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富士康、戴尔、联想、仁宝、纬创、德州仪器……大项目纷纷落户;大众、丰田、现代、沃尔沃、马士基、维布洛……大企业接踵而至;面对全球市场和产业格局正在发生的重大变革,四川的“魅力”何在?面对全球资本投资的这片“热土”,四川的明天可期!
引言:“成都造”的世界速度
2010的金秋,成都出口加工区西区富士康13万平方米的厂房里——
10月18日,富士康(成都)公司在生产线安装调试完毕之后进行了出口通关测试,第一批苹果iPad掌上电脑搭乘货机从成都起飞经香港运往美国,成功完成出口通关程序;10月22日,富士康在蓉投资的首个生产性项目正式投产,现代化的生产线上流动着iPad掌上电脑的各个部件。而仅仅在76天前,这片土地尚且一片空白;76天后,同样的地方,8幢生产着全球最领先的新型便携式电脑的电子产品终端生产大楼,已经建成并正式投产。
这样的奇迹,这样的速度,属于富士康,属于成都,更属于大开放的四川。
lT巨头的西进之路
从当初无意“驻足”西部,到后来“情定”成都,四川与富士康结缘已久。其间虽然经过了特大地震和金融危机的考验,但富士康对四川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决心和信心,却从未改变。
富士康考察得很苦,四川争取得也很苦。在这一过程中,四川省委、省政府倾尽全力,成都市委、市政府付诸全情。如此全力以赴,不仅仅在于,富士康项目是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更在于富士康的落户,对于促进四川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对此,四川有着前瞻而清醒的认识: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全球市场和产业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电子信息行业巨头密集西进的趋势逐渐清晰,这样一个难得的宝贵机会,也许10年或20年之后,都很难再出现。
错失一次机会,就可能会落后数年,甚至一个时代。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省委、省政府提出对于此轮产业转移的项目,四川必须全力以赴、志在必得。
省委书记刘奇葆、省长蒋巨峰亲力亲为亲自挂帅,领衔具体项目。省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电子信息产业重大项目招商引资问题,明确省政府统筹协调,成都市具体负责和直接操作。
2010年5月24日,率团在台湾举行“天府四川宝岛行”活动的省委书记刘奇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春城,专程在台北会见了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和仁宝电脑集团董事长许胜雄。来自四川、成都的诚意,促使双方进一步敲定了具体合作事宜。
“谈判”是一场艰苦的“拉锯战”,而接下来的项目促建,又是一场艰辛的“百米冲剌”从规划设计到厂房建设,从人才招募到动能保障,从通关报税到物流运输……每周,省市有关方面都会与富士康召开协调会,充分沟通、密切配合,工作进度精确到天甚至小时。一张张按周、按天量化任务的施工进度表,生动记录了富士康成都项目建设的“世界速度”。
不眠不休、不舍昼夜,经过76天的艰辛奋战,位于成都出口加工区内的富士康成都产业基地,100多万平方米的厂房终于拔地而起。
这一天,一向低调的富士康集团投资长庄宏仁站在现代、气派的银灰色厂房前告诉大家:“富士康成都项目创造了富士康全球建厂史上的一个新的纪录,也创造了同类企业、同类产品的世界速度,我们对四川省和成都市的办事效率和投资环境非常满意。”
世界船王的不二之选
坐在天府软件园D3的办公室里,马士基信息处理(成都)有限公司总监Chris透过窗户望出去:楼下街道一年前只有几个建筑工人,如今已变成了4000多人来来往往的繁华街道,其中约2000名是马士基集团在成都工作的员工。
马士基,一个也许让你觉得陌生的名字,但看看它的简介,就可明白它在欧洲、在世界的份量——A.P·穆勒-马士基集团,总部设在丹麦哥本哈根,是一家集肮运、石油勘探开采、物流、相关制造业为一体的跨国公司,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机构,全球员工逾11.5万人,作为世界头号船运巨头,马士基集团的船队规模超过550多艘船和170万个集装箱。“每15分钟,就有一艘马士基的船只在世界港口停靠”——这句话可以看做是马士基的宣传语。
