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痕导读中凸显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dd_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部编版教材中的自读课文时,既要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又要体现自身的引导作用。在自读课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细读、细品关键处,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痕导读,就是隐藏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中阅读、思考,从而自然而然地领悟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文章论述了如何运用无痕导读法,教学《梦回繁华》。
  [关键词]无痕导读;教学;《梦回繁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 34-0016-03
  《梦回繁华》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主要对《清明上河图》这幅画进行说明,而《清明上河图》这幅名作真实地再现了北宋繁华的市井生活,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备课时笔者发现,相较于本单元的前几篇说明文,《梦回繁华》的教学有两个难点:一是文中有大量绘画、音乐方面的艰深术语,要想学生理解很是困难;二是要让学生真正明白“繁华”的特征和含义,并凸显“品味语言的典雅和韵味”这一核心教学价值。怎样做才既能培養学生自主学习说明文的能力,又能凸显这篇课文的核心教学价值呢?笔者斟酌再三,决定采用无痕导读法,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接受语言的浸润,习得学习的方法,提升阅读的能力。 下面笔者结合几个导读片段实录,谈谈无痕导读所发挥的作用。
  一、前置学习:借助“助学系统”,明确学习目标
  笔者给学生布置了前置性学习任务,有如下两个:
  第一,借助书下“注释”疏通课文大意,圈画出读不准和不理解的词语。
  第二,回顾《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中的“预习”“思考探究”部分,阅读本课后面的“阅读提示”,讨论确定学习目标。
  第一个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书下“注释”来疏通文本内容。书下“注释”里有对年号的说明,如“建炎”“政和”“宣和”;有对绘画术语的解释,如“界画”“手卷”;等等。完成这个任务,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开展课堂自主阅读。
  第二个学习任务有两个要点:一是指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已学的教读课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回顾提炼学习说明文的一般方法,以促使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学习新的课文。二是借助“助学系统”,包括《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的“预习”和“思考探究”,以及《梦回繁华》的课后“阅读提示”,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
  【课堂实录1】(前置学习导读)
  师:同学们,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自读本文,编者老师在文后写了一段“阅读提示”。请看主要内容(展示PPT):
  A.细读重点段落,抓住关键语句,梳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B.看看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的。
  C.阅读时还要注意作者的遣词造句。大量的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师:首先要“细读重点段落”,那么重点段落是哪一段?
  生1:第四段。
  师:是的,具体介绍画作内容的是第四段,我们要重点阅读,并看看这一段能够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师:接着找一找体现说明顺序的关键词句并圈画出来。
  师:“阅读提示”还提醒我们要关注四字短语。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哪些角度来赏析作者的遣词造句呢?
  师:老师还要跟大家分享一个阅读经验,精彩的词句要反复咀嚼、品味,这样语言的味道自然就出来了。
  笔者制作的PPT中给“重点段落”“关键语句”“主要内容”“怎样的顺序”“遣词造句”“四字短语”“概括力强”“典雅而富有韵味”这些短语加上了阴影,提醒学生自读时要有明确的方向;还在相应的地方标出“圈画”“概括”“旁批”这几个词,指导学生自读时要运用一定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师生商定了本课的自读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把握每一段的内容;2.重点阅读第3和第4段,了解画作内容,厘清说明顺序;3.品读典雅而富有韵味的语言,探究“梦回繁华”的含义。此可谓目标确立自然无痕。
  二、课堂探究:无痕引导点拨,凸显核心价值
  (一)巧妙类比,归纳说明顺序
  在引导学生探究本文的说明顺序时,笔者没有进行空洞的说教。请看下面的实录。
  【课堂实录2】(课堂导读)
  师: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个问题,既然第3和第4段都是介绍画作内容的,那么可不可以调换一下它们的顺序?
  生2:不可以。第3段先对《清明上河图》进行了整体介绍,第4段再具体讲解内容,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的。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你们观察一个第一次见到的人时,是不是都要先打量他的高矮胖瘦,再看他的发型以及衣着等?这就是说,我们认知一个事物会依循一定的顺序,可称其为逻辑顺序。
  在这个环节中,笔者没有直接告知学生本文的说明顺序,而是先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两段之间的内在关系,再联系学生观察一个人的顺序,从而引导他们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就是逻辑顺序。此可谓顺序归纳类比无痕。 (二)展示画轴,揣摩说明方法 为了让学生对《清明上河图》有直观的认识,笔者将作品复制版带进了课堂。
  【课堂实录3】(课堂导读)
  师:大家看到这幅据说是按照1:1大小复制的《清明上河图》时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生3:好长、好大啊!
