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阅读教学的最佳“切入点”

来源 :语文世界(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面对的是整篇课文,一些教师习惯于从整体开始经过局部分析再进行总结学习,看上去有条不紊,但不论教什么课文都是这个套路,时间久了,不仅难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找寻有效的切入点,让学生借助这个切入点“撬动”整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关注。
  一、扣课文题目切入,牵引全文
  一篇课文的题目看上去字数不多,可是在文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文章中的题目,或者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或者是文章的核心观点,或者是文章的引线……这都说明文章题目与文章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善于抓住文章题目为教学的切入点,挖掘题目的内蕴,根据题目与文章内容之间的联系寻找教学路径,可以优化教学思路。
  如《将相和》这篇课文,题目虽然只有三个字,但是每个字本身都有独特的指向,三个字合在一起又有新的内蕴,可以说这样的题目字字都有千钧的分量。教师抓住题目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就可以有效避免面面俱到的教学套路出现。首先,学生围绕题目读课文,提取“将”和“相”的相关信息,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这些信息在课文中的顺序。其次,学生抓住“和”字深入学习课文,挖掘课文中哪些事情表现出将与相是“和”的,这个“和”的背后是什么;再看是什么导致将与相之间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最终得以解决的关键在哪里,由此进一步思考“将”与“相”到底有没有出现“不和”的情形。由此可见,课文题目中的“和”用得多么准确,教学中如果顺着南“不和”到“和”才是过程的思路走,就可能误解课文的题目,也难以准确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最后,学生思考如果把题目换成“相将和”行不行,为什么?这里的问题涉及文章的表达顺序,虽然课文在先前的故事中详细地从“相”的表现写起,“将”只是充当配角,但从整个故事来看这只是矛盾产生的起因阶段,在故事进入发展阶段后,“将”高高举起了“矛”自然就成了主角,只是他找不到“相”这一目标“盾”在何处,因而只能说说气话而处在有力无处使的状态;可见在“将相和”的故事中,“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要出现在前面。这样以课题为切入点的学习,既关注了课文内容又关注了课文的表达顺序,思路清晰。
  二、抓关键词句切入,直击重点
  在语文课文中,不论是自然段还是整篇课文,都有关键词句或者中心句,而且课文内容都是围绕它们展开的。这说明在课文题目之外,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中心句就是值得抓住的教学切入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中心句,就能抓住课文的重点,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文章最后的句子既是课文中的关键句又是中心句,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将这个句子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出“一年四季景色诱人”的内容,围绕“四季”“景色”两个关键词提取课文中的信息,这也是课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说出每一个季节的景色特点。其次,学生围绕“美丽的大花园”在文章中读取信息,感悟“美色”带来的美好体验;接下来,学生围绕“巨大的宝库”在文章中读取信息,体验“宝库”的多与珍贵。最后,教师指导学生理一理景色与“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在内容上的联系和表达上的关系,像收网一样来个纲举目张,让小兴安岭在美丽中呈现出珍贵所在,突出教学重点。
  三、循过渡句子切入,前勾后连
  過渡是使文章内容连贯、结构严谨的重要手段。有时候,一个内容表述完结需要转入另一个内容的表达,或者一个自然段描写的是事物的某一特点而下一自然段描写的是另一特点,每当课文中发生这种转变时,如果直接让两者前后相连,读起来就有很突兀或者中断的感觉,因此就必须依靠过渡句来完成其中的有效衔接。这也决定了过渡句在课文中具有承上启下的独特功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选择那些课文重点内容中的过渡句作为切入点,学生就能联系上下文学习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如《赵州桥》这篇课文的第3自然段开头是一个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教学中,教师抓住这个过渡句,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找一找句子中涉及的内容,也就是在上文中找出前半句的相关内容,在下文中找出后半句的相关内容;再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研读课文:一是“这座桥”是哪座桥?二是联系上文体会“坚同”表现在哪些方面,写中华传统文明有什么关系?三是联系下文理解美观体现在哪些方面,与传统文明有什么关系?当学生能够顺利地回答这些问题之后,赵州桥在中国建筑史上有独特地位和影响的原因就被学生弄明白了。这样的教学,不仅强调了过渡句的作用,而且学生借助过渡句的学习有效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教学的切入点还有很多,无论是选择哪一种方式,教师都要对文本进行解读,再根据具体内容和学情加以筛选,最终确定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的切入点来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
其他文献
花丛里的疑案  峥嵘在植物园的花丛里时,凭什么一下子就能推理出“此地并非第一案发现场”?为什么他看了病历后,就可以確定女子是被人谋害后再转移至植物园花丛里的?其实,谋害该女子的凶手曾躲在远处察看神探小子们的举动呢,你发现那家伙了吗?