一年前的西博会上,马士基集团与成都市政府签订协议,宣布将马士基信息处理(成都)有限公司和丹马士客户服务中心设在成都高新区。而当时,从西安到武汉,从重庆到成都,城市之间对“世界船王”争夺激烈。
“你们肯定要问,Why成都?Why四川?”Chris总监说,首先是人力资源。上任后,Chris总监几乎每周都在欢迎新员工,马士基信息处理(成都)有限公司的员工从2009年10月底第一位成都本地员工加入,到2010年底已经达到近2000名,绝大部分是四川本土招聘的。与员工的接触中,他感受到了四川人才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
其次,在中国西部,四川成都的交通十分顺畅,无论是日益增多的国际航班,还是刚刚开通的地铁,给他们的落户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地铁开通后,家住城中心的员工,每天上班的时间从之前的1个半小时,缩短到45分钟。
在开业典礼上,安仕年先生对成都的商务竞争力、政府高效、人才优势以及巨大的发展潜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很庆幸我选择了成都”成为了他的贺词结语。“很庆幸四川选择了马士基”——这应该也是一句广泛认同的话。马士基入驻成都,不仅缩短了“四川造”出海的距离,与此同时,还将给四川带来物流建设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四川打造西部交通枢纽及建设西部物流中心也将因此获得重量级砝码。
解读(代尾声):未来的舞台更值得期待
富士康落户四川的“马太效应”继续发酵。
2010年9月14日,戴尔(成都)旗舰基地项目落定成都,在川打造戴尔服务全球新“旗舰”;
9月24日,仅在10天之后,戴尔的重要合作伙伴、全球最大电脑代工企业——仁宝集团落户成都,在双流规划建设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并在武侯区设立总部项目。
10月15日,德州仪器将其在国内的首个生产制造厂放在高新区,为成都集成电路“第四极”再添核“芯”;
10月2g日,集生产、研发、销售运营“三位一体”的联想(西部)产业基地落户;
11月16日,四川一纬创制造基地及总部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纬创集团将在成都设立生产基地和总部项目……
随着这份名单的延续,一个完整、庞大、清晰的产业体系正在四川形成,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水平,在未来都将产生全球性影响。
寻迹“IT西进四川”,“内容”似乎比“速度”更引人关注:每一个入川来蓉的阵容,都不是以单一的产能转移为核心,而是将成都纳入其生产、研发、销售的全球产业链之中,进行产业链高端整合。
寻迹“lT西进四川”,在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进程中,四川直面机遇的“底气”,已不仅仅来源于“低成本”竞争力,而是通过已具规模的完整产业链聚集,直指产业链价值高端,完成一次突破临界点之后的电子信息产业“四川崛起”。
寻迹“IT西进四川”,大企业、大项目的排队入川,给我们带来大开放的启示——市场化运作及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引资“服务链”,区位、环境、产业、市场、人才、科技等等产生的叠加优势。
寻迹“IT西进四川”,思想的解放、枢纽的确立、产业的交汇,未来的舞台更值得期待!
声音
他们心中的四川
“与成都从牵手到落户,是一个经过缜密决议后的战略选择。我们非常看重成都的人才优势,由于涉及制造生产,我们对戍都物流也进行了综合评估,虽然地处西部内陆,但成都的铁路、空运等交通物流枢组,完全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戴尔公司副董事长杰夫·克拉克
“我感觉四川就像一辆加满了油的越野车,蓄势待发,动力十足。地震的洗礼,让四川人民缔造了抗震救灾的奇迹,变得更坚强,更团结。现在,四川正在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奇迹!”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张松声
在成都设立的单证处理中心以及物流处理分公司是马士基参与中国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个项目,之前公司不仅在中国、甚至在全球进行了认真细致地选址,“经过考察目标城市,成都是最终的勝出者!”
