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和体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c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部实行中职阶段全面课改至今已有几个年头,一线教师在不断学习新理念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在教育部发出的“阅读与写作要完美结合”的强烈信号的指导下,教师们都在阅读与写作方面进行自己的思考与实践,作者就一些优秀教师提出的“中职语文读写结合法”提出自己的认知。
  关键词: 中职语文 阅读 写作
  随着全国范围内实行中职新课改,将更多着力点放在提高中职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着力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共同构成中职语文必修课程。新课标要求中职学生在三年时间内,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个性化的阅读,通过对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的阅读,学会思考和领悟,能够应用和拓展,并最终落实到发现与创新上。当然,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要通过阅读与鉴赏,提升中职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他们的情操,涵养他们的心灵;同时通过表达与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使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书写出准确、鲜明、生动、个性化的文字。认真研读中职阶段的课标,一线教师会强烈感受到教育部发出的“阅读与写作要完美结合”的强烈信号。
  一线教师虽不能认同“考什么就教什么”教学模式,但是不能忽视课改带来的中职语文试题或者干脆就说语文题型的变化,因为这一转变符合语文学科发展规律的需要和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基于中职学生终身学习而改变的,是能提升中职学生语文素养的,这一转变实现了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和谐统一。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审视自己的课堂,转变教学思维,用新理念武装自己,用新课标指导教学。通过这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我对一些优秀教师提出的“中职语文读写结合法”有了自己的认知,我认为读写结合法是既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又能促使语文学科的发展的有效途径。
  其实,中职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中经常出现。我认为读写结合就是古代先哲们流传下来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和一线教师常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了,就要把其中的美文佳句摘录下来;读了,就要写上哪怕三言两语的感动;读了,就要留下哪怕只言片语的领悟——也就是说读了就要留下读的痕迹。
  那么如何开展读写结合教学呢?通过实践探索,可以牢牢抓住三个关键。
  一、课堂阅读教学
  中职语文教材选取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可谓是古今中外尽收其中,这些文本恰恰是学生阅读的最好的资源。在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秀资源,充分放手让学生去读、去品,感受文本带来的思维冲击和心灵的激荡。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情之所至,笔之所动;感之所切,笔之所涌。
  比如教学《诗两首——<雨巷>和<再别康桥>》时,我这样设计:先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熟悉这两首现代诗歌,之后布置任务,让学生了解两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及现代诗歌的特点,师生互为补充使得学生思维清晰化、明朗化;然后让学生以书面表达的形式写一写现代诗歌给我们带来的区别于古体诗的那种建筑美的形式、音乐美的语言及绘画美的意境,并且让学生尝试用新诗的形式书写一首小诗。最后在拓展延伸部分,我还精心选取了刘半农的《相隔一张纸》和胡适先生的《鸽子》,让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通过自己独特的阅读深层次的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可以说两节课始终贯穿这一条教学放学的主线,那就是读写结合。学生通过“读”走进文本,感受文本,通过“写”展现自己对新体诗的理解和运用新题是特点创作的能力,真正提升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课外阅读量
  中职语文除了必修课程外,还有选修课程,如果把那些必修课中的作品成为“读本”的话,那么选修课程中的作品就可称为“选本”。这些“选本”内容往往是古今中外的典范之作。一线教师要正确处理“读本”与“选本”的关系,充分利用好这些“选本”丰富中职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当然在“互联网 ”的时代我们可以建议学生通过网络阅读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当学生的阅读量越来越大,阅读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他们心中想要表达的就会越来越多。这时我会安排一节课外阅读交流会,让学生把自己课外阅读的感悟写下来、说出来。长此以往,学生的见解会越来越独到,笔锋会越来越犀利,文笔会越来越优美。
  三、课内习作评析
  课改前大多数的作文总是全命题或半命题作文,导致教师们模仿着这种形式进行课内习作教学活动。这种形式严重禁锢学生的写作思路,扼杀学生的创作的能力。课改之后作文则呈现出材料作文和创意作文的态势,所以我在平时的课内习作课上更多要求学生在阅读我提供的材料后,搜集整理并阅读类似的材料加以补充,阅读类似题材的优秀范文为自己指路,以读促写带来的就是学生喷涌而出的才情和一枝枝生花的妙笔。每堂课内写作课我基本上都是前30分钟写,后20分钟评,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学生在反复阅读自己的作文或他人的作文后,总会有许多的感触,或是觉得不足应该改进,或是觉得他人之长可以学为己用,这样就将“读后写”和“写后读”变成学生的一种习惯,坚持下来学生的语文素养怎能不提高呢?
  总之,读写结合的理念为中职阶段的语文教学带来变革的气息,让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与摸索,寻求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阅读教学之路,“思变”方能“成长”,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师创新出属于自己的教学之法。
其他文献
The cyclical tensil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a solution-treated (ST) Ti-33Nb-4Sn alloy with a dual β and αphases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Experimental r
作文是学生个性化的产物,缺乏个性的作文是没有灵魂的作文。  郑板桥说:“领异标新二月花。”意思是文章要“新”要“异”,这样才能吸引人、打动人。一篇文章如果尽是些路人皆知的“老”材料、“死”材料,那么文章就很难有新意,正所谓“文章切忌随人后”。  作文千人一面、不具特色是目前许多学生的通病,究其主要原因是随大流,人云亦云。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呢?  一、要新在细节——指导学生从平凡的人
摘 要: 随着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对教师的审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教师审美能力成为当今素质教育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语文阅读教学审美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在阅读审美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阅读,从阅读中感知文章的创造意境,并使学生掌握发现美、鉴赏美、感悟美的能力,找到文章亮点。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审美构建  现如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和发展,
在中国五千年的漫长文明发展史中,汉字犹如一颗镶嵌在皇冠上的明珠一般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它记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创造了我国博大精深的历史,将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它向人们展现了一个伟大的民族,凝聚了我国人们的古老智慧。我们进行汉字的学习就是要继承这种文化,同时,汉字的学习也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有人说汉字是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之一,究其原因,多是因为汉字的数目庞大,有着复杂的结构
作文教学既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教学效果不佳,大部分学生对写作兴趣不高,写作能力偏低,这是当前中职作文教学的普遍现象.那么,如何教学生妙用
ISO/IEC JTC 1/SC 42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eld its fifth plenary meeting and working group meetings virtually, which were attended by more than 200 experts
期刊
Capturing the essence of a workshop held in Beijing in September 2019, a report titledThe Role of Standardization in Promoting Employment Related to the Silver
期刊
利用AMPT蒙特卡罗产生器中的强子化程序模块ART1.0,得到了强子化过程的演化图形,并基于强子在不同时刻的空间分布图,估算出了不同时刻的反应区域半径.将所得结果与根据HBT关联
A revised intational standar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standards released in April will help the standardization of global services move a big step forward
期刊
摘 要: 本文开篇围绕亲身写作展开论述,之后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写作的精髓、价值而对作家进行解说。作者教学多年,对写作教学进行颇为深入的研究,希望同仁不吝赐正。  关键词: 亲身写作 作家 诗歌 读史札记  一、以身作则创作诗歌形式的笔记  文以载道,写作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它是综合素质的表现,尤其是对于语文来说,是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有怎样的学生就有怎样的教师,如果一个老师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