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学在美术课中的运用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a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心素养时代,教师与学生应是合作者,要注重发挥学生潜能,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实现知识迁移和意义建构。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对话”,打破了教师独白式教学的单向性、独断性,倡导多向性、开放性的新型课堂文化,具有进步意义,更利于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文章基于核心素养背影,探讨了“对话”教学在小学美术课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对话教学;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8-03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6-0098-02
  在倡导注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予重构。在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思维、学习能动性受到压抑,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能力难以获得发展。教师不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权威者,而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和体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发挥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提出质疑,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发展他们的思维品质。
  要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对话”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德国的克林伯格(Klingberg.L.)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 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笔者认为,当下的“对话”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在不同形式的对话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正符合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学要求。
  一、借助多种手段的师生平等“对话”,提升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并非没有师生对话,只是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师生对话时教师总把学生的思维都局限于预先设定的问题里,学生只能针对问题被动地回答,并没有沟通、抒发、质疑、探讨的话语权。而克林伯格的“教学对话原理”则主张师生应平等地“对话”,可以是问答式的,同时更应该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有助于学生观赏、发现、思考、推想的“直面应答性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拥有了独立思考和主动开口的话语权。例如,在教学人美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添画人像”之前,学生已经在前一课“图形的魔术组合”中了解了什么是“立體主义”。因此,在本节课起始,笔者出示了两幅图片,一幅是德国画家汉斯·荷尔拜因的素描人物《查理·苏里耶》,另一幅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油画作品《持扇少女》,请学生仔细观赏,并思考这两幅作品的绘画风格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汉斯·荷尔拜因的这一张素描比较写实,而毕加索的油画比较抽象。接着,笔者又出示了一幅在“图形的魔术组合”一课中介绍过的莱热的《工厂》,让学生将这张图片与前两张作比较。于是,他们发现毕加索的这幅画就是立体主义流派的作品。借助这种“直面应答性的学习环境”,师生之间的对话再也不是学生一味被动地回答教师的提问,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一眼就看出了画作的流派,由此提升了审美判断能力。
  二、倡导学生思维碰撞的“生生对话”,激发大胆想象和表现欲望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在主张师生平等对话的同时,更倡导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通过美术课上的“生生对话”,学生能从不同理解、设想的交流中获得一定的启示,进而拓展各自的想象空间,这对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是大有裨益的。
  (一)讨论环节中的“生生对话”——完善对视觉文化的感知与理解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提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 美术课程具有视觉性,因此视觉学习是发展思维不可替代的经历。学生可以在“生生对话”中受到启示,完善自己对视觉文化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例如,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手形的联想”一课旨在通过多种方式的手形表演与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式活动中,体会简单的、富有变化的手形带来的丰富联想与无穷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对创造发明的良好愿望,并鼓励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对手形的联想。在课堂上,笔者出示了很多事先勾画好的手形动作,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可以变成什么。比如:
  教师出示剪刀手动作,问:这个动作可以添画成什么?
