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留白”,评“繁笔”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iche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想】
  《卖白菜》曾被当作小小说刊登在晚报副刊,被选家选入年度短篇小说集,也被莫言本人选入自己的散文随笔集。苏教版教材是将其作为散文处理的。本文的学习拟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围绕“留白”与“繁笔”,重点研讨三个问题:①在第24段至25段之间,作者好像有意“省去”了一些内容(“留白”)。这样写不是有点不明不白吗?②文章花很多文字刻画买白菜老太太的形象,这方面是否写得太多了?③行文表达上,有的地方似乎有点累赘,最典型的是第10段开头的“透过蒙眬的泪眼……挤进了篓子里”,改成“我看到母亲把大小不一三棵白菜逐一从木橛子上摘下来”,不是更简洁吗?
  第二课时侧重引导学生批注课文。教师自身“裸读”作品时,共旁批了28处。课堂学习时可相机展示给学生,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诺奖演讲《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中提到“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
  二、预习交流
  1.本文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示例:讲述了特殊的年代里,母亲和“我”一起去卖准备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最后三棵白菜,却因“我”有意多算了别人一毛钱而使白菜没能卖出去的故事。
  2.关于人物形象
  ——①母亲:坚强;诚信。解说示例:“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面对家庭困境一筹莫展却“没有哭”,体现了母亲的坚强;当“我”因母亲要卖掉三棵白菜而伤心时,“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也体现了母亲的坚强;当“我”把白菜篓子跌落在地,自责地哭泣时,母亲用一种让我感到温暖的腔调说话,然后蹲下身,自己背起篓子,这也体现了她的坚强。【大写特写家庭生活极度贫困、酸楚,这也衬托了母亲的坚强品格。】
  ②老太太:非常挑剔(是否可以说“精打细算”?);不是那么厚道……解说示例:略。
  三、问题探究(每组重点思考一个问题)
  1.同学自读课文的疑问。
  ——视学情而定。
  2.教师幻灯展示自己的疑问。疑问之一:在第24段至25段之间,作者好像有意“省去”了一些内容。这样写不是有点不明不白吗?
  ——安排学习活动:发挥想象,补写“省去”的内容。学生展示;教师说明:①原作是:“母亲也一张张地点数着。我看到七姥爷的尖锐的目光在我的脸上戳了一下,然后就移开了。一块破旧的报纸在我们面前停留了一下,然后打着滚走了。”苏教版删去了加点部分。②作品对于“我”“多算人家一毛钱”是后交代(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对于真相被揭穿的过程略而不写(由母亲之口精要地道出“最坏的事情”),这种写法笔墨俭省,又设下悬念、留有空白,便于读者兴味盎然地自行揣想。
  3.疑问之二:小说花很多文字刻画买白菜老太太的形象,这方面是否写得太多了?【点拨:刻画这个老太太有哪些作用?】
  ——示例:作用主要有三:一是进一步展现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二是反衬了母亲的善良、自尊、有骨气(生活艰难、生存艰辛,这种情况下,像老太太般斤斤计较再正常不过了,即所谓“衣食足而知荣辱”,而母亲仍能恪守良知与诚信,也就愈加难能、愈发可贵)。三是推动情节向前发展(老太太的言行激起“我”的“恶感”,这才有了下文赌气多算她一毛钱的内容)。
  4.疑问之三:行文表达上,有的地方似乎有点累赘,最典型的是第10段开头的“透过蒙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棵最大的白菜从墙上钉着的木橛子上摘了下来。母亲又把那棵第二大的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改成“我看到母亲把大小不一三棵白菜逐一从木橛子上摘下来”,不是更简洁吗?
