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论语.公冶长篇》“宰予昼寝”篇许多学者在逻辑上存在疑问,前人在对“昼寝”考证中出现“白天睡觉”、“睡午觉”、“画寝”说、“御寝说”。笔者立足于《论语》本身,借鉴前人成果,考证“宰予昼寝”篇从而得出“昼寝”乃“睡午觉”以及孔子“朽木”、“粪土之墙”言论”是孔子对宰予宰予懒惰、冒犯、好言而行不逮行为不满的总爆发。
【关键词】:《论语》;宰予;昼寝;逻辑
《论语·公冶长篇》第十章: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一、“昼寝”意义考证
古今注者大都将“昼寝”解释为“白天睡觉”,孔子批评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还因宰予改变以前“听其言而信其行”的识人方法,读者阅读此章节,不免被孔子对宰予的严厉所震撼,与平素给温和、慈祥、庄重的形象反差极大。汉代王充《论衡·问孔篇》举此事指孔子“责小过以大恶,安能服人”。研究者们为了使此章的解释更加符合逻辑,对“昼寝”进行新的解释。
(一)“画寝”说
认为繁体的“昼”与“画”形近而讹,“昼”应当作“画”即“画寝”。此说法最早见于唐代韩愈、李翱的《论语笔解》。唐代李匡义作《资暇录》也说:“寝,梁武帝读为‘寝室’之‘寝’‘昼’作胡挂反,且云当是‘画’字,言其画寝室。”清代李联璐《好云楼集》引扬雄《甘棠赋》“非木摩而不雕,墙涂而不画”,谓“暗用《论语》,可证‘画寝’之说”。今人持此说者有曾闵《“宰予昼寝”质疑》(《齐鲁学刊》1992年第3期),杨志玖《“宰予昼寝”说》(《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第5期)。杨志玖《“宰予昼寝”说》把《论语》本章译为:“宰予打算把住的房间布置、装饰一下。孔子说:‘这梁柱已腐朽得不能雕刻了,粪土似的墙壁也粉刷不得,对于宰予么,(即使他这样做了)没有什么可责备呀”。从宰予的角度来说,其师认为这样的“寝”不值得去“画”和不可能“画”好了,宰予硬要去做,那么宰予便是那种蛮干不知是非,只知道和老师对着干的“愚夫”,怎能成为“孔门十二贤”之一,这显然不合逻辑。从孔子的角度来讲,弟子做了这样明显不正确的事,作为师长却听之任之,这也不合孔子平时的教育之道。加之孔子“对于宰予,即使这样做了,也没有什么可责备的了”,那后来又怎会发出“因宰予而改变‘听其言而信其行’变为‘听其言而观其行’”这种将近愤怒的呼唤。
(二)“昼御”说
赵建伟《“宰予昼御”与古代禁忌》认为“‘昼寝’二字不误,‘昼寝’是指白日男女在内寝中同房交合”的“昼御”,事关禁忌,所以孔子“责禁之”。“昼寝”和“昼御”有相通之处,《周书》:“周穆王姜后昼寝而孕。越姬璧(受宠),窃而育之。”《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又有幸姬,常从昼寝,枕之卧,……”虽在文字上可以说的通,但却不合《论语》的风格。如果宰予“昼寝”是所谓“昼御”,则“子曰”云云,等于当众揭发学生隐私,似也不合于孔子的为人。若这样解释合理,那倒不如让读者相信孔子对待学生严厉来的痛快。
笔者认为,“昼寝”中的“昼”指时间,春秋战国之际,“昼”字表时间有二义:一与“夜”相对指白天;一为一天中“四时”之一。如果前者,宰予颠倒黑白地度日,岂非精神失常?如果后者,那么是白天中的哪一个时辰?孔子讲究“辞达”“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加上《论语》的编纂者为孔门弟子,也不至于记他们老师的说话如此含混不清。先秦分一天为四时。《左传》昭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淮南子·天文训》:“禹以为朝、昼、昏、夜。”所以,“昼”指一天“四时”(“朝”、“昼”、“夕(昏)”、“夜”)之“正昼”。《论语·里仁》载:“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称“朝”、“夕”也按照“四时”说,“昼”指正午则不言而喻。《论语》宰予“昼寝”其实是睡午觉,不能笼统说“白天睡觉”。
二、“朽木”、“粪土之墙”言论原因考证
但宰予睡个“午觉”就值得孔子这般严厉的责骂吗?在古代“睡午觉”算不上大过,应该算是一种懒惰、违反纪律的行为。在孔子的心中只有颜回是最好学的,其他的都算不上好学。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因“不好学”被孔子批评的人应该很多,但只有宰予被列出来,说明孔子愤怒之深。笔者试图从《论语》文本出发探究出其真正原因。
(一)经常触犯孔子
宰予虽是孔门十二贤之一,却是不太受孔子待见的学生。宰予除了在《论语公。冶长篇》第十章第一次亮相外,还依次出现在:
《论语·先进篇》第三章:德行:颜渊,闵子蹇,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论语·阳货篇》:宰我问:“三年之丧,斯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虽说孔子在评价宰予时将其与子贡并列为言语科,但是其说话技巧特别是与孔子的对话和子贡根本没法比。从《论语》的记载可以看出宰予经常在言语中或思想上触犯孔子,直接怀疑孔子推崇的“守孝三年”的礼仪制度和“杀身成仁”思想,虽然这种精神值得推崇,在那时这种公然“挑衅”必然会引起孔子的反感。
(二)多言而行不逮
孔子如果简单因学生反对自己的学说而严加斥责未免太过肤浅,孔子的心胸也太过狭窄。孔子对宰予有意见更多在于其“多言而行不待”。司马迁记载:孔子曾于回忆中感慨地说:“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宰予能言而行不逮。”而孔子是十分重视行动: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篇》第二十二)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篇》第二十四)子曰:“君子耻其言过其行。”(《论语·宪问篇》第二十七)“始吾于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篇》第十章)……孔子对宰予多言而行不逮的不满积压在“宰予昼寝”这一事件中得以爆发,从而有了“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的言语并因宰予而改变自己先前“听其言而信其行”为“听其言而观其行”便无可厚非了。
总之,无论是对“昼寝”进行考证,还是从《论语》本身考究,笔者认为“昼寝”就是现在的“睡午觉”,而孔子异常的严厉和宰予懒惰、不遵守纪律、经常冒犯孔子有关,更重要的是宰予“多言而行不逮”行为的极度不满,而种种因素汇在一起碰到“宰予昼寝”这一导火索,最终爆发从而有了“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和“始吾于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的言论。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杜贵晨,杜斌.宰予昼寝新解[J].孔子研究,2001,(1).
[3]曾闵.宰予昼寝质疑[J].齐鲁学刊,1992(3).
[4]杨志玖.宰予昼寝说[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5).
【关键词】:《论语》;宰予;昼寝;逻辑
《论语·公冶长篇》第十章: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一、“昼寝”意义考证
古今注者大都将“昼寝”解释为“白天睡觉”,孔子批评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还因宰予改变以前“听其言而信其行”的识人方法,读者阅读此章节,不免被孔子对宰予的严厉所震撼,与平素给温和、慈祥、庄重的形象反差极大。汉代王充《论衡·问孔篇》举此事指孔子“责小过以大恶,安能服人”。研究者们为了使此章的解释更加符合逻辑,对“昼寝”进行新的解释。
(一)“画寝”说
认为繁体的“昼”与“画”形近而讹,“昼”应当作“画”即“画寝”。此说法最早见于唐代韩愈、李翱的《论语笔解》。唐代李匡义作《资暇录》也说:“寝,梁武帝读为‘寝室’之‘寝’‘昼’作胡挂反,且云当是‘画’字,言其画寝室。”清代李联璐《好云楼集》引扬雄《甘棠赋》“非木摩而不雕,墙涂而不画”,谓“暗用《论语》,可证‘画寝’之说”。今人持此说者有曾闵《“宰予昼寝”质疑》(《齐鲁学刊》1992年第3期),杨志玖《“宰予昼寝”说》(《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第5期)。杨志玖《“宰予昼寝”说》把《论语》本章译为:“宰予打算把住的房间布置、装饰一下。孔子说:‘这梁柱已腐朽得不能雕刻了,粪土似的墙壁也粉刷不得,对于宰予么,(即使他这样做了)没有什么可责备呀”。从宰予的角度来说,其师认为这样的“寝”不值得去“画”和不可能“画”好了,宰予硬要去做,那么宰予便是那种蛮干不知是非,只知道和老师对着干的“愚夫”,怎能成为“孔门十二贤”之一,这显然不合逻辑。从孔子的角度来讲,弟子做了这样明显不正确的事,作为师长却听之任之,这也不合孔子平时的教育之道。加之孔子“对于宰予,即使这样做了,也没有什么可责备的了”,那后来又怎会发出“因宰予而改变‘听其言而信其行’变为‘听其言而观其行’”这种将近愤怒的呼唤。
(二)“昼御”说
