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凉夏暖看逻辑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iuytrewq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我们都生活在错综复杂的世界里,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无数的信息,有的可以带来些收获,有的却会混淆视听。事情的脉络与原委,通常在汹涌的舆论浪潮中变得真假难辨。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持理性的思考,如何在众说纷纭中不迷失自己?


  因为冬天冷,所以夏天热。这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冬天冷,夏天热,这是大家都能体会到的事实。但是,若给它们加上一个因果关系,就显得有些奇怪了。
  当我们接触某些信息时,很容易会去思考其背后的原因,然后做出假设,构建可能的因果关系。比如今天不幸拉了肚子,而昨晚正好在一家新餐厅就餐,那你自然而然会怀疑是食物的原因;早上拉开窗帘发现地面潮湿,昨天又比较闷热,那多半是昨晚下了雨。需要注意的是,像“尝试新食物”与“拉肚子”“下雨”与“地面潮湿”这样的事件非常多,但并不是只要两件事有关系,就一定是因果关系。
  除了直接的因果关系外,两个单独事件X和Y都可能会受到另一个因素的影响。这个因素叫作混淆变量,顾名思义,它的作用就是混淆。在实际生活中,它往往不容易被人们发现。人们通常只会观察到X和Y,然后就将其归为直接的因果关系。举个神奇的例子:X是雪糕销量,Y是溺水人数。数据表明,雪糕销量越高,溺水人数也越多,似乎吃雪糕与溺水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事实上,这里存在一个混淆变量——季节。夏天,天气非常热,雪糕的销量自然就会上升,同时去游泳的人也会增多,于是溺水人数上升。换句话说,夏天的到来会造成后面两个结果,但是这两个结果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这个混淆变量的例子倒还不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认知。我们再看这样一个例子:数据表明,收入越高,患疾病的风险越大。你会觉得,收入越高,生活水平越好,对健康和医疗也越重视,怎么还会增大患病风险呢?这次,背后的混淆变量是年龄。通常来说,收入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患病风险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于是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就是收入越高患病越多。同样,这两个结果之间是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所以,下次看到“震惊!越……越……”这样的标题时,就可以先考察一下它们之间到底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免被混淆变量扰乱视听。
  X和Y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多重关系,包括间接因果、混淆变量等。生活中有很多事都归属此类,比如付出与回报——付出越多,回报就越多吗?获得回报是否会激励继续付出呢?在学习、爱情及事业上,都有很多类似的问题,值得深思。
  我们经常会读到这样的励志短文——以“从前有位贫苦的年轻人……”开头,然后讲述他的一些耐人寻味的小故事,最后以“他,就是当今××公司的CEO×××”结尾。他年轻时的小故事与后来的成功,真的有很强的因果关系吗?其实,这些往往只是和成功共享了一些影响因素。
  总之,因果关系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出的,两个事实之间可能存在间接因果关系,也可能存在混淆变量,还可能有更复杂的关系。难点与要点在于形成清晰的分析逻辑,不被所谓的“证据”所迷惑,构造谨慎全面的思维体系。


  也许是出于好奇,也许是为了在不确定的未来寻求安全感,人类倾向于从已知的事实中提炼出更有价值的信息,得出想要的结论。遇到问题时,除了从因果面分析,有时候还会从事实反面思考、逆向思考、替换思考。
  常见的方法是,考虑情况的互补性,然后进行逻辑推理。
  我们看看这道常见的脑筋急转弯:王师傅是卖鞋的,一双鞋进价20元卖30元,“五一”节8折优惠,顾客来买鞋给了一张100元。王师傅没零钱,于是找邻居换了100元零钱。事后邻居发现钱是假的,王师傅又赔了邻居100元。请问王师傅一共亏了多少?
