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苏式家庭都是啥样的?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ry_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弄堂里说着吴侬软语的老苏州人,到高楼里统一操着普通话的新苏州人,时代的变迁,多元文化的融合,苏州人的生活习惯也在发生着改变。外来人口的涌入,许多老苏州不得不跟着说起了普通话,但语言只是表现形式,刻在苏州人骨子里的苏式基因又岂是时间能够轻易抹去的呢?苏式生活情调,会不经意地流露在苏州人的小日子里。
  喝茶听书自制大饼油条,苏式情调满分
  “现在我每天都是在阵阵悠扬的评弹声中苏醒的。”林太打趣说,过去都是被“美国乡村音乐”唤醒,这次宅家,不知为何画风突变,评弹听得都快被洗脑了。原来,家中有位“可甜可咸”的先生,既能“HOLD”住海派洋文化,对苏式传统文化也把握得游刃有余。
  在旁人眼里,林太的先生(下文称呼“林叔”)是一个时髦人士,永远充满激情,日子过得有姿有色。尤其在宅家的日子里,更是大展拳脚,制造出浓浓的苏式生活情调。
  收购百年“大家伙”,在家贴起了烧饼
  林叔有一个癖好:喜欢收藏各式各样有意思的古董,去年夏天,他收购了一件好多年轻人都看不懂的玩意儿:一个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铜炉。据称是老底子戏班子跑码头,唱堂会歇脚后,用来烧水泡茶的,还有大冬天的时候,可以供茶客围着喝茶听曲取暖。林叔笑称这个玩意儿也能叫做“茶颜悦色”,以前大户人家家里办事,一定会请茶担和厨师进场,“茶颜悦色”乃是必备之物呐!
  “大家伙”搬回家半年了,一直只是件摆设,没想到这次宅家,竟派上了用场。林叔突发奇想:不如生个火,贴个大饼!越想越馋,儿时吃过的油酥大饼的香味萦绕在脑海,如何复刻出小时候的味道呢?林叔邀请林太一起加入贴大饼的队伍,他负责描述,林太负责揉面、调馅儿。
  “油酥大饼,油酥是精髓,先熬制猪油,冷冻成型,取适量与面粉混合,揉成軟硬适中的胚子。”
  一边林太在准备着食材,一边林叔开始给炉子生火,他说:“老底子人家生火要拿柴片和煤球,耗时又耗劲,现在科学生火,省事多了。家里以前烧烤用剩的菊花炭和几包助燃炭,把助燃炭放在最下面,用引火枪点燃,上面的菊花炭很快就会被烧着,而且都是环保炭,相对安全。”
  火生好了,大饼胚子也做好了,林叔拿出当时拍摄的视频,林太瞬间成了“烧饼西施”,戴着花头巾,手法娴熟地将拌好的葱油包进面团里,再擀成圆形的,她说圆的代表咸口,椭圆的代表甜口,甜的只需要在里面包些白糖就行了。
  “蘸点水,往炉子壁上一贴,等大饼肚子鼓出来,就可以出炉啦!”林叔说,正宗的操作方式应该是通过一把火钳,他拿烧烤夹子代替的,把手都烫红了。不过,宅在家也能吃上喷喷香的油酥烧饼,实在是幸福呀!
