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交叉点:公共空间和当代艺术实践

来源 :小资CHIC!ELEGAN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UIXIAOFENG2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5—2019,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翻天覆地。从时间的印记中回眸艺术实践的闪光时刻,把中国当代的城市文化置身在美术馆的公共空间中,我们能看到日常生活中最直白的艺术冲击力。
   实习文字编辑:黄也 图片提供: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公共空间是生活中每个人所需的“共同生活”场所。伴随城市建设的发展,与人的关系也更加紧密。形形色色的人穿行在纷繁的城市街头,发生公共活动,给予公共空间“生长”的养分,两者缺一不可。“步履不停:1995—2019中国当代艺术城市叙事”展览通过艺术家的个人视角深入公共空间,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示公共文化的历史,可以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城市对话。
   漫游者形象是艺术家探究公共空间的薄饰,在这层近乎透明的薄膜之下进行着不同方向的艺术探究。关注城市拆建的《拆·故宫》(张大力)、聚焦环境破坏的《洗河》(尹秀珍)、感知思维模式的《喊》(徐震)、《自行车》(冯晨)······在城市变迁中回溯历史,以不同的“焦点”去审视人群、街道、城市、公共空间的存在状态。艺术家在一段持续性的旅程中,超越时间的限制,透过个人景观的视角将社会景观“再现”,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交叉点。
   在公共空间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太过于稀疏平常了,以至于很容易被这些要义吞进去。
   《焦距》(张培力)重叠屏障又切割影像,8台电视机显现的画面经过不断的翻拍模糊了事物的本来面目,降解了现实的维度。这种层层包裹的真实假象,以电影为代表的影像记录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诠释。《上海电影地理(今天我休息)》(石青+激烈空间)“原地复刻”电影,在“现在”的时间重复“过去”的影像。从时空跨度上来讲是一种历史轮回,进一步解读了电影《今天我休息》故事中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在当下的时代意义。《新天地》(徐坦)展示了在地标性的公共空间中日常生活和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关联性;《东经109.88北緯31.09》(庄辉)以一连串的洞孔和一个确凿的地理位置将人的目光带到了景观深处的“黑洞”;《城市管理者》(陈秋林)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把镜头推向特定的人群(保安、城管等)以荒诞的镜头语言削弱了冷漠的群体关系,投出审视的目光;《一壶开水》(宋冬)被浇灌在街道的地面上,所升腾的热气随风即散,看上去不痛不痒的举动“任性”的消解着时间。特别项目“62761232快递展”从文献中回顾了一次具有实验性意义的“外卖”展览,展现艺术家在大变局时代的独特视野与前瞻性,重新定义艺术、公众和城市之间的关系。
   当这一系列的具体影像在脑海中不断翻滚时,大脑会不知不觉“停止运动”,进入一种停滞的状态。这个时候把注意力放到扭曲的《规则之下》(施勇)、抽象的《持疑的场所》(娜布其)、绮丽的《梁闻道小屋》(梁硕),思绪会得到缓解,被吞陷的感觉似乎也转化成品味糖果的慵懒感。在特定的时间处在美术馆的内外空间之中,文化与艺术交相辉映,不仅拓宽表层意义上的公共空间也增强人与空间的亲密度。
   林科的《对不起Derek Paul Boyle先生》把现实的公共空间引到了互联网的虚拟空间,用户空间和界面空间形成对照。大众停留在网络上的时间要多于走进真实的街道,人和公共空间的关系似乎存在着难以消除的隔膜。艺术家群体总是可以敏锐的觉察到这层隔膜,并认真对待。《纹样XVII—生命之花》(毕蓉蓉)从生活提取纹理,高悬在美术馆的外墙;网格之下的《遗址》(李景湖)使用众多罗马立柱,搁浅在多伦路街道的空地;涂鸦在围墙上的《太阳底下》(肖江),让人不由得产生错觉,好像可以走进画中的世界。
   一次次路过并观察这些展品,以一种漫游的思绪感受漫游者的作品,在美术馆的公共空间下进行了一种来自观者的“艺术实践”。艺术家的个人实践推动着公共空间交流和互动。借策展人吴蔚的话“这些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多元的文化景观,个体经验的叙事与城市空间的变迁相互交织,揭示人们经常忽视的社会现实,浮现历史与当下的诸多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引领人们步履不停,对未来充满憧憬。”
   “步履不停:1995-2019年中国当代艺术的城市叙事”于2019年10月18日至2月14日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由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主办,吴蔚担任策展人,以公共空间和当代艺术实践的交叉点为研究对象,聚焦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城市街头为主题的中国当代艺术实践。展览期间,在美术馆内部空间和多伦路街区,将同时展出十七位艺术家创作的当代艺术作品,涵盖绘画、摄影、影像、雕塑、装置等不同艺术形式。本次展览将免费向公众开放。
