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5—2019,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翻天覆地。从时间的印记中回眸艺术实践的闪光时刻,把中国当代的城市文化置身在美术馆的公共空间中,我们能看到日常生活中最直白的艺术冲击力。
实习文字编辑:黄也 图片提供: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公共空间是生活中每个人所需的“共同生活”场所。伴随城市建设的发展,与人的关系也更加紧密。形形色色的人穿行在纷繁的城市街头,发生公共活动,给予公共空间“生长”的养分,两者缺一不可。“步履不停:1995—2019中国当代艺术城市叙事”展览通过艺术家的个人视角深入公共空间,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示公共文化的历史,可以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城市对话。
漫游者形象是艺术家探究公共空间的薄饰,在这层近乎透明的薄膜之下进行着不同方向的艺术探究。关注城市拆建的《拆·故宫》(张大力)、聚焦环境破坏的《洗河》(尹秀珍)、感知思维模式的《喊》(徐震)、《自行车》(冯晨)······在城市变迁中回溯历史,以不同的“焦点”去审视人群、街道、城市、公共空间的存在状态。艺术家在一段持续性的旅程中,超越时间的限制,透过个人景观的视角将社会景观“再现”,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交叉点。
在公共空间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太过于稀疏平常了,以至于很容易被这些要义吞进去。
《焦距》(张培力)重叠屏障又切割影像,8台电视机显现的画面经过不断的翻拍模糊了事物的本来面目,降解了现实的维度。这种层层包裹的真实假象,以电影为代表的影像记录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诠释。《上海电影地理(今天我休息)》(石青+激烈空间)“原地复刻”电影,在“现在”的时间重复“过去”的影像。从时空跨度上来讲是一种历史轮回,进一步解读了电影《今天我休息》故事中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在当下的时代意义。《新天地》(徐坦)展示了在地标性的公共空间中日常生活和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关联性;《东经109.88北緯31.09》(庄辉)以一连串的洞孔和一个确凿的地理位置将人的目光带到了景观深处的“黑洞”;《城市管理者》(陈秋林)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把镜头推向特定的人群(保安、城管等)以荒诞的镜头语言削弱了冷漠的群体关系,投出审视的目光;《一壶开水》(宋冬)被浇灌在街道的地面上,所升腾的热气随风即散,看上去不痛不痒的举动“任性”的消解着时间。特别项目“62761232快递展”从文献中回顾了一次具有实验性意义的“外卖”展览,展现艺术家在大变局时代的独特视野与前瞻性,重新定义艺术、公众和城市之间的关系。
当这一系列的具体影像在脑海中不断翻滚时,大脑会不知不觉“停止运动”,进入一种停滞的状态。这个时候把注意力放到扭曲的《规则之下》(施勇)、抽象的《持疑的场所》(娜布其)、绮丽的《梁闻道小屋》(梁硕),思绪会得到缓解,被吞陷的感觉似乎也转化成品味糖果的慵懒感。在特定的时间处在美术馆的内外空间之中,文化与艺术交相辉映,不仅拓宽表层意义上的公共空间也增强人与空间的亲密度。
林科的《对不起Derek Paul Boyle先生》把现实的公共空间引到了互联网的虚拟空间,用户空间和界面空间形成对照。大众停留在网络上的时间要多于走进真实的街道,人和公共空间的关系似乎存在着难以消除的隔膜。艺术家群体总是可以敏锐的觉察到这层隔膜,并认真对待。《纹样XVII—生命之花》(毕蓉蓉)从生活提取纹理,高悬在美术馆的外墙;网格之下的《遗址》(李景湖)使用众多罗马立柱,搁浅在多伦路街道的空地;涂鸦在围墙上的《太阳底下》(肖江),让人不由得产生错觉,好像可以走进画中的世界。
一次次路过并观察这些展品,以一种漫游的思绪感受漫游者的作品,在美术馆的公共空间下进行了一种来自观者的“艺术实践”。艺术家的个人实践推动着公共空间交流和互动。借策展人吴蔚的话“这些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多元的文化景观,个体经验的叙事与城市空间的变迁相互交织,揭示人们经常忽视的社会现实,浮现历史与当下的诸多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引领人们步履不停,对未来充满憧憬。”
“步履不停:1995-2019年中国当代艺术的城市叙事”于2019年10月18日至2月14日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由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主办,吴蔚担任策展人,以公共空间和当代艺术实践的交叉点为研究对象,聚焦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城市街头为主题的中国当代艺术实践。展览期间,在美术馆内部空间和多伦路街区,将同时展出十七位艺术家创作的当代艺术作品,涵盖绘画、摄影、影像、雕塑、装置等不同艺术形式。本次展览将免费向公众开放。
