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幼儿园美术特色师资培训学员优秀版画作品选登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幼儿园美术特色师资培训学员优秀版画作品选登 周静等
其他文献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是《品德与生活》课追求的最高境界。而朗读优秀的儿歌童谣,则是低年级学生乐意接受且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在教学中,笔者尝试以儿歌童谣为教学载体,以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为前置条件,追求课程的趣味性、有效性、生成性,通过丝丝入扣的讲解和分析,让儿童学会交际,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一、儿歌童谣为课堂预热    儿歌童谣,是成长期孩子一份重要的“心灵鸡汤”。儿歌童谣言辞简练、幽默诙谐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绿萝外形和形态特征,感受绿萝的形态美。  2.大胆地运用不同的点、线、面来表现绿萝茎、叶、不同的形态。  3.感知不同线性对比产生的形式美,体验写生创作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绿萝、写生板、记号笔、素描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绿萝的组成部分  仔细观察,了解绿萝的组成部分。  师:小朋友们,这是什么花?这盆花是什么样子的?  师:这盆花的叶子都
“爱游戏”是孩子最重要的天性。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1925年)一书中谈到儿童心理时,将儿童的心理特点归纳为七点,其中第一点便是“小孩子好游戏的”,是“以游戲为生命的”。  一、活动背景  2016年春,应厦门市同安区兴国幼儿园之邀,到该园传播新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就如何改变传统的范画教学模式,给该园全体幼儿教师进行教学示范。那么,如何让幼儿童玩游戏与绘画进行巧妙的结合,透过游
一、农村小学暂困生的作文现状及原因分析    1.语病多  农村小学暂困生作文的口头语多,语句不通顺、不规范,错别字、漏字较多,逻辑混乱。主要的原因是:①学生方面:a性格问题:如不喜欢说话等,b知识积累问题:如识字量少等;c个人的情感态度问题:如学习缺乏主动性等。②教师方面:有些教师责任心不强,对暂困生的学习不能及时地查缺补漏。③家长方面:有的家长因农活多,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有些家长外出打工,
“陈老师,陈老师,李强强同学偷了人家的钱!”几个学生在办公室门口大声喊叫。这时,办公室的老师都在看着我,顿时我满脸通红,好像被谁打了几巴掌。班级里出现了这种事,就意味着“优秀班级”与本班无缘,倾心管理班级的努力将会付诸东流。我火冒三丈,摞下书本,快步走出办公室。楼下人头攒动,围了许多学生。我小步并作大步下了楼。“陈老师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大家都向我涌了过来。“陈老师,李强强同学偷了我10块钱
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何谓创新呢?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就是弃旧图新。也可以说,创新是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都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下,创造独特新颖成果的有益活动。对于小学生而言,创新就是指学生调动已知信息、已有知识,开展创新思维,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新见解、新方法、新设想,或者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的智力活动过程。  21世纪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具有人文性质的美术作为以培养美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业绩的原动力,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我们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境和认知特征相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教学内容:在苏教版一年级第一册第六单元《森林时的故事》学习基础上,将内容重新整合为艺术综合课。  设计理念:以艺术课程总体目标和新课程理念为标准,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体现音乐学科的特点,力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者在教学者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三段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欣赏,感受、体验不同动物的音乐形象,模仿、创造、表现各种动物的形象。  2.创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滚刷和海绵棒设计《点点点》的不同画面。  2.感受涂鸦玩色的乐趣。  3.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绘画材料:海绵棒(大中小号),滚刷(各种纹路和大小),丙烯颜料,托盘,海绵,抹布,KT板(黑色和白色,可以竖立成屏风状)。  2.绘本图书:《点点点》一本。  3.经验准备:幼儿能认识混合色。  活动过程  一、欣赏绘本,感知画面  教师和孩子一起欣赏绘本《点点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它蕴含了教师的爱心和教育智慧,蕴藏了教师崇高的精神境界与宽阔的胸怀。不爱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因为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了解学生,以至教育学生。二十多年的教育实践让我清醒地认识到:学生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尤其是农村的学生更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  我常常听到一些教师指责自己的学生:“我们班的那几个学生实在太傻了……”这些教师有时还当着众多师生的面,指着“太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