  学生a表示:兔子。
  学生b表示:剪刀。
  教师请学生上来,在勾画好的手形动作上添画,果真此手形动作变成了兔子头、剪刀。
  学生c又表示:还可以变牙齿。
  瞬间,其他学生反应过来,把这个动作倒过来,还真像牙齿。于是,又有学生d表示:把这个动作横过来,还可以变成张开大嘴的鳄鱼。
  在此环节中,学生通过彼此的言语对话交流,改变了思维定式,完善了对视觉文化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了解了同一个手形动作,可以添画出不同的手形画;意识到可以改变手形动作的方向,这样还能添画出更多的手形画。
  (二)评价环节中的“生生对话”——分享彼此的创美表现实践成果
  传统的作业评价基本上由教师包揽,而核心素养下的美术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在作业评价环节应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在“生生对话”中,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美术知识点评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分享彼此的艺术成果,能培养学生的美术语言表达能力。在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我的书包”一课中,笔者把作业评价环节设计成产品发布会,请学生拿着设计好的书包设计图,走上讲台,把自己当成设计师进行产品发布,通过投影仪向听众讲解着自己设计的书包,包括书包的材质、功能、适用于哪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等。作为听众的其他学生也可以向“设计师”提问,如讨论某些功能是否实用、合适;造型、色彩上还能怎样改进或是对“设计师”设计的某个方面表示认可。“设计师”如果赞同某些建议,可以补充修改自己的方案,如果不认可,也可以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样的对话,把学生作为主体,学生不仅分享了美术表现实践成果,而且在交流中有了收获,更能促进今后的创美表现。   三、教师支持、启导下的“生本对话”,夯实学生深度学习的基础
  教材是联系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一座桥梁,我们可以把师本对话看作教师对教材的精准解读,把生本对话看作学生对教材的自主学习。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本对话”需要“师本对话”的引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有效对话点,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一)选用地方文化素材支持“生本对话”,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
  教师可以先初步阅读美术教材,了解教材的内容体系,寻找教材内容的内在层次与联系,再深入地阅读美术教材,明确每个课题的重难点,恰当地将地方本土文化与教材课题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参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比如,笔者在执教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雄伟的塔”这一课时,笔者选择虎丘塔、双塔、北寺塔这三座学校周边的塔作为对话点,通过图像识读、回忆游览经历,让学生自主了解到塔不仅有着“下大上小”的共性,不同的塔也有着每层特征不同的个性。同时,也让学生了解身边城市的文化精髓,鼓励学生对本地区民俗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有助于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文化理解”素养。
  (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生本对话”,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效率
  教学方法的运用往往需要相应的媒体与之配合,才能发挥最佳效果。除了使用教学光盘,教师还可以上网收集资料,或用数码相机拍摄图片、视频,收录声音等各种素材,借助相关软件,制作出教学课件、教学微视频,使教学媒体成为学生学习的有力工具。笔者在教学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百变团花”一课时,为了解决本节课如何使学生掌握剪圆这一难点,笔者决定借助PPT软件制作动画效果,使学生明白只要把手中折好的“三角形”剪成“扇形”就可以了。预测到有些学生剪成扇形后,打开的圆可能是散开的,笔者又制作了另一个动画效果,帮助学生找到纸的“中心点”,让学生自己直观地发现,只要把处于“中心点”的角朝下,在它的对边剪一条向下弯的曲线,打开就是一个整圆了。这种“图像识读”的直观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启导“生本对话”,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尹少淳教授提过,教师应在“问题情境”中呈现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获取知识点,接着运用观察、讨论、实验、设计等方法“解决问题”。例如,笔者在教学人美版二年级下册“吃虫草”时,设计了“认识吃虫草”这个情景,没有让学生为了“画”而“画”。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吃虫草是怎么吃虫的,同时,他们对吃虫草的构造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再加入教师示范画吃虫草环节,就加深了学生对吃虫草外形特征的了解,为完成下面的作业打下了很好的知识、技能基础,而这种知识技能不是教师生硬地教出来的,是学生自身就想了解的(想知道它是怎么吃的,必然要了解它的外形构造)。在学生做作业之前,笔者还設计了作品欣赏环节,让学生欣赏以不同绘画方式表现的吃虫草绘画作品,以便学生在作业中能尝试不同的美术表现方法。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领者,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应在教学中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核心素养时代,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运用多种对话教学形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才是真智慧。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J].教育研究, 2001(3):33-3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最近,“穿山甲公子”的爆红,让今已不多用的“公子”尊称从历史和辞典中,重新在当代社会语境中鲜活而生动起来。这可能是继“小姐”由深闺称呼之雅而至娼门称呼之俗之后,又一个沦陷的古雅称谓。  考证源流,“公子”一称始现于周。周天子分封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公爵的儿子被尊称为“公子”,孙子则尊称为“公孙”。《通志》:“公孙氏,春秋时诸侯之孙,亦以为 (姓) 氏者。”《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这个
