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数学教学目的出发,依据自主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巩固
经常听到教师说,这个题都不知道讲了多少遍了,还是有这么多学生做错。教学效果并没有我们事先预想的那么理想。究竟什么是理想的教学模式呢?新课程倡导以教师指导为起点,以自主学习为途径,以讨论合作为形式,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重点。因此,教师要运用正确的指导方法,把“舞台”让给学生,以此来达到有效的、可持续的目的。为此,我们提出构建自主学习,优化教学模式。
一、“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过程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过程主要有目标导向、自主尝试、因势利导、及时巩固四个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增加新课引入,查漏补缺,巩固提升环节。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上课伊始,教师设计相关情境引入新课。引课方式根据本节课内容的需要来定,可以回顾旧知,温故知新,也可以联系生活,调动气氛等。
通过情境设计,学生的求知欲有了,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习状态不知不觉地融入到课堂中,这是高效率课堂的开始。
2.目标导向,自主尝试
教师明确地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并限定时间。教师巡视教室,适当指导学生自学。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三点”。一是要明确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学生有方向可循地阅读课本,围绕学习目标主动追寻。二是要了解学生,相信学生,给予充分的自学时间细看课本。三是要鼓励、促进学生高效地完成好自学任务,适当地指导自学能力相对偏弱的学生。
学生自学是学习的关键阶段。学习数学是一个自我领悟过程,弗里德曼也说:“学习不能教会,而只能靠自己学会。”要教会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和创新精神。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发地领悟知识,这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
3.因势利导,及时巩固
首先,让中差生答题,最快速、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接着其他学生帮助纠正,或几个学生一起纠正。最后教师点评,彻底弄清问题。
4.查漏补缺,巩固提升
学生总会有一些问题还没有消化理解或者从中会产生新的疑惑,需要教师的进一步指导,引导学生主动补漏、巩固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梯度和难度,重在运用所学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二、案例片段及反思
片段:浙教版七年级上册《6.2统计表》。这节课的重点是了解统计表的作用,会制作相对规范的统计表并加以应用,学生在小学已经接触过统计表,设计适当的能清晰展示数据的统计表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1.目标导向
内容:(1)能够正确制作统计表。(2)能够从统计表中读出信息。
要求:(1)了解统计表的基本结构。(2)独立完成例1、例2中统计表的制作,然后再与书本中的统计表进行比较,看有哪些不同。(3)完成课本132页的做一做。
时间:15分钟。
2.自主尝试
学生阅读课本,根据要求完成任务。教师巡视教室,发现学生都会制表,但不够完美。教师引导学生自己修改表格。几分钟后一位学生上讲台板演表格的制作。
3.因势利导
15分钟后自主学习结束,大部分学生已完成任务。大家一起对黑板上的板演过程进行评价和修改,并说出理由。最后,教师肯定学生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踊跃举手,课堂气氛活跃。
案例反思:这样的教学,促使学生迫切地阅读课本,主动探究新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课本,可使学生从休闲式阅读向思考式阅读转化。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制作后再去与书本中的范例比较。当学生发现自己做的与范例的不同产生冲突时,激发学生细读课本认真思考,从而乐于数学阅读,学会细读课本,提高阅读效率。
自主学习之后的讨论过程使得平静的课堂突然喧腾起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的齿轮不断转动。特别是通过学生你一言我一句的发言,将问题自然而然地解决,心中的疙瘩慢慢消除,这种感觉非常好。学生们沉浸在愉悦的课堂讨论中,从中获取成功的喜悦。
所以,自主学习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认真阅读、思考的品质,而且能够让学生体验合作交流的快乐,逐渐形成勇于挑战自我的品质。这是难能可贵的。
整个教学过程感觉学生反映不错,并不觉得难理解。这个环节的过程十分简单,但很有成效。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阅读时间充分,学生能够全面地阅读、思考、感悟。(2)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关注全体学生,及时解答有困惑的学生。(3)教师提问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心理。(4)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设提出疑惑的机会。
三、“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具体分析
目标导向确定学习内容、要求和时间。首先,刺激了学生,注意力很快回到紧张状态。其次,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具体要求,使学生有方向可循地阅读课本,围绕学习目标主动追寻。
自主尝试环节让学生全部动起来,且教师能够全面关注学生。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动脑思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能力。教师巡视教室,观察学生动态,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自学习惯。
因势利导环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有效地思考。提问一些学困生,充分暴露问题,避免表面上正确率高,实质上存在疑惑之多。让学生尝试归纳总结,印象深刻,比教师生硬的灌输效果好。
及时巩固环节利用课堂时间做练习,减轻学生课外负担。教师当堂批改,查漏补缺。
但是,自学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我们实施“自主尝试”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看书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会倾听和交流。
因此,“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发挥了学生无限的潜能,它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起着有效的、可持续的作用。
(作者单位 浙江省衢州市菁才中学)
