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劳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有效实施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l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教育工作者应重拾劳动教育,让劳动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原动力。文章分析了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意义,提出了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有效路径和应避免的几大误区。
  关键词:劳动教育;小学教育;实施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把“劳”字列入全面发展教育理念,提出劳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培育学生核心技能的有效途径。
  古往今来,劳动一直是最好的教育,人类的许多经验与认知都来自于劳动实践,因此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倡导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的今天,只有劳动才能托起中国梦,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学生的美好未来。这就要求中小学教育工作者重拾劳动教育,传承劳动精神,让劳动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原动力。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劳动教育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教育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小学开展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立人、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才能创造美好的将来。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今天,创新往往源自劳动实践,以劳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路径。对于个人发展而言,劳动教育是培养个人素养、深化内在涵养的需要。劳动可以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养成艰苦奋斗的品质。它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劳动素养已成为影响人生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开创美好人生应从劳动教育开始。
  二、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
  小学教育是人生起步时期的基础教育,因此是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的最佳时期。如何“以劳树德”开展劳动实践,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课题。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劳动教育应注重有效性、实践性、多维性和融通性,探索切实有效的培育路径。
  (一)分学段实施劳动实践,提高劳动教育的有效性
  1. 小学低年段注重劳动观念、劳动意识的培养,掌握自身成长必备的劳动技能。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育特点,小学低年段学生要树立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自觉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教师可以通过劳动儿歌、童谣与学生一起感悟劳动的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课室里种植容易生长的花草,感受劳动成果带来的快乐;在校园组织和开展校园环境打扫、小动物认领与饲养等活动,体验劳动的价值。
  小学低年段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应侧重培养他们必备的劳动技能,如:系鞋带、叠衣服、叠被子、扫地、拖地、洗衣服、洗菜等。针对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好奇心和童趣,可以进行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劳动实践,如照顾小鱼、小鸡等小动物,帮助班级养护绿色植物等劳动,让学生在劳动和观察的过程中,学会珍爱生命、热爱劳动,体会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2. 小学中高年段注重职业意识、社会意识的培养,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劳动技能。
  小学中高年段学生的劳动教育应以劳动实践为主,学校分配卫生包干区、自留地种植区、助人为乐服务区等,鼓励中高年段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力,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学校应多为学生提供校内志愿者服务的机会,鼓励学生争当图书馆小管理员、校园花草养护员、校园卫生小助手等。学校开设劳动兴趣小组或社团,进行手工制作、桌椅維修、班级文化布置等劳动实践活动。对高年级学生开展职业教育,让学生了解社会职业分工,初步对自己未来职业选择进行简单的规划,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创造丰富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参加合作劳动,增强劳动教育的实践性
  实践课不能通过说教方式对学生进行生硬式填压。学校应尽最大能力创设不断丰富学生劳动实践的机会。利用校园空地开发“农地”,让教师带领学生翻地、除草、培土、浇水、施肥,通过种植蔬菜瓜果,让学生感受劳动后收成的喜悦;利用五一劳动节开展劳动技能大比拼,让学生展示劳动特长,相互学习劳动技能;开设校园小超市,由学生志愿者在课余时间担任售货员、收银员、导购员、保安、后勤人员等,共同经营校园小超市,培养学生合作劳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劳动意识;组织校园美容小分队,每个班轮流当值,对学校校园环境进行美化。如:给学校围墙画上美丽画卷、给黑色沙井盖涂上美丽外衣、更换松动或破损的绿化砖、给小树缠上美丽的彩带等,通过劳动装扮美丽校园。让学生在教师、同学的赞许声中感受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三)师生合作劳动探究、亲子劳动实践感悟、社会生产劳动体验,构建多维劳动教育网络,体现劳动教育的多维性
  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家庭、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只有家校联动、校内校外形成合力,才能让劳动变成学生自觉的行动。
  学校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社团活动,教会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方法。通过校本课程落实劳动教育内容,传授劳动经验和方法。师生合作劳动探究,感受劳动乐趣,积累劳动经验,在劳动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
  家长在家里为孩子创造劳动机会,与孩子一起开展符合他们身心发展水平的亲子劳动。家长配合教师指导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打扫卫生、洗衣服、倒垃圾、收拾或布置房间、做简单菜肴或面食等,并与孩子分享劳动的收获和喜悦。利用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发扬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让学生帮助父母、长辈完成家务,分担父母或长辈的工作。家长只有转变孩子参与劳动就会影响其学习的错误观念,做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协助者和监督者,密切家校联系、形成劳动教育合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能力。
  学校与家庭为学生提供劳动的机会和平台比较单一,学校与校外单位建立长期、紧密的联系,建立互助协作型劳动实践基地,在家长的参与下,学生在假期走向社会,体验多种形式的生产劳动。如:参观农场的种植、体验工厂流水作业、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等,通过各种社会劳动拓宽学生劳动参与面,增强劳动体验,有利于学生对劳动形成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   (四)在劳动中立德树人、启智健体、创新育美,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劳动知识与技能,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融通性
  “德智体美劳”是现代学生需要具备的综合素养。劳动与德智体美四大育人目标具有融通性,对其他四育具有促进作用。劳动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劳动实践能增加学生锻炼身心的机会,能增强学生的体魄,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劳动与学习相结合,能做到劳逸结合,让学生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能锻炼大脑,启发思维,促进智力发育,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劳动教育可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发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学校在劳动教育中做到立德树人、启智健体、创新育美,促进劳动教育与其他教育的相互融合。
