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留学生文学课教学应当关注两个维度,即“中道而立”的品度和“方便法门”的变度。“中道而立”指教学中应当持守规范与格调,避免对文本的曲解和幼稚化倾向;“方便法门”则指教学方法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变通。只有调和好这两个维度才称得上是成功的文學课教学。
关键词:留学生 文学课程 品度 变度
作为留学生高等学历教育的必修课①,“中国概况”在留学生本科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而其中中国文学教学又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此外,针对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实际需求,开设具有特色的文学课程也有一定必要性。文学课程的开设既是对于留学生语言教学的有效补充,同时也与我国弘扬传播优秀中华文化,参与世界文化交流与竞争的政策相吻合。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向留学生讲授文学课程,文学课程该讲多深、该如何讲一直是对外汉语教育学界聚讼纷纭的热门话题。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提出“中道而立”和“方便法门”两个维度的教学要求,这两个术语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取出来的,是古代先贤在教学和文化传播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光辉经验,直到今天仍有其现实价值,我们不妨古为今用,借以说明留学生文化教学在两个层面的原则。
一.中道而立——文化课教学的品度
“中道而立”出自《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其背景是孟子弟子公孙丑问于孟子,“道”虽然崇高美好,但学习它如同登天那样难,为什么不让它变得让每个人都能企及呢?②孟子于是说了这样一段话,意谓大的匠人与善射之人不能因为拙劣之人而降低标准,善于教射箭之人,可以做出拉弓欲射的样子,立于“道”的中间,有能力的人便会跟上来。《孟子》书中此段思想可谓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吉光片羽,我们认为用来说明文学课程中必须坚守的品度,即教学规范与格调是十分适合的。
一直以来,“留学生文学课教学内容不要太深”“文学课程不要上成汉学研究课”是对外汉语教学界老生常谈的话题,对于初级水平的来华留学生来说这样做自然无可非议。不过针对中高级层次的留学生,由于本科教学中文化内容在语言过级考试中未作一定的硬性要求,乃至于有些人走向另一种极端,动辄将稍微扩充文化内容、引入新鲜有趣的汉学研究成果指斥为对对外汉语教育的外行。我们不否认留学生教学的特殊性以及因材施教的必要性,然而这些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过于强调“浅化”的文化课教学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教学的幼稚化倾向。中华文化的精华不会因任何人的接受能力而降维,更何况我们知道,留学生的特点是“心智已比较成熟,而且具有相当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1],预科留学生的教育层次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2],本科更应当体现出一定的门槛与梯度,我们不能对文学课教学先天带有畏难情绪以及作过分简单化处理。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主张“中道而立”的规范与格调,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文学课教学中,抵制伪劣、扭曲以及庸俗化的文化倾向,牢牢把控中国文学教学内容的格调,传播真正的优质的中华文化。中国文学在漫长的积淀中形成了浩如烟海的丰富内容,其中不少作品直到今天仍具有人文之美与理性之光,具有极为高远的审美品格和现世价值。然而有些教师放着那些精华部分不提,却津津乐道于其中那些涉及帝王术和厚黑学的作品,以为代表了极高明的中华智慧,认为这些“高深莫测”的处世经验一定能让洋人折服,这就犯了一种跨文化交际中的幼稚病。此外,对于雅正的经典文学作品缺乏一种敬畏之心,为了吸引学生眼球采取曲解、戏说的做法。比如《中国概况》或《中国文化》教材在讲到中国古代散文部分时,常常会选取陶渊明《桃花源记》作为欣赏文本。有的教师在讲授时,为了吸引留学生,硬是把这样一个传统士人寻求理想农耕乐土的故事,讲成阴森恐怖的后现代朋克风,这种“另辟蹊径”的“个性化解读”恐怕是受了网络段子的影响,这对于传播中国文化其实并无益处。如果想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奇幻文学,那古代文学中有各式各样的志怪传奇、小说,现当代文学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优秀作品,为何偏要行不由径,刻意扭曲经典作家经典文本?“中道而立”的原则要求我们作为教师应当守住文化传承的底线。