其他文献
有水的地方,自然有鱼虾,无论是浅水池,还是江河湖海,各有其类。就像鱼虾有地图,鱼虾的烹制也有地图,靠海靠江的流域,物产不同,烹饪手法自然不同。鱼虾又是最鲜活的,在厨师的手中,成就了与时间竞赛的技艺。   撰文:emmer 摄影:regen 图片提供:荟宴融品、世博园公馆、滨江1818等   博尔赫斯在他那本著名的《诗人》中,不仅提到了“鱼虾”,还“曾谈及《月历》里干旱的骆驼那个同样是由其环境引出的
期刊
第100条子午线以西是美国大平原,空旷荒芜的西部,人口极其稀少,如同存在于时间之外,超越了时间和空间。   摄影师Andrew Moore在这里拍摄了“Dirt Meridian”系列作品,他喜欢这里无边的天际线与开阔空间所带来的自由感。   采访&撰文:景鑫 摄影:Andrew Moore   地图之外的地方   Andrew Moore是一位美国纪实摄影师,他擅长用镜头捕捉生活中易于消逝的和常
期刊
世界上住了很多人,他们选择了一个地方定居下来,成立了家。为了保护家人,人类发明了墙和屋顶,为了方便家人出入,人类又发明了门,叫做家门。离开家到远一点的地方,我们就说“出门了”。  “出门了”这三个字是我从小就羡慕的三个字。听到别人要去很远的地方,我就羡慕。在家很快乐,但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这就是人类,需要有一个家,也需要有很多的“出门了”。  为了要出门,人类首先征服了动物,骑上了马和骆驼出门。沙漠
期刊
编辑:FuFu 图片提供:Khuan-Ktron工作室、Giuseppe Stampone   梦幻之地   Khuan-Ktron是法国巴黎的一家插画设计工作室。它们的插画作品色彩鲜艳明亮,密密麻麻,有独特的辨识度。据他们说,它们依然在老版本的Adobe Illustrator中绘制所有插图,他们觉得这个方法对他们很有效。数字化工作意味着可以在绘图过程中任何时候都能轻松地更改和调整,这是将大量详
期刊
从平原荒漠走向冰川河流,在跨越时间地理的双重维度之外。如旁观者般存活于世界,游历的轨迹纵横交错。   摄影:古西@D1studio 形象&编辑:Aruan 化妆:Ava 发型:柯维涛 模特:吴迪@火石文化 服装助理:Elio   棕色大衣   黑色马甲   均为dunhill   飞行员夹克   Ermenegildo Zegna   针织Polo衫Canali   蓝色牛仔褲Etro   黑色皮
期刊
蓝色在菲律宾国旗中占据重要比例,其汪洋也意义深重,众多人来这里体验潜水、跳水、沙丁鱼风暴,带着股想要超脱当下的热烈激情,仿佛蓝色外国旗上红色象徽的勇敢。  来到菲律宾,感受各种色彩和海洋生物一同抵达着心灵。  蔚蓝入梦  菲律宾国旗中蓝色与红色部分形状大小都相同,却有着不同含义,蓝色是忠诚,红则代表勇敢。和平时期,蓝色一直在红色上面,而战争时期则选用红色面朝上,鼓励人民勇敢。在左侧白色区域里以金色
期刊
作为人生的“使用者”,每个人都有自行定义的权力。岁月无声转换,李晨逐渐走上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模式。他说:“其实生活到最后,是属于自己的一件事情,过的得好、过的得坏,然后开心与不开心,其实更多时候是自我的一种状态。”   摄影:翟绍杰 造型:吴家诚 妆发:宋星宝 采访:Cathy 撰文:黄也 服装助理:王逸敏 艺人统筹:晓雪、辛本 特别出镜:张志明   高光处与阴影面   李晨以前演过不少那种拿着
期刊
QUBIC调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照明及无线控制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先进的智能照明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着代表潮流和科技的照明品牌,并具有独立研发设计智能照明、智能控制和智能系统的综合实力。   QUBIC调调新鲜灯泡,是智能灯泡和遥控开关的一种新组合。旋个灯泡,按下开关,就能得到变化的光。不需要重新布線、接入WIFI、购买额外配件、下载APP等繁琐的操作,是全球少有无需用户任何配置
期刊
文森特·凡高出生在荷兰一个叫津德尔特的小村庄,早年从事过艺术经销公司学徒、书店临时工、寄宿学校老师、矿工和牧师,他辗转于海牙、伦敦、巴黎,在博物馆完成了自己的艺术教育,一直穷困潦倒,无人赏识。最后,他来到法国小城阿尔勒,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的绘画才焕发出迷人的光彩,也是这短短几年的创作,使他成为艺术史上最明亮的一颗星星。   “浮世绘”的明艳色彩   凡高早年的作品,不过是一些色彩黯淡的传统欧洲
期刊
柯布西耶曾这样形容意大利卡普里岛的房子:“是一座岩石的延续,一丛岛屿的分支,如同建筑地衣从卡普里岛的土地中生长出来,成为凝视自然的工具。”建筑与自然之间始终互相依存。从森林到岛屿,从过去到现代,不同年代的建筑风格,反映着人的足迹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在我们都叫嚣着要从都市出走的时代,过去的生活方式似乎瞬间又卷土重来。这是一个奇妙的轨迹和循环。   编辑:景鑫 图片提供:Nomadic Resort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