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为什么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ittering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绘本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教育界的关注,成为小学低段的重要读物,越来越多的教師注意到绘本的价值并在课堂中运用,然而运用状况却不尽如人意,从绘本教学目标出发,探索合适的课堂实施方法。
  关键词:小学低段;绘本教学;目标;误区
  绘本指的是图文并茂的一类书,它兼具图画的直观和文字的隽永。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世界图绘》被认为是绘本的发轫之作,几个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作家关注到这种创作形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作品,如,大卫·香农的《大卫不可以》、琼·穆特的《石头汤》、山姆·麦克布雷尼的《猜猜我有多爱你》、佐野洋子的《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等,这些作品滋养着儿童的心灵,也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近年来,绘本的教育作用渐渐被国内外的专家发掘,低年段各学科的课堂中经常出现绘本的身影,自然而然地就成为儿童启蒙阅读的首选阅读材料。
  这与绘本本身的优势是分不开的。首先,绘本不是简单的一个故事或片段,而是一本书,具有整体性。它有一本书所应该有的完整的格式,封面、封底、扉页俱全,介绍了作者、译者、出版社、书号等重要信息,这些富有个性的书籍装帧设计能给读者美的享受,对于尚处启蒙阶段的儿童来说,绘本让还不会读“大部头”的他们知道书原来是这个样子。其次,绘本具有独特的画面文字,有的画风温和,语言充满爱,有的画面温暖,文字简练,不一而足,每一页都凝聚了作者和绘者的心血,无疑会在视觉上带给孩子冲击,教给儿童多元的知识,带给儿童美的启迪。同时,儿童在这些生动形象的书籍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深刻的思想感情。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绘本非常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按照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小学低段的学生处于前运算阶段后期与具体运算阶段前期交替之间,这是一个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逐步发展的过渡时期,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的眼睛容易被新鲜有趣的东西吸引,脑袋里装满了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刚刚认识了一些文字而阅读能力有限。绘本的出现刚好可以解决这一点,唯美的画面包裹着深刻的主题,晦涩的哲理情思化为简练的文字,润物无声地教会儿童如何快乐地阅读,如何深入地思考。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绘本“是父母长辈和幼儿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艺术花园,是现代幼儿文学发展和繁荣的标志”,对儿童阅读能力、想象力、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为绘本在教育方面的明显优势,许多教师乐于在课堂中运用绘本进行教学,无论是常规课还是公开课,都可以看到绘本的身影,绘本教学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用得多就一定代表用得好了吗?事实可能并非如此。与实施了多年的幼儿园绘本教学相比,小学低年段的绘本教学还只能算是一个新的需要探索的领域,从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一些老师过分简单地把绘本教学理解为讲故事,仅仅把绘本朗读一遍就算结束,没有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并不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第二,有的老师会把绘本课上成语文课,从字词的读音、字形切入,把注意力过分放在语言文字的教学上,有趣的内容又变得枯燥,反而降低了课堂的趣味性。第三,把绘本课上成思想品德课,过分地挖掘解读画面和文字的深层含义,而且不论教师的理解正确与否,学生的思辨能力肯定会受到限制。
  正是意识到这些问题,我们对该如何实施绘本课进行了一些探索:绘本阅读到底是为了什么?回归新课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一年级以说一句完整的话为目标,二年级培养学生说几句话的能力。所以,我们的目标不宜制订得过高或过低,一堂课不仅要涉及信息提取能力的培养,还要让儿童对文本产生个性化的理解,在不断地反思中逐步形成评价。
  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选择一本适合教学的绘本,市场上的绘本琳琅满目,而质量参差不齐,需要教师具备一双慧眼精心挑选。本次我们选择了德国儿童图画书作家兼画家赫姆·海恩的作品《狐狐》,这本书涉及的面很广,有关于梦想的,有关于亲子关系的,还有关于音乐的,这节课我们抓住最关键的主题——梦想,进行教学。在课堂开始之前,我们先给每位儿童填写一份《我的梦想调查单》,孩子或写或画,描绘了心中的小秘密,教师也做到心中有数。课堂先从儿童自己的爱好出发,激起孩子的兴趣,再从整体上观察绘本,进而切入故事,在观察画面、理解文字的过程中穿插有关声音的字词句练习,最后回归坚持梦想的主题,由儿童来讲述故事、创编故事。整堂课以丰富的内容调动了儿童的各种感官,不仅锻炼了低段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他们真正爱上绘本阅读。
  参考文献:
  [1]郑玲.小学低年级绘本教学误区及归因探究[J].黑龙江教育(综合版),2015.