  熬一锅苏式面汤底,喝茶听书桑拿悠哉悠哉
  一位老苏州告诉记者,苏州人不在家吃早饭,习惯出门吃点心。一碗苏式头汤面,配上现炒浇头,绝对称得上苏州人的点心标配。平日里,林叔经常会关注媒体的美食节目,哪里有推荐的苏式面店,他总要去尝个鲜。每年秋天,他都会约上好友一起去同德兴吃一碗白汤的枫镇大肉面,对他来说,这是对时令的尊重,也是生活里的仪式感。
  有意思的是,林叔不单只是一位吃客,他还会回家自己研制,用猪骨和鱼骨熬一锅鲜汤,加上秘制调料,鲜掉眉毛的苏式面汤底出炉,再腌制几块大排,裹上面粉,下油锅,外酥里嫩,喷喷香的油氽大排出锅,“宽汤还是紧汤,硬面还是软面……”林叔俨然一位大厨,吊起了每一个食客的胃口。喜欢吃大蒜的撒上一把切得顶细的蒜叶,但凡吃过这碗面的,都说“拷耳光不放”。
  很多时候,林叔都会特地拜托林太多准备一些大排,做成半成品后送给亲朋好友,他说:“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嘛!”大家记住的不仅是林叔和林太的私房味道,更是林叔一家的生活情调。
  林叔还是个老茶客,他在家里打造了一间茶室,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茶叶,喝茶的器具也是千姿百态。他说小时候常常跟着父亲去茶馆听书,养成了喝茶的习惯。近些年,随着年纪渐长,再回味起和父亲一起听书的时光,甚是怀念。
  所以,才有了文章开头说的音乐画风突变,林叔开始用他的蓝牙音箱播放苏州评弹,《庵堂认母》、《珍珠塔》……很多时候,他都拉着林太和他一起喝茶听书,有时候甚至还学着评弹演员的腔调哼起了小调,日子变得慢起来,闲适的生活令人生羡。
  白天喝喝茶,晚上跑跑步,再做个汗蒸,日子过得规律又不无聊。十五年前,林叔在家打造了一间桑拿房,近几年经常被闲置。这次宅家,正好又派上了用场。“外头浴室都关了,就在家享受咯!”林叔乐呵道。
  宅家,换种方式发现另一个自己
  “馋老胚春节期间一直营业的呀!前两天,同得兴、熙盛源、鑫震源等老字号点心店也开业了,吃着生煎的汤感觉又活过来了!哈哈,我好像对吃有种执念!”电话那头,老徐的声音略显激动。
  目前从事国际教育的老徐笑称自己是“苏州土著”,从小在古城区长大,婚后他和妻子居住于十全街一带,十分钟便能往返学校与家之间,周末闲暇俩人常会出游与逛街。如今,疫情禁锢了他的脚步,宅家已有一月有余。百平米的屋里,老徐切换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恰恰,他发现了另一个自己,对于家庭、亲情、事业,他都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屋两人三餐,料理一个家不容易
  平日里老徐和妻子俩人单住,白天各自在单位吃,晚上自己做饭,偶尔点点外卖,每周会去老徐父母家吃一顿,日子过得简单有序。这次疫情期间,小两口开始自己从每日动手解决一餐变成解决三餐了。
  “刚开始那会儿,我们去超市屯了速冻水饺,有时还会在家门口的饭店买点生馄饨,但吃多了会腻,索性自己做。”老徐笑称自己负责洗碗,做饭的工作主要还是交给老婆。
