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辉×梁文道“卖纸二人团”的出版秘辛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ng6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书的坚持:简单的我
  D:听说你即将在远流出书?
  梁:是的,一月。
  D:那台北国际书展你过去吗?
  梁:家辉你去吗?
  马:2010年我要在麦田出“马家辉作品集”,王德威先生写了一篇序,不过会先出两本。
  梁:其实我不太习惯在台湾出书。台湾的作者简介写得夸张。你知道我在大陆的作者简介是很简单的,就是陈述事实,出过什么书、在做什么、多少年出生就完事了;但台湾也许就要写什么“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之类的介绍,然后要找一拨人来给你推介,这件事情令我很尴尬。
  马:你在台湾出哪一本?
  梁:《我执》。因为这本书在台湾比较没有地域限制,而《常识》会有一些限制,虽然他们现在也想出。其实麻烦到朋友,我不是很喜欢。比如我找了舒国治写序,他从来不帮别人写序的,而他在大陆快要出版第一本书(编注:已于2010年1月出版,《理想的下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那篇序恰巧是我写的。这就尴尬了。第二,找了张大春,他十辈子都没写过序,这也让我很尴尬。我要怎么办呢?他们找了詹宏志、杨照、骆以军写一段推荐语,这都让我很尴尬。第三,现在台湾的出版界很变态,就像傅月庵说的,他们要找诚品、金石堂的经理来评判你的书。因为现在台湾出版社势力弱,大的连锁书店势力强大,所以他们出书前,要跟书店沟通,你觉得这本书怎么样?就是说,还没出就已经咨询好意见,而那些人可能是刚刚大学毕业出道的小毛头,就来“指点”出版社的编辑,十几年经验的编辑。
  D:确实很多书是一大堆人做推介。但我想如果是要听书店的话,做足他们的指引这种……
  梁:这也是一定的。
  马:我很配合的。我喜不喜欢是一回事,通常在两岸三地出书,出版社说要怎样我甚至更配合一点,甚至很多次主动减了版税。因为经常心虚,担心害出版社亏本。我仍然有那种要不得的观念:觉得你出了我的书很给我面子。
  梁:我很坚持的。在大陆说要上照片,我全部说no,作者简介要最简短,要找人推介我也全部推掉。但在台湾,我就笨在这个方面。我以为台湾整个行业就是这样。
  马:文道你在抱怨台湾出版社……
  梁:我不是抱怨,是描述事实。“各处乡村各处例”,但我还是有点后悔,觉得不应该这么主动配合,应该坚持自己。
  D:是不是跟他们的书业已经很衰落有关?
  梁:坦白说现在台湾出版业不是很好,销量下降,书是越来越难做的,所以更需要做这些花俏的东西去竞争。
  
  透过出版参与大环境的改变
  D:那内地出书的情况呢?
  梁:内地呢,我觉得没有一个共性,地方太大,有很多不同的出版社,很多不同的路线和风格。有些出版社很俗气,出书就会做很多花俏的东西,古灵精怪,非常俗的也有,例如生硬地把一些人的话放在封底说是他的推介,又不告诉你,甚至假造一些资讯。但就因为地方大,始终会有一些出版社可以纯粹地做书,懂得怎样去做一本有品相、有内容的好书。我觉得这个挺难得的。台湾当然有很多有人文精神的出版社,但问题是整个大环境不容许你太坚持,或者太过自主。大陆在书的种类的实现上面反而更多。其实大陆的出版市场也没有一般香港人想象中的好。因为第一,今天大陆的阅读人口的比例,比很多发达地区落后,第二,关于大陆的出版界有很多神话……
  D:但我们香港就会觉得大陆市场很蓬勃,因为什么书类都有,卖书似乎也卖得很快。譬如你也曾说过,你的书在香港卖来卖去销量都起不来,但在大陆是一纸风行。
  梁:这是运气。在大陆,很冷的学术书籍也就卖一两千本,很专门的那种,多数是图书馆买。只不过说这种可能在香港连一两本都卖不动,但在大陆还有一两千的底,而且那些书还可能是作者自己自费出版,或者学校出资,这是全世界的通则。我刚才说的神话,那是什么呢?就是八十年代文化热所造就的,因为当年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卖了50万本(编注:据沈昌文先生曾纠正,准确数字应为5万),这是全世界都不会出现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卖过百万(编注:梁文道原话,待考证),不算翻版。这真的是一个myth,哇,中国的文化气息很浓厚!但那其实只是一个畸形的时代,那个年代没什么畅销书的,因为当年大陆出版社里的人全部是那些很有理想,觉得出书一定要出好书,是没有做“赚钱书”这件事的。整个出版的品种是没有现在这么立体的,不会说,除了那些很低级的畅销书和很高级的学术书以外,应该还有很多适合大众阅读,或针对某个人群的书,但现在都有了。所以说,大陆做文化书籍是很好做的,也不尽然是。它只是因为市场大,所以一定比香港好。
