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good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认识规则的普遍性。
  2.理解规则的必要性,懂得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3.初步树立规则意识。逐渐将学校规则内化。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规则概念和树立规则意识
  教学难点:规则内化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调查校外规则。
  2.教师制作课件。
  3.教师准备4根接力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题
  
  1.听说咱们班在运动会中取得了好成绩,接力跑获得了第一名,真了不起。今天,我们来一次接力走的比赛,让我见识一下你们的厉害,怎么样?我们请四组同学来进行比赛。
  (第一组4名女同学,第二组2名男同学,第三组男女各1名,第四组3名男同学)
  2.比赛开始。
  3.好,我宣布,第——2组获胜!(学生抗议)
  4.哦,我明白了,刚刚大家说的这些都是比赛的规则。看来,我们这次比赛是缺少了规则。没有规则,大家都会觉得不公平,也没有快乐。那么,除了比赛、游戏需要规则,我们做哪些事情也需要规则呢?
  5.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要有规则。(出示课题——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二、回忆校内规则
  
  1.师:我们小朋友天天在学校里学习、生活,大家对我们的学校熟悉吧?
  生:熟悉!
  师:那我考考你们,我们学校里有哪些规则呢?我提议,先4人小组讨论。不过呀,咱们的讨论也是有规则的。
  此时的学生大都表示惊讶,心想:讨论有什么规则呀?
  师:想想看,咱们讨论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七嘴八舌地说)
  师:对呀,我们讨论时该注意什么呢?这就是讨论的规则,我把刚才同学们说的规则归纳了一下。(实物投影出示讨论的规则)
  (1)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
  (2)声音不要太大。
  (3)人人发表意见。
  (4)总结小组意见。
  (5)推荐一人介绍(其他同学可补充)。
  师:好,讨论开始吧1
  2.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整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提及什么是规则这一问题,而是变抽象为具体,将抽象的规则概念有机地渗透在讨论的具体要求中。]
  3.师:好,我们开始交流了。交流的时候,你们猜到了吧,又有规则了。
  生:哦!
  师出示交流规则:(1)大声交流,(2)避免重复,(3)认真倾听。
  师:哪个小组先让我们分享你们的成果?
  生1:要说普通话,轻声慢步过走廊,男生不剃光头,要穿校服。
  生2:天天佩戴红领巾,戴小黄帽,带学生证。
  师:其他小组有没有补充的?
  生3:不能破坏草坪,上下楼梯靠右走,不能大声喧哗,吃饭的时候不能浪费粮食,女同学不能戴首饰,在教室里不能互相追逐。
  生4:不在走廊上吃早点,准时到校,不穿拖鞋到校。
  生5:不能随地吐痰……
  [学生交流的规则可谓面面俱到。这些规则时刻规范着学生的行为,也是学校四项竞赛的要求,更是学生对学校生活真实的体验。]
  4.师:我发现,我们学校本部比分部漂亮多了,所以特地参观了一下,并且拍了几张照片,意外地找到了一些规则,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节约用水、爱护花草、教师办公职责、升旗仪式等标志)
  5.你们发现了哪些规则?(指名说)
  6.看来,我们学校里的规则真不少。
  [执教老师在学校分部任教,以到本部参观的形式出示照片,非常自然,巧妙地把学生不太注意的一些规则呈现在学生面前,似乎就在不经意间,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对规则的感悟也更深刻了。此时,规则可谓是随着这些漂亮的照片——风,潜入了学生的意识——夜,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交流校外规则
  
  1.师:学校里的规则真不少,那学校外呢?老师布置大家课前去调查了,想不想把你的调查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
  生:想!
  师:谁先来试试?
  生1:我是在马路上调查的。我在马路上看到了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要注意,这是我做的模型(生出示模型)。我想请一个小朋友来表演一下。
  师:好的,你想请谁?
  (一生举灯,一生表演)
  师:真不错!
  生1:我还在马路上看到了人行道,我们行人在马路上要走人行道;我还看见了斑马线,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我还看到了禁止按喇叭的标志,还有这个(出示禁止车辆停放标志),表示禁止车辆停放;(出示禁止进入标志)这是禁止进入的标志。(生边说边出示标志)
  师:这些标志让我们长了见识,谢谢你!
  生1:我在马路上还看到交警叔叔在指挥交通。
  师:你能不能像交警叔叔那样来指挥指挥?
  生1:不行。
  师:谁行?
  一男生(上台指挥):这样是停,这样是行。
  师:大家来学学看,试试做一名小交警。
  学生一起兴趣盎然地学起来。
  [课上通过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既培养了他们收集资料的能力,也让其他同学增长了认识,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规则。最后让学生学学交警叔叔指挥交通,学生兴致很高,积极参与。]
  2.学生继续交流。(医院、商场、公共汽车、农贸市场、电影院……)
  3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在校外找到了那么多的规则,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一展示,那就把你的调查成果展示给你的好朋友看,和他一块分享吧!
  
  四、订规则再比赛
  
  1.大家调查到的规则真多,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2.我们刚才的接力走比赛,大家觉得不公平,是吧?那你认为应加上什么规则呢?(人数相同,男女人数比例一样……)
  3.就让我们按大家制定的规则再进行一次比赛-,真正决一次胜负怎么样?比赛开始!
  4.我宣布。第——4组获胜!
  5这次按规则进行的比赛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公平、快乐)
  6.规则除了给我们带来公平、快乐,还带来了什么?
  