  [2]郑月瑛.小学低段绘本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24(10):115-116.
  编辑 李建军
其他文献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儿童是一张没有任何杂质的白纸,由于现在的应试教育,许多教师对学生提出过高、过难的要求,这样的要求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结构、语言水平,这导致学生的作文都是千篇一律、老气横秋、言之无物、淡而无味。这难道就是我们想要的习作教学吗?我们到底是培养孩子还是束缚孩子?要想让学生写出好文章就要引导学生确确实实“用自
摘 要:以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用“三个避免”和“两个发挥”浅显地阐述了心理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心理问题;动机;标签;心理暗示;主观能动性  孩子的成长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产生一些不良行为,由于这些不良行为的影响会使孩子的心理产生矛盾而进入误区。我们应该明白此时没有什么教育魔法能使一个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孩子毫不费力地发生奇迹般的变化,重新建立新的行为习惯的过程常常伴
摘 要:青少年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接班人,要想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担,首先需要有一个健康良好的身体做基础。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的侧重点则是重智育、轻体育,重文化成绩的努力、轻身体素质的提高,这也导致在体育上有所特长的学生不能较好地发挥自身优势,而且过于沉闷的教学方式也很难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将快乐教学理念引入体育教学之中,让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提升也不失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
摘 要:在时代的发展当中,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崭新的变革,要求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逐步发展他们的品德思想,进而把他们打造为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教育领域加大了对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求,同时为了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品德与社会的教學板块增加了对于小学生学习合作伙伴的培养,以促进他们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关键词:合作学习;伙伴;品德与社会  无论什么学科,仅仅依靠一个人的学习必然达不到最优化的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发现者与探索者。”新课改也积极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要学会赞扬学生,赞扬他们的爱好、专长、兴趣等,赞赏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总是运用激励评价、赏识评价,通过自己的语言和情感给予学生肯定的激励和赞扬,让学生从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激励就是激发学生的动机,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十几年,在我们周围徘徊的一些词汇已经从“常规课堂、台式机、笔记本、投影仪、展台……”转变为“翻转课堂、视频教学、微课程、慕课……”从这些詞汇中,不难发现当适合学生的教学硬件逐步完善时,现在人们给予更多关注的是“课堂”。尤其对新教师而言,才刚刚踏入教学岗位,许多形形色色的问题都还没有涉及,更别说来解决这些困难了,因此我们需要提炼自己,需要关注并升华自己的课堂。一棵树
摘 要:新时期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小组合作教学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促进学生之间互助探究,提升合作意识。通过对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教学的意义分析,进而提出合作教学的策略,希望可以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合作教学;小学语文;互助探究  一、小组合作教学的意义  1.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人,作为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表演的舞台,帮助学生
一、缘起  镜头一:“昨天已布置你们去预习了,谁来汇报一下你的预习成果?”孩子们把头低下,一声不吭。“是不是又没预习?”老师很生气。孩子们无辜地望着台上的老师,不知所措。老师望着学生,只有摇头……  镜头二:“我昨天那么认真预习,可是今天课堂上竟然一点都用不上。”“每天的预习作业都是抄词语,记作者生平,真没劲!”……课外,孩子们交头接耳。  這两个镜头已折射出当前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前导学存在严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对深入理解教材和浅出教学就有所体会,所以,借助学校组织的课题研究研讨课和展示课这两次教研活动,将我的体会展示给老师,让老师们也议一议、评一评我的理解。这两次研讨活动我都確立了行程问题当中的《相遇问题》作为研讨课,进行展示。通过这两次的教研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深入和浅出在教学中的真正含义。  【试教后的困惑:“钻”进去,丰富教材】  《相遇问题》是青岛版教材(六三学制)四年级
材料制作课在科学课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一类型的课一般安排在每个单元的后半段,这项活动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经历材料制作全过程,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相互合作意识,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那么,科学课教材中这种类型的课,在教学实施中会有哪些困难,教师采用什么应对策略,都值得我们去思考。本文以《用纸造一座桥》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一、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  《用纸造一座桥》是六年级上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