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针对初中物理当前存在的知识堆积式的单元复习情况,结合欧姆定律的单元复习阐述了通过终极目标的制定、课前的预评估、营造积极的学习文化、巧妙激发先期知识、设计问题链等步骤解决深度学习的问题。
【关键词】深度学习;预评估;先期的知识;深度加工
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的本质,关注学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需求;面对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中,教师的教学设计除要注重知识性目标外,更需要让学生在技能性目标与体验性目标层面上有更多的收获,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要将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融入自己的学习探究中,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来学习物理,并将其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有主动应用物理解决问题的思想。
在当前的初中物理单元复习中,普遍存在知识堆积式的复习形式。在各单元复习中,教师通常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以一系列的问题来唤起学生对知识点的回忆,这种回忆知识点的复习方式停留在了知识的表层,没有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有些教师会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构建一张体系完备的思维结构图,但这种知识结构图只是知识点的另一种堆砌,当学生碰到实际问题时,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知识使不上劲,无法将知识灵活地应用起来。面对这种情形,单元复习中教师就需要考虑探究性的实验在复习课中的重要作用,要为学生搭建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铺设实际的情景,提出思维策略,给予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去分析实际问题。要有效地进行单元复习并引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中,教师的教学就应以实验为抓手,着眼于学生的能力,提供一定的学习环境,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间、生生间、生与器材间交流互动的复习课堂,一步一步引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中。基于对初中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的培养,笔者以苏科版九年级上册“欧姆定律”的单元复习为例,浅谈如何在单元复习教学中引领深度学习。
一、确定单元复习的终极学习目标
教师的教学设计始终应以物理课程标准为准则。对于“欧姆定律”这个单元,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并理解欧姆定律,既是本章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由此,我们确定的单元复习的终极学习目标就是会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能力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在确定单元复习的终极学习目标后,教师还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设计的复习内容和技能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要做好适度的铺垫,引领学生步入深度学习,要将本单元目标与整个单元教学设计紧紧相扣,要设计合适的实验活动帮助学生搭建起单元知识间的网络联结。
基于上述的种种考虑,若以对电流与电阻之间关系的再探究实验为基础,可以起到以下作用:通过实验操作既可以复习巩固前章的电学基本知识,对探究性目标及体验性目标起到动作与思维上的再回忆作用,又能在实验中设置出新生的问题,为学生深度学习设好台阶,达成目标。
二、深度学习前对学生的预评估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单元学习中每位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他们现有的知识达到了什么程度。教师只有对学生预评估,才能在单元复习的教学设计中有目的地将不同类型的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针对不同的个体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学生若能较好地完成这些学习任务,就能为后面的深度学习做好铺垫。
对学生预评估之后,教师就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提供一个生生交流的平台。学生在再度探究活动中学会互相倾听,互相补充,互相帮助,自我反省,自我提升,知识性目标在生生互动中能够得到巩固。此时,教师作为一名观察者、活动的参与者,要做到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根据需要,适当地介入活动,给予指导。
在单元复习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仅以两个学生为一小组,给不同类型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如,由未操作过此实验的学生动手操作,边动手操作边向同伴表达为何要用到所选的元件,这些元件在本实验中起什么作用。另一学生需要认真倾听,若对方在操作或表达中出现问题,需要及时指出并给予纠正。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设计将学生机械式地回忆转化成了实际应用,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还能真正地构建起本章的知识网络,通过同伴互助学习能将薄弱的、不扎实的知识基础打扎实。单元复习中实验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利用先前的知识完成任务,很容易获得成功感,為深度学习提供了较好的学习情绪。
三、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文化
当学生的脑细胞处于生长模式时,他们将会激发积极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对单元复习起着主导作用。在单元复习的课堂中,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对全体学生高度的期许,始终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与同学分享自己想法的机会。这种做法能够让学生有平静的感觉而非被重压的感觉。教师只有赋予学生责任,倾听学生的声音,为学生的学习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共同学习,一起承担严峻的挑战,进入深度学习。
教师可让学生明确实验目标:再次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所提供的器材:电源(三节电池)、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取阻值为5欧、10欧、15欧、20欧、30欧)、滑动变阻器(20欧,2安)、导线若干。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将30欧的电阻接入电路,这就是教师为深度学习设置的第一个门槛。有些小组设定的定值电阻电压较小,无法完成实验探究。当学生提出完成不了实验时,教师需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发表各自的观点,耐心倾听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案,要为学生探讨新生问题营造积极思考、发表观点的学习氛围。
四、巧妙激活先期的物理知识
学生所学知识与他们的成绩之间往往有着紧密关系,如果学生不具备充足的先期知识,将无法融入深度学习中,所以学生的先期知识是深度学习的前提。要让学生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暴露他们的先期知识,教师必须提供一定的实验背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与交流来激活先期知识。这样巧妙的设计让学生有归属感,在遇到问题时他们也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 当学生完成了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再探究实验后,教师可启发学生:通过此实验还能完成哪些测量性实验?用小灯取代定值电阻,实际测量小灯的电阻,实验中摸一摸小灯。这个实验活动就是让学生在回忆定值电阻阻值的测量后进行知识迁移,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自主地找到测小灯电阻与测定值電阻的异同点。对于温度对小灯电阻的影响,学生不再凭借表层记忆,而是在实验中真正地理解了。同时,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五、搭建深度加工的支架
