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具有辩证思维素质和优良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任务。它对帮助中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是我国当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努力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和责任,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
关键词:中学政治 创新能力 培养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使我们的学生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要求我们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形成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对于肩负着“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并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一历史重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来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提高自身素质,熟悉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具体来说,应从如下两方面做起:
(一)要转换传统观念,启迪新思维
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早已不能适应新形式下现代化教学的要求,作为教师,首先自身要提高认识,具备创新意识。我们要认真研究新形式下的创新教育理论,领会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此基础上转变旧的人才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掌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途径,运用新观念、新思维熏陶感染学生。
(二)要改革旧的评价、考核机制,激励学生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评价功能的导向作用。今年我省开始实行的中考政治、历史开卷制度,为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尝试新的评价、考核机制提供了契机。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平时的练习、检测中,采用多元化形式,加大创新题目的比重,如让学生尝试写政治小论文等,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在批阅过程中,对有独到见解的分析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能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战场
课堂教学的特点及其优越性决定了其必然是思想政治教学的基本形式。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周课时量较少,平时练习也不如语文、数学等学科那样频繁,政治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机会主要集中在课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我们应当把课堂教学的重点从知识的传授转移到能力的培养上来。
(一)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启发创新意识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新机遇。恰当的运用各种新的教学形式,对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各地正在兴起的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本身就是创新思维的结果,加上这种教学形式的直观性、针对性、科学性等特点,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直接感受新思维、新观念,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营造创新的课堂气氛
常言道:“舍却陶冶无好课。”离开了特定的环境氛围,就不可能形成创新的意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设法激励学生的创新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必然会对该问题问个究竟,探求未知。这时,他们发散思维就极容易转化为创新思维。如我们曾开展的“假如我是人大代表”的讨论课,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创新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我们还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创新兴趣,一旦他们有了新想法、新思路,不论其是否科学、正确,我们就应认可其敢于创新的精神。
三、学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
培养创新能力,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创新的积极性,形成其新观念、新思维,学会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对此,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办法:
(一)帮助学生形成新观念
我国经济体制等各方面的改革,必然会带来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改变,产生新观念。我们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正面的教育外,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参观、访问等活动,形成学生的新观念。如在讨论“怎样看待私营经济”问题时,组织学生到私营企业参观,访问私营企业主和工人,了解私营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的相互关系,从而用新观念看待私营经济。
(二)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恩格斯说:“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我们要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在他们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逐步介绍辨证思维的方法论,在课堂学习、作业训练和课外活动中引导他们学会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并把它们运用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三)指导学生的创新实践
学生的新观念、新思维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形成创新能力。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活动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实验地和检验所。在学习中,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寻求解答;在生活中,利用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培养他们动手创造能力,增加他们的创新体验。此外,我们开展的讨论、述评、演讲、论辩及社会调查,都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和方式。
总之,以课堂为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思想政治教师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更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
关键词:中学政治 创新能力 培养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使我们的学生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要求我们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形成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对于肩负着“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并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一历史重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来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提高自身素质,熟悉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具体来说,应从如下两方面做起:
(一)要转换传统观念,启迪新思维
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早已不能适应新形式下现代化教学的要求,作为教师,首先自身要提高认识,具备创新意识。我们要认真研究新形式下的创新教育理论,领会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此基础上转变旧的人才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掌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途径,运用新观念、新思维熏陶感染学生。
(二)要改革旧的评价、考核机制,激励学生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评价功能的导向作用。今年我省开始实行的中考政治、历史开卷制度,为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尝试新的评价、考核机制提供了契机。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平时的练习、检测中,采用多元化形式,加大创新题目的比重,如让学生尝试写政治小论文等,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在批阅过程中,对有独到见解的分析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能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战场
课堂教学的特点及其优越性决定了其必然是思想政治教学的基本形式。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周课时量较少,平时练习也不如语文、数学等学科那样频繁,政治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机会主要集中在课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我们应当把课堂教学的重点从知识的传授转移到能力的培养上来。
(一)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启发创新意识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新机遇。恰当的运用各种新的教学形式,对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各地正在兴起的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本身就是创新思维的结果,加上这种教学形式的直观性、针对性、科学性等特点,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直接感受新思维、新观念,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营造创新的课堂气氛
常言道:“舍却陶冶无好课。”离开了特定的环境氛围,就不可能形成创新的意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设法激励学生的创新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必然会对该问题问个究竟,探求未知。这时,他们发散思维就极容易转化为创新思维。如我们曾开展的“假如我是人大代表”的讨论课,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创新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我们还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创新兴趣,一旦他们有了新想法、新思路,不论其是否科学、正确,我们就应认可其敢于创新的精神。
三、学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
培养创新能力,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创新的积极性,形成其新观念、新思维,学会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对此,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办法:
(一)帮助学生形成新观念
我国经济体制等各方面的改革,必然会带来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改变,产生新观念。我们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正面的教育外,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参观、访问等活动,形成学生的新观念。如在讨论“怎样看待私营经济”问题时,组织学生到私营企业参观,访问私营企业主和工人,了解私营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的相互关系,从而用新观念看待私营经济。
(二)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恩格斯说:“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我们要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在他们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逐步介绍辨证思维的方法论,在课堂学习、作业训练和课外活动中引导他们学会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并把它们运用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三)指导学生的创新实践
学生的新观念、新思维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形成创新能力。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活动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实验地和检验所。在学习中,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寻求解答;在生活中,利用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培养他们动手创造能力,增加他们的创新体验。此外,我们开展的讨论、述评、演讲、论辩及社会调查,都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和方式。
总之,以课堂为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思想政治教师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更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