  师:课文里是怎么具体介绍它的长度和宽度的?
  生4:横528.7厘米,纵24.8厘米。
  师:作者用两个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一位的数字说明了画作大小,这种说明方法叫什么?
  生5:列数字。
  师:“列数字”的作用是什么?
  生6:使表达更准确。   师:文中还有“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这样的表述,“五百多”是个什么数字?
  生7:这是个约数。
  师:哦!作者为什么不用确数来表示呢?
  生8:因为画中的人物不好数清,作者只能用一个大概的数字来表示。这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师:你说得太好了。大家看这幅画中人物那么多,可能有些人物画得太小看不清楚,作者怕数错了,就说了一个大概的数字。
  此环节中,笔者设计了几个问题。首先明确画作的长和宽是用确数说明的,接着分析约数“五百多”的使用效果,从而明确了使用“列数字”这一说明方法,可使说明文的语言更准确。此可谓实物再现直观无痕。
  (三)赏析内容,品味说明语言
  1.聚焦场面描写,品读语言之生动
  有深度的师生对话,更能促进学生思维力与表达力的提高。
  【课堂实录4】(课堂导读)
  师:我们来赏析“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这部分。这里写了什么情景?
  生9:写了船放倒桅杆准备过桥的情景。
  师:此时岸上的气氛怎么样?你用词语来形容一下。
  生10:热闹。
  师:从哪里看出了“热闹”?
  生11:从“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中看出来的。
  师:人们争相围观这一场面确实很热闹。那么船夫们在干什么呢?
  生12:船夫们在“呼唤叫喊,握篙盘索”。
  师:船夫们之所以要握住竹篙,把铁索一圈一圈地盘绕起来,是因为桅杆快要撞到拱桥了。此时船上的氛围是怎样的呢?
  生13:紧张。
  师:这里作者主要运用了一种通过描摹事物的状态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它具体叫什么?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展示PPT,選项有:举例子、摹状貌、作诠释)。
  生14:摹状貌。
  师:我们要想把这种紧张感、热闹感读出来。节奏可以——?
  生15:快一点。
  (生齐读。读到“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时,暂停并提问)
  师:为什么这些人“却无暇一顾”呢?
  生16:因为他们很忙碌。
  师:所以“繁华”还有什么意思?
  生17:“繁忙”的意思。
  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通过师生深入对话,学生有效认知了“摹状貌”这一说明方法,还探究出了“繁华”的多层含义。此可谓一石二鸟传授无痕。
  2.剖析词语运用,感受语言之韵味
  真正的语文课堂,是充满语文味的。在学生理解了“摹状貌”这一说明方法的基础上,落实“品味语言的典雅和韵味”这一目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课堂实录5】(课堂导读)
  师:我们再来看“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中的“一应俱全”是什么意思。
  生18:“什么都有”的意思。
  师:有什么呢?
  生19:有很多的店铺。
  生20:还有很多的商品。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21:从“各类店铺经营着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中可以看出来。
  师:从这里能看出什么特点?
  生22:街道十分繁华。
  师:能更具体一点吗?用“繁”另外组一个词。
  生23:繁荣。
  生24:我还有补充。我从“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这一句中看出街上人很多。
  师:所以“繁华”还有一层什么意思呢?
  生(齐):还有“热闹”的意思。
  师:有人关注到这里面的四字短语吗?我们来齐读一下。你们读出什么感觉来了?
  生25:很有节奏感。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四字短语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26:结构工整,对称。
  师:再读一读其他的四字短语。
  (生齐读“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
  师:你们看,因为结构上的对称,这部分读起来就有一种节奏感,语言就显得怎样?
