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归何处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放学了,很难得,我去了接了一次儿子。
  儿子看到我很高兴,他咯咯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团卫生纸,跟我说:“爸爸,你猜猜这是啥?”
  每当我来接他,他都会“献宝”,不是新发的零食,就是新涂的彩笔画,要么就是老师新发的“勋章”。
  我稍一想,让他张开嘴:“来,让爸爸看看,是不是牙掉了?”
  “咦,爸爸你真厉害,你怎么知道是我的牙?”
  儿子一边张嘴,一边打开手里的卫生纸,果然是一颗细小的乳牙。
  儿子快六岁了,已到了换牙的年龄。前几天他的一颗牙齿松动了,妈妈带他去看医生。医生说,要不就拔掉,要不就买个苹果让他啃,牙就会自己松脱。
  小孩子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所以那几天,一向不爱吃水果的他,一直央求着要买一个大苹果。但后来我把这事忘了。
  牙终究还是自己掉了。
  “爸爸,老师说要把牙扔到床底下,马上会长出新牙。”
  是呀,牙掉了,怎么给它安置一个好地方,还真的很有讲究。虽然是多年前的事,但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我小时候掉牙后,爸爸说要把牙扔到房顶上。
  太多的细节已经记不清了。只回忆起当时的一个画面:他穿着那件白色背心,牵着我的小手,轻轻一掷,我的牙就上了平房房顶。
  而今,他已离我而去。角色转换,我成了爸爸,牵着他素未谋面的孙子。
  回去的路上,我紧紧攥着儿子的牙,回忆着往事,思考着这颗牙,究竟该扔到哪儿?
  掉了的牙齿,扔到不同的地方,是全世界各地不同的風俗。
  压到枕头底下,夜里牙仙会把它取走,第二天会在枕头下发现一块巧克力,这是英美国家的风俗。
  埋进土里,再喝一碗为庆祝换牙而做的汤,是伊朗。
  把牙丢到屋外,祈求小鸟会把它叼走,再带来一颗新牙,这是巴西。
  把牙拌在狗食里,盼望象征着守护神的狗把牙吃进肚里,然后再长出强壮的新牙,这是在蒙古。
  把牙齿扔向太阳,祈求太阳新赐一颗,这是埃及……
  而在我的家乡小城汝州,最正统的传统,应该是下牙扔到房顶上,寓意顺利向上长,希望新牙长的整齐;上牙扔到床底下或下水道里,寓意顺利向上长。
  但——
  该往哪扔呀?原来居住的是平房,现在则是几十层的楼房;原来睡的是四条腿的木板床,现在的“席梦思”紧贴地面,哪里还有那种中空的空间?下水道?除了老式的独院院子里,恐怕只有大街上的公共污水管道了吧。
  原来,城市的变化发展,竟让一些风俗习惯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怕甜怕腻不吃月饼汤圆,节目太多不看春节晚会,我小时候的“斗鸡”“当包”“碰琉璃蛋”“玩星星过月”等游戏,完全被现在的电视、手机所占据,完全被碾压。
  ——当你怀念从前时,说明你老了。
  攥着这颗牙,我反复在想,该扔到哪儿呢?