  马:文道,说到出版,我也做一些补充。文道说因为市场大,当然可能性多,就比香港要好。但当你说“大”这个字时,不止市场,也包括书后面的人,包括作家、出版社、不同层次的编辑所在做的不同的事。包括有一票作家,王稼句、杨小洲等,在说,要不我们每个人出一本线装书,就有这种玩书的作者。大陆的作家送书给我们,很自豪于送毛边书,有些人对出书这件事是这么认真和“玩”的心态——“玩”的意思不是不认真的“玩”,而是我要在里面找寻自己的风格,甚至会想出线装书。线装书现在上海书店、中华书局有些32开本的硬皮复古版的,之前出鲁迅、闻一多、徐志摩、巴金、沈从文的书,直接就是用旧版本。我们看到完全不同的可能性。那无论它们卖得多不多,都有一群人在玩这种东西。这样的空间,尤其对香港喜欢阅读写作的人来说,都是很令人兴奋的事。兴奋的是,香港人有参与的空间。香港人看大陆出版业的时候,不只是说,有多大,有多少可能性,同时也在看自己和它的关系。也只有这样看“我”和大陆的关系,才会出现像文道的那篇文章《最后一代香港文化人》。为什么是最后一代呢?因为你和大陆的关系产生变化,才会变成最后一代。当香港人在讲大陆书籍出版的变化,一定是在看你跟它的关系。这是我想补充的第一点。
  我想补充的第二点是,我一直强调的,自己的出书经验,就是写广东话进文章的问题。我在大陆出几本书,这两年毫无例外,无论北京、深圳还是上海的出版社,他们编辑的过程,我一定跟编辑经过一番的讨论——我不会把这个称为争执——他们说,马先生,你的语句是用广东话的,甚至有粗话,这样读者会看不懂。我的回答一定是:我不管你看不看得懂,你看不懂是你不长进,不关我的事,你看不懂就学啊。我也经常举一个反例,大陆的作家——我绝对不是说把自己跟他们比——同样是写作人,无论是写小说还是散文,莫言、苏童、王安忆、余华、贾平凹等,谁没有用方言写过文章?为什么他们写方言不用改,而香港人一写广东话就要改呢?是不是因为你是南方人,他们首先就假设你的语文是不行的,所以你才写广东话;而不是假设你觉得广东话最适合你当下的气氛和情绪?有这样的心态,才去淘汰你的语文。为什么香港人写作上会有这样的原罪呢?每次我都要就这个问题和大陆的编辑讨论,很幸运地,每次都能成功地说服他们,他们也会接受,顶多就是加上注解。这是开心的,可以说服编辑;而读者的反应,至少没有人反应说看不懂。从这个角度看,香港人在看一个崛起中、拓展中的大陆市场,看到一些开眼界的东西,也看到自己和它的关系一个重新的调整,不只是消费者、读者,更加可以是一个参与者、生产者。我们都知道的陆智昌,成为全中国最炙手可热的书的设计者;或者是香港的集团上去做杂志做报纸,例如高信疆大志未竟的《京萃时报》;或者我们作为写作人上去出书,透过出书这个事情来参与大陆社会的转型,见到自己和它的关系的调整,所带来的机会,和行动的策略。
  第三点就是,透过行动,和大陆的用语磨合。透过磨合,可以教育大陆某部分文化工作者认真对待香港。我个人的经验是成功的话,那其他香港作家也可以提出相同的要求。这样延续下去,一定有助于大陆的文化界、写作界、阅读界,去认真地对待香港的书写语言。我最近演讲有提到陈冠中一篇短文,说“祖宗不足畏,人言不足法”,认为香港没有借镜,误打误撞,不惜扭曲句子、独创语言,表达自己心中有数但说不出来的感觉。那就是香港书写的一种状态。这件事一直没有获得大陆的正视,我觉得其实透过文化出版的参与,可以让他们正视这件事。不止是在那里获利,而更加是提高香港文化身份、文化地位、文化价值、文化合法性。另外透过在大陆的出版参与,可以将一些资源带回香港。我建议一个书店的老板,可以来香港收购有潜质的二楼书店,可以作为基地,做出版,做印刷,用香港的书号,然后发行到大陆。这也是为香港的文化工业创造就业机会。我是从这三个层次来看这件事情的。
其他文献
在酒店的咖啡厅,我见到台湾出版界前辈詹宏志。  远远的,我看到他走近坐位,双手合十,开始打招呼,不停地说“不好意思,久等了,久等了”。我很难把眼前的这位有着周星驰式发型的长者与维基百科里那一连串的工作经历和吓人的头衔联系起来。他看起来是那样的恭谦。低缓的声音,平和的语调,说到得意之处,略显不好意思的笑容……我偶尔在纸上写下一两个词,抬头时,发现他正注视着我,等待着我准备好后,做更进一步交流。而我,
期刊
现在流行什么?流行“与众不同”,流行“差异化”与“辨识度”。没有特色的俊男美女请靠边站。一直以来,长得好看会唱歌是当歌星的基本条件,这道理两百年后大致也不会被推翻,但自英国苏珊大婶一夕爆红,如今又有了“台湾小胖”——一个体重115公斤,小眼睛小鼻子,但歌艺惊人的乐器行打工族。苏珊、小胖和书当然没任何关系,唯一有一点牵扯的是,一股往“特殊选题”移动的气流正攒簇汇集中。  换句话说,书市也在寻找属于“
期刊
