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小学和初中的事情,已经记得很少了,特别是课堂学习,很少有印象,但是,那时候的“第二课堂”活动,却历历在目。影响现在生活的,更多的不是课堂和学校,而是那时的课外和校外活动。
唱歌。记得刚上小学一年级时,教我们唱歌的是刘老师,不知道他有多大年龄,只觉得他已经很老了(现在想来他也不到40岁)。当我们做完作业时,他就会让我们围着学校破烂的乒乓球台教我们唱歌。所学歌曲中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我爱北京天安门》。没多长时间,刘老师调走了,我们便没有再学新歌。后来,学校来了一位刚从部队转业的老师,教我们唱《大刀进行曲》《生产大合唱》……那个年代,我们会唱的歌虽然少,但足以让少年生活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遐想。
体育。那时候基本没有体育课,比较固定的是每天早晨的早操。在农村,早自习非常普遍,我们早上到校很早,冬季的时候,天还没有亮。到校后的第一个教学任务就是早操,全校师生一起跑,那时候飘荡在村庄上空的最早最嘹亮的声音就是“一、二、三、四”和“锻炼身体、保卫祖国”的口号声。后来,一位刚高中毕业的学生来我们学校担课,除了数学课外,他还给我们上过两节体育课,一节课是游戏“传口令”,另一节课是游戏“黄河、长江”。虽然体育课少,但由于那时孩子们在课余时间活动得多,在家里又经常参加劳动,所以,身体还都挺棒的。
路队。从上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开始放学站路队,不知道上级是否有这样的规定,但从老师到学生都非常认真地对待。由于学生来自全大队的各小生产队,所以,站路队都按生产队站,从低到高排列,站好队后唱歌,边走边唱,一直到自家门口。那时,觉得路队非常有规矩,很少有人迟到或者中途下队。如果是路过小村庄,大家走得更精神,口号声更响、歌声更嘹亮,如果领队的再拿根自制的红缨枪,那路队就更神气了。
劳动。学校旁边的一条坡路,是几个生产队学生的必由之路,但由于是土路,坡也比较陡,经常被雨冲坏,我们也就经常修路。因为一个班的学生少,修路时经常是三、四、五3个年级一齐上,那时候的孩子多数都有劳动经验,虽然力量不大,但干起活来都是像模像样,偷懒的也不多,大家都是满头大汗,干得热火朝天。记得最清楚的是刚上三年级时,大家还不会写作文,一次修路后,语文老师让我们以这次修路为题材进行写作。现在想来,这与现在提倡的作文教学不是非常合拍吗?另外,学校每年的生活用煤需要一大卡车,由于不能直接运到学校,同学们就一篮一筐地将煤抬到学校;到河边捡石子也是主要的劳动,不过那时还不知道是勤工俭学。现在看来,那时候的劳动,不是课本上的无病呻吟,也不是老师刻意的情境创设,而是学生的生活,是需要。
制作。小时候玩的游戏不少,最有意思的还是制作玩具的过程。抓石子,男孩女孩都喜欢玩,玩的过程有趣,而找石子的过程更是充满了无限的期望,找到那种精致的、大小相差无几、颜色大体相似的石子更是异常兴奋。还有一种玩具,现在也不知道叫什么,我给它起个名字,叫手提陀螺。先找5厘米见方的瓦片,把它敲打成圆片,打磨光滑后,在中心位置钻一小孔,穿上双股棉线,瓦片背面的线打结并插根小棍以防止棉线抽脱。玩的时候就拿棉线的另一端,一拉瓦片就转起来,根据惯性两根棉线又合在一起,再依次拉开、合拢,瓦片飞转不停。虽然这样的玩法很快就会让人乏味,但我们还都非常喜欢,可能是制作的过程吸引了我们。现在玩具多了,但绝大多数都是现成的,缺少了制作的过程,也就少了许多趣味。
(本栏责编 涵 冰)
唱歌。记得刚上小学一年级时,教我们唱歌的是刘老师,不知道他有多大年龄,只觉得他已经很老了(现在想来他也不到40岁)。当我们做完作业时,他就会让我们围着学校破烂的乒乓球台教我们唱歌。所学歌曲中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我爱北京天安门》。没多长时间,刘老师调走了,我们便没有再学新歌。后来,学校来了一位刚从部队转业的老师,教我们唱《大刀进行曲》《生产大合唱》……那个年代,我们会唱的歌虽然少,但足以让少年生活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遐想。
体育。那时候基本没有体育课,比较固定的是每天早晨的早操。在农村,早自习非常普遍,我们早上到校很早,冬季的时候,天还没有亮。到校后的第一个教学任务就是早操,全校师生一起跑,那时候飘荡在村庄上空的最早最嘹亮的声音就是“一、二、三、四”和“锻炼身体、保卫祖国”的口号声。后来,一位刚高中毕业的学生来我们学校担课,除了数学课外,他还给我们上过两节体育课,一节课是游戏“传口令”,另一节课是游戏“黄河、长江”。虽然体育课少,但由于那时孩子们在课余时间活动得多,在家里又经常参加劳动,所以,身体还都挺棒的。
路队。从上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开始放学站路队,不知道上级是否有这样的规定,但从老师到学生都非常认真地对待。由于学生来自全大队的各小生产队,所以,站路队都按生产队站,从低到高排列,站好队后唱歌,边走边唱,一直到自家门口。那时,觉得路队非常有规矩,很少有人迟到或者中途下队。如果是路过小村庄,大家走得更精神,口号声更响、歌声更嘹亮,如果领队的再拿根自制的红缨枪,那路队就更神气了。
劳动。学校旁边的一条坡路,是几个生产队学生的必由之路,但由于是土路,坡也比较陡,经常被雨冲坏,我们也就经常修路。因为一个班的学生少,修路时经常是三、四、五3个年级一齐上,那时候的孩子多数都有劳动经验,虽然力量不大,但干起活来都是像模像样,偷懒的也不多,大家都是满头大汗,干得热火朝天。记得最清楚的是刚上三年级时,大家还不会写作文,一次修路后,语文老师让我们以这次修路为题材进行写作。现在想来,这与现在提倡的作文教学不是非常合拍吗?另外,学校每年的生活用煤需要一大卡车,由于不能直接运到学校,同学们就一篮一筐地将煤抬到学校;到河边捡石子也是主要的劳动,不过那时还不知道是勤工俭学。现在看来,那时候的劳动,不是课本上的无病呻吟,也不是老师刻意的情境创设,而是学生的生活,是需要。
制作。小时候玩的游戏不少,最有意思的还是制作玩具的过程。抓石子,男孩女孩都喜欢玩,玩的过程有趣,而找石子的过程更是充满了无限的期望,找到那种精致的、大小相差无几、颜色大体相似的石子更是异常兴奋。还有一种玩具,现在也不知道叫什么,我给它起个名字,叫手提陀螺。先找5厘米见方的瓦片,把它敲打成圆片,打磨光滑后,在中心位置钻一小孔,穿上双股棉线,瓦片背面的线打结并插根小棍以防止棉线抽脱。玩的时候就拿棉线的另一端,一拉瓦片就转起来,根据惯性两根棉线又合在一起,再依次拉开、合拢,瓦片飞转不停。虽然这样的玩法很快就会让人乏味,但我们还都非常喜欢,可能是制作的过程吸引了我们。现在玩具多了,但绝大多数都是现成的,缺少了制作的过程,也就少了许多趣味。
(本栏责编 涵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