  这道题常常被冠以“一道看你是否具有商业头脑的题”“100人中99人会算错”之类的标题,关键的难点是王师傅和邻居之间的交易带来的干扰。
  从邻居的角度分析,邻居不赚不亏。因此,盈亏只发生在王师傅和顾客二人身上。要算王师傅一共亏了多少,最简便的方法是:考虑“亏”的互补面——“赚”。这个情节里只有顾客赚了,因此,问题就等同于顾客一共赚了多少钱。很明显,顾客收到了100-30×0.8=76元的真钞以及一双市场价值30×0.8=24元的鞋,因此王师傅总共亏了76+24=100元。
  这个方法是基于“王师傅亏损=顾客赚取”的事实,也就是说,在“王师傅亏损”这五个字中,我们将“王师傅”替换为“顾客”,再将“亏损”替换为“赚取”,最后的结果和原来是等价的。从反面出发,看似复杂的问题一下就变得清晰起来。
  不过,如果把“今早我吃了饭”中的“今早”换为“昨晚”,“吃了”换成“没吃”,就变成“昨晚我没吃饭”,可能就不符合事实了。若将“冬天冷”里面的“冬天”换为“夏天”,“冷”换成“热”,变成“夏天热”,则又非常符合事实。
  因此可以看出,选择一些反面情况去替换,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事实,但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向——如果事实是“人民币升值会带动境外消费”,那么就可以思考“人民币贬值会削减境外消费”“外币升值会带动境内消费”的论述是否成立,由此也有了许多探索的方向。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这么想:期中考得很难,期末会不会比较简单;这家店口碑不太好,隔壁那家可能会好一些。虽说替换后的论述不一定成立,但多一种思考的方式,就会多想到一种可能的结果,考虑问题也会变得更加周全。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发表声音的成本很低,扩散声音的途径多样,耍些花招就可以博取关注度。再加上网络身份与真实身份的隔断性,隔着一层屏幕,仿佛也多了一层盾牌。身为信息接收方的我们,很多时候不能作为当事人去触碰事实真相,只能透过媒体的屏蔽与加工,看到那些主观意味浓、真假难辨的消息。
  因此,在这样嘈杂的环境中,保持理智、保持清醒就变得尤为重要。看到那些“惊!真相竟然是……”之类的标题,不如多想一想,事件背后是否真的有因果关系,结论是否真的成立,事件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我们必须牢记的是,无论何时何地,清晰的逻輯、严谨的思维,都要比劲爆的标题、戏谑的吐槽更加珍贵。
  (蔡正兵摘自四川人民出版社《做事的逻辑:如何持续做正确的事》一书,李 旻图)
其他文献
画完《一条线的故事》,我悟得这么一个道理:大凡艺术作品,比如一首诗、一支歌、一篇文学作品,当然也有画,其中都是有秘结的。秘结包括了回忆、思念、向往,或者愤恨和哀怨。我们读李商隐的诗,读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之所以觉得好,是因为它勾起了我们自己的情事。但是,李商隐的这首诗绝不是为我们写的,古人也不会像现在的作家,为写作而写作。他一定是给具体的人写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凄美的故事,遗憾的是
期刊
根据2018年4月《亚马逊中国全民阅读报告》,虽然中国人愿意为内容付费,但“80后”“90后”“00后”中,只有32%的人每天阅读超过1小时。  这不仅是中国人的阅读现状。2018年2月,日本共同社的调查数据表明,53%的日本大学生一天的读书时间为零。  一方面,年轻一代有远离书籍的趋势,另一方面,他们日益依赖社交媒体。  2018年脸书的活跃用户已经达到22亿。前不久,美国网友开展了一场脸书使用
期刊
一個读书出身的人,谁没有母校呢?但我的母校和我的经历一样,显得有点儿……复杂。  我父母都是军人,1948年,他们从山西昔阳渡河南下,父亲在野战部队,母亲在公安部队。他们在栾川我就在栾川,他们到洛阳我就在洛阳……在邓县(今邓州市)、在南阳……他们频繁调动,我便随队搬迁,不知道到底换了几所学校。因为辗转不定,这个学校与那个学校的教学进程又不相同,教学质量也各有差异,因此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臭”——除