加工是学习者巩固、转换和内化信息,它是通往理解、领悟、深层、实用的道路。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合作来帮助他们从自己的经历和知识中获益,提供最有效的深度学习机会。
如在再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学生要解决30欧电阻接入电路后能将实验完成的问题。教师可设置以下问题链:是什么原因导致实验无法完成?在完成前几次的实验中你是如何操作的?同样的操作完成不了是什么原因?如何才能完成实验操作呢?这些问题链为学生搭建了解决问题的支架,铺好了台阶,使学生得到启发。通过思考,解决问题后,教师可继续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换用最大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可起什么作用?若不换滑动变阻器,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降低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呢?换多大的电源电压,所选择的定值电阻都能确保实验完成?这些问题没有停留在理论上的分析,而是让学生能够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分析后,再动手操作更会提高学生对分析的理解深度。
在学生获得喜悦之际,教师可继续提问:利用现有的器材,所选择的定值电阻最大只能是多大?如果最大电阻一定需要用到,而它又达不到预定的电压值,我们还可作何调整呢?你认为所调整的电压值最大可为多少?这一系列的问题链可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物理实验的探究中,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不唯一,多渠道地解决物理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促使他们深入研究,为后面的电学学习打下了很好的情感基础。
单元复习中的实验设计很重要,它不能是新授课缩版形式,而需要在学生原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提升,让学生有新鲜感,让学生有挑战性,让学生值得回味,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实际的物理情景。这既有利于对先前学习知识的评估,也能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学习的程度,还能加深学生对单元学习内容的理解。
六、正确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
有效的单元复习教学在课堂上给了学生间互相评价的机会,生生间会关注对方语言的表达、小组间的交流、教师的参与及指导,这些活动中产生的评价都是课堂上动态生成的。在学生深度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小测验来评价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复习课中实验活动的设计,给出正确、合理的评价。
基于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单元复习设计与传统知识点的机械回忆相比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回忆了知识,减少了复习的枯燥性,减弱了学习压力感,头脑中主动构建起了知识网络。与此同时,深度学习也在原能力基础上得到了挖掘,让学生的思维在深度与广度上有了提升,使学生真正学会了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习目标,应该说用实验来开发单元复习课提高了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美)Eric Jensen LeAnn Nickelsen.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M].温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吴太晖.浅谈学习性评价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教与学,2018(07):6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深度学习;预评估;先期的知识;深度加工
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的本质,关注学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需求;面对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中,教师的教学设计除要注重知识性目标外,更需要让学生在技能性目标与体验性目标层面上有更多的收获,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要将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融入自己的学习探究中,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来学习物理,并将其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有主动应用物理解决问题的思想。
在当前的初中物理单元复习中,普遍存在知识堆积式的复习形式。在各单元复习中,教师通常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以一系列的问题来唤起学生对知识点的回忆,这种回忆知识点的复习方式停留在了知识的表层,没有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有些教师会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构建一张体系完备的思维结构图,但这种知识结构图只是知识点的另一种堆砌,当学生碰到实际问题时,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知识使不上劲,无法将知识灵活地应用起来。面对这种情形,单元复习中教师就需要考虑探究性的实验在复习课中的重要作用,要为学生搭建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铺设实际的情景,提出思维策略,给予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去分析实际问题。要有效地进行单元复习并引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中,教师的教学就应以实验为抓手,着眼于学生的能力,提供一定的学习环境,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间、生生间、生与器材间交流互动的复习课堂,一步一步引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中。基于对初中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的培养,笔者以苏科版九年级上册“欧姆定律”的单元复习为例,浅谈如何在单元复习教学中引领深度学习。
一、确定单元复习的终极学习目标
教师的教学设计始终应以物理课程标准为准则。对于“欧姆定律”这个单元,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并理解欧姆定律,既是本章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由此,我们确定的单元复习的终极学习目标就是会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能力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在确定单元复习的终极学习目标后,教师还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设计的复习内容和技能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要做好适度的铺垫,引领学生步入深度学习,要将本单元目标与整个单元教学设计紧紧相扣,要设计合适的实验活动帮助学生搭建起单元知识间的网络联结。
基于上述的种种考虑,若以对电流与电阻之间关系的再探究实验为基础,可以起到以下作用:通过实验操作既可以复习巩固前章的电学基本知识,对探究性目标及体验性目标起到动作与思维上的再回忆作用,又能在实验中设置出新生的问题,为学生深度学习设好台阶,达成目标。
二、深度学习前对学生的预评估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单元学习中每位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他们现有的知识达到了什么程度。教师只有对学生预评估,才能在单元复习的教学设计中有目的地将不同类型的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针对不同的个体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学生若能较好地完成这些学习任务,就能为后面的深度学习做好铺垫。
