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音乐要素,培养音乐鉴赏力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gend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在苏教版一年级第一册第六单元《森林时的故事》学习基础上,将内容重新整合为艺术综合课。
  设计理念:以艺术课程总体目标和新课程理念为标准,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体现音乐学科的特点,力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者在教学者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三段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欣赏,感受、体验不同动物的音乐形象,模仿、创造、表现各种动物的形象。
  2.创设音乐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地了解音乐要素,培养音乐鉴赏力。
  3.通过绘画、创编音乐故事等形式,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丰富人文内涵。
  教具准备:
  1.多媒体电脑,钢琴,录音机,磁带(《野蜂飞舞》、《小青蛙》、《乌龟》、《两只小象》、《大雨和小雨》)等。
  2.剪刀、彩纸、彩笔、胶水等美术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伴随着《走路》的音乐,学生戴着自制的各种小动物头饰律动,走进教室。
  2.提出听故事的要求。
  二、创设情境,感受体验
  1.师:早晨,和往日一样安静而明朗。小红背着书包去上学,一路上太阳公公照在他的脸上,轻轻地,柔柔地,舒服极了,他高兴得又蹦又跳。突然,他欣喜地发现路边的野花露出了笑脸,柳树姑娘的长发在微风中轻轻荡漾,小草弟弟的嫩芽也在拼命地往外钻……正当小红玩得开心时忽然觉得脸上湿湿的,怎么了?
  (学生插嘴自由说)
  师:原来是太阳公公嫌小红太贪玩,生气了。这时小雨姐姐幸灾乐祸地看热闹来了,你瞧,她高兴得又唱又跳。小雨怎样唱歌?(这里的故事内容用多媒体设计动画课件,配上音乐现场由老师有感情地作情节描述。)
  生:小雨“沙沙”、“沙沙”地唱歌。小雨“滴答”“滴答”地唱歌……
  2.师:请小朋友随着《小雨沙沙》的录音模仿小雨的动作进行表演。要求:学生用轻柔的动作有节奏地律动,并自评出哪组模仿表演最好。
  3.师:当小雨湿润了沉睡了一个冬季的大地,大自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这一切说明什么季节到了?是谁来告诉我们的?
  4.小燕子是一只怎样的小动物?它怎样飞?
  5.学生边唱边表演《小燕子》,并进行评价。
  6.师:从小朋友的表演中老师知道你们是多么喜爱小动物,大家想一想,还会唱哪些有关动物的歌曲或儿歌?(生争先恐后举手表演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儿歌,有《小猴子》、《小猪睡觉》、《两只老虎》、《小象》、《咏鹅》、《小白兔》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模仿小雨感受春雨的轻柔,引出“夜谁为春天报春”的问语,课堂中的第一只小动物就这么“飞来了”。再引出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有关动物的歌曲和儿歌,意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
  三、聆听音乐,创造表现
  1.师:刚才小朋友用歌声、儿歌描绘了小动物,老师今天要让小朋友听一听音乐是怎样表现小动物的。(提出听音乐的要求:安静、仔细)
  2.播放《野蜂飞舞》乐曲。
  师:听,远处来了一只小精灵,它四处张望,窜来窜去的。它是谁?它在做什么?
  3.听完《野蜂飞舞》,请小朋友自由发言谈感受。
  (说明:由于音乐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学生的回答可能多种多样,但只要能表达出一种快速行驶的小动物就可以了,能表达出一种愉快的情绪也行。)
  4.重复听音乐,要求小朋友随音乐的情绪和速度进行律动表演。
  5.教学扩展:(1)请小朋友为音乐中的小动物选择合造的节奏型。
  出示:A、××××××××B、××××C、×——×——
  (2)根据八分音符节奏模仿小动物的叫声,要求随老师伴有力度变化的手势进行模仿。
  1.师:小动物们的歌声和欢笑声引来了一只小青蛙,它是怎样跳出来的?(学生表演小青蛙的跳跃动作)
  2.师:请小朋友为小青蛙也选择一种合适的节奏型。
  (出示:A、××××××××B、××××C、×——×——)学生选择B节奏型并进行有节奏地表演。
  3.师:小青蛙在荷叶上跳来跳去,它要做什么呢?请小朋友边听边想象,根据音乐的变化创编一个关于青蛙的故事。播放《小青蛙》(说明:播放的音乐学生知道是描绘小青蛙的,给一个命题音乐,让学生在指定的范围内认真、仔细地体会、想象。)
  【设计意图:有意安排学生在命题音乐中有目的、合理地感受音乐、想象音乐,进而描绘、创造出新的音乐形象,重在培养学生音乐的想像力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1.师:正当小青蛙玩得高兴时,森林里来了许多小动物,有只小动物走得很慢,总是落在所有小动物的后面,听听音乐,告诉大家它是谁?播放《乌龟》的音乐。
  2.重复听音乐,学生随音乐律动表演。提示学生:你认为音乐表现的是何种动物就扮演谁,可以与众不同。
  3.师:第一段音乐与这段音乐有何区别呢?要求学生从音乐要素来进行比较。
  4.分组讨论,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比较两段音乐。
  (1)律动:学生各自模仿两种动物的不同形态。
  (2)色彩:第三段音乐可以用深色调来表现,如黑色、棕色……
  (3)绘画:第一段音乐用小巧、纤细、柔弱、弯曲的线条表示,第四段音乐用粗线条表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体验不同风格的音乐所有的音乐形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音乐,掌握音乐要素,逐步学会欣赏音乐。】
  四、深入探究人文情怀
  1.师:这节课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玩得开心吗?如果我们总能够这样和它们友好相处该多好啊!可是,我们只有在什么地方才能见到它们呢?(动物园、笼子里……)小动物们自由吗?我们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
  2.学生分组讨论“为动物找家”,并各自用美术工具为动物“绘制”一个理想的家园,同时为创作的画面命名。
  (此环节可以邀请班上两名绘画好的同学在黑板上现场作画)
  3.师生一起在《小鸟小鸟》的音乐背景下把课前准备好的小动物的头饰“送回”学生在黑板上绘制的“动物家园”里。
  师:(在音乐声中)小朋友们,让我们像小鸟一样飞出教室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吧!