读童书,读着读着就让人孩子气起来。从小没有养成读图画书的我,对着都是图的书反而有点不知如何阅读,还好书中有不多的几个字,可以引导我去认识图画背后的故事。当然,这些故事都很简单或都很熟悉,在图画的引领下,这些简单的故事突然显得很有力量,和我们大脑中原先保留的故事原版有着不一样的气质。  这套毛毛虫系列出版后,丛书策划人艾斯苔尔小姐喜得千金,这就是她送给自己女儿最好的礼物。阅读这位年轻妈妈策划的童书,
期刊
位于伦敦的希斯罗国际机场突发奇想,要邀请作家驻站一周,在现场写作。这个人选,除了艾伦·狄波顿,不作第二人想。  依据希斯罗机场的构想,作家坐在出境大厅特别座位上,在众目睽睽之下写作。这场景或许让我们想到推理小说家西孟农。据说,西孟农曾应一家报馆之邀,住进一家玻璃屋一个礼拜,奋笔疾书,让巴黎人见识他一周写出一本小说的才分。但创作主题似乎和玻璃屋这个地点没什么关联,就如我们常见的驻市驻校作家,期满发表
期刊
元江县因远镇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  作者:白碧波 主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0 年5月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交错居住的典型区域,世居的民族有汉、彝、白、哈尼、傣、蒙古、苗、拉祜族等26个民族,有26种语言。在多民族的相依共存中,语言接触已成为一种常态行为,必然对交际中的不同语言产生影响,促成了语言的结构演变和功能转化,进而分化为“强势语言”、“弱势语言”和“濒危语言”。 
期刊
在大陆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各类书展,依照展期先后、受到大家瞩目的书展有北京冬季订货会、全国书市、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两岸图书交易会。出版社联合体所推出的书展有: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美联体(美术出版社联合订货书展),地方上的书展则以大都市为主。从书展名称上很容易辨识到这些书展以提供销售商订货而非面向直接的读者为主,即使上面所述的全国性重点书展现在已经逐渐开放给民众,但仍与读者、市场的直接接触有一段距
期刊
电子书时代因为没有门槛,所以出版的数量才会如此惊人。而“品管”呢?将会由新的评论系统来完成,类似米其林评鉴在餐饮业的角色,图书业的评鉴系统也会越来越重要。  事实上不必等到电子书时代到来,此刻我们置身的纸书时代,图书的评鉴、推荐就已经是整个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支柱,我几乎无法想象没有评鉴、推荐的图书产业。  也许有人会问,现在的台湾也有评鉴、推荐系统吗?你说美国我还同意,你说台湾?……  表面上看,
期刊
这是本土学者许宝强、罗永生及马国明合编的文集,书中有编者及其文化知识分子撰写的文章,文章的论述方向可从三位编者的学术志趣反映出来,既透视香港资本主义社会下的贫富悬殊问题(许宝强),亦思考殖民地文化逻辑(罗永生),并关注城市空间的发展对普罗大众的影响(马国明)。书中讨论的题目虽五花八门,但亦切合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问题:即经济衰退对香港普罗大众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近年来由美国蔓延至全世界的金融海
期刊
未见赵瑜,先读其书。从文字中认识一位作家,大约是最为妥帖的方法。  世间写鲁迅的书汗牛充栋,大家写文豪鲁迅、斗士鲁迅、勇者鲁迅,而赵瑜偏偏在《小闲事》里,写恋爱的鲁迅。赵瑜耐心地研究鲁迅和许广平的书信集,在《两地书》的缝隙里,他看到的鲁迅性情十足,横眉而不冷视,有隐秘和艰难,有爱上之后的义无反顾,有琐细的温暖。书里是闲闲的笔调,淡淡的幽默,有人读后评论说,“著者可能是太爱恋爱中的先生了,书中的文字
期刊
港台文学风靡大陆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大陆中产阶级的兴起。大陆的文化环境与台湾80年代时期颇为相似,中产阶级,尤其是中产阶级中的文化青年正在不断兴起。这是一类非常特殊的人群,他们既不低俗,又不会过于文艺;他们讲究阅读品味,但不喜欢陷入沉重的反思;他们喜欢时尚的故事,极致的爱情以及美好的事物,却刻意回避文本背后的太多寓意。    三月,传统上的销售淡季。  然而,今年三月的大陆图书市场,却并不平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