期刊
多年来在富豪身边充当旁观者,让我有机会观察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些有品位的有钱人,他们追求的目标竟是过简单的生活,而且越有钱的人,越觉得过平凡的生活非常奢侈。他们的郊区“宫殿”越宏伟,他们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都市公寓的向往就越强烈。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让他们觉得很奢侈:他们不想每天坐在高贵奢华的餐桌前,独自享用私人主厨专为他们烹调的山珍海味;他们渴望亲自上菜市场(能去超市的话更棒)挑选
期刊
绘画是诚实的艺术,没有欺骗的可能,不是好,就是坏。  不要害怕完美,因为你永远也做不到完美。错误几乎总是一种神圣的自然,不要试图改变它们。相反,应该把它们合理化,彻底地理解它们。  第一个把年轻女子的脸颊比作玫瑰的人是一位诗人,而第一个重复这种比喻的人是一个白痴。  虚假记忆和真实记忆的区别就像宝石一样:看起来最真实、最耀眼的那些总是假的。  6岁时,我想成为一位大厨。7岁时,我想成为拿破仑。从那
期刊
古玩行里最好玩的故事有两种:一是上当,一是捡漏。可以说,人情世故尽在其中。  一个广东老板到内陆城市看货,到的当天突发疾病,住进医院。谈好的生意做不成了,文物贩子们大失所望。其中一个乡下文物贩子却对众人说,机会来了。众人笑他,买家已经住进了医院,机会在哪里?他笑而不言。  他买了很多补品去看病人。广东老板独居异乡,卧病于床,无依无靠,十分孤寂,看到他来自是喜出望外,如见亲人。他当即在医院住下,衣不
期刊
1947年,康奈尔大学迎来了一位讲俄罗斯文学和欧洲文学的教授。这名年近五十的男子相貌平常,眼中却颇有几分傲慢。因为不善言辞,他的课堂授课基本依赖讲稿完成,差不多就是照着念。幸好这门课在学生中口碑颇佳,因此常常座无虚席。显然,此前7年韦尔斯利学院的教学生涯已经给他积聚了一些名气,很多学生早就了解到:他姓纳博科夫,是一名俄罗斯流亡贵族,文学品位极其刁钻,对大作家的点评犀利透彻,常常能提供惊人的视角,而
期刊
她80岁,目光呆滞,完全不在意身边的人与事,大小便都在床上进行。从早到晚,她只是低着头,哆哆嗦嗦地把衣服扣子一颗颗解开,再把衣服一层层扒下来,好像它们是累赘的身外之物。她也喜欢抓扯棉被和枕头,把它们拉近、推远,直至推下床。累了,她就“嗯嗯啊啊”地喘息一阵,接着周而复始。保姆只好在旁边阻止、劝说,并替她穿上衣服。  她的儿子是我早年的同窗,人很孝顺,请我去家中看看她,希望能尽量想想办法。我首先想到的
期刊
我年幼的时候,坐在父亲的膝盖上听他一回一回地讲述《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的古典小说。读到这些“往事追忆录”的人也常如我所预见地赞叹我“颇有家学”。可是我一直遗漏了那段“幼承庭训”的日子里,某个小小的、原本看起来并不重要的细节。  当时,住在我家对面的冯伯伯也是一个会说故事的爸爸(以及率先有能力买电视机的爸爸),他的故事总来自當天晚报上的四格漫画。在电视机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说书人之前,我常
期刊
菜叶子,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  它就像“别人家的孩子”,常出现在童年梦魇里。纵有千般好处,却不如大鱼大肉让人有满足感。  每个妈妈都有让孩子吃菜叶的绝招。小时候,油炸薄荷叶就曾经颠覆了我对菜叶的看法。后来在国外工作,我常买鲜薄荷放在厨房的窗边。馋了,就择下一盘叶子,裹上面粉下锅炸。出锅沥干油,薄荷叶带上金黄的焦边,入口先是浓重的油香,然后是薄荷的通透清爽,满满都是关于故乡亲人的回忆。  前段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