  生27:有味儿了。
  本文最重要的段落是第4段,此段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和大量四字短语对汴梁进行描述。通过课堂对话,通过有节奏地朗读,学生品出了语言的典雅与韵味。学生通过分析语言还领悟到了“繁华”蕴含的多重含义。
  在上述片段中,笔者和学生都是负责任的表达者。师生之间的对话清晰且有深度。笔者引导学生聚焦四字短语,在朗读中剖析结构,在剖析中品读韵味,以凸显本文的核心教学价值。此可谓重锤敲打点拨无痕。
  综上所述,在引导学生阅读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要巧妙地发挥引导作用。教师在导读时应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文本,将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文本核心教学价值的凸显融为一体,以使自读课文的教学真正有效且高效。
  (责任编辑 农越华)
其他文献
[摘要]现行高中地理教材设置了“问题研究”板块,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教师应通过设置情境、调整案例等途径,实现“问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高效整合。  [关键词]问题研究 课堂教学 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114  现行高中地理教材设置了“问题研究”板块,是人教版地理教材的亮点,体现地理教学的综合性、
一、母语激趣法    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字感悟能力的培养。笔者每天都会利用早读课或课前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文字接龙的活动,或进行“咬文嚼字”的纠错能力大比拼,或进行成语故事赛讲,或进行几分钟的“美丽演说”。这些活动每天并不会花多少时间,但是,由于坚持不懈,效果是特别显著的。首先,可使学生对令他们头痛的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一种追根究底的激情,因此,最直接的效果便是错字率大
【考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不仅与物候、时令准确对应,而且还有着一个个内涵丰富的名字。让我们看看春季的几个节气:“立春”还带着残冬的余寒,但天气变暖,送来了春的气息,是一种转折,也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标志;“惊蛰”就像一个故事,一声春雷把万千蛰居沉睡的生命唤醒,就像父亲的棒喝,让顽劣的孩童懂得了奋进;“春分”这一天,太阳正当赤道上方,它将自己的光一丝不苟地均分给了地
作文是学生将胸中的积累转化为语言文字(即倾吐)的过程。因此,教师在组织作文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领他们加强积累,这样,学生作文时才能“有米下锅”。    一、引领学生在观察中了解生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平时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写作素材,但学生不会去认识,也不会去观察,也不知道怎样观察。因此,对教师所出的作文题目,他们常常以
[摘要]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作文教学一直让教师和学生比较痛苦。作文教学见效慢,效率不高。新课标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此教师可以尝试着在作文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分层教学。文章主要论述了学生分层、要求分层以及评价分层三个方面,并就作文分层教学的优越性和不足做了一些总结。  [关键词]作文分层教学;原因分析;优越性;不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
秋风冷然,卷去枝头的黄叶;岁月无情,带走年轻的容颜。八年的时间,改变已然太多,我从一个小学生变成了一个初中生,跨过了懵懂无知的孩提时代,来到了青涩敏感的少女时期,我终于开始懂得那永恒不变的来自父亲的爱。  总角之年·平淡  记忆中,父亲很忙,一年都见不到几次,因此,我对父爱并不怎么理解。我渴望这种爱,却又害怕期待落空的失望。因此,我很少去想父亲,总是没心没肺地在母亲身旁嬉闹。  八岁那年的一天,恰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班主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班主任不仅要开展教育工作,还要承担整个班级的事务管理工作,難以顾及每个学生的感受与心理需求,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班主任应该对家长资源进行不断挖掘与合理利用,在减轻知识工作压力和负担的基础上,促进班级教育和管理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班主任运用家长资源进行班级优化管理的有效方法与策
夏日里,我最想做的,是与一株植物对视。  这株植物,是一棵果树。我看着这棵果树,先是如手指一般粗細,后来渐渐茁壮,成了一捧绿。再到如今,每年的夏天,这果树成了一大团绿,饱满而又结实。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青果。  我想问这棵树,会不会孤单?在这城市里,能供植物栖息的地方,越来越少。这么大的一棵树,孤零零立着,形单而影只。我也想问这棵树,会不会想念故乡?这棵树的故乡,是在挺远挺远的山里头。来到这城市
我国传统智能观比较狭窄,偏向于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若以此衡量智能,只有少数人优秀,多数人在这样的框架下只能成为教育的失败者,职业中专的学生更是这个群体的集中体现。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使智慧大厦敞开多扇门窗,大多数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人口,大多数人经过努力都可以成为优秀的人。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成为优秀的人,在英语教学中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人手:挖掘学生的天赋
女儿急得快要哭了:“那我怎么办呀,我又没有钱。”我心平气和地对女儿说:“我可以先借给你,不过,你以后得还给我。”  女儿萱萱在小区里玩耍,不小心打碎了小卖部橱窗上的一块玻璃。当我询问女儿是怎么回事时,她却满不在乎,说王阿姨已经答应不用她赔了。  “不行,损坏了别人的东西,一定得照价赔偿!”我坚持着。  “我们得赔多少钱啊?”女儿心情忐忑,说:“爸爸,要不您就帮我赔钱给人家吧!”  “不知道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