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技的突飞猛进已经影响到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如今出版业也在技术的不断革新中实现了数字化和智能化。数字出版时代下,出版工作中校对环节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日益增长的客户消费群体对于校对的方式和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肯定校对工作在新时代中的本质内涵,并就新时代中校对工作的全新内容和方式等发展趋势做了必要的阐述,以期促进出版业的成功升级。
关键词:数字出版;校对工作;在线校对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大力普及,全新的数字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更多行业中,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出版业也在技术的不断革新中实现了数字化和智能化。日益增长的客户消费群体对于校对的方式和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专职校对人员能够正确形成数字校对的良好思维习惯,全面掌握数字化的校对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同不断追求优化升级的出版 业发展保持同步。
一、出版业校对工作的重要性
校对,有史可查,于我国古代发展至今已逾2000多年。作为出版编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内容在于审核和修订出版件的排版及编写错误,一方面比对出版件与原件的内容差异性,一方面校验内容的是非性。校对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校对工作者要具备超强的感知力,职业化的敏感度,独特的思维方式,稳定的心理素质。校对独立于编辑,但属于编辑工作的核心组成,延续编辑目标,补充和完善编辑内容。出版物只有重视校对工作的出色完成,才能具有最为有利的出版条件。
二、数字出版时代下的校对工作本质内涵
虽然时代的发展促进了出版业的不断变革,但对校对工作而言,其本质内涵却始终没有改变。其基本工作内容仍然是通过不同的技术、工具和方法,借助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完成对出版文稿中的错误排检修正。
1.工作地位依然重要
随着不同信息媒介的增多,各种出版物的发行也从最初的纸质版发展为数字版,形态呈现多样性。但是无法否认,出版物依然具备丰富人类精神,提升内外修养的功能属性。校对工作始终作为文稿正式出版前的最后一层质量保障,提升了文化传承价值。如果只为提高出版效率,降低对出版文稿的详尽校对,则出版物的质量会大打折扣,从而直接导致出版物口碑降低,也让出版社的形象受损。只有始终保持校对工作的重要地位,合理把关,才能维护出版物质量,促进文化的有效传播。
2.校对方法依然严谨
现阶段的数字出版物,在校对方法上还与传统的出版物保持一致,基本是按照“对校、本校、他校和理校”四原则来执行。数字出版物在校对时,校对人员同样需要校对文稿在不同阶段的记录,从而完整阅读电子文档后进行对比验证。同时,校对人员需要使用网络搜索引擎寻找必要的参考资料,当然也同样离不开自身的校对经验和相关专业知识的运用,才能将出版物的校对质量控制到位。
3.校对员要始终认真
校对工作需要校对员的认真努力的投入和付出,才能确保出版物获得趋于完美的编排质量。校对员应具备职业素养,首先要严格遵守职业规范,对于发现的错误要第一时间修改。当然,校对员也要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学习各种数字媒体的特点来掌握新技术,提升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以适应更加多变的出版校对工作要求。
三、新时代下的校对工作发展趋势
当前的信息时代下,各种信息交互终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生产中的必需品。出版物从传统形态转变为數字形态后,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各种终端设备中。出版物的校对工作也在当前环境下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1.校对工具的数字化
当越来越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字电视等数字阅读终端为人们的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播提供巨大便利时,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在出版行业迅速普及,更多的创作稿件以电子化形态迅速完成从作者到出版方的传送。而校对人员也一改过去的利用纸质打印的方式来进行标记校对,直接强化利用计算机办公的能力,既节约资源成本,倡导环保,又有效地缩短了工作流程和时间。很多出版社还会邀请作者一同在线校正,利用PDF格式的文件传输后,采用专业的编辑软件进行校验修改,实践效果显著。
2.校对内容的倾向性
出版物的校对工作基本会实现两大功能,一是校验差异是校对是非。在传统的校对工作中,校验差异工作内容较为繁重。随着数字出版时代的来临,各种电子技术的应用让校对功能实现了向校对是非性的倾斜。很多情况下,电子稿已经经过了校对员和作者之间的不同形式的差异性校对,作用表现不明显。而对于内容中的是非性,如基本原理的适用性、基础模型的可行性、基本理论的正确性等内容的校验增多,更能体现出校对员业务的娴熟程度、掌握专业技能的深厚程度。
3.校对远程化和在线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在信息共享方面丝毫没有地域的差异性。各种出版稿件的传输首先实现了远程化,作者不限时空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者各种传输软件完成文件的传输。而校对工作在未来必然也实现全面的远程化和在线化。校对员的身份不在于固定与某出版社编辑部的工作人员,还可能是专长与文字校对的学生、教师或者是文稿作者,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借助计算机和网络完成对文稿的数字化校对。对于自己不清楚的知识点,通过强大的网络实时搜索便能够收到来自不同专家的解答;而在各种软件所构建的交流平台中,校对员还能够与作者共同完成文稿校对,即时交流作者的意图和思想,借助文字标记、图片、语音等元素增加两者之间的交流内容丰富性。远程化和在线化的校对工作方式的提升,极大程度优化和回避了在社会发展的快速节奏中出版校对员的储备不足问题,有力保障了校对质量。
四、结束语
数字出版时代环境下,出版业已经大阔步积极完成转型升级,校对工作也同样立新图变。校对工作者首先应该对于自己的岗位重新树立责任意识,不断调整学习态度,强化自己的数字化技术融合和运用,不断适应新的出版要求。相信在未来,各种数字化技术的大力普及,各类较多工作者的知识经验积累,势必为校对工作的质量带来更加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尹少云.PDF格式电子校样的生成与注释[J].唐都学刊,2015(1):88-90.
[2]王丽.解析当前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变”与“不变”[J].今传媒,2015(6):61-62.