  【设计意图:设计“为动物营造美好家园”的绘画实践活动,既丰富了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又把课堂教学气氛推向了高潮。】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引出     传统教学的小学数学作业过于注重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孩子能力的培养;书面作业多,口头、实践等类型的作业太少;任务统一的多,体现层次性和自主选择性的几乎没有。  过去的小学数学作业的评价方式把学生完成与评价作业这一完整的学习过程分割开来,学生既缺乏对作业质量给予自我评价的责任心,也没有对自己作业作出评价的能力。因此,对小学数学有效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实践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二
时隔几十年后,考古学家们再次启动了三星堆遗址的挖掘工作。与上次考古挖掘相比,此次挖掘活动不仅引入媒体直播手段,让民众有了更多的参与感,而且科技含量十足。借助高科技设备,考古学家在文物被发掘出的第一时间就能对其进行初步的观察和探测。本文就介绍三种在三星堆考古现场使用的光学仪器。无微不察—超景深显微镜  细心的观众可能发现,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有一台使用非常频繁的设备,那就是超景深显微镜。  显微镜是大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3~6岁幼儿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从具体动作思维解放出来,开始依據表象进行思维。这个时期的幼儿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只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做一件事情。在动作发展方面,大肌肉动作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开始初步运用小肌肉动作来完成简单的活动。所以,老师在投放材料时应注意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一、颜料区  小班的幼儿对色彩有极大的兴趣,美工室区域活动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与表现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是《品德与生活》课追求的最高境界。而朗读优秀的儿歌童谣,则是低年级学生乐意接受且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在教学中,笔者尝试以儿歌童谣为教学载体,以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为前置条件,追求课程的趣味性、有效性、生成性,通过丝丝入扣的讲解和分析,让儿童学会交际,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一、儿歌童谣为课堂预热    儿歌童谣,是成长期孩子一份重要的“心灵鸡汤”。儿歌童谣言辞简练、幽默诙谐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绿萝外形和形态特征,感受绿萝的形态美。  2.大胆地运用不同的点、线、面来表现绿萝茎、叶、不同的形态。  3.感知不同线性对比产生的形式美,体验写生创作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绿萝、写生板、记号笔、素描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绿萝的组成部分  仔细观察,了解绿萝的组成部分。  师:小朋友们,这是什么花?这盆花是什么样子的?  师:这盆花的叶子都
“爱游戏”是孩子最重要的天性。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1925年)一书中谈到儿童心理时,将儿童的心理特点归纳为七点,其中第一点便是“小孩子好游戏的”,是“以游戲为生命的”。  一、活动背景  2016年春,应厦门市同安区兴国幼儿园之邀,到该园传播新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就如何改变传统的范画教学模式,给该园全体幼儿教师进行教学示范。那么,如何让幼儿童玩游戏与绘画进行巧妙的结合,透过游
一、农村小学暂困生的作文现状及原因分析    1.语病多  农村小学暂困生作文的口头语多,语句不通顺、不规范,错别字、漏字较多,逻辑混乱。主要的原因是:①学生方面:a性格问题:如不喜欢说话等,b知识积累问题:如识字量少等;c个人的情感态度问题:如学习缺乏主动性等。②教师方面:有些教师责任心不强,对暂困生的学习不能及时地查缺补漏。③家长方面:有的家长因农活多,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有些家长外出打工,
“陈老师,陈老师,李强强同学偷了人家的钱!”几个学生在办公室门口大声喊叫。这时,办公室的老师都在看着我,顿时我满脸通红,好像被谁打了几巴掌。班级里出现了这种事,就意味着“优秀班级”与本班无缘,倾心管理班级的努力将会付诸东流。我火冒三丈,摞下书本,快步走出办公室。楼下人头攒动,围了许多学生。我小步并作大步下了楼。“陈老师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大家都向我涌了过来。“陈老师,李强强同学偷了我10块钱
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何谓创新呢?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就是弃旧图新。也可以说,创新是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都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下,创造独特新颖成果的有益活动。对于小学生而言,创新就是指学生调动已知信息、已有知识,开展创新思维,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新见解、新方法、新设想,或者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的智力活动过程。  21世纪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具有人文性质的美术作为以培养美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业绩的原动力,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我们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境和认知特征相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