第二,在文学课教学中敢于涉及具有“高级感”的内容。那种简单地将对外汉语教学等同于幼教的做法,对于当代讯息发达、视野广阔的留学生来说已经无法产生任何吸引力。教师不应当低估当代留学生的思维水平、知识水平。这正如我们在学习外国语言文化时,遇到博学洽闻、语出月胁的老师也会触发我们的求知欲,认为本门课如同大观园一般令人神往。其实人同此心,留学生也不希望自己的老师只是照本宣科。在必要之时教师应当对关捩重大的知识点作进一步的启发和拓展,为学生将来迈入汉学殿堂打开一扇窗,这就是所谓“能者从之”。例如在对中国文学的精华——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应当提点一下诗词的格律问题。我们知道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这是汉语区别于其它语系语言的基本特点之一,而声调语言的语音特点又蕴含在诗词格律之中,格律是中国诗词基本要求,是每个作诗的人都应当遵守的规范。以近体诗为例,诗人们大抵根据“平水韵”安排韵脚,句中字调根据“相间”“相粘”“相对”的平仄规则排布,即便萨都剌、贯云石、纳兰性德、空海、李齐贤、阮攸、高罗佩这些异族、异国人在写作汉诗时都自觉地遵守格律。教诗词欣赏而不提格律,简直如同教游泳不说换气、教书法不说执笔,走马观花,毫无诚意。我国外语专业、对外汉语教育专业的本科学生在外国文学、外语阅读课上,在欣赏欧美诗歌时教师一定会提到“音步”(foot)、“韵律”(rhythm)等概念。相较于英诗,汉诗的格律特征更加明显,也许其中涉及古今音演变的问题时不容易讲(其实也有讲授的办法,见下文),但加以回避并不是高明的做法。
“中道而立”的维度对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就是所谓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更有说云:“不仅要有一桶水,还要有长流水。”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 二.方便法门——文学课教学的变度
“方便法门”原是佛教在中土传教时的说法,指的是用大众喜欢且能够接受的方式弘扬佛法。如果说“中道而立”回答的是“教什么”的问题,那么“方便法门”则回答的是“怎样教”的问题,它在守住中华文化的品度的前提之下,引入一个在教学法中的变度③。尽管我们认为在留学生文学课教學中应当持守教学内容的格调,但针对留学生文化背景不同的特殊情况,不妨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一些灵活多样的变通。这一维度也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中国文学的精华之中选取那些在情感上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发生共情的事项作为教学内容。中国文学精华作品之多,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其中更有一些内容是暂时不适合向学生讲述的。以留学生文化类经典教材——北语社1999年《中国文化》为例,在第二十二、二十三两课《中国古代诗歌》中选编了数篇古代诗歌作品,这些作品常见于我国中小学语文课本,称得上是我国学生“必背”内容。然而对于留学生教学来说,所选内容的适当性方面就不无缺憾了。从内容上来讲,接下来又编入田园诗与边塞诗,如王维《山居秋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对于从小浸淫在中华文化大环境的国人来说,理解这些诗歌中的情感并不难。然而对于漂洋过海的异文化人士,理解这隐逸的情怀与戍边的困苦恐怕就不那么容易。在推荐阅读的篇目里,这样的边塞诗还有王昌龄的《从军行》,我们不否认这是一首好诗,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样的句子出现在留学生教材中是否合适,是否与当下我国对外倡导的爱好和平的形象吻合,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此外,推荐篇目中还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典故较多词作,其中的豪放情怀是建立在对于历史典故有一定认知的前提下的,外国学生缺乏这部分知识,未必能够理解这份厚重的历史感,因此也很难认同中国诗词能唤起他们情感上的认同。出现这些并不十分合适的内容,主要还是教材的编写者拟把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一一展现出来,因此才会按照一般文学史的顺序安排。那么作为讲授者,我们是否要严格按照课本的内容顺序全面铺开呢?我们认为这样的可操作性不强,收到的效果也甚微。正如俞灏敏所说:“我们的目的主要是让留学生通过中国文学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因此在教学上并不需要像对中国学生那样系统地传授有关文学的演变、流派的形成……而是重在介绍中国文学的精神品格和人文传统。”[3]在讲授中应当首先选取更容易触动学生的文学作品,比如我们在“中国文化”的诗词部分教学中选取了这样几首诗歌作品进行讲解:
例1:《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例2:《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例3:《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例1表达游子的思乡之切,这对于远离故土的来华留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共鸣。而此诗又用一种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写出重回故乡的激动复杂心情,这是古诗词中高明的手法,相较于课本所选的有些平淡无奇的作品更富有诗意,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路。例2是一首爱情诗,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而此诗则把爱之深沉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作品就更容易触动学生们年轻的心灵。例3亦表现一种漂泊之感和思念之情,而结尾两句的反衬亦是一种高明的写作手法。另外选择此诗更在于本校正位于重庆,学生对巴山夜雨有着切身的深刻的体验。
第二,应当遵循教育规律,循序渐进,由点及面,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所谓循序渐进指的是先从学生比较易于接受的内容讲起,由浅入深。比如在讲北语社第2版《中国概况》在第十二章讲到中国古代散文时,一上来就给学生欣赏庄子和唐宋八大家的散文(这也是按照教材建议的顺序),学生无法理解庄子散文中瑰丽的玄思、八大家醇厚的韵味,容易产生一种畏难情绪。其实不妨借鉴掌故家郑逸梅的“外打进”式学习法,即所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先从饶有趣味的稗史小说和时代气息很浓厚的散文入手,然后读清文及晚明小品,更上溯元曲、宋词、唐诗、汉文章……”[4]经实践证明,选择时代更近的古代散文,学生更容易产生兴趣和共鸣。所谓由点及面指的是先从具体事象的个体体验入手,然后再学习必要的理论,比如陈莹曾就留学生两次京剧教学活动的失败与成功经验的对比分析,得出应当关注学生不同需求,在刚开始时避免涉及过多理论以及避免“一勺烩”[5]。而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循序渐进、由点及面的保证,我们再以“中国文化”中的诗词部分教学为例,北语社《中国文化》教材为了说明唐诗的“形式美”和“音乐美”,编选了孟浩然《春晓》。在说明这一特点时,只能含糊地讲“句式整齐,音调优美,很便于朗读”,试问唐诗中哪首五绝不符合这一特点呢?而关键的中国传统诗词中的格律美,由于这首诗存在入声字(觉、落),反而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文本,这一案例并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汉语诗词的音律之美。在最初向学生展示诗词格律时,自然不能提及平水韵的问题,而我们选取的三首作品即便用普通话朗读也符合诗词的格律要求(除了《夜雨寄北》的“烛”涉及入声字问题),是完全可以用来解释汉语格律诗的平仄韵律之美的。教师在吟诵时,学生们先从感性上感受其形式之美,然后我们再对规律加以总结,捎带一提用韵、平仄问题,这样或许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汉语诗词音律的理念。
以上两个维度对教师自身都有着较高的要求,第一个维度要求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位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鉴赏力和研究能力的学者,第二个维度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以及演说能力。正如李海燕、廖崇阳所说:“知识传授上的浅显易懂,并不是肤浅,而是深入浅出,明白晓畅。”“教学上的浅显通俗,是建立在教育者深厚的知识水平之上的,它对教育者的要求并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因为只有对所授专业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才能做到讲授时的深入浅出,游刃有余。”[6]我们主张无论具体问题如何展开,都应当兼顾两个维度,即“中道而立”的品度与“方便法门”的变度,只有调和好这两个维度的文学课教学才称得上是成功的文学课教学。
参考文献
[1]刘谦功.汉语国际教育导论[M].北京: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2012:199.
[2]杜修平.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预科教育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5:114.
[3]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对外汉语论丛 第3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294.
[4]郑逸梅. 艺海一勺续编[M].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6:402.
[5]陈莹.对外汉语教师培养与培训丛书对外汉语文化与文化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78.
[6]李海燕,廖崇阳.中华文化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83.