  ——看似冗余的描写,实际上很有讲究。简洁地叙述,确实可写成“我看到母亲把大小不一三棵白菜逐一从木橛子上摘下来”。为什么要用繁笔?意图在于展示“过程”,凸显“我”和母亲心痛的感觉,即突出“我”的不忍直视又不能不视,突出每摘一棵白菜“我”和母亲所受煎熬就加深、加重一个层次。
  四、布置作业
  1.批注是常用的读书方法,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具体的批注点包括“赏析语言”“剖析写法”“评点人物”“生发联想”“质疑问难”等。请重点批注小说的“细节描写”与“精彩语句”(不少于5处)。
  示例:①“瞥”的意思是“短时间地大略看看”,这里以眼神游移、躲闪表现母亲在动“白菜”的念头但又下不了决心(或者说于心不忍)。②前有“瞥”,此处用“锁定”“端详”对应,三个词均写眼神。本段中的细节——动作与神态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艰苦的年月里,母亲对珍爱的白菜不想卖又不得不卖的矛盾、无奈和痛苦的心理。
  2.分两点说说小说给你的启示。
  第二课时
  一、批注交流(以下是教师的独家批注)
  卖白菜
  1967年冬天【小说聚焦的是一段非常岁月——“糠菜半年粮”的1967年】,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注意两点:其一,“走来走去”“揭开”“掀动”“拉开”“扒拉”,一连串动词写出母亲心神不宁,以及抱着最后一点希望在找钱;其二,年关特殊时节,没有买年货的期盼,更没有欢天喜地过大年的心情,有的只是贫困窘迫的家境与内心的愁苦。】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迫不得已违背诺言要卖掉白菜,比起“我”来,更伤心的应该是母亲——为自己无法给孩子在过年时提供一顿美餐而哀痛,但她没有哭出声来,有泪只往肚里咽,可见这是位坚强的母亲】,她有些恼怒地说:
  “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责怪背后,母亲的内心在滴血。】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文中的母亲,倔强而又慈爱。“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应是意味着母亲拿“揉烂了的白菜叶子”做饭。】
  透过蒙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棵最大的白菜从墙上钉着的木橛子上摘了下来。母亲又把那棵第二大的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就像熟悉自己的一根手指。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一行的拐角的位置上,小时被牛犊或是被孩子踩了一脚,所以它一直长得不旺,当别的白菜长到脸盆大时,它才有碗口大。发现了它的小和可怜,我们在浇水施肥时就对它格外照顾。我曾经背着母亲将一大把化肥撒在它的周围,但第二天它就打了蔫。母亲知道了真相后,赶紧地将它周围的土换了,才使它死里逃生。后来,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的脸上洋溢着珍贵的欣喜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你看看它,你看看它……”,读者不妨试着补全省略号省去的内容。】
  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借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心情。】不时有赶集的人从我们身边超过去。我的手很快就冻麻了,以至于当篓子跌落在地时我竟然不知道。【彻骨的穷,刺骨的冷。】篓子落地时发出了清脆的响声,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我知道闯了大祸【为什么是“闯了大祸”,你能说一说吗?】,站在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将那棵白菜放进篓子,原本是十分生气的样子,但也许是看到我哭得真诚,也许是看到了我黑黢黢的手背上那些已经溃烂的冻疮,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有打我也没有再骂我,只是用一种让我感到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母亲就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我在后边帮扶着,让她站直了身体。【母亲有严厉的一面,这与生活极度艰难不无关系。】
  终于挨到了集上。【一个“挨”字,写出了“我”怕到集市,很不情愿卖掉白菜的心理。】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原作中有“她也是像母亲一样的小脚,甚至比母亲的脚还要小。……我认识这个老太太,知道她是个孤寡老人,经常能在集市上看到她”等交代,苏教版作了删节。】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母亲回答了她。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去看看吧,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吧。”【“她摇摇头”“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有借此压低价格的考虑。“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又该如何理解呢?】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是个实诚、较真的孩子。】