同学们,甲骨文的“夫”字,生动地展示了男子汉大丈夫的形象。在古人眼中,在“大”字上加一横,便成了“夫”,表示已长大的人,这一横表示的是绾头发的簪子。古时的童子,即未成年的男子的头发是披散着的。成年后,男子要举行加冠之礼,将头发绾成髻子,用簪子束在头顶上。束发加冠后,表示男子成了“夫”,即大男子。由此可见,“夫”的本义是成年男子,表示男子已经成熟、长大。如汉朝的贾谊在《论积贮疏》中这样写道:“一夫不
春天在哪里  在柳树的嫩芽里  春天在哪里  在梨树的花苞里  春天在哪里  在小蝌蚪的嬉戏里  春天在哪里  在小朋友的笑脸里  (指導老师 溢 腾)
一位年轻的总裁,开着他的新车经过住宅区的巷道。他高度警惕,时刻提防着正在路边玩游戏的孩子突然跑到路中央。  当他的车经过一群小朋友身边的时候,他的车门被一个小男孩丢的砖头击中了。他很生气地停下车,抓住那个小男孩,把他顶在车门旁说:“你知道你刚刚做了什么吗?”接着,他又吼道:“你知不知道你要赔多少钱来修理这辆新车?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小男孩哀求道:“先生,对不起,我不知道我还能怎么办,我丢砖块是
1.通过丈量每两个水渍印的间隔,可以知道窃贼所骑自行车的车轮圆周長度,将其除以3.14,就等于车轮的直径大小了;2.至于起先为什么没有找到符合大小的车轮,是因为窃贼骑的自行车车胎气不足,人骑着的时候车胎比较瘪了,所以导致水渍印的间隔“缩短”了数厘米;3.窃贼躲藏点,见附图画框处。  抓住那骑车的人——!  发生什么事了?  那、那人是窃贼!  这儿是死胡同,窃贼骑的自行车只能停在小区里了。  呵呵
大约公元前427年,柏拉图出生在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母亲是改革家梭伦的后裔,父亲的家谱可以追溯到古雅典王卡德鲁斯。出生在这样的名门望族,柏拉图从小就接受了最好的教育。  20歲时,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学习哲学。苏格拉底顽强的探索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柏拉图。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派处死,柏拉图受到沉重的打击。从此以后,柏拉图再也不愿直接参与政治活动了,而是一心一意地研究哲学。后来,柏拉图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多年来,老师们对幼儿的绘画活动“为什么而教、如何教”
快抓住那个骑车的人!  发生什么事了?  那个人是窃贼!  这儿是死胡同,窃贼骑的自行车只能停要小区里了。  咱們只要锁定是哪辆自行车,就能顺藤摸瓜找到那个人了。  唉,我没看清那个家伙骑的是什么牌子的自行车。  咦,我发现了蛛丝马迹!  嗯,这儿有自行车轮胎的水渍印呢。  每两个水渍印间隔约是182厘米。  这辆自行车的外胎直径是54厘米。  此车的外胎直径是60厘米。  有两辆是62厘米。  
余秋雨既是一个文化学者,也是一个著名的作家。  余秋雨的《中国文脉》,被称为“最好看的中国文学简史”,我读后觉得受益匪浅。  在这篇文章里,余秋雨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中国文化的脉络,深度解读了中国文化的灵魂,还提出各个时代的代表最高文学水平的人物。  在文章的开篇,余秋雨阐释了“文脉”的内涵——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历程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寻得这股潜流,是做减法的结果,先要收集文学资料,然后
电影《爱廉说》是一部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类主旋律影片,向我们展示了周敦颐清正廉洁的一生。  周敦颐,生于公元1017年,今湖南省道县清塘镇楼田村人,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  在《爱廉说》中,我们可以倾听到主旋律的声音。以前,一些教育类艺术电影的导演,在创作时很容易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