实习文字编辑:黄也 图片提供: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公共空间是生活中每个人所需的“共同生活”场所。伴随城市建设的发展,与人的关系也更加紧密。形形色色的人穿行在纷繁的城市街头,发生公共活动,给予公共空间“生长”的养分,两者缺一不可。“步履不停:1995—2019中国当代艺术城市叙事”展览通过艺术家的个人视角深入公共空间,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示公共文化的历史,可以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城市对话。
漫游者形象是艺术家探究公共空间的薄饰,在这层近乎透明的薄膜之下进行着不同方向的艺术探究。关注城市拆建的《拆·故宫》(张大力)、聚焦环境破坏的《洗河》(尹秀珍)、感知思维模式的《喊》(徐震)、《自行车》(冯晨)······在城市变迁中回溯历史,以不同的“焦点”去审视人群、街道、城市、公共空间的存在状态。艺术家在一段持续性的旅程中,超越时间的限制,透过个人景观的视角将社会景观“再现”,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交叉点。
在公共空间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太过于稀疏平常了,以至于很容易被这些要义吞进去。
《焦距》(张培力)重叠屏障又切割影像,8台电视机显现的画面经过不断的翻拍模糊了事物的本来面目,降解了现实的维度。这种层层包裹的真实假象,以电影为代表的影像记录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诠释。《上海电影地理(今天我休息)》(石青+激烈空间)“原地复刻”电影,在“现在”的时间重复“过去”的影像。从时空跨度上来讲是一种历史轮回,进一步解读了电影《今天我休息》故事中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在当下的时代意义。《新天地》(徐坦)展示了在地标性的公共空间中日常生活和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关联性;《东经109.88北緯31.09》(庄辉)以一连串的洞孔和一个确凿的地理位置将人的目光带到了景观深处的“黑洞”;《城市管理者》(陈秋林)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把镜头推向特定的人群(保安、城管等)以荒诞的镜头语言削弱了冷漠的群体关系,投出审视的目光;《一壶开水》(宋冬)被浇灌在街道的地面上,所升腾的热气随风即散,看上去不痛不痒的举动“任性”的消解着时间。特别项目“62761232快递展”从文献中回顾了一次具有实验性意义的“外卖”展览,展现艺术家在大变局时代的独特视野与前瞻性,重新定义艺术、公众和城市之间的关系。
当这一系列的具体影像在脑海中不断翻滚时,大脑会不知不觉“停止运动”,进入一种停滞的状态。这个时候把注意力放到扭曲的《规则之下》(施勇)、抽象的《持疑的场所》(娜布其)、绮丽的《梁闻道小屋》(梁硕),思绪会得到缓解,被吞陷的感觉似乎也转化成品味糖果的慵懒感。在特定的时间处在美术馆的内外空间之中,文化与艺术交相辉映,不仅拓宽表层意义上的公共空间也增强人与空间的亲密度。
林科的《对不起Derek Paul Boyle先生》把现实的公共空间引到了互联网的虚拟空间,用户空间和界面空间形成对照。大众停留在网络上的时间要多于走进真实的街道,人和公共空间的关系似乎存在着难以消除的隔膜。艺术家群体总是可以敏锐的觉察到这层隔膜,并认真对待。《纹样XVII—生命之花》(毕蓉蓉)从生活提取纹理,高悬在美术馆的外墙;网格之下的《遗址》(李景湖)使用众多罗马立柱,搁浅在多伦路街道的空地;涂鸦在围墙上的《太阳底下》(肖江),让人不由得产生错觉,好像可以走进画中的世界。
一次次路过并观察这些展品,以一种漫游的思绪感受漫游者的作品,在美术馆的公共空间下进行了一种来自观者的“艺术实践”。艺术家的个人实践推动着公共空间交流和互动。借策展人吴蔚的话“这些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多元的文化景观,个体经验的叙事与城市空间的变迁相互交织,揭示人们经常忽视的社会现实,浮现历史与当下的诸多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引领人们步履不停,对未来充满憧憬。”
“步履不停:1995-2019年中国当代艺术的城市叙事”于2019年10月18日至2月14日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由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主办,吴蔚担任策展人,以公共空间和当代艺术实践的交叉点为研究对象,聚焦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城市街头为主题的中国当代艺术实践。展览期间,在美术馆内部空间和多伦路街区,将同时展出十七位艺术家创作的当代艺术作品,涵盖绘画、摄影、影像、雕塑、装置等不同艺术形式。本次展览将免费向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