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我,问母亲:“这是谁?是你的儿子吗?”“是老小,”母亲回答了老太太的问话,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平日里对孩子要求严格。】老太太将她胳膊上挎着的柳条箢篼放在地上,腾出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撕扯着……菜帮子”,表面看来是写老太太精明,实则表现了极度贫困中人们对每一分钱的备加重视。下文的“老太太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等也是如此。】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了核了。”母亲劝说着她。【从母亲这句话可以看出,老太太的做法确实有点过头。】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从视觉、嗅觉角度描写。“甜丝丝的气味”是通感修辞;“我们的”三字饱含深情。】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再通过联想加倍写。】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母亲用秤钩子挂住白菜根,将白菜提起来。老太太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我看着那棵被剥成了核的白菜,眼前出现了它在生长的各个阶段的模样,心中感到阵阵忧伤。【与这棵白菜是有感情的。前面“我熟悉这棵白菜,就像熟悉自己的一根手指。……”的插叙并非可有可无。】
  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
  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层层地揭开”“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可见这沓纸票对老太太影响重大,她也承受着生活的重压。】
  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
  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蜡条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最坏的事情”指什么?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吗?】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里,包含了责备、失望、痛心、自责、期待……种种复杂的感情。“终生”用词不当,应以“终身”为妥。】
  “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为什么流泪?只因儿子多要了买主的钱,母亲为此羞愧、痛苦。】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显然,生活的贫困和艰辛远不及儿子的欺骗让母亲难过。而“我”“沉痛”的是:故意多算老太太一毛钱,让母亲丢脸、难过;对自己幼稚、不懂宽容感到愧疚;因辜负了母亲平时的教育,做事出格,让母亲失望而懊悔不已。】
  二、问题研讨
  1.你怎样看待“我”故意多算老太太一毛钱的做法?
  ——“我”的做法的确不合适,但这源于“我”对那棵小白菜的特殊感情和老太太苛刻的举动:本是心头肉的小白菜,却被人指责;本就瘦弱的小白菜,却被剥了又剥。“我”心中的怒火暗暗燃起:你既不仁,我又何必诚信呢?加之生活贫穷,就给她多算了一毛钱。
  2.为什么用较多笔墨写那棵“最小”的白菜?
  ——三棵白菜的本来用途,白菜成长过程中的艰辛付出(教材删去了“从夏到秋、从秋到冬,在一年的三个季节里,我和母亲把这一百零四棵白菜从娇嫩的芽苗,侍弄成饱满的大白菜……”等三段文字),尤其是最小的那棵,如何被“我”重点照顾甚至弄巧成拙,又卷得如何结实饱满,最后又如何被老太太层层撕扯……作者一笔一笔详细绘出,作用在于:①表现了这棵最小的白菜长成不易,以及“我”对它特别的感情;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我”气愤难当、多收老太太一毛钱作铺垫;③用这棵白菜的经历来暗示“我”人生的曲折坎坷。
  3.小说给我们的启示?
  ——①人穷志不穷。作品着力展示、颂扬了母亲的自尊自爱与志气骨气,倡导堂堂正正做人(即使生活再贫苦也不能失去自尊)。随着时代发展,物质财富日益丰裕,日子越来越好,我们的精神就更不能萎缩,人格更不能矮化。②严格教子。为人父母者,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别忘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经验、习惯、人品、性格,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方式深深影响孩子的成长。
  三、下联征对
  上联:一位母亲,三棵白菜,一笔精神财富;
  下联:。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请你以“记忆深处”为题,写一则短文(300字左右)。
其他文献
刘佳维,浙江省宁海县西店镇初级中学教师。  2013年12月2日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论坛现场课堂上,王君老师《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湖心亭看雪〉》(《初中生辅导》2014年32期)和2007年12月23日重庆天宝实验中学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教师文学修养与语文教学研究”大会的研究课上,王君老师《咬文嚼字读张岱——〈湖心亭看雪〉》(《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04期)指出:张岱偶遇金陵人,内心是感到遗憾
