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乐到底什么时候该鼓掌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mi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贝克姐妹在台北举办钢琴演奏会,在乐迷热情的感染下,两位钢琴家连续弹了七首加演曲。其中一首是很多人熟悉的勃拉姆斯《第五号匈牙利舞曲》,其中一个激昂的乐句被拉贝克姐妹刻意推向高潮,重重弹出乐句的最后一个音。音一落,很多听众立即叫好鼓掌,没想到原来那只是稍长的休止符而已,后面还有。下一段演奏完又停一下,这次听众学乖了,没有人爆出掌声,只有笑声。结果,真正的结尾在笑声中被弹奏出来。
  音乐家用音乐“戏耍”听众,最常见的手法之一,就是要结束不结束,骗听众过早地鼓掌。海顿就写过一首交响曲,连续让听众误以为已经结束了,后面却还有悠悠的乐章姗姗而来。
  这样的舞台效果很好,很热闹。不过这样的结尾难免让人忍不住想:音乐到底有没有真正结束?或者说,听众到底有没有办法真正辨认音乐在哪里结束了呢?在下一个音符响起之前,我们要如何确知已没有下一个音,或下一个音只是还没到来?
  约翰·凯奇有一部作品,演奏速度的标示是“越慢越好”。简单的标示,却最惹争议、再困难不过。时间是无限的,两个音符间的距离可以被无限加长拉大,所以不管多慢,都一定可以找出更慢、更符合凯奇标示要求的演奏法。这部作品到目前为止最慢的演奏速度,是由教堂里的管风琴演奏的——每隔一年演奏一个音!我们要怎样理解是音乐已经结束,还是上一个音结束、下一个音还没到来的中间状态?
  这个问题非同小可。因为古典音乐的音乐会建立了一个普遍惯例,要求听众在“适当”的地方才能鼓掌。“适当”的第一条原则,但不是唯一原则,就是得等乐曲结束了才能鼓掌。如果不晓得乐曲何时结束,如何遵守这条规则呢?
  有些格外在乎鼓掌礼节的人,很受不了鼓错掌的听众。他们甚至会纳闷儿或者质疑:乐曲有没有结束,怎么会听不出来?
  嗯,是的,音乐要结束是有一些基本规则的。例如,绝大部分曲子会结束在“终止和弦”上,而“终止和弦”之所以得到这样的名字,是经过历史长期反复试验后,被证明可以带来稳定听觉感受的,如果不回到“终止和弦”,乐曲会有虚悬的不安,靠这种和弦基本可以判断音樂是不是走到了最后。如果不在“终止和弦”上,或者没有回到主调的终止和弦,就算乐音停止,应该也不会是结尾。
  另外,还有在曲式形式上的暗示、明示。如果仔细聆听并动用音乐记忆,很快会捕捉到重复出现的模块,可以整理出次序规律。在各种段落组合出现后,如果突然来了一段之前没听过,且格外激动、格外灿烂的乐段,我们就大致可以判断乐曲进入了尾声。尾声的最高潮处,当然就是整首乐曲结束、应该鼓掌的地方了。
  不过用和弦或用辨视尾声无法应对两种情况。一种是作曲家刻意制造的例外。像舒曼就常常偏好音乐虚悬的效果,故意让乐曲结束在“错的”和弦上,不回到主调的终止和弦;拉威尔则尝试各种弱音结尾,让乐音慢慢淡化,一个比一个弱,直到无形消融于沉默中,最后一个和弦往往已经低微难闻,我们如何确认乐声在何处终止?更不必说现代音乐中无调性写法下,根本没有和弦帮助我们整理乐音的曲子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乐章与乐章间的区隔。像柴可夫斯基两首最有名的协奏曲——《第一钢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结尾处都写得气势磅礴,尾声高潮再清楚、精彩不过,最后也落在沉重安稳的终止和弦上,听到这样的音乐,谁能不觉得血脉偾张、情绪激昂?可是,这样的结尾不是真正的结尾,只是乐章的间歇,所以不能鼓掌!
  有道理吗?有道理。第一乐章到第二乐章之间,有着很戏剧性的音乐气氛转变,听众从激动中被快速抛掷到宁静牧歌式的气氛里,这种转折是音乐设计的一部分。如果听众在乐章后热烈鼓掌,拉长了气氛转折的时间,便有可能漏失第二乐章的开头,同时因提前发泄了激动情绪,便也无法体会那种落差转折了!
  当然会有无辜的听众问:“我怎么知道后面还有第二乐章?”唉,这样的问题就没有什么好的答案了,只能说,你还是先弄清楚要听的曲子有几个乐章,再开始听音乐会吧!对于乐曲乐章的基本认识,被包含在音乐设计里,不具备这样认识的人,不只无法享受设计中的所有音乐效果,还会破坏、妨碍别人的享受。
  当然,这样的答案同时也解决了“例外”的问题。先做功课了解乐曲,那么即使是你从来没听过的乐曲,你也可以知道它大概会是什么样子,也就能预期乐曲会用什么样式结束在什么样的乐音上了。
  不过,这也就意味着要听CD,甚至要先读乐谱再进音乐厅。恐怕没那么多人有机会养成这么勤奋的习惯,而且也不见得随时有CD、乐谱供你提前准备。
  那还能有什么办法?嗯,只剩下最后、最基本的一条路了。就是仔细、用心地听,不只用耳朵听声音,还要用眼睛看演奏家的动作。演奏家总得和音乐一起呼吸,音乐在,他就在音乐里,音乐结束,他必定会有一个从音乐世界里脱离出来、重返现实的具体动作,从那动作中你便能辨识出乐曲的结束。
  盯着看演奏家来确认结尾,副作用就是,一不小心会被演奏家戏耍,被他的动作欺骗,在不对的时机冒出不合时宜的掌声来。这样的代价,该付就付,让大家都快乐地笑一笑吧!
