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dow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利用“疑”点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使学生成为“问”的主体,这也是课堂获得“信息源”的主要途径之一。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质疑,培养学生的求疑能力,让学生从被动变为积极主动探究,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呢?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敢问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探究,主动质疑,敢于发问,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改变“唯书”是从、“师命”是从的局面,让学生从不想质疑到主动“敢问”,这不仅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更需要教师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说出自己与他们不一样的观点。对于学生大胆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予积极回应,对于创造性的个性想法,教师应该给予掌声,鼓励他们大胆提出不同想法,支持他们在相同的声音中喊出不同的“音调”。比如,在学习有关“百分数的应用”时,我给出这样的探究素材:如果甲数是8,乙数是6,你能提出怎么样的问题呢?很多学生都从百分数的角度提出了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等等,此时王×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甲数与乙数的和是多少?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同学哄堂大笑,此时我大声表扬了王×同学,而其他同学都很惊讶。随后,我补充道:老师并没有限制问题的难易度。在我的激发下,很多同学以王×提出的问题为基础,提出了“甲数是甲乙两数之和的百分之多少……”可见,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打开了。
  二、通过创设数学情境,让学生乐于质疑
  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不仅源自他们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必要的数学情境也能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让学生乐于质疑。这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的问题情境,将学生置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让学敢于质疑,乐于提问。比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为了让学生对单位“1”加深理解,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线绳对折两次,折好后与同桌进行长短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自然提出了以下问题:“我们折的方法都是相同的,为什么长短不一样呢?”这样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围绕问题进行探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密切联系教学内容,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乐于质疑,这不仅为课堂探究活动做好了铺垫,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引导学生掌握质疑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最佳时期,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思维敏捷,善于表现自我。鉴于此,教师要善于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教给学生质疑方法,让他们主动提出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并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解决的方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不妨从数学素材的观察、比较、联想等角度提出问题。比如,在探究“加法交换律”时,教师给出几组相加的数,并将位置进行调换,但结果相等,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其中蕴含的规律,通过观察比较,学生提出:两个加数的位置变换,结果不变,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不仅想到能用对等式两边的加数进行验证,同时还积极主动地思考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从特殊到一般地进行总结与概括。
  四、通过开放性教学,让学生勇于质疑、学会释疑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积极倡导开放性课堂学习活动,开放课堂学习内容,开放课堂教学过程,从而达到开放学生的数学思维空间,让学生勇于质疑,学会释疑。比如,对于求不规则图形面积时,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辩疑,往往出现“割与补”两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至于哪一种方法更加简便,教师只有实现开发性课堂教学,让学生勇于質疑,自己亲自去动手实践,探究问题解决的途径,才能从中悟出其中的优与劣。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质疑意识,要通过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提问;通过创设情境,诱发学生主动质疑;适时渗透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质疑,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让数学课堂“动”起来,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活”起来。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2.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了解居里夫人的三克镭的故事。  教学难点:了解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知道镭是什么?镭有什么用途?你知道是谁首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求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弄清“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  ②从“我”的发现过程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③课文最后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先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再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自我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悟作者童年时求
期刊
教材简析:  本篇短文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方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全文读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儿歌抓住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比、尾等11个生字,会写“比、长”两个个字,认识一个笔画竖提。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动物尾巴的可爱与神奇,对动物充满喜爱之情。  教學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科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是交际型听说课,含五个动物单词和一个功能型对话。熟悉的动物和真实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语境,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在课堂中要采取多样化的
期刊
教学目标:  1.理解課文,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2.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识,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大自然气象万千,充满生机,也充满了神秘,今天我们就走进大自然,去了解大自然,一起学习第八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自然之道》  师:读题目,想一想“道”是什么意思?进而理解课题的意思。  生:道理,规律。自然之道就是大自
期刊
本文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为例,试图以人物的“选择”为设计主线进行历史教学的尝试。  一、毛泽东在长征之前的“选择”  【问题1】1933年3月第四次反“围剿”结束后,中央苏区发展到全盛,一个愈“剿”愈强的红色根据地顽强地矗立在中华大地。那么,有哪些因素使中央苏区在毛泽东的领导之下,不仅成功粉碎了敌人的四次“围剿”,而且日益发展壮大?  教师:毛泽东在革命斗争过程中,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农村革命根
期刊
一、适合数学课堂的电子书包  电子书包是利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的便携式终端,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功能。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数学课堂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因此在使用电子书包功能时应结合数学本身具有的特性去更好的辅助数学课堂,帮助师生更加高效的完成课堂教学。  二、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模式是指学
期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感受,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2.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远近有关.  3.知道不同声源发出的音色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时观察到的现象知道影响音调高低响度大小的因素  2、通过观察、分析声波的图形,初步学习利用仪器进行探究、观察图形进行分析的方法.  (三
期刊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语言领域中明确指出“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幼儿在活动中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伴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活动,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活动有效地进行,做到活而不失有序。不光是在幼儿园的活动中,在生活中,在日常交际中,幼儿的倾听能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倾听是幼儿最早掌握的语言活动,良好的
期刊
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5以内物品的数量。  2、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品,能进行物与数的对应计数。  3、激发幼儿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其理解、动手操作、口语表达能力。  过程:  一、去小动物家做客  1、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激发幼儿欲望(手机响、接电话)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是谁打来的电话吗?  师:陈老师刚刚接到花猫村长的电话,说它们的动物新村建好了,请我们小(1)班小朋友去它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