注 释
①2017年6月2日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的第42号令《学校招收和培养留学生管理办法》。
②《孟子·尽心上》:“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
③“变度”本指在已达平衡的系统中,能不改变系统内所含有的相数而可以独自变动的强度变量(一般可为温度、压力及各相的组成)数目,这里借用这个概念表示一种可变的自由度。
[基金项目]教育部国际中文教育重点项目“海上丝绸之路支点国家汉语教育与中国形象认知研究”。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文化学院)
关键词:留学生 文学课程 品度 变度
作为留学生高等学历教育的必修课①,“中国概况”在留学生本科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而其中中国文学教学又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此外,针对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实际需求,开设具有特色的文学课程也有一定必要性。文学课程的开设既是对于留学生语言教学的有效补充,同时也与我国弘扬传播优秀中华文化,参与世界文化交流与竞争的政策相吻合。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向留学生讲授文学课程,文学课程该讲多深、该如何讲一直是对外汉语教育学界聚讼纷纭的热门话题。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提出“中道而立”和“方便法门”两个维度的教学要求,这两个术语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取出来的,是古代先贤在教学和文化传播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光辉经验,直到今天仍有其现实价值,我们不妨古为今用,借以说明留学生文化教学在两个层面的原则。
一.中道而立——文化课教学的品度
“中道而立”出自《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其背景是孟子弟子公孙丑问于孟子,“道”虽然崇高美好,但学习它如同登天那样难,为什么不让它变得让每个人都能企及呢?②孟子于是说了这样一段话,意谓大的匠人与善射之人不能因为拙劣之人而降低标准,善于教射箭之人,可以做出拉弓欲射的样子,立于“道”的中间,有能力的人便会跟上来。《孟子》书中此段思想可谓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吉光片羽,我们认为用来说明文学课程中必须坚守的品度,即教学规范与格调是十分适合的。
一直以来,“留学生文学课教学内容不要太深”“文学课程不要上成汉学研究课”是对外汉语教学界老生常谈的话题,对于初级水平的来华留学生来说这样做自然无可非议。不过针对中高级层次的留学生,由于本科教学中文化内容在语言过级考试中未作一定的硬性要求,乃至于有些人走向另一种极端,动辄将稍微扩充文化内容、引入新鲜有趣的汉学研究成果指斥为对对外汉语教育的外行。我们不否认留学生教学的特殊性以及因材施教的必要性,然而这些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过于强调“浅化”的文化课教学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教学的幼稚化倾向。中华文化的精华不会因任何人的接受能力而降维,更何况我们知道,留学生的特点是“心智已比较成熟,而且具有相当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1],预科留学生的教育层次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2],本科更应当体现出一定的门槛与梯度,我们不能对文学课教学先天带有畏难情绪以及作过分简单化处理。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主张“中道而立”的规范与格调,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文学课教学中,抵制伪劣、扭曲以及庸俗化的文化倾向,牢牢把控中国文学教学内容的格调,传播真正的优质的中华文化。中国文学在漫长的积淀中形成了浩如烟海的丰富内容,其中不少作品直到今天仍具有人文之美与理性之光,具有极为高远的审美品格和现世价值。然而有些教师放着那些精华部分不提,却津津乐道于其中那些涉及帝王术和厚黑学的作品,以为代表了极高明的中华智慧,认为这些“高深莫测”的处世经验一定能让洋人折服,这就犯了一种跨文化交际中的幼稚病。此外,对于雅正的经典文学作品缺乏一种敬畏之心,为了吸引学生眼球采取曲解、戏说的做法。比如《中国概况》或《中国文化》教材在讲到中国古代散文部分时,常常会选取陶渊明《桃花源记》作为欣赏文本。有的教师在讲授时,为了吸引留学生,硬是把这样一个传统士人寻求理想农耕乐土的故事,讲成阴森恐怖的后现代朋克风,这种“另辟蹊径”的“个性化解读”恐怕是受了网络段子的影响,这对于传播中国文化其实并无益处。如果想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奇幻文学,那古代文学中有各式各样的志怪传奇、小说,现当代文学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优秀作品,为何偏要行不由径,刻意扭曲经典作家经典文本?“中道而立”的原则要求我们作为教师应当守住文化传承的底线。
