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各大高校开始流行“夸夸群”,社会各界对它也是褒贬不一。在我看来,“夸夸群”倒也无伤大雅。
在这样一个微信群里,只要发出“求夸”,大批量赞美你的话就会鱼贯而出,这便是时下流行的“夸夸群”。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人们的赞美缺乏真诚,夸奖之辞也往往陈词滥调,难免言不由衷。“夸夸群”里的资深夸者则不然,一句“哇,这么多优秀的同龄人相聚在这里,一定是场思想交流的盛宴”旨在夸群友优秀,却已不再是满大街的“有才”或者“聪明”,不禁令人泯然一笑。与庸俗的阿谀奉承相比,这些夸者说出的話不再是普通的语言,而是一种艺术,与庸俗相比,则更显高明。这种艺术让人享受其中,让我们的内心得到肯定。
“世上本无家,渴望与渴望相遇便有了家”,周国平先生的这句话也让我们认识到年轻人渴望被肯定,因此“夸夸群”应运而生。在现实生活中,来自家庭、学业、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肩上扛着的不再是自信和希望,而是焦虑和重担。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真诚的赞美,接受别人的鼓励,可来自各界的压力却让很多人早已体无完肤,他们保持着戒备心,甚至吝啬对别人一句朴实的夸奖。而在虚拟世界中,无关金钱、名利,人们平等地交流,彼此间相互称赞,创造了心灵的桃花源。在这个桃花源里不仅仅得到了赞美,更释放了长久以来的压力。“夸夸群”让我们满足的不仅仅是华丽辞藻的冲击,更多的是心灵的慰藉。
正因为如此,在“夸夸群”里接受夸奖,也不失为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但不应沉迷。表面上,都市青年、高校学生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这里烟消云散,但受夸者心里要有自己的定位,仍然要有向上的勇气、挑战一切的信心。我们不应该用别人的夸奖来填补我们空虚的心,在“夸夸群”里既要站得正,又要跳得出。实际上,“夸夸群”增加了我们对现实生活的体验,让我们的努力得到了更多的回报,身心更加愉悦,这值得肯定。但我们还是应该正视自己,而不是躲在虚拟网络的桃花源里,顾盼自雄。
“夸夸群”不能代表现代人精神的脆弱,它只能反映年轻人需要被肯定的社会情绪,所以夸一夸也无伤大雅。
【作者系河北省辛集中学587班学生】
点评
本文从提出观点到收束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主体部分采用层递结构,分别从“夸夸群”是什么、为什么“夸夸群”无伤大雅、如何对待“夸夸群”三个方面阐释中心论点,逻辑性强。文章论证析薪破竹,逐层析因,鞭辟入里,语言凝练顺畅。
在这样一个微信群里,只要发出“求夸”,大批量赞美你的话就会鱼贯而出,这便是时下流行的“夸夸群”。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人们的赞美缺乏真诚,夸奖之辞也往往陈词滥调,难免言不由衷。“夸夸群”里的资深夸者则不然,一句“哇,这么多优秀的同龄人相聚在这里,一定是场思想交流的盛宴”旨在夸群友优秀,却已不再是满大街的“有才”或者“聪明”,不禁令人泯然一笑。与庸俗的阿谀奉承相比,这些夸者说出的話不再是普通的语言,而是一种艺术,与庸俗相比,则更显高明。这种艺术让人享受其中,让我们的内心得到肯定。
“世上本无家,渴望与渴望相遇便有了家”,周国平先生的这句话也让我们认识到年轻人渴望被肯定,因此“夸夸群”应运而生。在现实生活中,来自家庭、学业、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肩上扛着的不再是自信和希望,而是焦虑和重担。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真诚的赞美,接受别人的鼓励,可来自各界的压力却让很多人早已体无完肤,他们保持着戒备心,甚至吝啬对别人一句朴实的夸奖。而在虚拟世界中,无关金钱、名利,人们平等地交流,彼此间相互称赞,创造了心灵的桃花源。在这个桃花源里不仅仅得到了赞美,更释放了长久以来的压力。“夸夸群”让我们满足的不仅仅是华丽辞藻的冲击,更多的是心灵的慰藉。
正因为如此,在“夸夸群”里接受夸奖,也不失为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但不应沉迷。表面上,都市青年、高校学生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这里烟消云散,但受夸者心里要有自己的定位,仍然要有向上的勇气、挑战一切的信心。我们不应该用别人的夸奖来填补我们空虚的心,在“夸夸群”里既要站得正,又要跳得出。实际上,“夸夸群”增加了我们对现实生活的体验,让我们的努力得到了更多的回报,身心更加愉悦,这值得肯定。但我们还是应该正视自己,而不是躲在虚拟网络的桃花源里,顾盼自雄。
“夸夸群”不能代表现代人精神的脆弱,它只能反映年轻人需要被肯定的社会情绪,所以夸一夸也无伤大雅。
【作者系河北省辛集中学587班学生】
点评
本文从提出观点到收束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主体部分采用层递结构,分别从“夸夸群”是什么、为什么“夸夸群”无伤大雅、如何对待“夸夸群”三个方面阐释中心论点,逻辑性强。文章论证析薪破竹,逐层析因,鞭辟入里,语言凝练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