——马士基集团首席执行官安仕年
“我们将在成都复制的‘新阿里巴巴:不仅阿里巴巴B2B要来,淘宝要来,支付宝要来,阿里投资也要来。我们在西部是综合性的发展,我们希望到成都来,建立西部基地。”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
“中国西部地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成都更是一个璀璨的明珠,在整个西部和全国都有巨大的影响力。目前,到四川投资的英国公司超过50家,而且发展得都很不错。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就是成功的典型。”
——英中贸易协会总裁傅仲森
引言:“成都造”的世界速度
2010的金秋,成都出口加工区西区富士康13万平方米的厂房里——
10月18日,富士康(成都)公司在生产线安装调试完毕之后进行了出口通关测试,第一批苹果iPad掌上电脑搭乘货机从成都起飞经香港运往美国,成功完成出口通关程序;10月22日,富士康在蓉投资的首个生产性项目正式投产,现代化的生产线上流动着iPad掌上电脑的各个部件。而仅仅在76天前,这片土地尚且一片空白;76天后,同样的地方,8幢生产着全球最领先的新型便携式电脑的电子产品终端生产大楼,已经建成并正式投产。
这样的奇迹,这样的速度,属于富士康,属于成都,更属于大开放的四川。
lT巨头的西进之路
从当初无意“驻足”西部,到后来“情定”成都,四川与富士康结缘已久。其间虽然经过了特大地震和金融危机的考验,但富士康对四川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决心和信心,却从未改变。
富士康考察得很苦,四川争取得也很苦。在这一过程中,四川省委、省政府倾尽全力,成都市委、市政府付诸全情。如此全力以赴,不仅仅在于,富士康项目是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更在于富士康的落户,对于促进四川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对此,四川有着前瞻而清醒的认识: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全球市场和产业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电子信息行业巨头密集西进的趋势逐渐清晰,这样一个难得的宝贵机会,也许10年或20年之后,都很难再出现。
错失一次机会,就可能会落后数年,甚至一个时代。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省委、省政府提出对于此轮产业转移的项目,四川必须全力以赴、志在必得。
省委书记刘奇葆、省长蒋巨峰亲力亲为亲自挂帅,领衔具体项目。省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电子信息产业重大项目招商引资问题,明确省政府统筹协调,成都市具体负责和直接操作。
2010年5月24日,率团在台湾举行“天府四川宝岛行”活动的省委书记刘奇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春城,专程在台北会见了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和仁宝电脑集团董事长许胜雄。来自四川、成都的诚意,促使双方进一步敲定了具体合作事宜。
“谈判”是一场艰苦的“拉锯战”,而接下来的项目促建,又是一场艰辛的“百米冲剌”从规划设计到厂房建设,从人才招募到动能保障,从通关报税到物流运输……每周,省市有关方面都会与富士康召开协调会,充分沟通、密切配合,工作进度精确到天甚至小时。一张张按周、按天量化任务的施工进度表,生动记录了富士康成都项目建设的“世界速度”。
不眠不休、不舍昼夜,经过76天的艰辛奋战,位于成都出口加工区内的富士康成都产业基地,100多万平方米的厂房终于拔地而起。
这一天,一向低调的富士康集团投资长庄宏仁站在现代、气派的银灰色厂房前告诉大家:“富士康成都项目创造了富士康全球建厂史上的一个新的纪录,也创造了同类企业、同类产品的世界速度,我们对四川省和成都市的办事效率和投资环境非常满意。”
世界船王的不二之选
坐在天府软件园D3的办公室里,马士基信息处理(成都)有限公司总监Chris透过窗户望出去:楼下街道一年前只有几个建筑工人,如今已变成了4000多人来来往往的繁华街道,其中约2000名是马士基集团在成都工作的员工。
马士基,一个也许让你觉得陌生的名字,但看看它的简介,就可明白它在欧洲、在世界的份量——A.P·穆勒-马士基集团,总部设在丹麦哥本哈根,是一家集肮运、石油勘探开采、物流、相关制造业为一体的跨国公司,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机构,全球员工逾11.5万人,作为世界头号船运巨头,马士基集团的船队规模超过550多艘船和170万个集装箱。“每15分钟,就有一艘马士基的船只在世界港口停靠”——这句话可以看做是马士基的宣传语。
一年前的西博会上,马士基集团与成都市政府签订协议,宣布将马士基信息处理(成都)有限公司和丹马士客户服务中心设在成都高新区。而当时,从西安到武汉,从重庆到成都,城市之间对“世界船王”争夺激烈。
