典,曰远,曰谐,曰则。”(《阮亭诗选序》)这四字纲领中,“远”字强调的正是诗歌的意境问题。
  “远”字也是渔洋诗歌思想中透露出新内容的纲领。“画潇湘洞庭,不必整山结水。李龙眠作阳关图,意不在渭城车马,而设钓者于水滨,忘形块坐,哀乐嗒然,此诗旨也。次曰远。”(《丙申诗序》)在这里,王渔洋用三个绘画的例子来说明他所标举的“远”字纲领,字面看起来,是传达一种意在言外的艺术手法,即不直接表达诗歌的主题,而是通过一种间接的,烘托的手段来传达一种意境。
  然而渔洋的“远”字所要表达的含义并不止于此。渔洋所标举的“远”的意境,其实质在于:与现实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不仅仅是一个艺术手法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对生活时刻保持最新鲜的感受和体会。同时有要求对现实生活实现一定的超越。这种新鲜的感受和对现实生活的超越使得王士祯神韵诗中具备了引发读者深思的因素,也即一种陌生化的处理。
  王士祯早年的成名之作《秋柳四章》就是一组典型的用联想与跳跃的思维串联起的,营造了一种似是而非的意境的神韵诗。《秋柳四章》也成为神韵诗真正的发端。
  诗中所引故实非常多,但是其中的逻辑关系却不明确,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但是这些故实却又不是完全毫无关联的,整体阅读之下,能让读者产生强烈明确的共同感受,艺术感染力十足。
  我认为这正是一种陌生化的处理方式。这种空间跳跃式的联想,是由于作者作诗时大抵是一种“偶然欲书”的状态,作者的感情是触物感兴的,要把这一瞬间的感慨传达给读者,作者只好通过不断的书写断点式的感触,用联想将这些故实和意象串联成一整组具体的具有相同感情色彩的意象群,从而构筑起一个朦胧的却又深具艺术感染力的意境。
  王士祯这一组诗歌,写成之时,“属和殆数百家”。虽然对于其含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其整体的艺术感受是被大众认可的。读者可以感受到诗歌似乎在传达一种对前朝故旧的追思,却又拿不出确切的证据来说明这一点。正如钱仲联所说是一种“空中传神”的艺术手法,的确十分独特。这四章诗歌在当时所引起的轰动足以说明问题。
  渔洋做此诗,不从小处着眼,而是从一种沧桑巨变的巨大感慨上把握诗歌基调,因此能够将这些跳跃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基本一致的氛围。这正是渔洋诗歌保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造成的,这种陌生感觉引发了读者阅读思考的兴趣。
  因而,可以说“远”字纲领,在渔洋的创作实践中正是一种陌生化的处理方式。这种保持与现实生活一定的距离,通过联想构筑诗歌的方式是新奇的,引人思索的。
  二、王士祯神韵诗审美理想中的陌生化
  王渔洋论诗,讲究“诗禅一致”,他曾在《香祖笔记》中明确说:“舍筏登岸,禅家以为悟境,诗家以为化境,诗禅一致,等无差别。”这种“诗禅一致”的观念在王渔洋诗论中屡屡出现。在审美理想上,“妙境”是神韵诗追求的至高审美境界。神韵诗“得意忘言,韵味无穷”的理想审美境界,增加了诗歌理解的难度。首先在为诗之法上增加了理解的难度。王渔洋曾经举《林间录》中洞山之语来回答关于为诗之法的问题:“语中有语,名为死句,语中无语,名为活句。”又引用达观语:“才涉唇吻,便落意思,并是死门,故非活路。”但是禅宗毕竟是一种宗教,而做诗永远也离不开形式的问题。渔洋论诗又说道:“此须神会,难以粗迹求之。”所谓“神会”,就是强调一种直觉的什么感受,反对遵循人为法规。描绘诗人直观的心理感受而争取摆脱政治的影响,成为在禅宗影响下的神韵诗的自觉追求。这样写作的诗歌,自然的带有很强的“触物感兴”特点。
  再者,在审美理想上,王渔洋提出了“诗禅一致”,这是颇为惊人的说法。那么王渔洋所谓的“诗禅一致”,是说要用诗歌来阐发佛理吗?统观其创作,其实并非如此。渔洋等神韵诗作者讲究通过体悟山水来超越生活,这与禅宗对外在生活和内在情欲的超越是一致的。其所谓的“诗禅一致”并非深究佛理,仍然只是一项审美活动,其实是更为深层次的“以禅喻诗”。
  这种审美理想体现在王士祯神韵诗中就成为一种朦胧神秘的山水诗,总体体现出“清远”的风格。渔洋的山水诗不是在写山水,而是在写自己的感觉和体悟。如王渔洋创作高峰期在扬州写下的大量山水诗。
  渔洋在诗歌意境方面的创新尝试,增加了读者揣摩渔洋诗歌诗境的难度。拉长了审美时间,达到了延长审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向荣.诗学话语中的陌生化[M].中外文学与文论丛书.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小舒.神韵诗学论稿[M].中国诗学丛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文学理论和文艺批评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人们开始对学生对于一些文学作品的学习产生了激烈的探讨,就目前来看,我国对高等教育的建设不断发展,各个学校逐渐对学校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开始重视,很多学校都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提高学生们的素质上来,为了选择好的文艺作品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培养,我们对文艺批评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  关键词:文艺批评;现状与问题 
会议
介绍了岩石薄片所产生的微弱彩钯荥光图象信号的采集、增强等处理方法,根据各组分的发光颜色的不同,由计算机自动地分析各组分的含量,中心波长等各种参数,为含油判断与预测的研究
摘 要:成书于明代中后期的《封神演义》,通过对禁锢人性的理学纲常伦理的叛逆和对倡导仁政的先秦儒家思想的回归显示出对人的尊重。小说中的神仙也有凡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和凡人的缺点,神仙的行动往往为人事服务,作者对正反两个阵营各含褒贬,各阵营中的死者一律被封为神。这些都表现出作者的人本主义思想倾向。  关键词:封神演义;人本主义;叛逆与回归;神人同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红楼梦十二金钗的结局命运都因后几十回的确实而变得扑朔迷离。其中,林黛玉的死亡方式,红学家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但似乎每一种说法都有其合理之处,又有其漏洞所在,其关键问题在于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中对于林黛玉的结局安排似乎没有做一个统一化的暗示处理。现笔者从《红楼梦》文本出发,提出一种新的见解——即林黛玉是“泪干而死”,最后葬于水中。  关键词:林黛玉;泪枯而死;水葬  作者简介:郁清云(1995-
会议
新时期以来,由于受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呈现出一种“重技巧探索而轻现实内容”的倾向,甚至有意回避对于现实的反映和干预.尤其在经历了以马原、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