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容毓:我是殡葬主持人

来源 :中华儿女·青联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ongzhanyuy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主持人。儿时的她很羞涩,没有勇气站到台前,却总是在家里的穿衣镜前模拟主持。
  长大后的她,出落成漂亮可爱的姑娘,也变得活泼开朗,却因为175cm的身高找不到男搭档,和自己梦想的主持行业擦肩而过。
  大学毕业后,她梦想成真,成为主持人,做了新疆石河子殡仪馆的第一位殡葬主持人。
  这个22岁的美丽女骇叫张容毓。
  
  “我在大学学殡葬”
  
  “我小时候特想做主持人,我喜欢舞台上的璀璨灯光围绕着我,鲜花、掌声、欢呼声一齐向我涌来的情景。可是,现在属于我的舞台没有灯光,没有彩色,更没有欢乐,只是在黑白的世界里放着哀乐。” 张容毓笑着抱怨。
  张容毓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她的妈妈征求了许多人的意见,为她填报了一个就业率极高的专业——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用张妈妈的话说:“女孩子要的就是稳定的工作,不能上完大学就在家待业。”看着固执己见的妈妈,张容毓难受极了。“难道我一辈子就要和死人打交道吗?女孩家的怎么能拿这个做职业?”她暗暗下定决心,上大学后想方设法也要调换专业。
  2004年9月,张容毓走进了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院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一心想调换专业的张容毓困惑了,因为自己身边的100多名同学都很可爱,女同学占了二分之一。最让自己心动的就是开设的课程,书法、古代祭文赏析、周易……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引起了她强烈的学习兴趣。张容毓做出一个新决定——给自己一段时间学习这些传统的中国文化,等学到这些东西后再调换专业。
  


  “学习书法是为了我们能将挽联写得苍劲有力。古代祭文是古代人对逝者写的一种哀思文,相当于现在的悼词,了解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将悼词写得更精彩。周易是一门很古老的学问,也就是通常说的易经,中国人对‘风水’有时候是很看重的,比如墓地的选择、落葬日期等。”说到这里,张容毓笑了,“学习完这些课程以后,我就再也没有想过调换专业,我觉得我慢慢喜欢上了这个专业。”
  2005年4月,学校为了让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殡仪馆的流程、构造有初步的认识,组织学生去重庆殡仪馆参观学习。和所有同学的心理一样,让她最期待的地方就是火化间。夹杂着紧张、害怕、好奇,张容毓走进了这个神秘的地方。这一次的“神秘之旅”也让她对殡葬业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那一天,我哭了,不是因为害怕,而是激动。我看见火化间的工作人员们对每一个身体都很尊重,即使躺着的人没有呼吸,没有脉搏,生命不在,可是工作人员还是以最大的热忱陪着逝者的躯体走完最后一程。我突然觉得这个专业很神圣,因为别人不做的事情,我们在做。”张容毓坚定地说。
  
