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6s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是一个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新知识、新思想正在以千百年来未有的速度积累和传播。社会的开放,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中外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信息的共享与传递将世界的各个角落纳入了同一个体系。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无论在生活、学习还是在思想方面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在价值目标、价值标准、价值取向上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表现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当中,他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评价多样化趋向日益明显。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新特点
  
  1多元性。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在我国的道德领域占居着一元化的绝对主导地位。但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元化的价值观受到巨大冲击并被逐渐解构,社会的价值取向呈多元化的发展倾向。这在当代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笔者依据多年的思政教学经验,把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时装人”——没有确定的价值取向,不断像改换时装一样更换思想、观念和行为的人;(2)“平面人”——即缺乏超越意识和自我意识,没有深度、不承认一切价值的人;(3)“实惠人”——讲求实际,强调实用,凡事只看效果,不择手段,缺乏对终极价值追求的人;(4)“新理性人”——有超越意识又脚踏实地,有远大抱负与求实精神,能够凭自己行动缩小理想与现实差距;(5)“新理想派”——保持灵魂的高洁与精神的自由,对社会、对他人充满责任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自己的方式关注社会。总之,在当代大学生中,绝对权威与绝对一元的价值取向已基本不复存在,价值取向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2不稳定性。在传统与现代、进步与落后两种价值的冲突与互动之下,价值相对主义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又一特征。“回归传统”“全盘西化”“实用理性”这些相互矛盾的价值取向可能在同一大学生的行为中得以体现。与传统严格的道德教条相反,青年人更倾向于人性中“道德不确定性”的存在,对社会的主导价值和信仰抱有更多的“游离”态度。可见,大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的“暴风雨时期”,生理发育极为迅速,情绪鲜明、波动,丰富多彩是大学生情绪与情感的主要特点。但由于大学生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往往飘忽不定,有时正确深刻,有时错误肤浅。青年人特有的任性和理想的困惑交织在一起,极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矛盾,也很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总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仍处于急速地动摇、演变和组合之中。大学生的心理因素也处于极不稳定的变化中。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容易被外在的热点所吸引,从而带来很大的随意性。他们也许昨天还认为社会主义有无比的优越性,今天外出求职遇到挫折,马上就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可见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仍然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3主体性。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张扬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就整体而言,他们的价值取向正在由传统的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自我意识凸现,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实际利益的获得。主要表现在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主体,注重自我设计,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很多学生认同“人生的满足在于最大限度实现自我”。[1]随着社会体制改革朝着深度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一方面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和自立意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强化,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较好发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片面追求个人价值、个人利益和个人需求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利己主义思潮的蔓延和人生价值观的偏斜。这种情况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也是我国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大学生出现价值认知模糊、价值观念错位的现象,究其原因初步剖析有如下几点:
  1个人差异。智力水平、知识结构、人生经历等差异是造成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代大学生多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生长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社会转型期的思想、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大的社会背景使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理想、看法、观点,崇尚自我,强调个性,主体意识强烈。一般来说,坎坷和曲折会使人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比较深刻,使其价值取向往往也形成得较早、较稳定。一帆风顺则会使人的价值取向表现出某种程度的不稳定性。[2]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范围狭窄,人生阅历简单,往往自我意识较强,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
  2家庭环境。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往往优先考虑个人利益,表现出一定的功利倾向。这与他们的父母面对市场经济社会的观念转变有关,有的家长自身就认同崇尚金钱的价值取向,这助长了当代大学生的功利意识。当然,也有一些父母对子女进行苦口婆心的正面教育。然而当父辈的教诲与现实发生矛盾时,反而会使学生陷入更深的迷惘与困惑。此外,随着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多数父母希望子女毕业后能谋取好职业,改善家庭经济条件,加上每年花费的近万元学费书费与生活费对很多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不难理解为何部分大学生如此看重经济利益与教育的回报。
  3社会环境。经济体制改革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市场经济重利原则的影响下,大学生由过去的“读书人”变为“利益人”。有些大学生把在校期间的经济收入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急功近利,生活情趣趋于庸俗化、非理性化,出现了价值认知模糊、价值认同失衡、价值观念错位等现象。
  4内在因素。由于身心发展的不确定性,当代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明显的弱点。他们大多成长在改革开放的重大变革时期,但长期的安宁生活和繁重的学习压力使其产生了与社会的距离感,形成了追求虚华、不尚务实的心理特征。加之年龄,知识构造、社会阅历与法律常识的欠缺,在价值观上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少数人完全从自己私利出发思考问题。
  