  五、总结下课
  
  1.师:是啊,规则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公平、安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哟,该下课了,有个问题考考大家,下课时有什么规则?(指名说)
  生1:不能在走廊上追逐打闹、喝水!
  师:我们要从这里走回教室,也要遵守什么规则?
  生2:要安静!
  生3:轻声慢步,不能争抢。
  2.师:让我们比一比,看谁做得最好!
  (学生非常安静地收拾物品,排队回教室)
  [道德行为的实践指导,不能单靠课堂,还必须延伸至课外,贯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但学生往往讨厌教师布置课外要干什么,或听到教师用命令式的语气说下课应该怎么样。比赛的形式学生往往是喜欢的,让学生比一比,谁在下课时做得最好,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也能让他们开始将规则内化,这一切是不露痕迹的、自然的。]
  一位教育家说过:“当学生意识到你在教育他时,就意味着教育的失败。”的确,我们的品德教育需要智慧,需要我们教育者作知心的钥匙,开启一扇智慧的门,为学生带去舒适的风,无声地滋润他们,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其他文献
教材简介:  “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的一个教学内容,这一内容的教学基于学生对生活中的记时法的已有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通过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学生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较强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知道应该遵守规章制度。    实况剪辑:  师生进入生活故事情境:有一天
期刊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  随着中高年级学生自学活动的开展,教师们对词语教学的重视程度有相对减弱的趋势。在平时的教学中,一些教师认为学生能自学了,放手让学生查字典就行了。这种缺乏引导、简单机械、没有体验意义和意蕴选用的做法,不仅给词语教学带来了不良后果,也使文本解读缺乏有效的支撑。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中高年级中规范词语教学,有效地抓好词语教学,探索方法,追求词
期刊
教学片断:  生1:比较这两个分数大小,就能够知道谁吃得多了?  师:如何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  生2:前一节课比较几分之一大小的时候,是用折纸的方法。我想比较几分之几的大小,也可以用折纸的方法比较。  师:你真会学习,会把前面学到的数学方法用到今天的课堂里来。下面我们就利用折纸的方法来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  (说真的,课到这里,我心里真没有底。前面比较几分之一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和4份,这些
期刊
拜读了《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6年第1~2合期张永芳老师撰写的《巧妙转换单位“1”》一文,受益匪浅。张老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向读者介绍了四种转换单位“1”的方法,这方法巧妙、实用。笔者发现,原文中的例题也可通过扩倍的方法,巧妙地转换单位“1”。请看:
期刊
在批改作业时无意中发现有这样一道题:已知3个梨的重量等于4个桃子的重量,3个苹果的重量=5个桃子的重量,问1个梨+1个苹果=?个桃子。结果大多数学生都猜错了。于是在辅导课中我决定在课堂上讨论一下这道题。我问学生他们是怎么想的。“我想把4个桃子中的1个借5个桃子,这样3个梨=3个桃子,1个梨=1个桃子,同样3个苹果=6个桃子,得到1个苹果=2个桃子,这样1个梨+1个苹果=3个桃子……”真是一个奇特的
期刊
曾在2001年获得国家科技最高奖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说过:我最喜欢外语、地理、化学,最不喜欢数学。因为在学正负数的时候,我搞不清为什么负负相乘得正,就去问老师,老师说你记得就是……我由此得出结论:数学不讲道理,于是不再理会,学数学兴趣一直不大,成绩不好。院士的经历值得我们一线的数学教师深思,做到:其一,我们教数学一定要启迪学生懂得其中的道理、学会思考数学问题,并努力寻求问题的答案;其二,要
期刊
最近听了一节“用计算器计算”(苏教版第七册)的公开课,其中的两个精彩的教学片段让笔者很受启发。  片段一:……  学生学会了计算器的计算方法后,教师出示:2301—21×39  师:请使用计算器计算。  (学生认真地埋下头算了起来,学生算好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检查结果时产生了分歧。)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一、第一次尝试教学  1,实录:  (1)出示例1蘑菇图,要求学生看图说说图意。  学生看图说图意:一共有14只蘑菇,地上有9只,篮子里有5只。  (2)根据教师提问列式  师:一共有14只蘑菇,已经采了5只,求地上有几只?你能列式吗?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青年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一个学校如果忽视了对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就会失去教育发展的后劲,因此,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机遇,构建和完善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机制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关键。    一、瞄好对象,选好苗子    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第一步是选好对象,定好苗子,基本要求如下:  1.师德高尚,具有五心四爱:对教育事业的忠心,开拓创新的进取心,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坚持不懈的苦干
期刊
[设计理念]    在实施活动之前组织学生讨论,确定了“革命的滨海历史”、“富饶的滨海物产”、“传奇的滨海神话”、“腾飞的滨海快车”这四个课题,在实施活动时教师协助开展。学生们为了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务,采用了多种途径和研究方式,使得他们在充分的活动中探究能力、合作能力、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采访,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言语交际能力,拓宽了知识面,还激发了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