赵建伟《“宰予昼御”与古代禁忌》认为“‘昼寝’二字不误,‘昼寝’是指白日男女在内寝中同房交合”的“昼御”,事关禁忌,所以孔子“责禁之”。“昼寝”和“昼御”有相通之处,《周书》:“周穆王姜后昼寝而孕。越姬璧(受宠),窃而育之。”《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又有幸姬,常从昼寝,枕之卧,……”虽在文字上可以说的通,但却不合《论语》的风格。如果宰予“昼寝”是所谓“昼御”,则“子曰”云云,等于当众揭发学生隐私,似也不合于孔子的为人。若这样解释合理,那倒不如让读者相信孔子对待学生严厉来的痛快。
笔者认为,“昼寝”中的“昼”指时间,春秋战国之际,“昼”字表时间有二义:一与“夜”相对指白天;一为一天中“四时”之一。如果前者,宰予颠倒黑白地度日,岂非精神失常?如果后者,那么是白天中的哪一个时辰?孔子讲究“辞达”“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加上《论语》的编纂者为孔门弟子,也不至于记他们老师的说话如此含混不清。先秦分一天为四时。《左传》昭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淮南子·天文训》:“禹以为朝、昼、昏、夜。”所以,“昼”指一天“四时”(“朝”、“昼”、“夕(昏)”、“夜”)之“正昼”。《论语·里仁》载:“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称“朝”、“夕”也按照“四时”说,“昼”指正午则不言而喻。《论语》宰予“昼寝”其实是睡午觉,不能笼统说“白天睡觉”。
二、“朽木”、“粪土之墙”言论原因考证
但宰予睡个“午觉”就值得孔子这般严厉的责骂吗?在古代“睡午觉”算不上大过,应该算是一种懒惰、违反纪律的行为。在孔子的心中只有颜回是最好学的,其他的都算不上好学。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因“不好学”被孔子批评的人应该很多,但只有宰予被列出来,说明孔子愤怒之深。笔者试图从《论语》文本出发探究出其真正原因。
(一)经常触犯孔子
宰予虽是孔门十二贤之一,却是不太受孔子待见的学生。宰予除了在《论语公。冶长篇》第十章第一次亮相外,还依次出现在:
《论语·先进篇》第三章:德行:颜渊,闵子蹇,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论语·阳货篇》:宰我问:“三年之丧,斯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虽说孔子在评价宰予时将其与子贡并列为言语科,但是其说话技巧特别是与孔子的对话和子贡根本没法比。从《论语》的记载可以看出宰予经常在言语中或思想上触犯孔子,直接怀疑孔子推崇的“守孝三年”的礼仪制度和“杀身成仁”思想,虽然这种精神值得推崇,在那时这种公然“挑衅”必然会引起孔子的反感。
(二)多言而行不逮
孔子如果简单因学生反对自己的学说而严加斥责未免太过肤浅,孔子的心胸也太过狭窄。孔子对宰予有意见更多在于其“多言而行不待”。司马迁记载:孔子曾于回忆中感慨地说:“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宰予能言而行不逮。”而孔子是十分重视行动: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篇》第二十二)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篇》第二十四)子曰:“君子耻其言过其行。”(《论语·宪问篇》第二十七)“始吾于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篇》第十章)……孔子对宰予多言而行不逮的不满积压在“宰予昼寝”这一事件中得以爆发,从而有了“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的言语并因宰予而改变自己先前“听其言而信其行”为“听其言而观其行”便无可厚非了。
总之,无论是对“昼寝”进行考证,还是从《论语》本身考究,笔者认为“昼寝”就是现在的“睡午觉”,而孔子异常的严厉和宰予懒惰、不遵守纪律、经常冒犯孔子有关,更重要的是宰予“多言而行不逮”行为的极度不满,而种种因素汇在一起碰到“宰予昼寝”这一导火索,最终爆发从而有了“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和“始吾于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的言论。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杜贵晨,杜斌.宰予昼寝新解[J].孔子研究,2001,(1).
[3]曾闵.宰予昼寝质疑[J].齐鲁学刊,1992(3).
[4]杨志玖.宰予昼寝说[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