  葬礼主持人
  
  2006年9月,张容毓进入重庆殡仪馆实习,从事礼厅服务工作。她将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于实践中,除了清理礼厅的卫生工作,她还要负责书写挽联和维持葬礼的秩序。
  来到殡仪馆的第10天,张容毓见证了一场有些特别的葬礼。这个葬礼上竟然有主持人!而且,主持人让整个葬礼的气氛、形式与她以前对葬礼的认知大不相同。一直梦想当主持人的张容毓终于找到了梦想照进现实的机会,她即刻决定“拜师学艺”,学习葬礼主持技巧。
  “青山痛落伤心泪,大地悲鸣哀凄声……”张容毓对着镜子一遍遍地练习着。终于在一个月后,老师让她出师去主持。“秋风相送,哀乐……低魂……”葬礼上,紧张的张容毓已经将先前熟背的悼词全忘了。老师在下面一句句地提醒,脸涨得通红的张容毓就一句句地重复。她的第一次主持经历在磕磕碰碰中结束。
  这一次不太成功的主持不但没有打垮张容毓,反而让她更有勇气和信心对待这个在中国还不算兴起的行业。在重庆的每一天,张容毓都在加倍努力地学习。她把每一位离去的逝者都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她会伤心,会流泪。慢慢地,她的葬礼主持越做越好,不少家属都在葬礼结束后特意找到她以示感谢。这也是张容毓最开心、最感动的时候。
  2007年5月,由于父亲身体不好,张容毓回到自己的家乡石河子殡仪馆工作,再一次从礼厅服务做起。
  2007年6月,殡仪馆接收了一个74岁的老奶奶的遗体,家属向殡仪馆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希望能有一个殡葬主持让老人走的完美一点。在殡仪馆领导、工作人员上下面面相觑,一筹莫展的时候。张容毓轻轻地说了一句:“我是葬礼主持人。”领导和同事们都对这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投来了怀疑的目光。“让我试试吧,我可以做好!”张容毓坚定地说。领导看着实在没有更合适的人选,无奈地点头。
  张容毓向家属详细地询问了逝者的资料,结合了家属提出的要求,自己原创写出了悼词。
  哀乐响起,全场默哀。张容毓走向遗体,深深地三鞠躬惊呆了所有的家属。“江河呜咽,山川低首,斯人已去……”人群中的哭泣声从无到有,最后连成一片……“希望老奶奶的在天之灵能够保佑她身边的亲人、朋友平安、幸福、快乐。”
  张容毓的完美主持在她的眼泪中结束,她也得到了逝者家属和殡仪馆领导、同事的充分肯定。
  
  “我没有遗憾,也不后悔”
  