“你们肯定要问,Why成都?Why四川?”Chris总监说,首先是人力资源。上任后,Chris总监几乎每周都在欢迎新员工,马士基信息处理(成都)有限公司的员工从2009年10月底第一位成都本地员工加入,到2010年底已经达到近2000名,绝大部分是四川本土招聘的。与员工的接触中,他感受到了四川人才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
其次,在中国西部,四川成都的交通十分顺畅,无论是日益增多的国际航班,还是刚刚开通的地铁,给他们的落户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地铁开通后,家住城中心的员工,每天上班的时间从之前的1个半小时,缩短到45分钟。
在开业典礼上,安仕年先生对成都的商务竞争力、政府高效、人才优势以及巨大的发展潜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很庆幸我选择了成都”成为了他的贺词结语。“很庆幸四川选择了马士基”——这应该也是一句广泛认同的话。马士基入驻成都,不仅缩短了“四川造”出海的距离,与此同时,还将给四川带来物流建设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四川打造西部交通枢纽及建设西部物流中心也将因此获得重量级砝码。
解读(代尾声):未来的舞台更值得期待
富士康落户四川的“马太效应”继续发酵。
2010年9月14日,戴尔(成都)旗舰基地项目落定成都,在川打造戴尔服务全球新“旗舰”;
9月24日,仅在10天之后,戴尔的重要合作伙伴、全球最大电脑代工企业——仁宝集团落户成都,在双流规划建设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并在武侯区设立总部项目。
10月15日,德州仪器将其在国内的首个生产制造厂放在高新区,为成都集成电路“第四极”再添核“芯”;
10月2g日,集生产、研发、销售运营“三位一体”的联想(西部)产业基地落户;
11月16日,四川一纬创制造基地及总部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纬创集团将在成都设立生产基地和总部项目……
随着这份名单的延续,一个完整、庞大、清晰的产业体系正在四川形成,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水平,在未来都将产生全球性影响。
寻迹“IT西进四川”,“内容”似乎比“速度”更引人关注:每一个入川来蓉的阵容,都不是以单一的产能转移为核心,而是将成都纳入其生产、研发、销售的全球产业链之中,进行产业链高端整合。
寻迹“lT西进四川”,在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进程中,四川直面机遇的“底气”,已不仅仅来源于“低成本”竞争力,而是通过已具规模的完整产业链聚集,直指产业链价值高端,完成一次突破临界点之后的电子信息产业“四川崛起”。
寻迹“IT西进四川”,大企业、大项目的排队入川,给我们带来大开放的启示——市场化运作及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引资“服务链”,区位、环境、产业、市场、人才、科技等等产生的叠加优势。
寻迹“IT西进四川”,思想的解放、枢纽的确立、产业的交汇,未来的舞台更值得期待!
声音
他们心中的四川
“与成都从牵手到落户,是一个经过缜密决议后的战略选择。我们非常看重成都的人才优势,由于涉及制造生产,我们对戍都物流也进行了综合评估,虽然地处西部内陆,但成都的铁路、空运等交通物流枢组,完全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戴尔公司副董事长杰夫·克拉克
“我感觉四川就像一辆加满了油的越野车,蓄势待发,动力十足。地震的洗礼,让四川人民缔造了抗震救灾的奇迹,变得更坚强,更团结。现在,四川正在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奇迹!”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张松声
在成都设立的单证处理中心以及物流处理分公司是马士基参与中国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个项目,之前公司不仅在中国、甚至在全球进行了认真细致地选址,“经过考察目标城市,成都是最终的勝出者!”
——马士基集团首席执行官安仕年
“我们将在成都复制的‘新阿里巴巴:不仅阿里巴巴B2B要来,淘宝要来,支付宝要来,阿里投资也要来。我们在西部是综合性的发展,我们希望到成都来,建立西部基地。”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
“中国西部地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成都更是一个璀璨的明珠,在整个西部和全国都有巨大的影响力。目前,到四川投资的英国公司超过50家,而且发展得都很不错。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就是成功的典型。”
——英中贸易协会总裁傅仲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