  “最初以苏式口味居多,后来开发了很多新品种,我好几次想点外卖都被老婆拦了下来,知道我喜欢吃酸菜鱼、牛蛙、炸鸡等‘垃圾食品’,她就自己研究,还在网上买了徐州的米线,‘cos’出外面的味道,她做的卤鸡爪和手抓饼口感无限接近那些网红店。偶尔我们也会出去买个熟食,熏鱼、酱鸭,回家煮个面,用妈妈牌红烧肉汤或者鸡汤调配出熟悉的汤底,弥补吃不到苏式面的遗憾。当然,除了正餐,老婆还会自制蛋挞、提拉米苏蛋糕等甜点,顺便泡一杯土耳其红茶,美滋滋。”回忆起这段日子的点点滴滴,老徐的言语里流露出满满的幸福感。   3月4日,是小两口的结婚纪念日,原本打算去吃日料,但出不了门,他俩便订了蛋糕,煎了牛排,在家庆祝了一把。“我老婆每天都会拍下自己做的菜发给双方父母,大家都夸她厨艺又精进了不少。”
  老徐坦言这次宅家,让他发现:原来料理一个家真心不易。平时周末有钟点工阿姨打扫卫生,但现在被迫自己动手;以前买菜去趟菜场很方便,现在要设好闹铃半夜起来线上抢菜……“我老婆是西山的,家里有菜园子,我们偶尔回去一次,带点米、蔬菜、水果、肉类出来,抢不到菜的时候不至于断粮。”
  宅家不止休憩,也是挖掘更好的自己
  回西山的时候,他们会在院子里晒晒太阳,遛遛狗,切换在城市和田园生活间,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小确幸!难得的放空与抽离,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老徐说宅家休憩本身,也是为了发掘出更好的自己。媒体人出身的他始终保持着对新闻的热度,闲暇时光,他依旧会翻阅关于写作和艺术类的书籍。如今的职业,也促使他时刻关注着国际教育动态,保持教育理念更新。
  “受疫情影响,国际学校招生季无法正常推进,所以老徐不得不把很多线下工作调整为线上,为了能及时将最新的理念传递给学生和家长,老徐特意买来手机支架,做起了主播,还带着同事一起回学校拍起了“云探校”。他坦言,苏州人性格内敛,但在其位谋其职,关键时刻,也愿意去开发自己的新的技能,并且呈现出另外一个状态。
  虽然宅在家,但是老徐的工作与生活,却与这疫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老徐很希望学生们可以从这场经历中得到些许新的感悟“年初疫情爆发,游学的学生从美国回来没有口罩,在美华人便把随身带的口罩分享出来,令身在海外机场的学生们备受感动,他们那会才学习了领导力的核心价值‘我为人人’,正好切实感受一下。我们过后还对学生进行了调研,了解学生对于疫情的看法和反思,发起‘作为苏州人,我们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的讨论,最终由学生自发筹建募捐,通过自己的努力,想办法搞定了1500个口罩,全部捐赠了出去。”
  老徐告诉记者,调研时,他得知有一名学生的父亲两次请愿支援,苏州人平时做事情不吭声,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精神令他动容,所以在鼓励学生和家长相互关怀、彼此理解的同时,老徐也不禁思索自己与家人的关系,能为家人再做些什么。
  “我父亲是开公司的,复工当前,急需几千个口罩开工,但他不擅长网络操作,我就给他找了可靠的货源,缓解他的焦虑;因为不便串门,跟家人的联系更多地使用微信,但外公没有微信,所以弟弟帮他申请了一个账号,外公也学着和我们语音聊天;外公喜欢看书,我就会帮他网购一些书籍……”老徐说,过去是长辈们照顾自己,无私地付出,现在该轮到小辈去照顾他们了。一场疫情,不光考验了一个国家的凝聚力,也让不少像老徐一样的家庭亲情链接得更加紧密。
  宅家战疫,换种方式发现另一个自己,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也是一份值得回味的人生收获!