摘 要:“探究—发现—创造”的教学思想,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做学生的引导者,把学生引上一条能成长为“创造型人才”的道路。文章现结合教学实践,着重从探究——营造想象的空间、发现——捕捉思维的火花、创造——开掘智慧的潜能几方面,对小学美术创新思维训练教学策略进行案例举隅,以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能“授”学生以“渔”。  关键词:小学美术;探究;发现;创造;创新思维训练  中图
摘 要:书法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美学追求、人文精神、聪明才智、思想感情,成为一个反映生命的艺术,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书法和国学经典内容的结合,会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彰显了国学内含的浩气,体现了书法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作者的文化素养。通过国学书法的教学,弘扬国学文化、提倡中华文明,会使中学生更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国家,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书法,能使学生能很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及灿烂的民族文
一  毛泽东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天塌下来,有他顶着。”罗瑞卿在公安系统工作了整整10年,后来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秘书长、解放军总参谋长等多个要职,但是在“文革”前夜,他不幸蒙难,度过了10年的艰难岁月。“文革”结束之后,又是他公开地支持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今天,曾经担任过罗瑞卿政治秘书的王仲方老人,将向我们讲述他眼中的罗瑞卿。  1966年春节,王仲方从外地回到北京,想去
徐志摩的一生,被隐去的是怀揣着救国梦想渡海、以政论文章针砭时弊的青年热血,被放大的是两段婚姻、三个女人和几首口耳相传的爱情诗。  1918年8月14日,上海十六铺码头,“南京号”轮船缓缓起锚离岸。21岁的徐志摩站在甲板上,挥手向前来送行的亲友告别,踏上了赴美留学的旅程。离愁别绪并未在他心中停留太久。轮船驶入太平洋时,他站在船头,眼前是宽广无垠的大海,脚下是滚滚翻腾的波涛,海风吹乱了他的头发,也吹动
摘 要:为了提升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快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速度,“2014国培计划——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开启了甘肃省新一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文章以参训的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师为研究对象,以调查对象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和真实需求为出发点,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及政策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音乐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著名京味作家萨苏自幼在中国科学院大院长大,与华罗庚、陈景润、童第周等“神仙人物”为邻,其父师从华罗庚。该书以说书人的口吻还原科学家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与读者分享科学院大院深处不为人知的趣事。  陈景润反被遭污耍“流氓”  陈景润成名以后关于他的传闻五花八门,比如有说他房间地板下边藏金砖的,有说他通苏联的……那些我没法证明,但有一个说法是陈景润以前曾经耍流氓,倒令人啼笑皆非。  当然还是陈景润没有出名
夏晋麟 (1896—?),字长天,浙江宁波人。长期从事外交工作,是民国时期的外交家、外交关系学者。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国民政府的国际宣传处在国外设立办事处进行舆论宣传。由于夏晋麟主持伦敦办事处宣传效果明显,后又被请来主持纽约办事处的工作。夏晋麟在抗战期间联络美国重要传播媒体,争取美国民意支持的工作是成功的。  陶希圣 (1899—1988),名汇曾,字希圣,以字行。湖北黄冈人。1922年北大法科毕业
摘 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各级学校积极开展和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小学生处于“三观”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他们将逐步养成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因此对他们进行积极正确的教育引导是学校德育管理的核心工作。学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小学校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基于湖南省湘潭市雨花区护潭学校的实际经验,从爱国主义教育氛围营造、学科课堂渗透以及活动开展三个方面探寻如何
《独立评论》 创刊于“九一八”事变之后的1932年,终刊于1937年抗战爆发,是民国知识分子同仁刊物的一个典范,其发表的政论影响至深且远,其凝聚的知识群体也是集一时之俊彦。  胡适的日记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 《独立评论》社员聚、散、离、合的“文化地图”。“聚”指的是社员最初的聚集和周期性的聚会,意味着 《独立评论》的开端和延續。知识分子的“聚”经常以聚餐会的形式表现。1932年1月28日,胡适草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