第二,在文学课教学中敢于涉及具有“高级感”的内容。那种简单地将对外汉语教学等同于幼教的做法,对于当代讯息发达、视野广阔的留学生来说已经无法产生任何吸引力。教师不应当低估当代留学生的思维水平、知识水平。这正如我们在学习外国语言文化时,遇到博学洽闻、语出月胁的老师也会触发我们的求知欲,认为本门课如同大观园一般令人神往。其实人同此心,留学生也不希望自己的老师只是照本宣科。在必要之时教师应当对关捩重大的知识点作进一步的启发和拓展,为学生将来迈入汉学殿堂打开一扇窗,这就是所谓“能者从之”。例如在对中国文学的精华——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应当提点一下诗词的格律问题。我们知道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这是汉语区别于其它语系语言的基本特点之一,而声调语言的语音特点又蕴含在诗词格律之中,格律是中国诗词基本要求,是每个作诗的人都应当遵守的规范。以近体诗为例,诗人们大抵根据“平水韵”安排韵脚,句中字调根据“相间”“相粘”“相对”的平仄规则排布,即便萨都剌、贯云石、纳兰性德、空海、李齐贤、阮攸、高罗佩这些异族、异国人在写作汉诗时都自觉地遵守格律。教诗词欣赏而不提格律,简直如同教游泳不说换气、教书法不说执笔,走马观花,毫无诚意。我国外语专业、对外汉语教育专业的本科学生在外国文学、外语阅读课上,在欣赏欧美诗歌时教师一定会提到“音步”(foot)、“韵律”(rhythm)等概念。相较于英诗,汉诗的格律特征更加明显,也许其中涉及古今音演变的问题时不容易讲(其实也有讲授的办法,见下文),但加以回避并不是高明的做法。
“中道而立”的维度对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就是所谓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更有说云:“不仅要有一桶水,还要有长流水。”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 二.方便法门——文学课教学的变度
“方便法门”原是佛教在中土传教时的说法,指的是用大众喜欢且能够接受的方式弘扬佛法。如果说“中道而立”回答的是“教什么”的问题,那么“方便法门”则回答的是“怎样教”的问题,它在守住中华文化的品度的前提之下,引入一个在教学法中的变度③。尽管我们认为在留学生文学课教學中应当持守教学内容的格调,但针对留学生文化背景不同的特殊情况,不妨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一些灵活多样的变通。这一维度也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中国文学的精华之中选取那些在情感上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发生共情的事项作为教学内容。中国文学精华作品之多,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其中更有一些内容是暂时不适合向学生讲述的。以留学生文化类经典教材——北语社1999年《中国文化》为例,在第二十二、二十三两课《中国古代诗歌》中选编了数篇古代诗歌作品,这些作品常见于我国中小学语文课本,称得上是我国学生“必背”内容。然而对于留学生教学来说,所选内容的适当性方面就不无缺憾了。从内容上来讲,接下来又编入田园诗与边塞诗,如王维《山居秋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对于从小浸淫在中华文化大环境的国人来说,理解这些诗歌中的情感并不难。然而对于漂洋过海的异文化人士,理解这隐逸的情怀与戍边的困苦恐怕就不那么容易。在推荐阅读的篇目里,这样的边塞诗还有王昌龄的《从军行》,我们不否认这是一首好诗,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样的句子出现在留学生教材中是否合适,是否与当下我国对外倡导的爱好和平的形象吻合,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此外,推荐篇目中还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典故较多词作,其中的豪放情怀是建立在对于历史典故有一定认知的前提下的,外国学生缺乏这部分知识,未必能够理解这份厚重的历史感,因此也很难认同中国诗词能唤起他们情感上的认同。出现这些并不十分合适的内容,主要还是教材的编写者拟把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一一展现出来,因此才会按照一般文学史的顺序安排。那么作为讲授者,我们是否要严格按照课本的内容顺序全面铺开呢?我们认为这样的可操作性不强,收到的效果也甚微。正如俞灏敏所说:“我们的目的主要是让留学生通过中国文学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因此在教学上并不需要像对中国学生那样系统地传授有关文学的演变、流派的形成……而是重在介绍中国文学的精神品格和人文传统。”[3]在讲授中应当首先选取更容易触动学生的文学作品,比如我们在“中国文化”的诗词部分教学中选取了这样几首诗歌作品进行讲解:
例1:《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例2:《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例3:《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例1表达游子的思乡之切,这对于远离故土的来华留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共鸣。而此诗又用一种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写出重回故乡的激动复杂心情,这是古诗词中高明的手法,相较于课本所选的有些平淡无奇的作品更富有诗意,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路。例2是一首爱情诗,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而此诗则把爱之深沉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作品就更容易触动学生们年轻的心灵。例3亦表现一种漂泊之感和思念之情,而结尾两句的反衬亦是一种高明的写作手法。另外选择此诗更在于本校正位于重庆,学生对巴山夜雨有着切身的深刻的体验。