教学《诗经·氓》一诗时,有学生提出质疑——“诗中的女主人公声称‘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可是她本人做到‘女之耽兮’了吗?”笔者听了这一质疑之后,感觉有些学生在诗歌文本的语言品悟上还是浮于表层,于是笔者趁势激发学生思考──“《诗经·氓》一诗以女主人公的口吻提醒人们──‘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那么,女主人公所说的‘女之耽兮’,是她自己的现身说法,还是口头上的‘虚晃
眼下学生写作素材匮乏是不争的事实。学生作文要么缺少素材令人慨叹,要么素材陈旧令人作呕。本该议论说理、切中时要的议论文被机械地切割成“开头提论点,主体堆材料、末尾说结论”的三部分而成了新八股文。而“主体堆材料”部分更是被许多引领高考备考的老师“智慧”地引导学生选用历史文化(文学)名人来做支撑,遇着坚强的主题就说这些人如何如何坚强,遇着乐观这题就说这些人如何如何乐观,还被美其名曰“万能素材”,大有“几
语文教师必须“会讲”,才能吸引学生学习,使他感到语文课有学头,有趣味。如果语文教师不“善说”,即使是自己满腹经纶、满腔热情,也教不好学生,得不到学生的欢迎。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达到哪些要求呢?   1.启发性特质——循循善诱   循循善诱是历来教师教学语言的特征,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善于用诱导性的语言,即启发学生的语言,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入里,由已知到未知,
褚树荣,1961年11月出生,浙江省特级教师,正教授级高级教师,宁波市“突出贡献专家”,全国首届中学语文学术领军人物。褚树荣老师提倡课堂教学智慧,研究领域涉及中学语文教学各个层面,教材研究类有《中学语文选修课教材·写作技法十二讲》(合编)、《国家课程标准高中实验课本语文必修教材》(合编)等;课程研究类有《人生课堂:语文选修课程探索与实践》《教室的革命·语文主题活动新探索》等;教学研究类有《古诗文阅
素质教育是新课改所要求的一种以全面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不仅仅局限于成绩的新型教学目标。其背后所提倡的教育模式,强调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个性化发展等多个方面能力出发,来提升学生个人能力。而思维能力是新型教学模式下素质教育的成果展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从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思维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思维敏捷程度和思维完整程度六大板块来展开。实践表明,阅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
《祝福》作为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一直是教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在众多的阐释中,祥林嫂被表述成一个深受封建礼教迫害、性格软弱、思想落后的劳动妇女形象。但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祥林嫂最终由生命的‘形而下’走向了生命的‘形而上’……是鲁镇上最后走向‘问道’‘求道’的哲学家。”[1]这类解释为我们解读祥林嫂的形象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但是将祥林嫂寻求解脱的过程视作对形而上的追求,对生
一直以来,人们对《斑羚飞渡》的解读高度一致:颂扬斑羚勇于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启示人们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培养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感情。无疑,斑羚们面对困境时表现出的临危不乱之智慧,面对死亡时表现出的自我牺牲之勇气,面对选择时表现出的自主自愿之无私,这一切都强烈地冲击涤荡着读者的心灵。  然而,结合教学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细细地品读《斑羚飞渡》的字字句句,笔者深刻认识到:《斑羚飞渡》
一直以来,我都想在红尘之外,找一块安静的地方,诗意的栖居。这个愿望终于在我“改非”之后实现了。应该不是偶然,我头一天退位,第二天就有人向我伸出了美丽的橄榄枝。黄龙观,就是这个名字让我心里突然一亮,此后,我便开始与这个小山村零距离的亲密接触了。   黄龙观,带给人最多的印象应该是,一座灵动的山或者峰,山顶上有一座古典的建筑,春有祥云缭绕,秋有霞光笼罩,山峰的四周充满一种毓秀之气。正是,这就是黄龙观。
马尔克斯曾言:“《礼拜二午睡时刻》我认为是我最好的短篇小说。”[1]然而这篇小说很不容易读懂,很多同学的初读感受都是“不知所云”“疑惑重重”。反复咀嚼文本、品读细节是阅读的不二法门,然而小说中密密麻麻的细节又让学生如入迷宫如坠云雾。基于此,笔者在教学中引进不同译本异文对读,试图以异文对读为钥匙,带学生开启文本解读之门。   马尔克斯以西班牙语写作,人民教育出版社《外国小说欣赏》教材中的中文译本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