  (灵雨既零摘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呼吸:音乐就在我们的身体里》一书,王 原图)
其他文献
古玩行里最好玩的故事有两种:一是上当,一是捡漏。可以说,人情世故尽在其中。  一个广东老板到内陆城市看货,到的当天突发疾病,住进医院。谈好的生意做不成了,文物贩子们大失所望。其中一个乡下文物贩子却对众人说,机会来了。众人笑他,买家已经住进了医院,机会在哪里?他笑而不言。  他买了很多补品去看病人。广东老板独居异乡,卧病于床,无依无靠,十分孤寂,看到他来自是喜出望外,如见亲人。他当即在医院住下,衣不
期刊
1947年,康奈尔大学迎来了一位讲俄罗斯文学和欧洲文学的教授。这名年近五十的男子相貌平常,眼中却颇有几分傲慢。因为不善言辞,他的课堂授课基本依赖讲稿完成,差不多就是照着念。幸好这门课在学生中口碑颇佳,因此常常座无虚席。显然,此前7年韦尔斯利学院的教学生涯已经给他积聚了一些名气,很多学生早就了解到:他姓纳博科夫,是一名俄罗斯流亡贵族,文学品位极其刁钻,对大作家的点评犀利透彻,常常能提供惊人的视角,而
期刊
她80岁,目光呆滞,完全不在意身边的人与事,大小便都在床上进行。从早到晚,她只是低着头,哆哆嗦嗦地把衣服扣子一颗颗解开,再把衣服一层层扒下来,好像它们是累赘的身外之物。她也喜欢抓扯棉被和枕头,把它们拉近、推远,直至推下床。累了,她就“嗯嗯啊啊”地喘息一阵,接着周而复始。保姆只好在旁边阻止、劝说,并替她穿上衣服。  她的儿子是我早年的同窗,人很孝顺,请我去家中看看她,希望能尽量想想办法。我首先想到的
期刊
我年幼的时候,坐在父亲的膝盖上听他一回一回地讲述《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的古典小说。读到这些“往事追忆录”的人也常如我所预见地赞叹我“颇有家学”。可是我一直遗漏了那段“幼承庭训”的日子里,某个小小的、原本看起来并不重要的细节。  当时,住在我家对面的冯伯伯也是一个会说故事的爸爸(以及率先有能力买电视机的爸爸),他的故事总来自當天晚报上的四格漫画。在电视机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说书人之前,我常
期刊
菜叶子,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  它就像“别人家的孩子”,常出现在童年梦魇里。纵有千般好处,却不如大鱼大肉让人有满足感。  每个妈妈都有让孩子吃菜叶的绝招。小时候,油炸薄荷叶就曾经颠覆了我对菜叶的看法。后来在国外工作,我常买鲜薄荷放在厨房的窗边。馋了,就择下一盘叶子,裹上面粉下锅炸。出锅沥干油,薄荷叶带上金黄的焦边,入口先是浓重的油香,然后是薄荷的通透清爽,满满都是关于故乡亲人的回忆。  前段时
期刊
长久以来,我们都生活在错综复杂的世界里,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无数的信息,有的可以带来些收获,有的却会混淆视听。事情的脉络与原委,通常在汹涌的舆论浪潮中变得真假难辨。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持理性的思考,如何在众说纷纭中不迷失自己?一  因为冬天冷,所以夏天热。这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冬天冷,夏天热,这是大家都能体会到的事实。但是,若给它们加上一个因果关系,就显得有些奇怪了。  当我们接触某些信息时,很容易会去
期刊
1973年,身在湖南长沙乡下的谭盾,正在地里干着农活儿,村头的大喇叭里突然响起他从未听过的雄浑有力的音乐。播音员说,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来华访问,他们演奏的是贝多芬的《命运》。播音员还说,费城交响乐团演奏的交响乐就像银色的光芒一样,发出一种未来的声音。那是谭盾生平第一次听到西方的交响乐。“非常震撼,怎么能有这么大的声音?如此多的乐器,竟可以演奏得如此整齐。”他对自己说,“我要当贝多芬,我要写这种音乐。
期刊
湛江队在比赛  2017年秋天,我被朋友拉去看一场特别的足球赛。  那天天气不错,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整个赛场,是北京难得清朗的日子。对垒双方正在激战,我几乎可以看到球员腿部肌肉的线条,和他们冲撞时的狰狞表情。赛场上没有声音。准确地说,这部默片只有一些背景音,那是奔跑带来的呼呼风声、足球撞击草地的“咚咚”闷响,以及人剧烈的喘息。  教练郑国栋站在球场边指挥着进攻,他也没有讲任何话,在安排进攻和防守时,
期刊
一家DIY產品公司收到一名顾客的来信:“我按照你们的愚蠢图纸盖了个鸟屋,不仅太大,风一吹还总是从树上掉下来。署名——不开心。”  该公司在回信中说:“尊敬的不开心,我们对工作中的失误深表歉意。我们不小心给您寄了一份帆船设计图。如果您觉得不开心,应该看一下另一个顾客写给我们的信,他在帆船俱乐部比赛中排名垫底。”  (袁 方摘自《喜剧世界》2019年5月上,〔阿根廷〕季 诺图)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