[3]孟祥刚.数字出版时代图书校对员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 2015(2):79-79.
作者简介:
李梅(1969—),女,汉族,四川隆昌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技术编辑中级,研究方向:图书编辑实践与管理。
关键词:数字出版;校对工作;在线校对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大力普及,全新的数字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更多行业中,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出版业也在技术的不断革新中实现了数字化和智能化。日益增长的客户消费群体对于校对的方式和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专职校对人员能够正确形成数字校对的良好思维习惯,全面掌握数字化的校对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同不断追求优化升级的出版 业发展保持同步。
一、出版业校对工作的重要性
校对,有史可查,于我国古代发展至今已逾2000多年。作为出版编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内容在于审核和修订出版件的排版及编写错误,一方面比对出版件与原件的内容差异性,一方面校验内容的是非性。校对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校对工作者要具备超强的感知力,职业化的敏感度,独特的思维方式,稳定的心理素质。校对独立于编辑,但属于编辑工作的核心组成,延续编辑目标,补充和完善编辑内容。出版物只有重视校对工作的出色完成,才能具有最为有利的出版条件。
二、数字出版时代下的校对工作本质内涵
虽然时代的发展促进了出版业的不断变革,但对校对工作而言,其本质内涵却始终没有改变。其基本工作内容仍然是通过不同的技术、工具和方法,借助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完成对出版文稿中的错误排检修正。
1.工作地位依然重要
随着不同信息媒介的增多,各种出版物的发行也从最初的纸质版发展为数字版,形态呈现多样性。但是无法否认,出版物依然具备丰富人类精神,提升内外修养的功能属性。校对工作始终作为文稿正式出版前的最后一层质量保障,提升了文化传承价值。如果只为提高出版效率,降低对出版文稿的详尽校对,则出版物的质量会大打折扣,从而直接导致出版物口碑降低,也让出版社的形象受损。只有始终保持校对工作的重要地位,合理把关,才能维护出版物质量,促进文化的有效传播。
2.校对方法依然严谨
现阶段的数字出版物,在校对方法上还与传统的出版物保持一致,基本是按照“对校、本校、他校和理校”四原则来执行。数字出版物在校对时,校对人员同样需要校对文稿在不同阶段的记录,从而完整阅读电子文档后进行对比验证。同时,校对人员需要使用网络搜索引擎寻找必要的参考资料,当然也同样离不开自身的校对经验和相关专业知识的运用,才能将出版物的校对质量控制到位。
3.校对员要始终认真
校对工作需要校对员的认真努力的投入和付出,才能确保出版物获得趋于完美的编排质量。校对员应具备职业素养,首先要严格遵守职业规范,对于发现的错误要第一时间修改。当然,校对员也要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学习各种数字媒体的特点来掌握新技术,提升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以适应更加多变的出版校对工作要求。
三、新时代下的校对工作发展趋势
当前的信息时代下,各种信息交互终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生产中的必需品。出版物从传统形态转变为數字形态后,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各种终端设备中。出版物的校对工作也在当前环境下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1.校对工具的数字化
当越来越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字电视等数字阅读终端为人们的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播提供巨大便利时,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在出版行业迅速普及,更多的创作稿件以电子化形态迅速完成从作者到出版方的传送。而校对人员也一改过去的利用纸质打印的方式来进行标记校对,直接强化利用计算机办公的能力,既节约资源成本,倡导环保,又有效地缩短了工作流程和时间。很多出版社还会邀请作者一同在线校正,利用PDF格式的文件传输后,采用专业的编辑软件进行校验修改,实践效果显著。
2.校对内容的倾向性
出版物的校对工作基本会实现两大功能,一是校验差异是校对是非。在传统的校对工作中,校验差异工作内容较为繁重。随着数字出版时代的来临,各种电子技术的应用让校对功能实现了向校对是非性的倾斜。很多情况下,电子稿已经经过了校对员和作者之间的不同形式的差异性校对,作用表现不明显。而对于内容中的是非性,如基本原理的适用性、基础模型的可行性、基本理论的正确性等内容的校验增多,更能体现出校对员业务的娴熟程度、掌握专业技能的深厚程度。
3.校对远程化和在线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在信息共享方面丝毫没有地域的差异性。各种出版稿件的传输首先实现了远程化,作者不限时空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者各种传输软件完成文件的传输。而校对工作在未来必然也实现全面的远程化和在线化。校对员的身份不在于固定与某出版社编辑部的工作人员,还可能是专长与文字校对的学生、教师或者是文稿作者,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借助计算机和网络完成对文稿的数字化校对。对于自己不清楚的知识点,通过强大的网络实时搜索便能够收到来自不同专家的解答;而在各种软件所构建的交流平台中,校对员还能够与作者共同完成文稿校对,即时交流作者的意图和思想,借助文字标记、图片、语音等元素增加两者之间的交流内容丰富性。远程化和在线化的校对工作方式的提升,极大程度优化和回避了在社会发展的快速节奏中出版校对员的储备不足问题,有力保障了校对质量。
四、结束语
数字出版时代环境下,出版业已经大阔步积极完成转型升级,校对工作也同样立新图变。校对工作者首先应该对于自己的岗位重新树立责任意识,不断调整学习态度,强化自己的数字化技术融合和运用,不断适应新的出版要求。相信在未来,各种数字化技术的大力普及,各类较多工作者的知识经验积累,势必为校对工作的质量带来更加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尹少云.PDF格式电子校样的生成与注释[J].唐都学刊,2015(1):88-90.
[2]王丽.解析当前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变”与“不变”[J].今传媒,2015(6):61-62.
[3]孟祥刚.数字出版时代图书校对员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 2015(2):79-79.
作者简介:
李梅(1969—),女,汉族,四川隆昌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技术编辑中级,研究方向:图书编辑实践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