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 坚定信念

来源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cec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2015年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管理权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MZD048)、2016年西南交通大学文科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百人计划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思路研究”(项目批准号:26816WBR06)的阶段性成果。
  [内容提要] 《共产党宣言》为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提供了无穷的精神滋养。今天重温《共产党宣言》,要深刻认识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深切体会共产主义的人文关怀,深入把握共产主义的内在要求,把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作者简介] 杨德霞,法学博士,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17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作的《共产党宣言》发表。这是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著作,也是科学共产主义基本的纲领性文献,是革命导师贡献给人类社会的重要思想遗产。《共产党宣言》之于共产党人,犹如灯塔之于赶路人,指引着前行的方向,引导人们奔向光明的远方。直至今日,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它穿越时空的力量。革命理想高于天。重温这一宣言,对于坚持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不无裨益。
  一、 重溫《共产党宣言》,深刻认识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
  《共产党宣言》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论述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的理论基础。
  美好社会的构想古已有之,理想国、太阳城、大同社会等均属此列。然而,与这些理想不同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共
  产主义并不是因对现实不满而激发出来的替代品,也不是凭借大脑构建出来的空洞的乌托邦。它是基于对人类历史规律深入考察得出来的科学论断,是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自我否定的历史必然。
  资本主义社会同以前的社会一样,有过其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合理性。而且,与以前的社会相比,它激发的社会活力更大,创造的社会财富更多。资本主义社会打破了相互隔绝的社会局面,破坏了封建的、宗法的、田园诗般的关系,消除了与之相适应的各种陈腐观念见解,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财富。“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36然而,历史并没有终结。同以往的社会一样,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仍然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一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使得曾经创造出庞大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1]37。周期性的商业危机频发,就是其明显的病兆。虽然对这一危机形成机制的深入剖析有待经济学的研究,但是,《共产党宣言》对该社会病症的描述及发展趋势的预测,已经展示出了马克思、恩格斯深邃的洞察力。这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1]37。资产阶级提出的各种办法,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唯有顺应社会化大生产而构建出新型的生产关系,才可能将之彻底解决。这一重任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的身上。这是一个“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并且“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 [1]42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才能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条件的阶级。而他们已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创造出来,并将成为这一社会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1]43
  对于这一建立在历史规律上得出的“两个必然”的结论,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没有动摇过。例如,在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他们再次肯定了《共产党宣言》中的这一论断并斩钉截铁地说:《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 [1]8;在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再次重复了该序言中的这一句话。因此,有人说经典作家在1859年用“两个决不会”否定了“两个必然”,其实是罔顾事实真相的断章取义。这种观点不明白,“两个决不会”不是对“两个必然”的否定,而是对它的补充,即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是必然的,但是其实现又是长期而艰巨的。
  当然,宣称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可以自然消亡,也不意味着共产主义社会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实现。历史之路蜿蜒曲折,追求美好社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就曾受到过重创,而当代资本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自我调适能力。但是,有了《共产党宣言》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我们相信胜利终归会属于无产阶级。
  正是基于这种科学的认知,在面对世界社会主义的严重曲折时,邓小平镇定而自信地说:“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2]经过多年的努力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89。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些当初崇尚资本主义制度,信心满怀地发出“历史的终结”等论断的人,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弊病重重、外部的危机四伏,也不得不修正自己的观点,承认历史并未如他们所料的那样“已然终结”。
  因此,我们要有高度的自信,坚信建立在历史规律基础上的理想必将成为现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我们要坚定信念,坚信它是具有科学性的。如果觉得心里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4]338。
  二、 重温《共产党宣言》,深切体会共产主义的人文关怀