  三、小学劳动教育应避免几大误区
  (一)避免劳动教育过于课程化
  学校可以设计劳动技能的校本课程,教会小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做饭、叠衣服等。然而,“劳动即教育”“生活即教育”“做中学”是劳动教育最好的实现方式。劳动教育的关键不是开设多少门课程,而是要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从小树立劳动意识、职业意识,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长大后能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地劳动。因此劳动教育是实践性活动,着重意识的培养、参与实践和技能训练。过于课程化,甚至将劳动纳入考试,劳动教育就会被窄化、异化,甚至偏离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避免劳动教育行政化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的内在需要。勞动教育实现形式的多样性、长期性、学年段和地区差异性、实践性都决定了不能把劳动教育行政化、教条化,更不能“一刀切”。如:与城里的小学生不一样,山区的小学生早当家,扫地、洗碗等劳动技能从小就具备了,他们更需要农活技能指导、职业技能教育等。劳动本身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是让小学生在劳动中体验、感悟、收获,让劳动精神滋养小学生成长。让劳动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劳动即生活;让劳动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人生道路的需要,劳动即成长。
  (三)避免劳动教育边缘化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培养现代社会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五育”相互融通、相互促进。教育现代化要矫正劳动教育边缘化的“错位”,要破解“瘸腿”教育。因此,“重智”的同时要“崇劳”,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竞争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劳动是最好的教育,陶铸说:“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学校应重视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知识,提升德育素养。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劳动,劳动教育在人才培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要积极探索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体验乐趣,享受劳动成果,让劳动创造学生美好未来。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专业发展,即教师专业核心能力的建设与发展。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专业核心能力的发展关乎学生与教师两大主体的切身利益,关乎核心素养体系建设的进程和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全面发展。  教师核心素养应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确保教师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不断提高,保障培养德、智、
摘要:微信支持下的线上教育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线上的教学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文章首先提出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抓好备课,再通过直播、录播(录播包括微课、慕课)等方式进行线上授课,最后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掌握知识,通过练习题自测,巩固学习成果,并将自测结果反馈给教师。  关键词:微信平台;线上教学;教学模式  互联网通信技术和智能终端设备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学习、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家校沟通的方法难以满足广大家长与学校的需要,信息技术已成为搭建家校沟通的有效桥梁。文章指出传统家校沟通存在着滞后性、单向性、不协同性等弊端。鉴于传统家校沟通存在的弊端,笔者认为,在当今科技时代,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开辟家校联系新途径,以微信群、班级博客、网络调查等家校联系新途径,能够达成家长、班主任双方沟通的最佳效果,最大限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健康人格。  关键词:德育;信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其概念与定义的语言描述都十分精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与数学阅读能力息息相关。教师可以采取分阶段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专项训练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生活应用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广度等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阅读;数学思维  阅读能力泛指学生必须具有通过阅读来认识和理解其中所有内容的技巧和能力,在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要渠道,德育也要借助各门学科的教学实施。相较于德育内涵明显的社会科学来说,作为自然学科的数学似乎离德育很远。其实对数学的理解、运用与欣赏,同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色彩。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数学魅力,绽放德育之花。  关键词:数学思想;数学教学;德育思想  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传统的教学则过于强调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多方面的教育。这导致学生数学思维贫
摘要:立德树人不仅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还是德育的方向和目标。立德树人背景下德育的内涵更加丰富,德育的目标更加明确,德育的方式也有了引导方向。感恩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赋予了其教育的实践方向: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场域联合、教育程度深入。  关键词:感恩教育;立德树人;德育实践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
【摘 要】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培养小学生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要从低年级抓起。为了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用词精确、简练、逻辑性强,教师要让学生听、说、归纳,并进行规范化训练,注重赏识教育。  【关键词】数学语言;规范化;鼓励;表达能力  儿童语言能力不仅是评估儿童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的重要依据,而且是发展儿童智力的有效手段。小学
摘 要:在人教版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依托读写板块,基于教材并高于教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头脑风暴、信息差等活动逐步扩大学生的词句储备,为语言输出作好铺垫;在阅读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研读语篇的框架结构,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合理的布局谋篇;在读后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系统梳理语法知识点,帮助学生准确表达;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提升学生表达的真实性。  关键词
摘要:提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提问需要讲究艺术性,重视提问的策略,每一个提问都需要围绕教学内容,从而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正确运用课堂提问技巧有助于积极开展教与学的活动,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文章将从课堂提问的作用、原则、有效提问的方法等方面来探讨小学英语教师应掌握的课堂提问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提问;教学策略  英语课堂
摘 要:到了高年级,小学英语呈现语篇信息量增大、难度增加的趋势,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更要注意梳理文本,选择教学方法。笔者从六年级英语教学实践出发,从“梳理文本内容,初步感知语篇”“提炼关键信息,深入理解文本”“归纳有效信息,强化记忆重点”三方面探讨帮助学生精细处理文本,高效开展学习。  关键词:小学英语;文本梳理;提炼信息  六年级的文本篇幅较长,内容相对比较枯燥,这让很多学生对英语望而却步,甚至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