对学生预评估之后,教师就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提供一个生生交流的平台。学生在再度探究活动中学会互相倾听,互相补充,互相帮助,自我反省,自我提升,知识性目标在生生互动中能够得到巩固。此时,教师作为一名观察者、活动的参与者,要做到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根据需要,适当地介入活动,给予指导。
在单元复习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仅以两个学生为一小组,给不同类型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如,由未操作过此实验的学生动手操作,边动手操作边向同伴表达为何要用到所选的元件,这些元件在本实验中起什么作用。另一学生需要认真倾听,若对方在操作或表达中出现问题,需要及时指出并给予纠正。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设计将学生机械式地回忆转化成了实际应用,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还能真正地构建起本章的知识网络,通过同伴互助学习能将薄弱的、不扎实的知识基础打扎实。单元复习中实验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利用先前的知识完成任务,很容易获得成功感,為深度学习提供了较好的学习情绪。
三、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文化
当学生的脑细胞处于生长模式时,他们将会激发积极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对单元复习起着主导作用。在单元复习的课堂中,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对全体学生高度的期许,始终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与同学分享自己想法的机会。这种做法能够让学生有平静的感觉而非被重压的感觉。教师只有赋予学生责任,倾听学生的声音,为学生的学习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共同学习,一起承担严峻的挑战,进入深度学习。
教师可让学生明确实验目标:再次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所提供的器材:电源(三节电池)、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取阻值为5欧、10欧、15欧、20欧、30欧)、滑动变阻器(20欧,2安)、导线若干。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将30欧的电阻接入电路,这就是教师为深度学习设置的第一个门槛。有些小组设定的定值电阻电压较小,无法完成实验探究。当学生提出完成不了实验时,教师需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发表各自的观点,耐心倾听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案,要为学生探讨新生问题营造积极思考、发表观点的学习氛围。
四、巧妙激活先期的物理知识
学生所学知识与他们的成绩之间往往有着紧密关系,如果学生不具备充足的先期知识,将无法融入深度学习中,所以学生的先期知识是深度学习的前提。要让学生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暴露他们的先期知识,教师必须提供一定的实验背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与交流来激活先期知识。这样巧妙的设计让学生有归属感,在遇到问题时他们也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 当学生完成了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再探究实验后,教师可启发学生:通过此实验还能完成哪些测量性实验?用小灯取代定值电阻,实际测量小灯的电阻,实验中摸一摸小灯。这个实验活动就是让学生在回忆定值电阻阻值的测量后进行知识迁移,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自主地找到测小灯电阻与测定值電阻的异同点。对于温度对小灯电阻的影响,学生不再凭借表层记忆,而是在实验中真正地理解了。同时,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五、搭建深度加工的支架
加工是学习者巩固、转换和内化信息,它是通往理解、领悟、深层、实用的道路。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合作来帮助他们从自己的经历和知识中获益,提供最有效的深度学习机会。
如在再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学生要解决30欧电阻接入电路后能将实验完成的问题。教师可设置以下问题链:是什么原因导致实验无法完成?在完成前几次的实验中你是如何操作的?同样的操作完成不了是什么原因?如何才能完成实验操作呢?这些问题链为学生搭建了解决问题的支架,铺好了台阶,使学生得到启发。通过思考,解决问题后,教师可继续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换用最大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可起什么作用?若不换滑动变阻器,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降低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呢?换多大的电源电压,所选择的定值电阻都能确保实验完成?这些问题没有停留在理论上的分析,而是让学生能够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分析后,再动手操作更会提高学生对分析的理解深度。
在学生获得喜悦之际,教师可继续提问:利用现有的器材,所选择的定值电阻最大只能是多大?如果最大电阻一定需要用到,而它又达不到预定的电压值,我们还可作何调整呢?你认为所调整的电压值最大可为多少?这一系列的问题链可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物理实验的探究中,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不唯一,多渠道地解决物理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促使他们深入研究,为后面的电学学习打下了很好的情感基础。
单元复习中的实验设计很重要,它不能是新授课缩版形式,而需要在学生原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提升,让学生有新鲜感,让学生有挑战性,让学生值得回味,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实际的物理情景。这既有利于对先前学习知识的评估,也能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学习的程度,还能加深学生对单元学习内容的理解。
六、正确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
有效的单元复习教学在课堂上给了学生间互相评价的机会,生生间会关注对方语言的表达、小组间的交流、教师的参与及指导,这些活动中产生的评价都是课堂上动态生成的。在学生深度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小测验来评价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复习课中实验活动的设计,给出正确、合理的评价。
基于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单元复习设计与传统知识点的机械回忆相比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回忆了知识,减少了复习的枯燥性,减弱了学习压力感,头脑中主动构建起了知识网络。与此同时,深度学习也在原能力基础上得到了挖掘,让学生的思维在深度与广度上有了提升,使学生真正学会了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习目标,应该说用实验来开发单元复习课提高了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美)Eric Jensen LeAnn Nickelsen.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M].温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吴太晖.浅谈学习性评价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教与学,2018(07):6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