  共产主义并不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冰冷制度符号,而是充满温情的人间乐园。在《共产党宣言》中,我们可以看到它崇高的价值追求。例如:“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1]47“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是过去支配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 [1]46这些美文式的语言背后,蕴含的是深切的人文关怀。共产主义社会将还原生产的本来目的,扭转死劳动对活劳动的支配局面,提升劳动者的幸福和尊严,消除人为物役的尴尬,根除人与人之间因私有制而形成的阶级对立,建构起自由人的联合体。   长期以来,自由、平等、公正、幸福和尊严等价值观被资产阶级占为己有,并做了有利于己的单一解读。这使得这些美好字眼俨然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使得其所赋予的阶级内涵成了人类的终极追求。而《共产党宣言》有力地打破了这种道义垄断,它告诉人们,共产主义不仅不缺少对上述价值的追求,而且还有更加独特和丰富的内涵。它将这些价值的内涵建立在如下基本的事实判断上,那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创造财富与享有财富应该实现统一,创造历史与主导历史应该实现统一,劳动角色与主人地位应该实现统一。因此,共产主义不仅不缺乏人文关怀,而且还有更加深厚的道义基础。也正因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在代表无产阶级反驳资产阶级的重重诘难时才会如此理直气壮,在号召人们起来反抗时才会如此信心满怀,在公开声明自己的观点意图时才会如此直言不讳,发表的战斗檄文才会如此铿锵有力。
  正因为共产主义的这种浓郁的人文关怀和深厚的道义基础,共产党人要坚信,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伟大光荣的,而我们的工作必将书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非但不输理,反而还占据着更高的历史制高点和道义制高点,闪耀着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三、 重温《共产党宣言》,深入把握共产主义的内在要求
  共产主义学说博大精深,要准确把握它实属不易。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各种反动的、保守的以及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曾鱼目混珠;认为共产主義将盛行懒惰之风、共产主义将实行公妻制、共产主义将消灭财产、消灭自由和消灭个性等各种责难就不绝于耳。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对此一一进行了批驳,但是,它们不会因此而销声匿迹,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今天,类似的观点学说仍然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它们或者试图篡改共产主义的精神实质,将其作“无害化”处理;或者给共产主义泼上各种污泥浊水,扰乱人们的心志,干预人们的行动。因此,我们要与之进行坚决斗争。
  那么,共产主义事业到底要做什么呢?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言简意赅地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1]45这项人类史上全新的事业将极大地为营造社会公平正义奠定基础,但同时也将面临空前的压力。因为它不仅会触动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而且还冲击着人类自进入私有制社会以来就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私有观念。这就决定了共产党人不仅要应对来自敌对势力的百般阻挠,还要不断“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5]91,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防止队伍内部因各种原因而出现动摇者、变节者。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表明,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不会袖手旁观、坐以待毙,任凭共产党人在所有制问题上进行根本性改造,触动其根本利益;而某些大党、老党的腐化、蜕变和垮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陈腐观念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它们会改头换面以各种形式俘获人心。因此,使命极其光荣,而任务也空前艰巨。这就要求共产党人在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也要勇于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当然,消灭私有制是在条件成熟后逐步实现的事情。恩格斯在回答“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废除”这一问题时说道:“不,不能,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5]239
  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在国际上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同时存在,在国内又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并存。在建设社会主义迈向共产主义的征程中,共产党既要与国际资本主义势力打交道,又要防止其通过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途径进行势力渗透和和平演变;既要积极发展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同时,还要引导其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既要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又要防止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总之,面临的考验前所未有,对执政本领的要求也前所未有。全党同志一定要加强学习,提高能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稳步健康前进。
  四、 重温《共产党宣言》,把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
  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共同的追求。但是,如何实现这一理想,却要根据本国的经济、政治和阶级状况等,规划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针对法国、德国、瑞士及波兰等国的情况,提出了不同的指导。而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他们更是明确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5这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革命策略至今仍然给我们提供了有益指南。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始,就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写入党的纲领,无数仁人志士为之而接续奋斗。在经历了艰辛探索之后,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将共产主义最高纲领与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基本纲领有机统一起来,不断铺就通往共产主义的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纠正了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左”倾错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清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必经阶段,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则是通往这一梦想的现实道路。“我们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最高理想所进行的实实在在努力。” [4]242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3]51。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书写了精彩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接过历史接力棒,继续书写这一文章,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 时代,引领我们踏上新征程。千千万万的党员同志,要自觉将人生追求融入这一伟大事业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团结奋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3.