  “在生命大事的舞台上,你想让你的亲人精彩谢幕吗?”自从张容毓的第一次成功主持后,这条宣传语就张贴在了石河子殡仪馆的宣传栏上。葬礼主持也成为石河子殡仪馆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很多‘回头客’找我做主持,当然我说的‘回头客’就是朋友介绍来的,这就是对我最好的肯定。”已经有一百多场主持经历的张容毓严肃地说。
  一次次葬礼主持的成功让张容毓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听到的赞扬声也多了起来,但她并没有满足,她认为殡葬司仪这项工作对她来说才刚刚起步,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于是她找来书本学习古人留下的挽联和悼词,从中汲取精华。每当遇到其他人主持悼念活动时,她都会用心去听,去体会,听到感人之处她就马上掏出笔记本记录下来。对一些精彩的悼词,张容毓还会请丧户给她留下一份认真学习。此外,在她的主持现场,她不仅仅只播放传统的哀 乐,还会根据逝者的身份,播放《父亲》、《世上只有妈妈好》这类音乐加以融合气氛。
  然而,不管张容毓做的如何成功,还是有很多人不理解——好好的姑娘怎么做这一行?整天和死人打交道。
  张容毓因为这个职业,逢年过节不去别人家串门,也有很长时间没有喝过别人的喜酒,就连找男朋友也成了很困难的事情。看着女儿的处境,当初为她报专业的妈妈也在怀疑最初的决定是不是错了。
  张容毓却说:“我不后悔选择这一职业,即使我现在做的葬礼主持不拿一分钱,全是义务在做,但这里就是我的人生舞台,可以舞出我的精彩,我现在过的很开心。如果哪一天我做不了这个行业,或者别人都说我做的不好,那我肯定很难过。”
  生老病死是谁也无法扭转的自然法则。人生是个大舞台,即使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一生中也有很多值得书写的回忆。“人的一生,出生和死亡都是最神圣的时刻。为人生的最后一站服务,这难道不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吗?”张容毓说。
其他文献
陆军,全国最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公益论坛“肝胆相照”网权益版版主,为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正当权益而战斗。2004年他协助安徽芜湖乙肝携带者张先著告赢了芜湖市人事局。这一案件引发了全国性的对“乙肝歧视”的探讨。自此,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有利于乙肝携带者参与社会活动的政策,例如,在公务员招录等领域消除乙肝歧视等。  “漫漫的征程中,他永远都是一个在路上的跋涉者、致力于消除乙肝歧视的‘金戈铁马’。”  
期刊
在喧嚣浮躁的时代,内心的宁静与理性,不仅仅是一种品格,更是生存所必须的技能。当前,就业与创业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又一次横亘大学毕业生的面前,并因在社会转型期浮躁的背景下,变得更为复杂,而更需要理性的考量。  作家约翰卡雷说:从书桌上了望世界是危险的。然而,对于当前的中国大学生来说,从书桌上了解世界更多的是激动人心的画面。  在我们的周围,每天上演着无数个绚丽的大学生创业的财富神话:《23岁大学生休
期刊
李秀勤  198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都会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1988年赴英国斯莱德美术学院研修。1999年赴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讲学。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研究员、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  主要获奖作品有:《触觉·凹凸》个人展获永芳艺术创作基金会奖章和奖金;《桥》获威海国际雕塑大赛中最佳作品提名奖。曾参加第八届、第
期刊
宏建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大家的……很多国企改制后股份归了公司领导,实际上已经私有化了。而我们并没有那样做,股份还是大家的,挣了钱大家一块儿拿。  ——田炫宏    田炫宏很忙。    从甘肃到上海,他能在一周之内跑遍大半个中国。慰问、采购……已经在兰州宏建集团董事长的位子上坐了整整10年的他依然冲在第一线。很多客户和员工都会和他开玩笑地问:“你到底是宏建的老总,还是员工?”  今年端午节,田炫宏没有
期刊
放在人堆里,姜武就是个普通人。微微发福的身体,含蓄憨厚的笑容,带着些微微的坏,与世无争,不挂带任何明星光环。整个采访过程中,他始终谦和有礼,积极配合,让人倍感信赖和亲切。比起哥哥姜文的张扬、霸气,姜武的谦让、温厚显然让初次见面的人更放松,感觉更容易接近。      少年·害羞    1969年,姜武出生于一个部队家庭。父亲是个军人,母亲是北京一所小学的音乐老师。他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哥哥姜文原名
期刊
“周公送我走天涯,遥指西天落晚霞,白发临风望丛岭,赤心追日越金沙,艰难敢赴身无悔,横断山外国为家,半世足痕留塞北,明朝踏雪看桃花。”  共青团呼伦贝尔市委书记冯方祥曾无意间拜读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在离开内蒙古去西藏上任前作的这首诗。“我到共青团工作之后才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理解,才意识到共青团工作使命重大。呼伦贝尔270万人口,而团员青年就有47万名。这47万团员青年如何在共青团的旗帜下跟党走,这
期刊
这是四个大男孩的创业故事,是被称为“金装四大财子”的“80后”年轻人的创业奇迹,关于他们的报道已经铺天盖地,关于他们的故事也尽人皆知,他们在引起国人关注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为数众多的“粉丝”。  当我们仔细审读这四位代表新创业偶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他们叛逆,但并不鄙视或远离现实的商业生活;他们会口出狂言,但更多时候,他们身上带着与其年龄并不相副的成熟与老练;他们退出有既成规则的游戏,并非出于消极
期刊
15年前,她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位获得男子国际特级大师称号的女运动员;10年前,她用英文写了第一本书《来自中国的女子世界冠军》;今天,她不仅是北京棋院院长,而且是一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研究生……  虽然说起话来声音柔柔地,但是她给人的感觉非常理性,甚至有些像男性。  谢军,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却一贯以处世低调而著称。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因为母亲的民主,才有了棋坛的谢军”    青联刊
期刊
毕业只是一个起点而就业是需要迈过的第一道坎    教育部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将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了64万人,毕业生总量和增量都是最多的一年。目前,559万的毕业生大军正在寻求校园之后的生活空间,这一年,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2008年的就业数据目前尚无公布,但通过2007年一些数据的比较,也许可以管窥2008年的就业态势。 
期刊
2008年7月8日下午,一位身着粉红色衣服、戴太阳镜、穿黑色网状丝袜的摩登“女郎”现身深圳曼哈购物广场。只见“她”脱掉上衣,只着黑色胸衣,手举“徐滇庆再道歉……身为徐老粉丝,本人献玉体做版,为其追补道歉,以求对其谅解”的牌子,引来众多路人围观、议论。  一时间,网络关于美女“肉挺”徐滇庆的关注持续升温。后经媒体调查,“肉挺”徐滇庆的人并非美女,而是男扮女装的邹开云。    邹开云并非第一次“卖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