  岛上生活,好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
  李张全是土生土长的三山岛岛民,一直到上初中才去东山镇上的学校读书。他记忆里的岛上生活,特别地悠闲、宁静,好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岛上民风淳朴,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田地,米面粮食,蔬菜瓜果,自给自足,日子过得十分恬淡。“宅”在岛上,享受姑苏好时光,着实令人羡慕。
  苏式生活情调是一种习惯
  岛上没有汽车,李张全从小就是放养的。“父母基本上不管我,我就跟着哥哥们上山下湖,冬天上山抓鸟,夏天去太湖里游泳,小的时候一天起码要游上三四次,每次都是被拎着耳朵回家,有时候也免不了一顿‘生活’。”但这样的经历反倒成了李张全记忆里特别美好的时光。
  生长在太湖边,“靠湖吃湖”让李张全比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多了很多“见识”,小时候,钓鱼、掏田螺、抓泥鳅、抓黄鳝甚至水蛇,是孩子们最开心的娱乐活动。
  每年9月1日,李张全就会特别地兴奋,因为这一天是太湖开捕日,他可以和父母一起去太湖里捕鱼。“早上4、5点起床,开着很大的水泥船,開始捕鱼、捕虾,一圈下来,得在6、7点赶到西山镇上,那时候正好是人们出来买菜的时间,卖完之后,再开船回家。”
  李张全告诉记者,太湖开捕节现在已经成为了苏州的名片,有明文规定表示7、8月的时候禁止捕鱼,如果被抓到,渔船是会被扣押的,“伏季休渔”,修生养息是岛民们早已养成的习惯。
  2004年前后,三山岛逐渐有了农家乐,上岛的游客为岛民的生活带来了变化。2010年,李张全的父母也做起了农家乐,把家里的房子改造出几间餐厅和房间,父母当起了厨子,生意渐渐火热。
  “来岛上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客人来这里就是想要亲近自然,过过苏式慢生活。农家乐有一个很吸引客人的地方,就是我们可以跟着时令走,为客人提供新鲜的时令菜、时令水果等,春天的话有枇杷、杨梅,夏天有枣子,秋天有桔子,基本四季不重样。”
  在李张全看来,苏式生活情调早已形成一种生活习惯,合适的时间做合乎时宜的事情,就是苏式生活的情调。例如:3月份得喝碧螺春,吃螺蛳,吃青团子;4、5月份,杨梅、枇杷也是少不得的;到了6月份,烧一锅“面拖六月黄”(大闸蟹),寻味初夏。
  “野火粥”,是习俗的味道
  好多人抱怨称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但相较于生活在城市里,岛上的气氛仍然浓烈。因为岛上没有禁放鞭炮,除夕、初一爆竹声不断,异常热闹。到了初五,还有迎财神庙会活动,会有专门的人抬着财神菩萨环岛走一圈,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吃的摆放在桌上,参加活动的人都可以拿来吃。
  最让李张全难忘的是“野火粥”,这是三山岛的一大传统,必须在屋子外头搭灶台,用地里捡来的柴生火,将各种谷物混合,熬制成八宝粥。据说如果大年初一打喷嚏的人喝上一碗就可以平平安安(岛上的老话说大年初一打喷嚏是阎王爷在惦记你)。
  但今年因为一场疫情,岛民的生活被打乱了,这些传统习俗也不得不取消。李张全坦言,这是自记事以来,过年第一次没有迎财神庙会活动,也是头一回没有喝到“野火粥”。“这次疫情又让生活回到了十几年前,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白天去地里干干农活,晚上看看电视,度过了开农家乐以来最悠闲的一个新年。”
其他文献
宅家一周,朋友圈美食晒图一如往常;宅家半月,朋友圈美食分享明显增长;宅家二十天,朋友圈好似开启了美食大赛,平时从不晒吃的人都变着花样地“PO”图……不得不说,这次疫情,炸出了朋友圈一堆隐形中华小当家。  十天,从厨房小白到解锁N款硬菜  小当家:张素素  张素素是一名体育老师,但跟印象中的体育老师不太一样,她身上没有天然的“糙”,反倒活得很精致。2月16日,她在朋友圈“PO”出4张图,有饭团、有虾
期刊
疫情期间,少出门,宅在家成了众多居民的选择。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市井百态, 寻常生活,始终抵不过家人亲手做的一顿家常便饭,无需华丽铺张,无需大加修饰,人间至味是清欢。  宅在家里,买菜做饭这样的基本民生需求,该怎么满足呢?家有余粮,心中不慌。平时,我们都是去菜场、市场上买菜,这不出门,可怎么办?外卖软件上生鲜的选择并不算多,如何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呢?一种苏式经营智慧由此诞生。  在苏州,有一波