关键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巩固
经常听到教师说,这个题都不知道讲了多少遍了,还是有这么多学生做错。教学效果并没有我们事先预想的那么理想。究竟什么是理想的教学模式呢?新课程倡导以教师指导为起点,以自主学习为途径,以讨论合作为形式,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重点。因此,教师要运用正确的指导方法,把“舞台”让给学生,以此来达到有效的、可持续的目的。为此,我们提出构建自主学习,优化教学模式。
一、“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过程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过程主要有目标导向、自主尝试、因势利导、及时巩固四个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增加新课引入,查漏补缺,巩固提升环节。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上课伊始,教师设计相关情境引入新课。引课方式根据本节课内容的需要来定,可以回顾旧知,温故知新,也可以联系生活,调动气氛等。
通过情境设计,学生的求知欲有了,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习状态不知不觉地融入到课堂中,这是高效率课堂的开始。
2.目标导向,自主尝试
教师明确地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并限定时间。教师巡视教室,适当指导学生自学。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三点”。一是要明确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学生有方向可循地阅读课本,围绕学习目标主动追寻。二是要了解学生,相信学生,给予充分的自学时间细看课本。三是要鼓励、促进学生高效地完成好自学任务,适当地指导自学能力相对偏弱的学生。
学生自学是学习的关键阶段。学习数学是一个自我领悟过程,弗里德曼也说:“学习不能教会,而只能靠自己学会。”要教会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和创新精神。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发地领悟知识,这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
3.因势利导,及时巩固
首先,让中差生答题,最快速、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接着其他学生帮助纠正,或几个学生一起纠正。最后教师点评,彻底弄清问题。
4.查漏补缺,巩固提升
学生总会有一些问题还没有消化理解或者从中会产生新的疑惑,需要教师的进一步指导,引导学生主动补漏、巩固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梯度和难度,重在运用所学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二、案例片段及反思
片段:浙教版七年级上册《6.2统计表》。这节课的重点是了解统计表的作用,会制作相对规范的统计表并加以应用,学生在小学已经接触过统计表,设计适当的能清晰展示数据的统计表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1.目标导向
内容:(1)能够正确制作统计表。(2)能够从统计表中读出信息。
要求:(1)了解统计表的基本结构。(2)独立完成例1、例2中统计表的制作,然后再与书本中的统计表进行比较,看有哪些不同。(3)完成课本132页的做一做。
时间:15分钟。
2.自主尝试
学生阅读课本,根据要求完成任务。教师巡视教室,发现学生都会制表,但不够完美。教师引导学生自己修改表格。几分钟后一位学生上讲台板演表格的制作。
3.因势利导
15分钟后自主学习结束,大部分学生已完成任务。大家一起对黑板上的板演过程进行评价和修改,并说出理由。最后,教师肯定学生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踊跃举手,课堂气氛活跃。
案例反思:这样的教学,促使学生迫切地阅读课本,主动探究新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课本,可使学生从休闲式阅读向思考式阅读转化。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制作后再去与书本中的范例比较。当学生发现自己做的与范例的不同产生冲突时,激发学生细读课本认真思考,从而乐于数学阅读,学会细读课本,提高阅读效率。
自主学习之后的讨论过程使得平静的课堂突然喧腾起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的齿轮不断转动。特别是通过学生你一言我一句的发言,将问题自然而然地解决,心中的疙瘩慢慢消除,这种感觉非常好。学生们沉浸在愉悦的课堂讨论中,从中获取成功的喜悦。
所以,自主学习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认真阅读、思考的品质,而且能够让学生体验合作交流的快乐,逐渐形成勇于挑战自我的品质。这是难能可贵的。
整个教学过程感觉学生反映不错,并不觉得难理解。这个环节的过程十分简单,但很有成效。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阅读时间充分,学生能够全面地阅读、思考、感悟。(2)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关注全体学生,及时解答有困惑的学生。(3)教师提问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心理。(4)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设提出疑惑的机会。
三、“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具体分析
目标导向确定学习内容、要求和时间。首先,刺激了学生,注意力很快回到紧张状态。其次,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具体要求,使学生有方向可循地阅读课本,围绕学习目标主动追寻。
自主尝试环节让学生全部动起来,且教师能够全面关注学生。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动脑思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能力。教师巡视教室,观察学生动态,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自学习惯。
因势利导环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有效地思考。提问一些学困生,充分暴露问题,避免表面上正确率高,实质上存在疑惑之多。让学生尝试归纳总结,印象深刻,比教师生硬的灌输效果好。
及时巩固环节利用课堂时间做练习,减轻学生课外负担。教师当堂批改,查漏补缺。
但是,自学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我们实施“自主尝试”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看书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会倾听和交流。
因此,“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发挥了学生无限的潜能,它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起着有效的、可持续的作用。
(作者单位 浙江省衢州市菁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