第二,应当遵循教育规律,循序渐进,由点及面,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所谓循序渐进指的是先从学生比较易于接受的内容讲起,由浅入深。比如在讲北语社第2版《中国概况》在第十二章讲到中国古代散文时,一上来就给学生欣赏庄子和唐宋八大家的散文(这也是按照教材建议的顺序),学生无法理解庄子散文中瑰丽的玄思、八大家醇厚的韵味,容易产生一种畏难情绪。其实不妨借鉴掌故家郑逸梅的“外打进”式学习法,即所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先从饶有趣味的稗史小说和时代气息很浓厚的散文入手,然后读清文及晚明小品,更上溯元曲、宋词、唐诗、汉文章……”[4]经实践证明,选择时代更近的古代散文,学生更容易产生兴趣和共鸣。所谓由点及面指的是先从具体事象的个体体验入手,然后再学习必要的理论,比如陈莹曾就留学生两次京剧教学活动的失败与成功经验的对比分析,得出应当关注学生不同需求,在刚开始时避免涉及过多理论以及避免“一勺烩”[5]。而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循序渐进、由点及面的保证,我们再以“中国文化”中的诗词部分教学为例,北语社《中国文化》教材为了说明唐诗的“形式美”和“音乐美”,编选了孟浩然《春晓》。在说明这一特点时,只能含糊地讲“句式整齐,音调优美,很便于朗读”,试问唐诗中哪首五绝不符合这一特点呢?而关键的中国传统诗词中的格律美,由于这首诗存在入声字(觉、落),反而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文本,这一案例并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汉语诗词的音律之美。在最初向学生展示诗词格律时,自然不能提及平水韵的问题,而我们选取的三首作品即便用普通话朗读也符合诗词的格律要求(除了《夜雨寄北》的“烛”涉及入声字问题),是完全可以用来解释汉语格律诗的平仄韵律之美的。教师在吟诵时,学生们先从感性上感受其形式之美,然后我们再对规律加以总结,捎带一提用韵、平仄问题,这样或许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汉语诗词音律的理念。
以上两个维度对教师自身都有着较高的要求,第一个维度要求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位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鉴赏力和研究能力的学者,第二个维度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以及演说能力。正如李海燕、廖崇阳所说:“知识传授上的浅显易懂,并不是肤浅,而是深入浅出,明白晓畅。”“教学上的浅显通俗,是建立在教育者深厚的知识水平之上的,它对教育者的要求并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因为只有对所授专业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才能做到讲授时的深入浅出,游刃有余。”[6]我们主张无论具体问题如何展开,都应当兼顾两个维度,即“中道而立”的品度与“方便法门”的变度,只有调和好这两个维度的文学课教学才称得上是成功的文学课教学。
参考文献
[1]刘谦功.汉语国际教育导论[M].北京: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2012:199.
[2]杜修平.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预科教育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5:114.
[3]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对外汉语论丛 第3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294.
[4]郑逸梅. 艺海一勺续编[M].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6:402.
[5]陈莹.对外汉语教师培养与培训丛书对外汉语文化与文化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78.
[6]李海燕,廖崇阳.中华文化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83.
注 释
①2017年6月2日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的第42号令《学校招收和培养留学生管理办法》。
②《孟子·尽心上》:“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
③“变度”本指在已达平衡的系统中,能不改变系统内所含有的相数而可以独自变动的强度变量(一般可为温度、压力及各相的组成)数目,这里借用这个概念表示一种可变的自由度。
[基金项目]教育部国际中文教育重点项目“海上丝绸之路支点国家汉语教育与中国形象认知研究”。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