期刊
阊门是个奇特地方。随便转转就有收获,比如见着了巷子里的跨街楼,近来已不太常见。遥想着当年这里作为南北大运河起点之一的热闹劲儿,水路便利,四通八达,从寒山寺到阊门再到桃花坞,又便利又能赏景,夜里坐船里还能听到寺庙的钟声。连唐伯虎都说,“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建筑构件保留运河记忆  说起运河文化,我们见到了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苏州科技大学教授戈春源,
期刊
天天宅在家,第一周,感觉还可以;第二周,每天都期待着下楼倒垃圾的放风时刻;第三周,竟然有点开始怀念上班;第四周,觉得腰酸背痛空虚寂寞冷,反正就是浑身上下哪里都不舒服……可偏偏就有人同样不出门却依然惬意十足,不止把家收拾得焕然一新,还能趁此难得的假期做一道菜,看一本书,睡一个好觉,甚至学会一项新的技能。  是什么让这些人能够“宅得了身体”,亦“宅得了心”呢?真可谓高手在民间,拥有这些宅家利器,再躺五
期刊
“为了保障学生和校园安全,西浦将于2月底启动线上开学。尽管是不得不做,但西浦的在线教育绝非权宜之计,也不单纯是实体教育的替代方案。”日前,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西浦已于2月24日全面开启在线教育,90%以上的课程将采用在线方式进行。  记者了解到,届时西浦将在线开设超过450门课程。基于上述计划开设课程所需流量测算,由西浦信息与知识中心和西浦教育技术团队
期刊
因为疫情而慢下来的时光,大家宅在家都在做些什么?慢下来的城市,变得更优雅。品茶、读书、作画……那些在忙碌时光里来不及做的事情,这次他们要做个够。  谁还不是个tony老师呢  受疫情影响,很多人正在经历人生中最长的不能出门理发的日子,特别是男士,眼看着就要集体变身《流星花园》男主发型了。这不,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不少人在家开启了自助理发模式。  “自理”这个网络新名词就是来自于这里,寓意为宅在家里
期刊
中华传统文化是古老的文化,是覆盖面、影响面巨大的文化,是独树一帜并拥有巨大影响与声誉的东方文化。它历经曲折,回应了严峻的挑战,走出了落后于世界潮流的阴影,如今日益呈现出勃勃生机。它更是一个能够与世界主流文化、现代文化、先进文化相交流、相对话、互补互通、与时俱进的活的文化。  中华文化有三性:  此岸性、积极性和经世致用性  此岸性相对于“彼岸”。有些热衷于神学、专门讨论这个世俗的人生之外的另一个世
期刊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宅经济”在2020年的春节前后迎来前所未有的“拐点”。虽然宅在家,但生活依然要继续。在那些笃悠悠宅在家中为国做贡献的时候,生鲜外卖平台、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办公、快递配送等行业快速“补位”,成为了宅家时期的日常生活组成,也成为了战“疫”中的一抹亮色,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为此,“宅”出的新业态也备受人们关注。“宅”家推动了不少行业的逆势上涨。百度数据显示,自1月18
期刊
这里装的下四季更迭,也装得下人生欢喜.  林语堂先生曾这样描述过自己对于悠闲生活的想象——“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  疫情期间,若有一个园子,便能装得下我们所有的诗意和梦想。在独享的空间里,在自然的环抱里,安安稳稳地度过疫情这段紧张的日子。  逃脱水泥森林的院落之趣  冬去春来夏至,不紧不慢岁月。  一个院子,推门见湖,房前屋后一亩两分田,可以种着
期刊
2020农历正月,所有人的心都被这场疫情牵动着。“被迫”宅家,朋友圈有人被“逼”成了厨神,也有人用闲暇时光激发了自己体内无限的艺术细胞——特别是一幅幅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画作,让我们的朋友圈都变得文艺了起来。  普通人“变身”成了业余艺术家,那么,我们真正的艺术家们,疫情期间是怎么度过的呢?如何做到“宅”在家里却不虚度时光?如何让生活变得更艺术化呢?本期杂志,我们就来窥视下三位艺术大咖的生活空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