  三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取向
  
  1加强师资力量,培养有思想、高素质的教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教育提到了“民族振兴的基石”的高度,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高校的教师与教育工作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与指导者。他们健康的心理品质与良好的师德形象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江泽民同志说过:“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高校应注重加强师德建设内容。努力培育教师的敬业精神,增强教师时代精神,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培训工作。一是制订明确的培养计划和方案,把师德培养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对教师进行道德品质、职业精神和思想观念等的教育。二是在日常思想政治学习中,加强教师的职业理想、形象、责任和纪律的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现、质量观和人才观。三是加强教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责任意识。[3]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过:“一所大学,人才不是课堂上教出来的,而是在大师所创造的氛围中熏陶出来的。”教育工作者应以高尚的师德教育感染学生。
  2改革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授课内容和形式,做到务实管用。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主力,必须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渠道作用,在授课中,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客观现实实际,多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热点问题,从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土壤中吸收养分,密切联系学校实际与学生思想动态发展实际,多观察与了解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动态,帮助学生具体解决现实中的困惑和问题。调整教学内容,避免说教式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采取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应适应时代变化,采取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授课。优秀的思政课教学方式与手段可以影响与改变学生的价值追求,使学生受益一辈子。同时,思政课教学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组织学生探讨社会关注的热点新闻,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暑期可以与校团委联合组织一些学生干部与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在校生有机会多了解社会、学习社会与服务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等教育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有知识没有思想的大学生是不能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每个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体现在教育理念、道德规范和组织制度上;也体现在学校的校风、教风与学风当中。如我们学校各院系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学习协会、文艺表演活动与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都是值得推广的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创新,用创新的精神面对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谐解决教育主体的各类突出矛盾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关注的就业问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多组织校企合作项目,多组织各类培训、讲座。从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出发,树立全员参与的思想教育观念。
  
  参 考 文 献
  [1]隋松智.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04).
  [2]冀德荣,李娓,田军.大学生思想道德与传统教育状况调查[J].新西部(下半月),2007(01).
  [3]郭三玲.儒家理想人格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J].党建与思想政治,2009(02).
其他文献
在处于激烈变革的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高等教育竞争实际上就是大学师资力量的竞争,为此,许多国家的高校都优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要课题之一,有的甚至把实行教师聘任制视为高校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自2000年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全面推行聘用制度以来,我国又先后多次下发有
1 工程概况rn建设地点:遵义市新浦新区.rn建筑面积:21万m2.rn建筑高度:30m.rn建筑层数:地下2层,地上4层.rn建筑功能:分为酒店和会议中心两部分.酒店地下2层,地上4层,包括客房
期刊
1 工程概况rn建设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东安湖片区.rn建筑面积:31.78万m2.rn建筑高度:体育场50 m;体育馆43.4m;小球馆24 m;游泳跳水馆27 m.rn建筑层数:地下1层,地上4层.
期刊
当前,在大学校园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机:认同危机、就业危机、贫困危机、安全危机,尤其重要的是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精神危机。这些危机给大学的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转变教育的理念,如何在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成长,积极引导大学生健康和谐发展,是摆在每个高校教育管理者面前的紧迫任务,也是关系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一转变教育理念,重视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个人的自由得到充
导师制(Tutorial System)起源于英国,导师(tutor)是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中指导学生学习、自修及写作论文的专门人员,tutor一词本身就含有“个别教授”之意,也作“大学导师的个别指导”“通过个别辅导方式促进学生自由发展的业务辅导人员”之意。导师制已成为英国高等教育中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效措施,并为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所效仿。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既不同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制,也不同于现
一引言    在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中,对有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改革等教学各方面的具体问题采用基于调查的研究方法并不少见,他们多为获得描述性结果或推论性分析,是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的调查。在教学质量监控领域,也有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督导或领导干部听课等多种途径获取教学质量监控信息,这些也都是一种正式的评价信息,是带有一种约束性和确定性的评判,有时甚至是缺乏客观性的评价。这些评价方法对教学的监控通常仅
1 工程概况rn建设地点:四川省九寨沟县漳扎镇中查沟沟口.rn建筑面积:59 977m2.rn建筑高度:23.75m.rn建筑层数:地下1层,地上局部6层.rn建筑功能:酒店分为公共区、团队客房区、
期刊
1 工程概况rn建设地点:成都市电信路.rn建筑面积:50 220 m2.rn建筑高度:73.7 m.rn建筑层数:地下2层,地上16层.rn建筑功能:主要功能包括临床医技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会议、转化
期刊
1 工程概况rn建设地点:成都市天府新区.rn建筑面积:4 409 m2.rn建筑高度.16.45m.rn建筑层数:4层.rn建筑功能:南楼1层为冷热源站房、门厅、展厅和多功能厅,2~4层为办公室和会议
期刊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Ad Hoc网络在商用和民用中快速扩展,而其结构特性所引发的安全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Ad Hoc网络没有固定的网络边界,传统的防火墙技术不再适用,因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