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心得体会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ijiaz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文学之母,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它以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自“诗三百”至唐诗宋词,缀满了浓缩中国文学智慧的奇珍异宝。在这里,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人比黄花瘦”的婉约;也能听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激愤呐喊,“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
  徜徉在这部宝典中,如果学生还不会透过字面去体味诗歌的“言外之意”,老师依然把一首首优美、清新的诗肢解成字、词、句的知识点堆积,那我们就不要指望语文课能濡染心灵、陶冶性情了。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在诗歌鉴赏中有一些个人的体会。
  
  一、以读带讲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形象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因为诗歌有特定的节奏和音韵,所以学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体会出诗人或喜或悲的情感,才能自然而然地获得与诗人感情上的共鸣。不读,又焉能体会得出诗人的喜悦、忧愁或凄婉呢?
  因此诗歌仅靠老师讲是不行的。那么我们的语文课为什么不多给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去品味呢?最早的诗歌不就是老百姓在劳动中喊出来的吗?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浅吟、低唱,动情处放声高歌呢?在琅琅读书声中,来体味“天地一沙鸥”的凄凉之意,“悠然见南山”的散淡之心,来揣摩李白、苏轼的豪放,杜甫、辛弃疾的雄浑。
  
   二、借助多媒体。优化诗歌教学过程
  
   诗歌是想象的语言。其特有的含蓄和意境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审美享受,但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意境,与诗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成为诗歌教学的一个难点。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能有效地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歌特定的氛围中。
  比如在讲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可用图片将朗朗明月、密密松林、潺潺流水表现出来,甚至可以用音乐表现水流的声音。又如讲《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用画面展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直观、醒目的画面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总之,运用多媒体,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让诗歌教学激情澎湃。
  
   三、以点带面
  
   诗歌有独有的艺术技巧。比如意象、意境等,对于高中学生,应该系统地掌握这些知识,就可用来自学了。教师不能一首首地教完就算完成任务,更应该“授之以渔”。所以,教师可以用一些专题来集中讲授这些知识,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用秋风、黄花、梧桐、细雨等典型意象来诉说词人凄苦、孤寂、悲愤的内心感受。如果我们抓住这些意象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就可以对这首词做深刻而准确的理解了。
  
   四、以练带学
  
   物质发达的今天,浮躁的人类却不愿去聆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那就让我们以课堂为阵地,让学生真正感受诗歌的美。
  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创作诗歌,而想写好古诗词,必须掌握一定的平仄、押韵、对仗知识,这样就逼得学生自己去学,无疑比老师单纯的灌输效果更好。写出来,再按意境高低,技巧强弱等评奖,优秀作品搞展览,这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并挖掘学生的潜能。而这不正是素质教育下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生动体现吗?
  我们主张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创新创造精神,这应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努力方向。高中阶段进行诗歌鉴赏要把握这个基本思想。
  
  作者单位:河北省怀来县新保安中学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效率可用如下公式表示: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这表明,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之比值越大,教学效率越高;比值越小,教学效率就越低。提高教学效率,就是要提高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的比值。  一、人格是关键  人格即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冯友兰先生曾说:“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人境界。”如果一个教师在邪恶
“省优质课评选会”上,我听了两节语文课受益匪浅。在董老师执教的《七步诗》课堂上,使我看到的是洋溢在师生之间的情,在课堂上用情去打动、去震撼学生。“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没有吸引力的。董老师的课堂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说、去做,视学生如朋友,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教学作风,与她本人朴实无华却又庄重典雅的气质以及贯穿始终的妙语连珠融为一体,使我记忆深刻。  一、创设轻松、愉悦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听着这句歌词,思索中的我拿定主意,就用新型的“学案导学法”,即以学案为载体,教师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法来完成《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的课题教学。我理所当然是“船长”,而学生则是我的“船员”,我要引领他们去考察历史,体验历史,思考历史。可是如何让陌生的船员上你的“船”,并引导他们快乐旅行又学有所成呢?一番准备之后,我理清了教学思路,精心设计了一份“学案”抛
摘 要:在四年的教学生活中我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教材音乐与流行音乐已经不可避免的缠绕到了一起,“流行音乐”走进课堂已挡不住。为此,要让传统与时尚融合,首先是要改变主客体的认知,其次要优化教材内容的选择,最后要加强方式方法的融合。  关键词:传统 教材音乐 时尚 流行音乐 碰撞 融合    一、当前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传统与时尚的碰撞    去年,我在高一年级做过一份调查问卷。结果发现,82%的学
在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错题本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非常重要,起着不可或略的积极作用。然而,在现实学习中,很多学生没有养成做错题本的好习惯。他们错误地认为:一、错题本是把错题重做一遍,没多大意思;二、订正错题本耽误时间;三、每天的作业量太多,没有额外的时间做错题等。其实,这是学生们对英语学科和错题本缺乏正确认知而导致产生的思想认识上的误差。“错题本”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做过的作业
笔者认为,高中政治作为一门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的课程,作为德育主渠道的高中政治学科,其有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关键就是要看是否实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一、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落实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有着必然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否实现,直
一、根据思想政治学科特点指导学习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分别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尝试。教学中应根据各学科的特点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根据学科研究对象指导学法,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对象的性质和规律是不同的。因此,不同学科的学习应联系不同的实际,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哲学研究的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共同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逐步学会探究。”教师只有将枯燥的理论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进而形成化学概念和化学理论,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1.设置问题情景,进行实验探究  在烧杯A中装入20m1蒸馏水,滴入2—3滴
讨论旨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在对问题的共同探讨中,培养学生分析、概况等思维能力和演绎归纳等推理能力以及协作精神。具体地说,就是围绕一个明确的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达成意见的统一或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讨论法是一种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些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辨明是非真伪,以此提高认识和弄清问题的方法。  一、思品课课堂讨论式教学法的开展原则  
摘 要:新课改实施几年来,通用技术课程的开始是其中的亮点之一,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作者认为通用技术课程是培养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优秀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培养更好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通用技术 高中生 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平台    一堂普通的通用技术理论课。结构与设计,常见结构的认识。我将案例分析里面的“鹰眼与导弹跟踪系统”拓展到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