  责任编辑 王小朋
其他文献
头羊引领的草原  头羊引领的草原  被牧羊人的羊鞭越抽越黄  一把钐刀左右围剿  割走了躲在草丛中的  最后一点暖?  一茬一茬曾经生龙活虎的草  瘦成了无名根茎  露珠哭了  为那些逃不出宿命的葳蕤  真想预谋一场驰骋  让骏马追上春天的太阳  用月光做套马杆  套回从围栏逃出的花季  真想借用西拉木伦河水  唱一曲蒙古长调  在波纹的回响里  捕捞漏网的光阴  绿也是草原、黄也是草原  用广袤
期刊
荷花  你居住在哪里  哪里就成了圣地  你升一尺,天就升了三丈  你降一寸,人们跌进泥淖  有人追逐你的色  善良的人仰望你的光  你只需微微一笑  这个世界就明亮了  野蔷薇  折一根肋骨做箭  射向天空,初夏,和你的心  空气燥热  风里传递着荷尔蒙  水是妩媚的腰肢  喉结是苏醒的豹子  荒原上  一株野蔷薇打开了  月光下这人世间的动荡  玫瑰  不,亲爱的  不要阻止我心里的这些藤蔓 
期刊
赵峙,本名赵一清。湖南澧县人。现居广州。2001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先后散见于《青春》 《青年作家》 《作品》 《广州文艺》 《牡丹》 《当代小说》 《短篇小说·原创版》 《湖南文学》等刊物,有作品收入小说精选和年度选本。著有小说集子《南漂》。  小虹达到古镇比我早。她是开了两个多小时的汽车跨省而来的。相比我转高铁然后转大巴再打滴滴快车并不轻松,起码她开车时不能分心走神。我乘车时我还可反复翻看她发
期刊
陈玉龙,江西都昌人。已在《青年文学》《天津文学》《山东文学》《广西文学》《岁月》《清明》《安徽文学》《星火》《芒种》《短篇小说》《飞天》《厦门文学》《佛山文艺》《四川文学》等刊发表作品约200万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滕王阁文学院第二届特聘作家。  翻過门前的大山就是湖。大水季节湖面涨成了大海,宽阔无际,一层一层的浪花宛若天空中飘过的云朵。美华坐在屋门口的轮椅上常常想,把大山铲平就好了,就可以
期刊
这是一个多么辉煌的日子  共和国迎来她七十岁的生日  神州大地 万里锦绣 普天同庆  这是一个多么吉祥的日子  洛阳市文联也在一九四九年的十月  伴随着我们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礼炮降生  对于一个人来说 七十年  足以使他从牙牙学语变得老态龙钟  而洛阳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七十年时光  努力展现的都是朝气蓬勃的活力和激情  在共和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里  文艺工作者和这座城市的建设者们  共同奏响了社会主
期刊
桥,是历史冷静的看客,承载着悠悠过往。古往今来,中国大地上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桥,其意义也各不相同。  洛阳,这座历经十三朝更迭变迁的“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伊、洛、瀍、涧,四河穿城而过,不但滋养着河洛儿女,还是让桥成为了一道风景。  作为远离家乡游子的我,无时无刻不思念着家乡那架于古老和现代文明交叠的骨骼之上的洛阳桥、中州桥,年轻的瀛洲桥、李城桥,以及正在修建的王城快速路大桥……它们或长虹卧波,或
期刊
一  雪花在清澈的月光中纷纷扬扬地洒落,山林皆寂,偶有几只耐不住寂寞的野兽嚎叫了几声。那是谁?在雪地里一深一浅地走着,走得急切,竟不免有些跌撞,他身着羽绒衣,提着个公文箱。他雪夜登山为何而来?  他又走了一阵,来到一片竹林。层层的白雪压着苍翠的篁竹,如同一张张覆满白雪的弯弓,又如碧透的翡翠上点缀了一层羊脂。那人放缓了脚步,望着竹海,那人疲倦的脸上出现了一丝微笑,双手轮着放在脖子上暖和会儿,提起箱子
期刊
迎接新中国七十华诞  一定要来洛阳  ——洛阳的大道通衢  已铺就牡丹盛开的长廊  礼赞新中国七十华诞  一定要来洛阳  ——洛阳的大街小巷  正吟诵情真意切的诗行  我邀请定鼎中原的周公  莅临周王城广场——  看“花开花落二十日”  是不是超过了十三个朝代的盛况  我邀请登基神都的女皇  游幸西宫上阳——  看“上阳花木不曾秋”  是不是复兴了大唐盛世的景象  我邀请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重
期刊
大三那年暑假,我带妈妈到了郑州。我家在偏远的农村,妈妈已经近60岁了,一辈子没有出过远门,没有到过城市。再有一年我就大学毕业,也许再也没有机会带妈妈到城市了。  头天晚上,妈妈就忙着张罗路上的干粮,煮鸡蛋烙烧饼。早上六点,我们从村口坐上早班车,经过三个多小时颠簸到南阳。当时南阳火车站始发一趟到郑州的慢车,九点半发车,晚上九点多到郑州。慢车站站停但票价便宜,反正农民的时间不值钱。到郑州以后,我决定带
期刊
儿童节  儿时最快乐的事,是到伊河里摸鱼捞虾。  那时,洛河南岸还没有高楼,到处是庄稼和绿树。路上也没有太多的机动车,一切仿佛都很慢。就算关林火车站里驶进驶出的蒸汽机车,也十分悠然。  儿童节这天,我们一家人会早早来到伊河岸边,吃着自带的零食,或者顺着河流散步、到河中摸鱼儿。绿草如茵,我们还会在东山上纳凉。那时,没有互联网,没有支付宝,一切都显得自在而平常。  那天晚上,父亲给我一张明信片,上面是
期刊