  [3]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编辑:李成旺)
其他文献
沏一壶香茗,手捧一卷诗集,端坐于书桌之前,又是一个惬意的下午。读至兴起时,不經意间向窗外一瞥,原先枝头上一片片金黄的树叶,现今却都正徐徐地跳着它们的最后一舞,秋已经深了。秋,飘落的是寂寞;叶,落下的是悲伤。众多诗人不禁感慨:秋天既是个悲凉凄怆的季节,也是一个寂寞萧索的季节。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刘禹锡的眼中,秋天却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这首《秋词》虽然立意独出心裁,但在现实生活
期刊
[内容提要] 回应“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立场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回答“犹太人问题”的过程中,在区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意义上,马克思确立了从市民社会的私人利益到资本逻辑的批判路径,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鲍威尔认为犹太人获得平等地位的关键在于放弃宗教信仰,提出了超越民族的、宗教的狭隘性的平等来作为一种普遍的价值准则。但是鲍威尔的平等意识仅仅是一种抽象的“自我意识”,即使国家从宗教中解放,但
期刊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7月,河南连降暴雨,灾情非常严重。不少国内企业慷慨解囊,其中鸿星尔克捐助5000万元物资的消息成为热点新闻。  一个效益并不好的公司,却为灾区捐助5000万元物资,媒体对此及时跟进报道。为支持这个爱心企业,众网友纷纷通过消费产品的形式给予回报。该品牌直播间和实体店销售额暴增数十倍,“野性消费”成为热词。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
期刊
名师介绍  韩延明  语文特级教师,执教于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  技法一 追根溯源法  【技法点睛】  时评,就是针对某个热点时事展开评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所评的时事,往往是生活现象的客观再现,其本身没有明显的是非对错,需要写作者对其进行认真审视、判断,确定自己的评价标准,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时评写作的方法,就是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剖析事件背后的真相,揭示事件发生的
期刊
[访谈嘉宾简介] 严书翰,中共中央党校(國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理·科社”学科评审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北京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会长。  [访谈人简介] 夏敬芝,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新中国的70年,是筚路蓝缕、砥砺奋进、硕果累累的
期刊
[内容提要] 在对雇佣劳动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阐明无产阶级的主体地位和历史使命,是马克思恩格斯破解人的自由实现之谜的关键。奈格里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分析路徑,敏锐地把握到了当今时代劳动形式的变化,即物质劳动向非物质劳动的转变,并对此进行了积极回应,认为在非物质劳动占主导地位的现实基础上,应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雇佣劳动的分析进行新的解读,由此试图实现对无产阶级概念的当代重释。奈格里从非物质劳动的角度
期刊
[内容提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整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接力探索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之前30年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奠定基础,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探索是对之前30年实践探索的坚持、改革和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价值目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
期刊
名师介绍  钟道杰  湖北省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湖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常务理事,湖北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任襄阳市第一中学校长。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亲爱的同学们,作为新时代青年,你们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做奔涌向前的弄潮儿,在时代的激流中巍然前行,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出绚丽之花。  高中生活是多样的
期刊
文化常识题已经成为近几年高考试卷中的“常驻之客”,但中学阶段涉及的古文常识却零星地分散在古诗文课文及其注释中,没有专题介绍或讲解,给考生的复习备考带来很大困难。致使不少考生一看到文化常识试题中有没学过或者自己觉得生疏的词语,立马心慌意乱,信心大减。这里,笔者教给同学们三个“法宝”,可以让大家遇到文化常识题时能以清晰的思路进行精准的分析,从而做到心中有底,巧妙快速地找到正确答案。  第一个“法宝”:
期刊
中学生在写作文时最怕“无米下锅”,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恐慌手中“无粮”,因为,我们最熟悉的电影电视就是一个丰富的作文素材库。我们看过的台词金句都是精心打造的文学材料,只要你认真品味,巧妙运用,都可以转化成写作素材。下面以“青年逐梦”主题为例,谈谈如何具体运用这类台词金句。  例1:我们赶上了中国百年来,国运蒸腾日上的时代,我不想辜负这个时代。  ——《大江大河2》  【适用话题】追逐梦想、奋斗、矢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